“大仓库”怎么不见了?于是好多坏链啊
发起人:hk-art  回复数:0   浏览数:2266   最后更新:2012/07/23 03:05:57 by hk-art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2-07-23 03:05:57

来源:artforum

 

北京公社|BEIJING COMMUNE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798艺术区内
2012.06.12–2012.08.12

*赵要,“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展览现场,2012。

 

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赵要抛出了一个经典的希区柯克式的麦高芬(MacGuffin):当我们试图沿着既定的路径去追求展示效果时便会发觉遭遇的其实是悬置的事件艺术家在此布置了智力陷阱将破坏性因素埋藏在观者习以为常的认知路线中同时也向业内人士以调侃的语气发问生产的展览是否是艺术行业默认的游戏规则以及全部意义所在

将之前一年的展览几乎原样复制使得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可以称得上是一场虚拟”(simulated)的展览或至少是艺术家针对当代艺术的现实展开的一场虚拟的批判游戏重现一场展览或者让展览复活在此的意义是在亵渎的意义上对于消费性展示方案的一次嬉仿。“虚拟首先在错时”(anachronism)的名目下展开如果说当代艺术的生产以作为其自我周转的命脉力求持续创造当代性的价值与诉求那么赵要力图批判的恰是这种关于的时间意识形态。“错时意味着在展厅中过去被再次遣返而当下则在这种闪回(flash-back)中趋于消解——不同时段的重叠纠缠使得过去与现在变得同步与共时化不可分辨且相互让渡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展示的时间生产体制被打破,“不合时宜导致了真正的时间差异的现身在这种虚拟的时间粘连中赵要以强硬的姿态获取了一种独立的时间体验一种可以不断重新开始的姿态一种对于历史再建构的权力

而在空间方面美术馆则在这种现实与虚拟的碰撞中显得岌岌可危按照格罗伊斯在《On the New》中的说法美术馆应该是代理新的差异的场所而这种新的差异并非来自易识别的可辨认的差别而是某种超越可视性的内在性差异然而在一般的展示空间这种活跃的本质的差异总是被新旧之间的简单对立所取代——在无法创造新艺术的时代人们似乎只能通过展览延续着自身对于的关切与幻想而赵要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试图通过重复来实现对内在差异的塑造从德勒兹那里我们知道创造如同一般的重复继而让重复对抗规律事关一种真正的自由意志而差异正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避免走向同一继而生成无穷。 “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对于我是你的黑夜的重复便是将当代艺术的展示法则作为其颠覆的对象谴责其以规律的名义实行对于艺术本身的僭越与欺凌在这种激进的重复中内在差异在赵要重新润色的新作品中被凸显出来但那不并是作品与作品之间形制与体量的细微区别, 而是在时间流变中作品得以成立的根本力量是现实与虚拟当下与过去的共同在场

当然这种激进的态度自然会招致不满在对于这次展览的诸多讨论中过于策略的质疑此起彼伏悬置是否亦可以是一种反抗手段重复是否可以一劳永逸在一种情境主义的氛围中既抵制创造力又自我标本化这些手段在某种程度上都过于追求策略的一次性使用过于在意向目的地的直接进发而没有关照到对于各种力量的修饰与改造的可能性也许,《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其整体作为一个观念作品的方式反而削弱了其破坏性与影响力

— 文/ 杨北辰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