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因风:【艾未未拳击吴法天】
发起人:rockink  回复数:12   浏览数:3207   最后更新:2012/09/09 15:07:41 by guest
[楼主] 小白小白 2012-07-06 17:42:14

 作者:严力   来源:南方周末

 

前些日子,我写过感叹中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很少或基本不收藏国外古文明和现代文明艺术品的文章,在与一些朋友聊起这篇文章后,产生了更多的联想,我就把它记录下来了。

  首先要说的是任何发展都有成本,譬如,企业成本、科技研发成本……说到成本就会联想到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推销成本。盈利是减掉成本之后的正数,负数的话就是蚀本了。

  计划经济是有成本的,甚至比市场经济的成本大很多。只不过在虚荣和理想的包装下不计算成本或不让计算成本而已。我曾对朋友说,奢侈不一定等于浪费,许多奢侈的排场和操作,其实是产品的广告,但是这个成本经常会挣回来,挣不回来的才叫失败和浪费。奥斯卡颁奖典礼很奢侈,但是它的转播费和录像版权,加上广告商在典礼上的投入,这种奢侈是盈利的,我们就不觉得它奢侈了,反而会说它好看。

  再来说说隐形的文化成本,文艺作品中的作者素质也是一种成本,独立知识分子的素质影响和造就了作品的质量,所以文人素质在影响读者的同时,更影响一个国家的文化制度和政策。经过人类几千年的社会机制实验,欧美资本主义的经验是“非营利机制”对文化的扶持,也就是非营利组织对文化人初期发展的投资。

  我在这里讲一个例子:在美国,我的一个朋友热爱戏剧,他和两个朋友向政府机构申请成立了一个非营利组织“星星戏剧实验中心”,然后又向相关机构申请非营利组织的免税号码,这个号码一般要等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才能获得,有了这个免税号码,他们就可以向各种企业或公司申请赞助,企业或公司向有免税号码的非营利组织捐款,可以向政府申报免税,同时他们又做了发展文化的善事。星星戏剧实验中心在一年中就完成了一切筹备工作,并获得了几万元的赞助。他们登载广告:“任何有志发展现代戏剧的团体和个人都可以向星星戏剧实验中心申请赞助,申请条件一二三四……”同时,他们把社会上热爱戏剧的业余团体列出一张名单,选出几个去看他们的表演或排练。最后被选中的团体或者个人由他们出资来安排演出。他们把第一次表演安排在一家很大的画廊里,据说演出之后就有一些商业剧场的代理人与他们接洽,准备筹划进入商业演出。

  这样的团体在美国各大城市很多,有文学、艺术、摄影等等,文学中也有专门赞助诗歌的。我参加过纽约一个诗歌非营利团体策划的几次朗诵。每次活动事先两个月开始策划,并且会在一些文化场所发放有新闻广告的小册子。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和另外两个美国诗人在一个教堂的偏厅里举行朗诵会,场地是免费的,入场是免费的。每个诗人出场大约20分钟,十分钟朗诵,十分钟与观众互动问答。观众大约来了三十几个人,现场还放着出场诗人的介绍和要朗诵的诗歌小册子,随便取阅。一个半小时的活动办得很紧凑,之后我们三个诗人每人得到一张两百美金的支票作为报酬。在这样的活动中,一些出版社的编辑也会来听朗诵,为的是发现值得出版的诗人。

  这样的文化机制,扶持和鼓励了许多在社会上打拼的文化人士,这些人大部分是干着其他工作,业余做着自己热爱的文化事项,他们的努力,加上非营利组织的扶持,就更有机会做出成绩,为这个城市甚至为这个国家增添文化色彩。他们每年的活动如果好评很多,赞助他们的公司和企业就会觉得很光彩,因为所有宣传册上都会注明赞助单位的名称,就像成功的广告,从而在下一年度增加赞助的资金。通过这种赞助,一些人从业余走向专业,并成为著名的艺术家的例子很多。

  讲到这里,你对非营利组织的成本是什么,产品是什么,应该有个大概的印象了,不过如何去衡量,是有各种说法的。我的说法如下:一、有效利用企业和公司多余资金来发展文化;二、丰富城市中除商业演出以外的纯理想型实验型文化展示;三、在非营利的情况下给实验者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的机会,给从事文化的人多一些可能性;四、给低收入人群有更多免费参观文化演出的机会;五、非营利组织本身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也给他们提供了实现理想的可能性。假设一个小型非营利组织每年得到的赞助是30万,一间办公室租金每年2万,拿薪酬的工作人员是三个,每人年薪3万,余下的19万就全部使用在帮助文化人士的活动中,他们要向税务部门按严格规定详细地申报各项支出。(也有很多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有其他正规工作,他们不拿任何报酬,用业余时间来做,因为他们热爱这项工作)。

  说到成本计算,中国人不但在如今急速发展的经济上有很多失败的经验,更在体制与政治运动上尝到过各种苦涩的味道,比如有人曾经想计算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成本,在这些事情上能被计算为成本的东西太多了,包括一条条宝贵的生命。“成本说”包括了各种领域,而在欲望冲动时,许多人会一时忽略了各种成本的计算,就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遗症。尊重成本,人们就会对欲望产生警惕与克制。

  人类生存的现阶段,美国的非营利文化机制所鼓励的良性运转多余资金的方式值得重视。一个国家的文化成本是整体的,包括在各行各业里面。产品也是整体的,并且显现在它的文化影响力上,而文化影响力绝对包括了成本价值观,首先是人的价值。就像前两年上演的电影《阿凡达》,除经济收入之外,它所包含的科技创新精神、道德取向和人文关怀以及对现实的批判态度等等,对世界的影响是难以用金钱估量的。正因为有了无法计算的文化价值,才有了文明的无限可能性,才有了无法以金钱计算的高于动物的人类精神享受。所以说,有一种成本是取之不尽的,那就是爱,对人类和地球的爱。这一点也证实了精神更需要相对平和的引导。真正好的方式还是文化的,它是潜移默化的,就说前面提到的“阿凡达”,它的人文影响如何计算呢?它的传播方式绝对是奇妙的,不需要战争,不需要外交,不需要联合国,不需要教堂,观众会自愿买票进场,然后是各种形式的议论,它的内涵像涟漪那样一圈圈地扩展开,它的批判态度和人类反省自身的内涵,应该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法宝吧。——我以为,应该让高科技和社会非营利模式及时地为这样的内涵服务。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