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冰峰:“现场”已不仅仅限于美术馆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2   浏览数:1867   最后更新:2012/04/18 00:49:01 by guest
[楼主] 蜜蜂窝 2012-04-17 14:34:39
来源:新浪微博

@杜可柯:twitter上看到有人在说芸術批評杂志REAR最近的专题:批评家在哪里。大意是后现代以来的相对主义让美术批评紧张感消失。现在Claire Bishop这拨人不如Michael Fried, Rosalind Krauss那代人精准。五六十年代的纽约和东京,批评家和艺术家可以面对面争论问题,但后来就“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了。云云

資深杜撰:全然被资本链分工化了,共同体崩解。

丘新巧:这个问题不如问:现在还有独立的批评家吗?没有独立的空间哪来批评家?

闻松V:后现代主义的碎片化使批评失去了标准,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判断。没有现代主义的建构支撑,中国目前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的繁华似锦有时就像海市蜃楼,消褪后就只能剩下流沙和泡沫。

陆蓉之Viki_Lulu:不再有权威的年代,各自表述。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