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迈尔斯故居被偷盗一空 猫王故居最受欢迎
发起人:扣搜搜  回复数:0   浏览数:1870   最后更新:2012/02/17 11:17:41 by 扣搜搜
[楼主] 美丽道罗古怪 2012-02-17 11:17:41


展览城市: 北京
策 展 人: 张英剑
展览时间: 2012-02-11~2012-03-01
开幕酒会: 2012-02-18 15:00
展览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22院街艺术区6-27美丽道艺术中心
主办单位: 美丽道艺术中心
艺术家: 贺敏
[hr]

美丽道艺术中心于2012年2月11日至3月1日举行“贺敏油画展”,展览开幕式定于2012年2月18日下午三点。此次展览展出青年艺术家贺敏的油画作品30余幅,包含其近几年的代表作品和最近的新作。
贺敏的油画作品给人最深的感触是对艺术的关注,对艺术内容的关注,对艺术表达的关注,对两者之间致以相互融合的关注。对此,她竭尽所能,孜孜以求。
从一开始的创作,贺敏就试图在自己的绘画中表现些什么,和许多人一样,对记忆的追寻成为初期的萌动。《东羊市巷》是她非常满意的一幅创作,是她对童年时期的生活情境和市井形态的表现。作品中有每天进出的家门,门前的巷子熟悉而温馨,镜子里有儿时的父亲和自己,浓郁的怀旧之情跃然其中。但是,镜前的三个市井人物——整齐严肃的警察、光着脑袋和臂膀的中年男子、穿着打扮时髦的胖妇,将儿时的记忆带到另一个现实的市井形态。与此同时,马路上下水道旁的一个破旧钟表的出现,还有一个照着手电筒的赤身裸人,天空中飞着另一个长有翅膀的裸人,这些又将人们从现实中剥离出去。记忆中,现实的,想象的,超乎现实的,融合在一起,彼此相映相离。这件作品的完成和出现,标示了贺敏后来的创作方向,并为其奠定了思想的基础,她开始进一步理解艺术,走进艺术,乐于追求艺术,表达艺术。《东羊市巷》、《西羊市巷》、《天空之城》等,成为她第一阶段的创作。
将内容以更加简练的语言表达,或者将精神性的内涵用更加精炼的艺术予以表现,成为每个优秀的艺术家所共同追求的。在经历了初期的酝酿、选择和创作之后,贺敏进入了对艺术表达更加深入的探索。作品《潜》、《蓝》、《它夜》等,皆以场景的刻画表达思想,将观者带入其中。作品《原样》将这种探索走地更远,几乎走至艺术的另一面,对形式语言的无尽追求。然而,这似乎已经离贺敏的初衷渐行渐远,或者这并非她此一时期理想所在,她依然对艺术之内容难以割舍,她又一次开始经营,充实她的画面,《静默的想象》、《局外人》、《流转》、《蛮城》等,成为新阶段的代表作品,与第一阶段相比,此系列作品日臻成熟。
近来的创作更至于此,《最好把你的烦恼告诉我》、《蹩脚的矜持》、《平行的生活》、《没有人会记得》等等,贺敏完全融入其中,正如她说“画画的过程更像是一种有效的征服时间的方法,你的存在就是此时此刻,这种存在感已融入到绘画中”。
时下当代艺术的视觉感受频于求新,然而在瞬间吸引双眼之余总觉乏力,难于深入其中,游于其中,或许对艺术内容逐以更多地追求,对形式与内容之间更加深层地契合,可能显示艺术之魅力,贺敏的油画创作致力于此,即是可喜。
此次“贺敏油画展”展至3月1日,欢迎艺术品爱好者和收藏者到美丽道艺术中心参观品鉴。

贺敏的绘画语言在现实和超现实间穿梭
“真实的实在存在于直接的感觉与我们每日所见的物象之外。只有存在于事物本身之内者为真实….这一端是败坏,易朽的现世的表象与幻象,另一端是事物的真实内容。艺术是在这两端建立一座桥梁,重新赋予事物及现象以一个较高的真实,一个出于心灵的较高的真实….艺术的表现绝非仅在于刻画事物单纯的表象与幻象,而是拥有一个更高的真实与更实际的存在。”
――黑格尔


贺敏的绘画语言在现实和超现实间穿梭,在虚虚实实间,是她自己对生命的私人体认和敏锐感受。不在乎画面是否惊天动地,而是更欣赏蕴藏于内敛中的暗动,更钟情于大天地中的小个体的孤寂灵魂,孕能量于安静,化激烈于常态,它们个个被赋予了大关怀,清醒地,孤独地逼视着画外的世界。
就内容看,贺敏偏爱在深邃的背景与纤弱的女性之间产生的那种张力碰撞。她的叙述底色是在北方老式工业城市边缘构筑的典型场景中展开的,虚幻的人物在实在的场地中摆弄着肢体,触碰着看似广袤实则逼仄的的空间,在一片沉寂中徒劳寻找出口。
就形式看,坚实的红色砖墙、飘渺的云雾缭绕、阴冷的萧索气氛是贺敏常用的表达元素。同一个女子在她不同的作品中不停地重复,好似迷失某地,却又不得不处之安然。她们困顿,无助,沉默无语,为宿命束缚。纯洁被一团邪恶的烟雾笼罩。贺敏带你穿越所有的障碍,直接抵达你从内心抗拒的某个地方。
就整体看,贺敏的图像致力于还原某个我们似曾相识的场景,或把观者投射到那个场景中,任其自己观照。她的画面好似一面能照见现实的镜子,每个人能在画外看到自己及虚拟的现状,下意识地重新体会并作出选择。
在现实条件下,人们不断地经历、体认、忘却、重拾。贺敏却把这个过程记录在了画布上,赋予丰富的情感、艺术的加工。表达着语言无力描述的意境。图像负载了个人经历,不论是主观丢弃或是被动遗忘的记忆都会重返画布,悉数而至。贺敏只需慢慢清点即可。

从开始的童年记忆系列到现在的超现实女子系列的表现,贺敏始终在探索她自己的艺术表达。她的画中有巴尔蒂斯贵族式的忧郁、德尔沃的静谧、相机似的冷静、和放大镜似的虚幻。艺术表达需要时间的修炼和沉淀,贺敏正在体会这种沉香泛底的欣喜。图像和语言之间总是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语言总是试图接近图像的真实含义,图像又不停地对语言进行修正。贺敏深谙此道,她寄希望于她的图像语言而不是语言本身,任何关于图像的解读都只能是无限地接近它,却不能完全替代它。图像就像个隐藏着秘密的谜团,图像抓人眼球的程度随着隐藏秘密的本领成比例增长。贺敏的能量是使她的图像变得得迷雾重重。
贺敏最感兴趣的是人,是置身于世界这个巨大容器内的小小个体,尤其是卑微的小人物的心理,特别是敏感的女性。这些容易被主流社会忽视的人群在贺敏的作品中被剖析、被审视、被放大、被拷问。在现实中激发想象、产生共鸣、达成共识。诗人波德莱尔曾在1846年沙龙展的评论文章中提到“现代生活中的英雄主义”。在刻画当代平凡生活的意图背后,确实藏着一种“现代生活本身事实上也包含一个史诗向度,一个根植于现代的庄严感,就如古时候有古时候的英雄主义一样”这样的概念。从左拉笔下的克劳德. 兰提叶到美国20世纪雕塑家奥顿伯格(Claes Oldenburg) ,艺术家都梦想一种描摹平凡生活的史诗作品。贺敏也许无意于如此宏大的英雄理想主义,却放任画布上的小人物,在意象的世界中驰骋,流溢出内心世界的渴望,绘出了对真实世界的认识,对人性的关怀,渐渐地朝那个终极彼岸靠近、靠近。

曹力
2012


贺敏
1980年出生于山西大同
2005-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硕士

个展
2010年《它夜—贺敏个展》北京798XI艺术机构
2009年《它城——贺敏个展》日本东京时代画廊

群展
2011年《城市图景—中国当代优秀青年油画艺术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1年《市场面向—青年油画雕塑展》美丽道艺术中心
2011年《人间与桃花源》红鼎艺术空间
2010年《静默的想象》贺敏&李宁双人当代绘画展,天津贻景台
2010年《年青力量》艺术北京外围展,环铁时代美术馆
2010年《流转》《蛮城》 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展
2009年《中日当代艺术展》日本栃木县立美术馆
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王嘉廉获奖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9年《独生一代》邀请展,重庆501当代美术馆
2009年《原罪》邀请展,上海费里尼画廊
2008年《Zeit-Foto中日当代艺术绘画展》日本东京时代画廊
2008年《Zeit-Foto当代艺术藏品展》上海美术馆
2008年《国际女性艺术家邀请展》上海美术馆
2008年《学院之光》毕业生优秀作品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7年《心外有物》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7年《虚实—贺敏作品展》前方画廊
2004年《启步》当代艺术邀请展
2003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作品展示:




《蓝》 210*175 2009



《那又怎么样》 210*175 2008



《迄今的忧伤2 》100*80 2011



《蹩脚的矜持》72*91 2011.



《没有人会记得》95*72 2011



《逃》120*90 2011



《于是有了光》167*107 2010

[沙发:1楼] guest 2012-02-20 00:53:46

[板凳:2楼] guest 2012-02-20 09:02:15


[地板:3楼] guest 2012-02-20 23:59:15
新画很放松

[4楼] guest 2012-02-23 01:33:00
最好把你的烦恼告我
[5楼] guest 2012-03-02 01:35:19

[6楼] guest 2012-03-02 01:51:51
老套的伪叙事
[7楼] guest 2012-03-28 01:55:59
拥有一个更高的真实与更实际的存在
[8楼] guest 2012-04-11 14:28:31




[9楼] guest 2012-04-22 00:03:33
很忧伤
[10楼] guest 2012-07-12 01:26:02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