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ze:不仅仅是艺术博览会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267   最后更新:2012/01/05 10:17:43 by 蜡笔头
[楼主] 陆小果 2012-01-05 10:17:43
来源:豆瓣网“一杯生普洱”主页

3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中,有两次在打中国牌。一次是从大地魔术师开始的海外华人线路,一次是从高名潞的意派开始一直到最近的溪山清远。在成都的讨论上,中国的批评家一直在说目前我们对传统只是个策略,我们没有看到新的关注的传统态度。如果这帮批评家还要看到当代艺术家对于什么传统的态度,这就有些书呆子气了。当代艺术谈传统,从来就是个策略。你要跟我说蔡国强懂什么传统,我的牙是会笑掉的。
  
  为什么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们都开始要谈传统。
  1) 经过2008年的经济危机后,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主题开始逐渐从海外转移到国内,而国内的收藏必须要标榜和海外的不同。所以只能借用传统,作为争夺话事权的工具。
  2)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与中国艺术收藏家的钱勾兑,或者学习海外华人的成功经验,拿传统说事的往往是那些当年依靠海外市场的艺术家。比如岳敏君的文人画,比如曾凡志对于宋画的借鉴等等。
  3)配合这些,80年代出来中国策划人和批评家试图从西方的框架中获取自身的独立性,于是传统成了最有效抵御新的阐释中国当代艺术的武器。
  
  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从2001年蔡国强在APEC会上放烟火开始,国家的文化策略也发生了变化。江朱收拾的是89后经济制裁的摊子,所以江在美国要吹笛子,朱要入WTO,总的说来是个急切融入西方的态势。而胡温权力结构则是一个被世纪经济危机催生的民族主义态势。谈和谐只是一方面,可怕的是用传统文化来作为拒绝普世价值的挡箭牌。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姑且不论高的意派是否一个合理的框架。但是我个人对此有道德障碍。即艺术界内部出于功利目的的传统文化策略很有可能被目前的政府利用。我同意最新的艺术论坛上的批评“我并不认为高名潞有意或无意地成为了中国官方的镇压行动的传声筒。但坚持认为我们需要另外的标准来解读中国的现代性和前卫艺术,或从中国历史中获取某些观念作为一把神奇的钥匙(例如意派或“轮回哲学”)这样的言论是有问题的,我认为,这些论调是对抵抗的瓦解——例如,按照此理,抵抗共产党的习语“和谐”作为个特殊的、无可争论的中国特征,在本质上有别于纯粹的西方(因此不适用于本土的)灵丹妙药,例如“自由”、“平等”、“博爱”与“民主”。”(摘自Craig Clunas的书评)。
  
  而总这个角度上说,目前在当代艺术内部把传统文化当成一个核心语言问题来谈论是不道德的。就像阿多诺说的“奥斯维辛后诗学已经不存在了”。我并非反传统,但是我反对用传统来替代当代艺术的批判精神。谈传统可以,但不要只谈复合朱熹“格物致知”的宋代院画马远和夏圭,我们更应该谈八大,谈徐渭,谈傅山,谈李贽,谈明末知识分子。
[沙发:1楼] guest 2012-01-05 15:31:39
策略的談中國傳統,或者策略的談別的任何傳統,頂多都是老子的傳統,或者末流滑頭江湖禪師的傳統,莊子的都談不到,更別說談孔孟朱王儒學傳統了。問題就出在策略上。

別動不動拿道德說,“奥斯维辛后的诗学”,也可以看看保羅策蘭,別老盯著阿多諾。

現在談傳統,不談歷經魏晉南北唐五代幾百年成功融合當時的“西學”印度佛學的以宋朱熹為代表的宋明理學,談什麽?能把“明末知識份子”外于理學傳統么?別拿似是而非的心學魔流李贄出來混淆吧。

不要因噎廢食。談傳統就一定是共產黨的幫兇?當然沒對傳統下過工夫,最好別象“意派”什麽的一樣跟著亂談,否則也容易被利用。
[板凳:2楼] guest 2012-01-05 17:29:00
继阿特姐姐之后的新竞猜——谁是一杯生普洱???
[地板:3楼] guest 2012-01-06 17:51:57
一看就知道是某画廊老板
[4楼] guest 2012-01-16 10:27:23
画廊老板也是会用笔来咬人的哦
[5楼] guest 2012-01-16 11:18:40
洁癖啊,为什么不能打中国拍?
[6楼] guest 2012-01-16 11:25:55
中国牌就是一副臭牌,太监们最喜欢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