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职业打手群体调查
发起人:代比  回复数:1   浏览数:2807   最后更新:2006/05/04 08:19:35 by
[楼主] 二手用户 2006-05-04 08:11:29
城市文本与空间阅读


蔡秀枝(国立台湾海洋大学共同科外文组)



I

当一个人知道如何闲逛,如何观察时,在一个大城市中有什么样的怪事他不会发现?

(Baudelaire, The Poems in Prose)

在城市中散步是奇特的,悠闲的,孤独的,这种经验是现代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此自在地享受着身处于人群中的滋味,现代法国诗人波特莱尔在他的散文集中这样的宣扬着。散步是悠闲的,因为散步的人有空余的时间。这悠闲的词语背后透露着散步的人在此时此地,在这当下的片刻是不需要为生活而烦恼,能独自决定他的时间与空间的运用或不运用,能够在生活的缝隙间静静享受「城市」。所以闲逛的人能够在悠闲之间,发现城市中的故事,奇趣,解读城市的空间文本。



这样的现代都市漫游者(flaneur),观察家,在诗人与艺术家敏锐的觉察与感知中,将现代的都会空间阅读给神秘化,与专业化了2。其实市井小民也一样具备有观察的眼睛。他们的观察也是这城市生活的一部份。城市是人们生活的空间,这空间的限制与规则,是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份,解读空间中的相关讯息,是城市人的生存法则。人们因着环境的不同而有所行动与做出决策。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在都市的空间中活动,时时刻刻都成就着这个城市的空间阅读,写下的是自己与整个城市社会的互动,读的是别人与自己在这个城市的空间中所亲自描绘刻化的空间文本故事。人们的一举一动,就是城市无以数计的变化动作中的一部份,人们的观察与响应,是城市的日记。在做城市的空间文本阅读时,我们做为一个读者不禁要自觉地问道,这城市有着什么样的规划与限制?是谁在观察城市?这个城市的空间文本描绘着什么样的城市空间?而身处城市中的人们在这个空间中的角色是什么?



II


马可瓦多对城市的生活不太适应:招牌,号志灯,橱窗,霓虹灯,海报,不管它们是如何仔细地被设计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在他的眼中这些都宛如是沙漠中的沙粒。相反地,他从来不会错过一片在树枝上开始泛黄的叶片,一根困缠在屋顶瓦片上的羽毛。

(Calvino, Marcovaldo 1)3


小说家卡尔维诺笔下的意大利小城市里,无特殊技术的小工马可瓦多,不同于波特莱尔诗人般的深刻体验城市生活的阴暗与残酷,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来看城市。马可瓦多对城市的生活并不特别欣赏,他并不喜欢城市。城市只是他不得不进行工作,养家活口的地方。城市里规范生活的法规,告示,或是号召着个人自主,处处装扮城市,也是城市主要形成元素的,那些色彩繁多,刺激消费的广告,如海报,霓虹灯,和橱窗,对马可瓦多而言,都是不需要注意的东西。他的穷困使他无法有多余的气力去想象或批评时事,而在面对城市中种种诱人的广告时,他也没有任何消费购买的能力。反而是城市中少的可怜的自然现象,譬如泛黄的树叶,缠绕的羽毛,这些自然发生,毫无人为做作,但是在许多人的城市生活中起不了作用的东西,才是他生活中特殊的事件,可以令他振奋的消息。但是那些对他似乎毫无意义的号志和起不了作用的广告对其他的人而言,可能才是常理下被大众认定的城市生活的重点。各式空间中的规范,符号,对不同的人原本应该有着相同的约束力,但是事实上每个人的反应都可能是不同的,城市空间的解读其实是因人而异的。



III


城市在说话。城市叙述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城市拥有着人们的记忆:波特莱尔的记忆----巴黎大道上充满羡慕与嫉妒的穷人的眼睛,假日里老迈孤独无法再卖艺的老人,街上的妓女与赌徒,或是马可瓦多的记忆----天空中突然飞来的鸟,街道上花坛里的蘑菇,大雾中的城市。城市拥有许多记忆,可是城市并不能叙述这些故事。城市是那个包容的空间,那个不能叙述的,不会说话的经验的累聚。这个聚积的经验空间,这个故事的载体,本质上是一个伪/主体(pseudo-subject)。空间并不是一个主体。它容纳各种事件与人物的发生与际遇,同时也承载着各式的符号,用以规范,限制,厘清它所提供的功能与服务。城市的空间是规范的空间,是一个被设计出来的空间,一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意识型态化了的空间。城市居民对这个被各式社会,文化等等意识型态化的空间的解读与因此所做出的响应,也使这样的空间有再生产的可能。标记着记忆与动态的叙述空间并不是一个自主的本体,它无法全然决定它的内容;别人的故事,不断衍生变化的事件,是它的内容的一部份。它的成分不再是空的本质,也不仅是一些建筑空间符号的组成,它承载着历史的过去与现在。有着多种的可能性是空间的特质,它是个多重主体藉以存在与相互作用的场合。



空间的特性是多重的。它是各种力量与关系的聚合,是多重意义架构出的互涉文本(inter-text),一个多重交互指涉的社会空间。城市空间做为一个被研究物而言,它的范畴,质的成分(物质性),以及种种政治,经济,文化的现象,都指向它做为一个被研究客体时,与之相对的主体,以及它与这个主体间的关联。空间意义的生产与再生产,或是空间活动背后深层的意涵,如意识型态的显现,或是文化的现象等等,都根源于整个空间系统的范畴与符号的产生与形塑。城市是人们活动的空间,而人们对城市所形构出的印象则是他们生活与行动的背景。城市印象其实正是由空间中各种符号关系所形成的领域。当我们探讨城市空间的符号意义时,将空间的符号与关系运作回归到人所存在的空间以及其意义的产生过程,是将符号意义的建构过程及所产生的空间意涵放在我们的生活范畴之中来讨论。城市空间是各式符号的集散地,我们对城市的印象与生活的观察则是这些符号系统间表意过程的运作以及这些符号系统后面的种种文化与社会意识的总合。



IV


有一天,不知道从哪里吹来了一阵带着孢子的风,于是有一些蘑菇便在城市街道旁边狭窄的花坛上发芽了。除了马可瓦多之外,没有人发现它们的踪迹,因为他每天早上都要在那里搭电车。(Marcovaldo

1)


马可瓦多在上班等电车的时候,在电车站附近发现蘑菇的踪迹。这个大自然中生命的诞生让他兴奋。「突然之间马可瓦多周遭灰暗悲惨的世界,在一瞬间因为这隐藏的宝藏而变得宽大慷慨起来。」(Marcovaldo

2)每天在相同的时间地点里等电车的马可瓦多因为这小小的,大自然生命的出现而感到兴奋。城市中蘑菇的出现带来了春天的信息。城市街道旁狭小的花坛现在不再仅是人为的水泥城市中小小的点缀----做为一个人为环境中对自然的向往与做为自然的替代,它还肩负着季节时序的预报:在没有四季区分的水泥城市中,分享着少的可怜的自然的讯息。但是这些蘑菇的出现对薪水微薄的工人马可瓦多而言,倒不是春天的使者,而是一项珍贵的食物来源,预告着未来一个可能让全家人品尝这难得的野味的机会。



同样的世界,只因为想法不同,因为有了期待----可以有蘑菇当额外的点心让他饱餐一顿,而大为改观。于是每天早上他在等电车的时候又多了一样功课----守候蘑菇,提防清道夫阿玛迪吉发现它们,并且盼望着它们长大。星期天的早晨,正当马可瓦多心中窃喜,与全家人努力采摘蘑菇,以为可以好好享受一顿蘑菇大餐时,竟然发现原来街道清洁夫阿玛迪吉也知道这个秘密,他正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也采了一大篮子蘑菇。清道夫阿玛迪吉看见马可瓦多也在采蘑菇时的反应是,你们也来了?不远那里的路上有更大朵的蘑菇....然后他要去通知他的亲戚一起来摘蘑菇。马可瓦多听到竟然有更大朵的蘑菇而他不知道,并且阿玛迪吉还要再找他的家人亲戚一起来摘,真是气愤极了。于是他想到了更好的点子。叫所有在车站附近等车的人都来摘。大家一起分享好了。原本他想要独占蘑菇的心,因为受到刺激,一下子竟变的宽大了。



蘑菇长在街道的花圃内是大自然的赠与。但是做为一种可实用的植物,蘑菇在马可瓦多和阿玛迪吉的心中,都是属于它的发现者的。它的出现对他们而言,不仅是自然的表征,春天的讯息,也不仅是城市的水泥空间中的小小大自然的点缀,而是食物,是满足,是额外的收获。但是它的身份是特殊的,它根本不属于任何人。所以马可瓦多或阿玛迪吉都想将它聚为己有。只是当它不能再被私人所独占,不再是个人的珍藏发现时,为了报复这样私密的珍馐被「破坏」,两人均想到要将之公开。公开它的藏身地点,让它不再只是「你」,「你的家人」,和「你的亲戚」的菜园。都市空间中原本不相干涉,不互干扰,也无交集的人们,因为蘑菇的发现而互相猜测,显露出狭窄与自私。马可瓦多怕阿玛迪吉发现蘑菇的踪迹,每日战战兢兢地守候着蘑菇;怕孩子们口风不紧,让蘑菇都成了别人家锅子里的珍肴,所以恐吓孩子们不可以走漏消息。而当蘑菇不可能只留在自己家里的锅子里时,阿玛迪吉想的是要叫他的亲戚来分享这个收获,而马可瓦多不甘示弱,决定要比他更慷慨,要叫车站旁等电车的人们都一起来摘。于是满是嫉妒自私的心又变的非常的慷慨,非常的具有破坏力。突然间,城市中各自拥有不同空间的人们就全交融在一起了。全汇聚成具有共同目标的团体,甚至有人竟然提议要办个午宴。蘑菇使人们通通变成了朋友。只是这短暂的时空交融在最后依然是各自带着战利品回家。蘑菇,这个非系统化,非符号化的外来异元素,更动了空间中人们的关系,也在人们的规律生活中,激发出反常的波动。原本互不相识的人们因此有了互动,表现出反常的友善与宽大,虽然只是在一瞬之间,人们的生活空间就因之改变。

V


城市以一种一统的型态出现并包被所有的人,事物,以及各种行动。但是这个城市空间的主体却无法被单纯的解读。因为这个一统的型态与呈现出的空间文本性其实是有待更多重的解读的。它不断地增生,也不断地改变它的面貌。而且,它也不仅只有一个作者,它有无数个作者。城市中的居住者,并不单纯是个读者(或城市空间符号系统的译码者),其实也是这个城市空间文本的作者,但是并不是唯一的作者。所有的故事与经验都是人的行为与叙述的痕迹,透过行动的主体与其经验,城市空间的叙述与故事才得以呈现。不同的人经验不同的经验。而这些经验都在同一个空间中交错。城市空间意义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复杂而多元;是多重空间的交错,也是多重文本的会合<
[沙发:1楼] 顶贴帅哥老婆 2006-05-04 17:51:38
顶贴家族又回来了
请感谢我们为您的无私服务吧
劳动最光荣
嘎嘎嘎嘎感
老公你放心,我不会跟顶贴超人跑的.*>_<*
[板凳:2楼] 30岁还包着头 2006-05-04 19:33:30
[quote]引用第1楼顶贴帅哥老婆2006-05-05 01:51发表的“”:
顶贴家族又回来了
请感谢我们为您的无私服务吧
劳动最光荣
嘎嘎嘎嘎感[/quote]

光荣家庭!
[img]http://hey.ionly.com.cn/image/post/smile/em48.gif[/img]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