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比亚斯个展“Untitled”比利时开幕
来源:今艺术 文/林心如

10月号的《艺术论坛》(ARTFORUM)推出了洛杉磯专题(ART IN L.A.)。洛城除了恰是《艺术论坛》杂誌在1962年的发跡地之外,长久以来亦持续蕴生出独特的艺术实践,这也紧密涉及其特殊的地理和人文脉络。邀集了艺术史学者克洛(Thomas Crow)及佩查克(Andrew Perchuk)、策展人杜区曼(Maurice Tuchman)和艺术家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等人的座谈,即就战后洛杉磯的种种社会和人文面向,重探其艺坛面貌及能量—证明之一即為今年「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中的「威尼斯中的威尼斯」(Venice in Venice)展区,展出一群1950至1970年代的洛城艺术家。
巴戴撒里谈到他在CalArts任教期间与学生合开的艺廊「A402」(即教室的编码)如何成為许多后来成名的纽约和欧洲艺术家最初的展览平台。洛杉磯都市结构代表性的高速公路和无穷的格状交错道路,也转化到如若夏(Ed Ruscha)等艺术家的创作中。该都市发达的各式轻工业也為艺术家提供特有的素材和工业技术,其中尤以航空器和汽车工业最盛。本专题的重点艺术家之一:伯顿(Chris Burden)自1970年代以来即经常援用这类工业器物,而他让肉身和金属(包括以子弹射击)產生对峙或紧张的各类表演象徵了随机的暴力,洛城正是他的背景。
而以艺术家麦卡锡(Paul McCarthy)的说法,洛城「就是令人感到诡异」,而他创作的乖张的情境喜剧(sitcom)录像作品,则绝佳地体现好莱坞所在的这座城市裡,艺术创作和商业电影工业之间相互对话、甚至结合的关係。本专题也特闢专文,爬梳洛城丰富的另类影像创作渊源,从世纪初的葛里菲斯(Griffith)到1940年代的曼.雷(Man Ray)和黛伦(Maya Deren)、1960年代的沃荷(Andy Warhol)以至於抽象视觉音乐代表的费辛格(Oskar Fischinger)等人迥异、多元且影响深远的影像实验,均曾在这个巨型实验室裡生发。
该期刊物的常设单元中,「逝者」(Passages)聚焦在上个世纪最重要的艺评人之一:史坦伯格(Leo Steinberg, 1920-2011);「电影」单元再度谈论该刊物频繁评论的电影作者冯.提尔(Lars von Trier),焦点為新片《忧鬱》(Melancholia),影评人陶宾(Amy Taubin)视之為一部向德国浪漫主义遥遥致意的影片。

10月号的《艺术论坛》(ARTFORUM)推出了洛杉磯专题(ART IN L.A.)。洛城除了恰是《艺术论坛》杂誌在1962年的发跡地之外,长久以来亦持续蕴生出独特的艺术实践,这也紧密涉及其特殊的地理和人文脉络。邀集了艺术史学者克洛(Thomas Crow)及佩查克(Andrew Perchuk)、策展人杜区曼(Maurice Tuchman)和艺术家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等人的座谈,即就战后洛杉磯的种种社会和人文面向,重探其艺坛面貌及能量—证明之一即為今年「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中的「威尼斯中的威尼斯」(Venice in Venice)展区,展出一群1950至1970年代的洛城艺术家。
巴戴撒里谈到他在CalArts任教期间与学生合开的艺廊「A402」(即教室的编码)如何成為许多后来成名的纽约和欧洲艺术家最初的展览平台。洛杉磯都市结构代表性的高速公路和无穷的格状交错道路,也转化到如若夏(Ed Ruscha)等艺术家的创作中。该都市发达的各式轻工业也為艺术家提供特有的素材和工业技术,其中尤以航空器和汽车工业最盛。本专题的重点艺术家之一:伯顿(Chris Burden)自1970年代以来即经常援用这类工业器物,而他让肉身和金属(包括以子弹射击)產生对峙或紧张的各类表演象徵了随机的暴力,洛城正是他的背景。
而以艺术家麦卡锡(Paul McCarthy)的说法,洛城「就是令人感到诡异」,而他创作的乖张的情境喜剧(sitcom)录像作品,则绝佳地体现好莱坞所在的这座城市裡,艺术创作和商业电影工业之间相互对话、甚至结合的关係。本专题也特闢专文,爬梳洛城丰富的另类影像创作渊源,从世纪初的葛里菲斯(Griffith)到1940年代的曼.雷(Man Ray)和黛伦(Maya Deren)、1960年代的沃荷(Andy Warhol)以至於抽象视觉音乐代表的费辛格(Oskar Fischinger)等人迥异、多元且影响深远的影像实验,均曾在这个巨型实验室裡生发。
该期刊物的常设单元中,「逝者」(Passages)聚焦在上个世纪最重要的艺评人之一:史坦伯格(Leo Steinberg, 1920-2011);「电影」单元再度谈论该刊物频繁评论的电影作者冯.提尔(Lars von Trier),焦点為新片《忧鬱》(Melancholia),影评人陶宾(Amy Taubin)视之為一部向德国浪漫主义遥遥致意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