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女孩和其他故事》朗读by Michael Ryan
发起人:dongallery 回复数:0
浏览数:1999
最后更新:2011/12/10 15:20:39 by dongallery
乌泱泱多的人,乌泱泱多的作品,民生美术馆简直要被丁乙的十字淹没了。《概括的,抽象的》是丁乙规模宏大的回顾展,囊括了从1986年到2011年的作品60多件。人们可以看到这位艺术家25年来用小小的“十”字构造出来的庞大世界。
从尺幅来说,从巴掌大的纸张到2米8的画布;从材料来说,粉笔、圆珠笔、丙烯、铅笔、彩色水笔、木炭、油画;以及各种颜色、层次、肌理……以及由此在画面中产生的各种效果、情感……展厅最深处被布置成一个暗房,天花板上两展射灯非常巧妙地将光线投射在丁乙2011年的一张新作上,看上去犹如一个灯光装置,以为光线是从画作背后透亮出来的,其实不是,只是射灯的作用,但是让整张画闪闪发光。
数量实在是太惊人了,充分体现出“量”的力量,也充分展现了丁乙在数十年的光阴里,如何用一个“十”字反复尝试反复构建,而“十”字在他手下体现出来的可能性,简直可以称得上无穷无尽。
[hr]
展览时间:11/12/10--12/01/29
展览地点:上海民生美术馆
策展人:郭晓彦
参展艺术家:丁乙
变迁中的时代纷繁复杂。其中的每一个体必然有各种遭遇和体验。艺术家尤是如此,他们的体验也更加深刻。他们以各种艺术形式展示自己的思考,表现出自己的精神气质。其中一部人的作品已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得到普遍的认可。他们的作品已成为中国当代主流艺术的重要一支。
参与这段光辉历程的每一位重要艺术家,都对中国当代艺术有着重要的贡献。他们的坚持,使中国当代艺术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为了使这段历史不被埋没,以及为了更可期待的未来,我们对此进行了框架性研究。我们在梳理大历史的同时,也致力于对艺术家个案的研究,以期这30余年的过程更加立体地置于观众和后人心中。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艺术家丁乙利用“十”字符号构造画面。他从极简主义的艺术观念出发,将重复性的劳作和无意识的心理体验凝结于画布之上,并从色彩、笔触,材质等多方面探讨这一单纯的主题,并发展出了一套丰富的表现方式。丁乙的努力推动了抽象绘画在中国的发展并获得有目共睹的成就。几十年来,他坚守自己的艺术理念并努力践行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
《概括的·抽象的——丁乙作品展》是艺术家“十示”系列绘画的历史性展示,展出自1986年以来的65件作品。其中,布上绘画作品39件,纸上作品27件。
本次展览是对丁乙艺术实践的阶段性回视,更是呈现他二十余年如一日的耐心和坚持——这是丁乙艺术中最宝贵因素之一。




从尺幅来说,从巴掌大的纸张到2米8的画布;从材料来说,粉笔、圆珠笔、丙烯、铅笔、彩色水笔、木炭、油画;以及各种颜色、层次、肌理……以及由此在画面中产生的各种效果、情感……展厅最深处被布置成一个暗房,天花板上两展射灯非常巧妙地将光线投射在丁乙2011年的一张新作上,看上去犹如一个灯光装置,以为光线是从画作背后透亮出来的,其实不是,只是射灯的作用,但是让整张画闪闪发光。
数量实在是太惊人了,充分体现出“量”的力量,也充分展现了丁乙在数十年的光阴里,如何用一个“十”字反复尝试反复构建,而“十”字在他手下体现出来的可能性,简直可以称得上无穷无尽。
[hr]
展览时间:11/12/10--12/01/29
展览地点:上海民生美术馆
策展人:郭晓彦
参展艺术家:丁乙
变迁中的时代纷繁复杂。其中的每一个体必然有各种遭遇和体验。艺术家尤是如此,他们的体验也更加深刻。他们以各种艺术形式展示自己的思考,表现出自己的精神气质。其中一部人的作品已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得到普遍的认可。他们的作品已成为中国当代主流艺术的重要一支。
参与这段光辉历程的每一位重要艺术家,都对中国当代艺术有着重要的贡献。他们的坚持,使中国当代艺术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为了使这段历史不被埋没,以及为了更可期待的未来,我们对此进行了框架性研究。我们在梳理大历史的同时,也致力于对艺术家个案的研究,以期这30余年的过程更加立体地置于观众和后人心中。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艺术家丁乙利用“十”字符号构造画面。他从极简主义的艺术观念出发,将重复性的劳作和无意识的心理体验凝结于画布之上,并从色彩、笔触,材质等多方面探讨这一单纯的主题,并发展出了一套丰富的表现方式。丁乙的努力推动了抽象绘画在中国的发展并获得有目共睹的成就。几十年来,他坚守自己的艺术理念并努力践行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
《概括的·抽象的——丁乙作品展》是艺术家“十示”系列绘画的历史性展示,展出自1986年以来的65件作品。其中,布上绘画作品39件,纸上作品27件。
本次展览是对丁乙艺术实践的阶段性回视,更是呈现他二十余年如一日的耐心和坚持——这是丁乙艺术中最宝贵因素之一。





《草图13件1987-1989》,丙烯,铅笔,墨,纸





展厅现场

《二十三图》,2009,形式上模仿中国传统的册页








《十示1991-B8》,彩色水笔,纸

《十示1991-B9》,彩色水笔,纸

《十示1992-B4》,圆珠笔,纸

《十示1992-B4》局部

《十示1992-B8》,彩色水笔,纸

《十示1992-B14》,彩色水笔,纸,

《十示1992-B21》,丙烯,纸

《十示1993-B12》,木炭,粉笔,纸

《十示1995-B13》,木炭,粉笔,纸

《十示1995-B21》,木炭,丙烯,

《十示1995-B21》局部

《十示1998-B20》,铅笔,木炭,粉笔,纸



《十示1997-B21/B22/B23/B24》,粉笔,木炭,瓦楞纸板

《十示1998-B17》,铅笔,木炭,粉笔,纸

《十示1996-B58》,铅笔,木炭,粉笔,纸

《十示1995-B63》,丙烯,木炭,粉笔,瓦楞纸板

《十示1996-B33》,木炭,粉笔,纸










《十示2004-B1》,彩色铅笔,纸

《十示2004-B2》,彩色铅笔,纸

《十示2006-B19》,彩色铅笔,纸

《十示2006-B19》,局部

《十示2006-B15》,彩色铅笔,纸

《十示2006-B11》,彩色铅笔,纸

《十示2006-B11》,局部

《十示2001-B20》,铅笔,彩色水笔,纸

《十示2001-B20》,局部

《十示2001-B21》,铅笔,彩色水笔,纸





《十示2011-3》,丙烯,画布

《十示2011-5》,丙烯,画布

《十示2011-4》,丙烯,画布

《十示2011-4》,局部

《十示2011-6》,丙烯,画布

《十示2011-6》,局部




《十示2000-2》,丙烯,成品布

《十示2009-12》,丙烯,成品布

《十示2009-12》,局部

《十示2010-12》,丙烯,成品布

《十示2011-1》,丙烯,成品布

《十示2011-1》,局部


《十示2008-22》,丙烯,成品布

《十示2009-6》,丙烯,成品布

《十示2008-21》,丙烯,成品布



《十示2010-16》,丙烯,画布

《十示2010-16》,局部

《十示2009-3》,丙烯,画布
《十示2008-25》,丙烯,成品布
《十示2008-2》,丙烯,成品布




《十示1998-4》,丙烯,成品布

《十示1998-4》,局部

《十示2007-10》,丙烯,成品布

《十示2007-10》,局部

《十示2009-5》,丙烯,成品布

《十示2009-5》,局部


《十示2007-8》,丙烯,成品布

《十示2000-8》,丙烯,成品布

《十示2001-1》,丙烯,成品布




《十示1991-3》,丙烯,画布

《十示1991-3》,局部

《十示1993-5》,丙烯,画布

《十示1993-5》,局部

《十示1993-14》,粉笔,木炭,麻布

《十示1993-14》,局部




《十示1992-20》,丙烯,画布

《十示1992-20》,局部

《十示1991-4》,丙烯,画布

《十示1991-4》,局部

《十示1989-7》,丙烯,画布

《禁忌》,1986,油画,画布

《十示1994-21》,粉笔,木炭,画布

《十示1996-37》,粉笔,木炭,成品布,亚麻布

《十示1994-10》,粉笔,木炭,画布

《十示1994-10》,局部

天呐,他自己怎么都没有画疯掉
很牛逼,惭愧
比前面张恩利的那个展览强多了
@于群群_V :周六一个人看的丁乙,没人讨论,积怨首先布展很好,尤其是第一道隔断后面开始有速度的那种感觉,然后在柔软的地毯上环视四壁徘徊,最后柔软的走进黑暗,灯光带来刚好的尾声。之前的作品,像在强调质感的布料,只后的作品,在强调动感,我尤其沉醉与那种动感,于是来回走动,加强动感,很畅快~
@于群群_V:有人说当代的艺术是迷雾,我在开始确实很迷惑,十字是什么?当我深深地被那种动感征服时,我感觉到作品不一定就是要“立言”的,不是每件作品都要冠冕堂皇的说教,我们是不是在看当代艺术时也因此而过分纠结,所以觉得难懂?而丁乙作品的语言的干净让我也意识到,我们过分纠结的东西,其实没什么必要。
@于群群_V:有人说当代的艺术是迷雾,我在开始确实很迷惑,十字是什么?当我深深地被那种动感征服时,我感觉到作品不一定就是要“立言”的,不是每件作品都要冠冕堂皇的说教,我们是不是在看当代艺术时也因此而过分纠结,所以觉得难懂?而丁乙作品的语言的干净让我也意识到,我们过分纠结的东西,其实没什么必要。
谢_旺:民生这次为丁乙的布展是仿1910年代的现代主义风格
于群群_V:很喜欢这次的布展~尤其是深处。
谢_旺:回复@于群群_V:深处布展有点罗斯科教堂的味道。
于群群_V:很喜欢这次的布展~尤其是深处。
谢_旺:回复@于群群_V:深处布展有点罗斯科教堂的味道。
@谢_旺:在民生现代美术馆看丁乙的回顾展 很多大画 想想这么多年看丁乙 现在才在他1986年的一幅画的标题里找到他当初的动机 这也是展览里唯一有名字的 『 禁忌』 画面不是【十】而是【X】 大框里愤怒的X 后来他就开始了【十示】
所以很多感觉还是需要专业性作为背景的,17楼就是典型.
白日梦患Tina: 下午民生美术馆的丁乙个展,5张今年创作的黑白十示系列作品最亮眼。著名法国设计师玛柯设计的展览空间,令其更具视觉震撼力:一个挂着4幅作品的似乎旋转了45度的大厅,引导观众进入一个封闭的小厅,对面墙上正中间的大画,油彩似乎还未干,笼罩在精心设计的灯光里。
茶事大家:Art Is The Faith當代藝術家丁乙感慨說:一個藝術家最好的狀態是:生活只有吃飯、睡覺、畫畫三件事。
茶事大家:Art Is The Faith當代藝術家丁乙感慨說:一個藝術家最好的狀態是:生活只有吃飯、睡覺、畫畫三件事。
国内少有的好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