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路上,走完我的一生
上海美术馆张恩利个展名为《张恩利》,去年民生美术馆的个展也叫《张恩利》,而且都放在年底,好像专门为了跨年欢庆。去年底民生展出了张恩利的新作《天空》系列,从茂密的树叶丛中仰望天空;今年底上海美术馆展出的也是张恩利近两年来的新作,跟以往的“灰度”(张晴语)不同,张恩利的新作有好几幅都很欢快,出现了各种鲜嫩娇艳的色彩。
当然现场也很欢快,各地的艺术家大腕、收藏家大腕、画廊主大腕几乎悉数前来捧场。
当晚的微博立刻赞声一片,@阿特姥姥说:“张恩利个展,展现的都是日常的一角或者日常的器物,张恩利表现它们如同肖像的刻画,每件日常之物中都透出自己的个性。作品不一定要讲出它的意义,站在它的面前让你觉得舒服甚至感动、甚至冰冷,它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它还能承载多少功能,这个应该不是艺术家要预设的。”另有@顶层杂志完全从市场角度感慨:“张恩利就是那种一直不怎么红,突然有一天你才反应过来他红了,但已经没什么机会买到他的作品了,典型的香格纳画廊模式。——某画廊人语”。
[hr]
开幕:2011年12月8日, 15:30
展期:2011年12月9日- 12月22日
地址:上海美术馆, 上海南京西路325号
在飞速造就全球化的时代,抛开浮泛的社会意义与形式审美,张恩利着迷于一种具有“灰度”的虚无空间。他将眼光投射到社会活动与制度结构最深层次的连接点——日常生活,构建其精神与心理的真实境遇。(张晴)
2011年12月9日至12月22日,张恩利个展将于上海美术馆举行。这将是继他2010年底的民生美术馆个展之后又一重要的美术馆展览。在此次展览中,将会集中展示张恩利近期“静物”及“空间”系列的重要作品。“东西”一直是张恩利近年来创作中主要关注的点。普通的东西,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用得最多、不被注意到的东西往往成为他着迷的对象。这些平凡旧物在张恩利淡然却准确的笔触下,展现出残留其中最真实的生活印记。与此同时,“空间”也是多年来张恩利迷恋的主题,从他的绘画中我们常常发现艺术家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场景中发掘出被时间消磨与损耗留下的气息。他不断选择我们早已熟知的事物作为他的创作主题,使我们对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重新予以注视。
张恩利,1965年生于吉林。1989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如今生活工作在上海。近期参加的重要展览有:2010年光州双年展,万人谱,光州双年展馆,光州美术馆,光州民间博物馆,韩国;2008年快城快客 —第七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07年循环,没什么可看,Objectif Exhibitions,安特卫普, 比利时。近期个展有:2011年张恩利个展,HAUSER & WIRTH,纽约,美国;2010年张恩利个展,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09年张恩利个展,伯尔尼美术馆,伯尔尼,瑞士;2009年张恩利个展,Ikon美术馆,伯明翰,英国。




上海美术馆一贯讲究规矩。先是张晴发言,然后请张恩利上台现场采访,“从西天到中土”的陈韵担任翻译。

现场超多人

开幕前的展厅
当然现场也很欢快,各地的艺术家大腕、收藏家大腕、画廊主大腕几乎悉数前来捧场。
当晚的微博立刻赞声一片,@阿特姥姥说:“张恩利个展,展现的都是日常的一角或者日常的器物,张恩利表现它们如同肖像的刻画,每件日常之物中都透出自己的个性。作品不一定要讲出它的意义,站在它的面前让你觉得舒服甚至感动、甚至冰冷,它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它还能承载多少功能,这个应该不是艺术家要预设的。”另有@顶层杂志完全从市场角度感慨:“张恩利就是那种一直不怎么红,突然有一天你才反应过来他红了,但已经没什么机会买到他的作品了,典型的香格纳画廊模式。——某画廊人语”。
[hr]
开幕:2011年12月8日, 15:30
展期:2011年12月9日- 12月22日
地址:上海美术馆, 上海南京西路325号
在飞速造就全球化的时代,抛开浮泛的社会意义与形式审美,张恩利着迷于一种具有“灰度”的虚无空间。他将眼光投射到社会活动与制度结构最深层次的连接点——日常生活,构建其精神与心理的真实境遇。(张晴)
2011年12月9日至12月22日,张恩利个展将于上海美术馆举行。这将是继他2010年底的民生美术馆个展之后又一重要的美术馆展览。在此次展览中,将会集中展示张恩利近期“静物”及“空间”系列的重要作品。“东西”一直是张恩利近年来创作中主要关注的点。普通的东西,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用得最多、不被注意到的东西往往成为他着迷的对象。这些平凡旧物在张恩利淡然却准确的笔触下,展现出残留其中最真实的生活印记。与此同时,“空间”也是多年来张恩利迷恋的主题,从他的绘画中我们常常发现艺术家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场景中发掘出被时间消磨与损耗留下的气息。他不断选择我们早已熟知的事物作为他的创作主题,使我们对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重新予以注视。
张恩利,1965年生于吉林。1989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如今生活工作在上海。近期参加的重要展览有:2010年光州双年展,万人谱,光州双年展馆,光州美术馆,光州民间博物馆,韩国;2008年快城快客 —第七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07年循环,没什么可看,Objectif Exhibitions,安特卫普, 比利时。近期个展有:2011年张恩利个展,HAUSER & WIRTH,纽约,美国;2010年张恩利个展,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09年张恩利个展,伯尔尼美术馆,伯尔尼,瑞士;2009年张恩利个展,Ikon美术馆,伯明翰,英国。




上海美术馆一贯讲究规矩。先是张晴发言,然后请张恩利上台现场采访,“从西天到中土”的陈韵担任翻译。

现场超多人

开幕前的展厅

席梦思

排水管

九个球

剥落的马赛克3

重物

《重物》的局部效果

饰物

《饰物》局部

储藏室

贴上颜料的白布

剥落的马赛克5

《剥落的马赛克5》局部
昨天去看了,张老师的作品越来越有质感了!不错!

一双袜子

透明盘子

《透明盘子》局部

彩色纸筒

有洞的塑料布

水池

拼花马赛克地面

嘉宾满堂

粉刷空间

玻璃罩

剥落的马赛克6

书架

无题
现在的张恩利急于得到更大层面的承认,不得不说这次展览上的作品都画的太急,远不如几年前在香阁娜的个展.画的太油了,题材跳到了前面,艺术家残缺了.

工作室2

美术馆里遗忘的铁丝

《美术馆里遗忘的铁丝》局部

刺绣1

《刺绣1》局部

悬垂的电线

口袋

管子

《管子》局部

纱窗

两根皮管

灯泡












来自@顶层杂志:昨日张恩利个展的部分嘉宾:收藏家王薇、乔志斌、何炬星、@余德耀 、管艺; 美术馆人@朱彤art 、刘迎九、@周铁海;拍卖行人@在京外星人林琳 、@孙佩韶 ;艺术家@邱黯雄 、薛松、陈墙、徐震、秦思源、毛焰&模特托马斯;画廊人劳伦斯、Arthur Solway、Mathieu Borysevicz、@许宇_Leo_Xu 、@海上荣荣 等。

这种作品只有在平常心和不经意间去完成才会体现出某种价值,一旦刻意去强化之前被肯定的那些东西,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没意思了,杜玛斯画静物啊
呵呵
将会有一批人模仿他的画法.现在已经有那么几个了.只是没张画得好,
模仿他的画法,他的画法模仿????
太迫切要得到学术大面积的认可,更急切需要市场大资本的操作,看看到场景就可以说明更像大PARTY,作品太刻意了,讨巧的意图太明显了,甚至想当然认为站在了反美学对立面、肩扛引领技法潮流的旗手,这个是幻觉。
哎,名利场啊。
作品好,名人多,资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