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包公司流动艺术项目全新升级】期待与您合作!
来源:瑞读网 文_彭子琪 图_里昂当代艺术双年展组委会
相较起威尼斯双年展的节日气氛和伊斯坦布尔双年展的政治气息,第11届法国里昂当代艺术双年展充满着矛盾感。展览的主题源自爱尔兰剧作家及诗人W.BYEATS(叶芝)的诗句:“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ATerribleBeautyIsBorn)”。由阿根廷籍策展人VictoriaNoorthoorn构思,四个共计14000平方米的展览场地将整个里昂城从9月15日至12月31日幻化成了大型展览中心。来自全球的70位艺术家在叶芝诗句的熏陶下表达他们对当代社会悖论的看法、焦虑与希望。
对一场展览强调诗意性、戏剧性、启蒙性?!
与以往里昂当代艺术双年展着重经济、政治、社会等层面的探讨不同,本届双年展是经受文学、诗歌、哲学的灌溉。总策展人Victoria Noorthoorn女士对“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的解读是,当代人都或多或少对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感到困惑。艺术是可以缓解当今社会焦躁情绪的一个出口,或是给予一时的宁静。我们生存在一个纷乱的世界,但正因为这样,艺术才能结合“可怕的”和“美的”。在“可怕的”和“美的”冲突下,VictoriaNoorthoorn把这场展览放在剧目构思环境里:她是戏剧总监,艺术作品是演员,参观者是观众。在同一个主题的“剧本”下,每个展馆却“上演”不同的剧目,并拥有各自独特的调调。为了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品的主题和布景的陈列灌输了各种冲突性、压抑感、怪异感、不连贯性等值得反思的情绪。今年的里昂双年展有四处展馆。分别在里昂当代艺术博物馆、糖品仓库、前TASE丝制品工厂和布鲁奇昂基金会。



L’usineTASETASE 丝制品工厂
本届双年展首次启用这个位于里昂市郊建于1925年的工厂,加入到展览场馆的阵容中。TASE丝制品工厂位于里昂市郊重点改造区域内。在此展出的艺术家充分利用其文化和社会层面的特殊性,表达他们这个世界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的反思。其中,LauraLima用家禽的皮毛还治其“人”之身的《鸡类的舞会》装置作品,以及JorgeMacchi对里昂城市化大胆设想的系列摄影作品,都名符其实的成为本届双年展中最值得关注的作品。
2.法国 Christianlhopital 绘画组图 石墨粉末 202-2011
在本届双年展主题“可怕的”和“美的”冲突下,里昂本土艺术家ChristianLhopital展出了一系列着充满着童真和诗意的绘画作品。然而艺术家真正想表达的是我们生存的社会人与人隐藏在轻松表象背后的尔虞我诈。他的作品时而像孩子般纯真,时而像噩梦般让人惶恐,他正是想藉由这样的对比来阐述这个世界充满的各种矛盾。

3.法国 Christianlhopital 绘画组图 石墨粉末 202-2011

4.美国 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 熊岛穹顶建筑模型01

5.捷克斯洛伐克 Evakotatkova 再教育的机器装置 2011

vaKotátkova认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经常会受到不合理的制约,可是大部分人群却不以为然。她利用捷克斯洛伐克上世纪60年代的印刷机重制了由她创造的“再教育机器”。对她来说,印刷业隐射的是目前大众思想和言论的一统化,以达到让所有人遵循同样的社会教条的目的。她希望她的作品能让参观者反思社会现状并最终挣脱控制。
6.匈牙利 Yona Friedman 无题影像加移动建筑物01 2011

生长在匈牙利,工作在巴黎的YonaFriedman对建筑物的多功能性、实用性和持久性的倾力研究,使他成为当今建筑界内公认的“思想家”。他为本届双年展创造的作品就充分体现他在建筑领域板块对人类当下生存环境的考量:既是室内装饰,又是建筑模型;既是展览板,又是投影墙。
7.南非 Reenactments Centerfor Historical陌生语言的超能力 绘画拼贴等视觉艺术 2010-2011

ReenactmentsCenterforHistorical(RCH)是一个建立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独立艺术组织。此组织一直致力于不同文化间的艺术交流与对话。从2010年11月起,RCH开始了他们的《陌生语言的超能力(Xenoglossia)》艺术实验项目。一支由学者、艺术家和策展人组成的团队寻找并思考近代历史上由语言问题引起的矛盾及争端。语言可以是美好故事的开始,也可以是可怕纠纷的起点。
LafondationBullukian布鲁奇昂基金会
地处里昂市中心的布鲁奇昂基金会因受空间限制,每届双年展只能展出少量的艺术作品。本届两位建筑师在此展示他们精彩的作品。年逾八旬的YonaFriedman将纸板变幻成迷宫卷轴。在基金会的花园里,我们能看到已故著名建筑家BuchminsterFuller先生知名的“测地圆顶”。
作品欣赏:

1.巴西LauraLima鸡类的舞会行为艺术加装置2004-2011
鸡类的舞会:在这个废弃的丝制品工厂内,来自巴西的艺术家为近40只活鸡特别打造了笼子。披上色彩丰富的羽毛的鸡群们在笼子里闲庭若步,自豪的向参观者展示属于它们的嘉年华盛会。鸡毛出在鸡身上,LauraLima这个诙谐举动的背后是对现代工业量化、统一化,以及当代病态消费心理的深深质疑。
2.比利时GuillaumeBijl布鲁日的修女装置2002
修女是诚心唱诗中还是累得睡着了?幽默,嘲讽还是虔诚?GuillaumeBijl的作品带来一个充满戏剧性并让人意想不到的场景,《布鲁日的修女》混合了肃穆、荒谬、灵性、媚俗等强大的情绪。
3.巴西LauraLima鸡类的舞会行为艺术加装置2004-2011
外围展
她这个少数派报告的举动似乎是作定了双年展策展人中的反骨,只因受够了各个双年展一定是严格遵守时下最盛行的艺术形式或艺术地图的“潜规则”。譬如流行摄影和短片创作,影像作品便举目皆是;又譬如新兴的艺术市场崛起后,中国、印度、中东地区的艺术家便独撑门面的局面。在过去的几年,我们在许多不同地区、不同知名度的当代艺术双年展里看到的却是同样的艺术家,甚至是同件艺术作品!有时不禁自问,参观者都已经有倦怠情绪了,他(它)们还有必要继续转战吗?
VictoriaNoorthoorn在本届里昂当代艺术双年展反其道而行之的大胆尝试,展出还未受到主流关注或热炒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表面看起来很冒险甚至有人质疑这个决策是不是太草率,但其中有智慧。欧洲艺术品市场在来势汹汹的经济危机前萧条了许多。法国更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根据ARTPRICE对纽约、伦敦和巴黎的当代艺术品市场交易数据显示,从2000年起每年交易额占全球3%以上的巴黎市场(2008年更是占到5%),在2010年时崩溃到仅占2.2%。收藏家们不敢轻易投资,艺术家作品的价格也像升降机上下剧烈的起伏,一刹那“保值”的时代已经不再。此时,青年的还未成名的艺术家及艺术品或许就是明日的安迪.沃霍尔。同时此举也能给低靡的市场带来一丝新鲜空气,大伙儿可以在长达三个月的双年展中得到些许喘息的机会。并且,这些“新鲜”的人,最“新鲜”的作品又完全切合了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
也许在过于全球化、统一化的今天,本届双年展出其不意的尝试正好给疲倦的欧洲艺术市场带来一阵清新的风。开幕3周后(10月6日)主办方做了第一次统计,本届同时期接待的参观者比上一届增加了10%。在媒体开放日,本届迎来了比上届多20%的当代艺术领域的专业人士。
外围展里昂当代艺术双年展其丰富的相关艺术活动也是备受关注的。DocksArtFair相当于双年展前的热身秀。在双年展主展区糖品仓库边,这个小型的艺博会每两年也会吸引不少眼球。本届DocksArtFair主办方收到国际上80多间艺术机构的申请,最终33间欧美艺术机构入选参展。为期一周的DocksArtFair共接待来自国内外近20000名参观者。相较大型艺博会展出的让人却步的天价艺术品,DocksArtFair更平易近人,1000-20000欧元不等。能把艺术带回家的噱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当然双年展也少不了周边的公益活动。其中Veduta是组委会与里昂市政府的合作计划,邀请多位艺术家在里昂各市郊区域住馆,让艺术家和当地的居民一起,共同创作艺术作品。其意义在于让艺术更亲民,减缓文化平衡的不对称性。Résonance出行计划联合了90多家文化艺术机构、私人画廊和艺术家协会,与双年展开幕时间同时进行,在里昂市内及近郊免费展览。
4.南非 Tracey Rose 在我皮肤里的城堡 影像2011

来自南非的TraceyRose是本届双年展组委会和里昂政府合作的外围展“Veduta”计划的受邀住馆艺术家之一。她于里昂郊区Feyzin住馆,围绕文化差异和自愿排外的主题即兴拍摄了当地30来位居民,创作了《在我皮肤里的城堡》。
5.阿根廷 Jorge Macchi 马伦巴电脑合成图片 2011

里昂作为法国第二大城市,其城市化进展速度也是相当快的。TASE丝制品工厂就位于里昂市郊重点改造区域内。阿根廷艺术家JorgeMacchi用电脑模拟出工厂的土地被改造后的样子:媚俗的花园横空出现在杂乱荒凉的工业区,希望以嘲讽的态度引起参观者的反思。
6.巴西LauraLima鸡类的舞会行为艺术加装置2004-2011

7.墨西哥 Erick Beltran 生活在核心 装置2011

Erick Beltran 将他心中的地球创作成他的装置作品《生活在核心》。这个世界包括外部和内部。在球体外部,艺术家尽量持“客观”态度从历史的角度介绍及评论当下的政治、社会形态。在球体的内部,艺术家非常“主观”的表达了个人面对这个世界时的无力、渺小、但不妥协的情绪。
8.哥伦比亚 Bernardo Ortiz 饥饿艺术家 户外装置2011

从2005年起,邀请一位艺术家利用糖品仓库的外墙进行艺术创作已经成为了里昂当代艺术双年展的传统。本届双年展受邀的哥伦比亚艺术家BernardoOrtiz回应总策展人提出的“戏剧性”的号召,向知名小说家弗兰兹.卡夫卡创作于1924年的作品《饥饿艺术家》(EinHungerkünstler)致敬,将糖品仓库的外观改头换面。作为糖品仓库展场的第一件展览作品,BernardoOrtiz希望他的创作能给参观者带来翻开小说第一页的心情。
相较起威尼斯双年展的节日气氛和伊斯坦布尔双年展的政治气息,第11届法国里昂当代艺术双年展充满着矛盾感。展览的主题源自爱尔兰剧作家及诗人W.BYEATS(叶芝)的诗句:“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ATerribleBeautyIsBorn)”。由阿根廷籍策展人VictoriaNoorthoorn构思,四个共计14000平方米的展览场地将整个里昂城从9月15日至12月31日幻化成了大型展览中心。来自全球的70位艺术家在叶芝诗句的熏陶下表达他们对当代社会悖论的看法、焦虑与希望。
对一场展览强调诗意性、戏剧性、启蒙性?!
与以往里昂当代艺术双年展着重经济、政治、社会等层面的探讨不同,本届双年展是经受文学、诗歌、哲学的灌溉。总策展人Victoria Noorthoorn女士对“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的解读是,当代人都或多或少对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感到困惑。艺术是可以缓解当今社会焦躁情绪的一个出口,或是给予一时的宁静。我们生存在一个纷乱的世界,但正因为这样,艺术才能结合“可怕的”和“美的”。在“可怕的”和“美的”冲突下,VictoriaNoorthoorn把这场展览放在剧目构思环境里:她是戏剧总监,艺术作品是演员,参观者是观众。在同一个主题的“剧本”下,每个展馆却“上演”不同的剧目,并拥有各自独特的调调。为了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品的主题和布景的陈列灌输了各种冲突性、压抑感、怪异感、不连贯性等值得反思的情绪。今年的里昂双年展有四处展馆。分别在里昂当代艺术博物馆、糖品仓库、前TASE丝制品工厂和布鲁奇昂基金会。



L’usineTASETASE 丝制品工厂
本届双年展首次启用这个位于里昂市郊建于1925年的工厂,加入到展览场馆的阵容中。TASE丝制品工厂位于里昂市郊重点改造区域内。在此展出的艺术家充分利用其文化和社会层面的特殊性,表达他们这个世界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的反思。其中,LauraLima用家禽的皮毛还治其“人”之身的《鸡类的舞会》装置作品,以及JorgeMacchi对里昂城市化大胆设想的系列摄影作品,都名符其实的成为本届双年展中最值得关注的作品。
2.法国 Christianlhopital 绘画组图 石墨粉末 202-2011
在本届双年展主题“可怕的”和“美的”冲突下,里昂本土艺术家ChristianLhopital展出了一系列着充满着童真和诗意的绘画作品。然而艺术家真正想表达的是我们生存的社会人与人隐藏在轻松表象背后的尔虞我诈。他的作品时而像孩子般纯真,时而像噩梦般让人惶恐,他正是想藉由这样的对比来阐述这个世界充满的各种矛盾。

3.法国 Christianlhopital 绘画组图 石墨粉末 202-2011

4.美国 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 熊岛穹顶建筑模型01

5.捷克斯洛伐克 Evakotatkova 再教育的机器装置 2011

vaKotátkova认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经常会受到不合理的制约,可是大部分人群却不以为然。她利用捷克斯洛伐克上世纪60年代的印刷机重制了由她创造的“再教育机器”。对她来说,印刷业隐射的是目前大众思想和言论的一统化,以达到让所有人遵循同样的社会教条的目的。她希望她的作品能让参观者反思社会现状并最终挣脱控制。
6.匈牙利 Yona Friedman 无题影像加移动建筑物01 2011

生长在匈牙利,工作在巴黎的YonaFriedman对建筑物的多功能性、实用性和持久性的倾力研究,使他成为当今建筑界内公认的“思想家”。他为本届双年展创造的作品就充分体现他在建筑领域板块对人类当下生存环境的考量:既是室内装饰,又是建筑模型;既是展览板,又是投影墙。
7.南非 Reenactments Centerfor Historical陌生语言的超能力 绘画拼贴等视觉艺术 2010-2011

ReenactmentsCenterforHistorical(RCH)是一个建立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独立艺术组织。此组织一直致力于不同文化间的艺术交流与对话。从2010年11月起,RCH开始了他们的《陌生语言的超能力(Xenoglossia)》艺术实验项目。一支由学者、艺术家和策展人组成的团队寻找并思考近代历史上由语言问题引起的矛盾及争端。语言可以是美好故事的开始,也可以是可怕纠纷的起点。
LafondationBullukian布鲁奇昂基金会
地处里昂市中心的布鲁奇昂基金会因受空间限制,每届双年展只能展出少量的艺术作品。本届两位建筑师在此展示他们精彩的作品。年逾八旬的YonaFriedman将纸板变幻成迷宫卷轴。在基金会的花园里,我们能看到已故著名建筑家BuchminsterFuller先生知名的“测地圆顶”。
作品欣赏:

1.巴西LauraLima鸡类的舞会行为艺术加装置2004-2011
鸡类的舞会:在这个废弃的丝制品工厂内,来自巴西的艺术家为近40只活鸡特别打造了笼子。披上色彩丰富的羽毛的鸡群们在笼子里闲庭若步,自豪的向参观者展示属于它们的嘉年华盛会。鸡毛出在鸡身上,LauraLima这个诙谐举动的背后是对现代工业量化、统一化,以及当代病态消费心理的深深质疑。
2.比利时GuillaumeBijl布鲁日的修女装置2002
修女是诚心唱诗中还是累得睡着了?幽默,嘲讽还是虔诚?GuillaumeBijl的作品带来一个充满戏剧性并让人意想不到的场景,《布鲁日的修女》混合了肃穆、荒谬、灵性、媚俗等强大的情绪。
3.巴西LauraLima鸡类的舞会行为艺术加装置2004-2011
外围展
她这个少数派报告的举动似乎是作定了双年展策展人中的反骨,只因受够了各个双年展一定是严格遵守时下最盛行的艺术形式或艺术地图的“潜规则”。譬如流行摄影和短片创作,影像作品便举目皆是;又譬如新兴的艺术市场崛起后,中国、印度、中东地区的艺术家便独撑门面的局面。在过去的几年,我们在许多不同地区、不同知名度的当代艺术双年展里看到的却是同样的艺术家,甚至是同件艺术作品!有时不禁自问,参观者都已经有倦怠情绪了,他(它)们还有必要继续转战吗?
VictoriaNoorthoorn在本届里昂当代艺术双年展反其道而行之的大胆尝试,展出还未受到主流关注或热炒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表面看起来很冒险甚至有人质疑这个决策是不是太草率,但其中有智慧。欧洲艺术品市场在来势汹汹的经济危机前萧条了许多。法国更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根据ARTPRICE对纽约、伦敦和巴黎的当代艺术品市场交易数据显示,从2000年起每年交易额占全球3%以上的巴黎市场(2008年更是占到5%),在2010年时崩溃到仅占2.2%。收藏家们不敢轻易投资,艺术家作品的价格也像升降机上下剧烈的起伏,一刹那“保值”的时代已经不再。此时,青年的还未成名的艺术家及艺术品或许就是明日的安迪.沃霍尔。同时此举也能给低靡的市场带来一丝新鲜空气,大伙儿可以在长达三个月的双年展中得到些许喘息的机会。并且,这些“新鲜”的人,最“新鲜”的作品又完全切合了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
也许在过于全球化、统一化的今天,本届双年展出其不意的尝试正好给疲倦的欧洲艺术市场带来一阵清新的风。开幕3周后(10月6日)主办方做了第一次统计,本届同时期接待的参观者比上一届增加了10%。在媒体开放日,本届迎来了比上届多20%的当代艺术领域的专业人士。
外围展里昂当代艺术双年展其丰富的相关艺术活动也是备受关注的。DocksArtFair相当于双年展前的热身秀。在双年展主展区糖品仓库边,这个小型的艺博会每两年也会吸引不少眼球。本届DocksArtFair主办方收到国际上80多间艺术机构的申请,最终33间欧美艺术机构入选参展。为期一周的DocksArtFair共接待来自国内外近20000名参观者。相较大型艺博会展出的让人却步的天价艺术品,DocksArtFair更平易近人,1000-20000欧元不等。能把艺术带回家的噱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当然双年展也少不了周边的公益活动。其中Veduta是组委会与里昂市政府的合作计划,邀请多位艺术家在里昂各市郊区域住馆,让艺术家和当地的居民一起,共同创作艺术作品。其意义在于让艺术更亲民,减缓文化平衡的不对称性。Résonance出行计划联合了90多家文化艺术机构、私人画廊和艺术家协会,与双年展开幕时间同时进行,在里昂市内及近郊免费展览。
4.南非 Tracey Rose 在我皮肤里的城堡 影像2011

来自南非的TraceyRose是本届双年展组委会和里昂政府合作的外围展“Veduta”计划的受邀住馆艺术家之一。她于里昂郊区Feyzin住馆,围绕文化差异和自愿排外的主题即兴拍摄了当地30来位居民,创作了《在我皮肤里的城堡》。
5.阿根廷 Jorge Macchi 马伦巴电脑合成图片 2011

里昂作为法国第二大城市,其城市化进展速度也是相当快的。TASE丝制品工厂就位于里昂市郊重点改造区域内。阿根廷艺术家JorgeMacchi用电脑模拟出工厂的土地被改造后的样子:媚俗的花园横空出现在杂乱荒凉的工业区,希望以嘲讽的态度引起参观者的反思。
6.巴西LauraLima鸡类的舞会行为艺术加装置2004-2011

7.墨西哥 Erick Beltran 生活在核心 装置2011

Erick Beltran 将他心中的地球创作成他的装置作品《生活在核心》。这个世界包括外部和内部。在球体外部,艺术家尽量持“客观”态度从历史的角度介绍及评论当下的政治、社会形态。在球体的内部,艺术家非常“主观”的表达了个人面对这个世界时的无力、渺小、但不妥协的情绪。
8.哥伦比亚 Bernardo Ortiz 饥饿艺术家 户外装置2011

从2005年起,邀请一位艺术家利用糖品仓库的外墙进行艺术创作已经成为了里昂当代艺术双年展的传统。本届双年展受邀的哥伦比亚艺术家BernardoOrtiz回应总策展人提出的“戏剧性”的号召,向知名小说家弗兰兹.卡夫卡创作于1924年的作品《饥饿艺术家》(EinHungerkünstler)致敬,将糖品仓库的外观改头换面。作为糖品仓库展场的第一件展览作品,BernardoOrtiz希望他的创作能给参观者带来翻开小说第一页的心情。
巴西的那个做的还不错的么,鸡鸡鸡,鸡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