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的公园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1679   最后更新:2011/10/03 09:44:40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1-10-03 09:44:40
来源:artforum


拉斯-冯-提尔(Lars von Trier)的《忧郁症》,2011, 彩色影片剧照35 mm, 130分钟. 贾斯汀 (Kirsten Dunst), 儿子(“Leo”,Cameron Spurr)、与克莱尔 (Charlotte Gainsbourg)。

拉斯-冯-提尔(Lars von Trier)的《忧郁症》(Melancholia),充满了荒诞的幽默与肆虐的痛苦,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故事里的姐妹二人贾斯汀和克莱尔,曾彼此疏远,但当地球毁灭的灾难来临时,两姐妹又重新绑到了一起。这里没有冯-提尔式的欺骗、油滑的模仿和自嘲、空洞的布莱希特距离说和狂躁的厌女症。女人经常在他的故事中扮演重要角色,那些故事一般都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女主角被无休止地折磨,最终从痛苦中升华,获得幸福(《破浪》[1996],黑暗中的舞者[2000]),还有一种是被折磨的一方在最后对施虐者疯狂复仇(《狗镇》[2003], 《反基督者》[2009])。《忧郁症》打破了两种模式。冯-提尔的手法颠覆了流行的影片类型(婚礼的喜剧和外部空间的灾难冲击,二者碰撞在一起),大胆运用了一种美学,在突出的同时又毁灭了那些流行影片类型所依赖的常规叙述方式。就如波普艺术之于戈达尔60年代的影片一样,德国的浪漫主义则刺激了这部《忧郁症》。

在戛纳电影节发布会上,冯-提尔解释自己的美学倾向时所说的那番臭名昭著的话,令他成为了电影节中不受欢迎的人,虽然,《忧郁症》依然保留在主竞赛单元(邓斯特获得最佳女演员)。当冯-提尔向聚集的记者们说“好了,我是一名纳粹”时,电影节别无选择,只能将他驱逐出去,在法国,反犹言论是触犯法律的。虽然不会有人相信他会因困惑的道德相对主义而内疚,他不得不一次次道歉,每一次都像在将一个黑洞挖得更深。我曾有过他的制作公司的一名合作者Zentropa发来的邮件,里面努力为他的过激言论辩护,说是“轻微的妥瑞氏综合症引起的”。

《忧郁症》则是例外的。这部影片以宇宙的狂爱开场。两个星球亲吻,生命在拥抱的火焰中消失。这一序幕中的画面在灾难性的结尾再次出现,被表现为一个先知的梦,配上了瓦格纳《特里斯坦和伊斯而德》开端“Liebestod”部分的音乐。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贾斯汀特写的受伤的脸,她的眼里充满了泪水,就如死去的小鸟从她的眼前坠落般。三个镜头后,一个圆形几乎破坏了构图。漫游的星球“忧郁症”逐渐进入视野,向地球那里移动。随着音乐的响起,画面变得令人迷惑起来:一匹马以极为缓慢的速度落下来。电流向上至贾斯汀举起的双手。太阳,月亮,红色的星球,穿过层层不详的乌云,背光的是三个身着婚礼服的人(贾斯汀,克莱尔,克莱尔的儿子),他们彼此间等距离站在一座巨大城堡的绿色草地上。

开场是贾斯汀的视角,实际上,虽然叙述的顺序是被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名为《贾斯汀》,第二部分是《克莱尔》,但整个的叙述是从贾斯汀躁郁的主观性角度展开而进行下去的。这样,《忧郁症》就成为了一个由精神主导的星球。关于这个电影最突出的一点是它可以被看作是对个人被忧郁症慢慢吞噬的那种感觉的比喻性描述,同时又是关于行星间的撞击和地球末日的一则寓言。冯-提尔不仅满足于将两种涵义的表达结合在一起,而且对灾难的描述进行了双重的表达,先是喜剧后为悲剧。《忧郁症》的第一幕是贾斯汀的婚礼派对,这是克莱尔和她的丈夫举办的一场极为奢华的活动。新娘已经后悔婚姻而感到困扰,在庆典中几乎看不到身影,她懒洋洋靠在浴缸里,又走到了马棚,对她的马依恋不舍,但拒绝丈夫的拥抱,最后撩起自己的婚服和草地上的一个客人发生了关系。与此同时,新娘的妈妈则让新人们要“将婚姻的快乐一直享受下去。”“我自己是痛恨婚姻的。”婚礼的策划者不仅拒绝看新娘,而且每次他从她身边经过时,都会用手臂挡住眼睛。关于这样的一种社交灾难,最好的说法可以说它还并非是世界的末日。

接下来,末日就来了。在第二幕里,当“抑郁症”击垮地球时,贾斯汀回到了克莱尔几近空荡荡的家,等待末日的来到。她赤裸躺在河流中的石头上,在死亡之星的照耀下尽情享受着此刻的欢愉。这个画面美轮美奂,但也庸俗不堪,同时又透露出强烈的无望感。同样结尾也是如此的感觉,贾斯汀和克莱尔一起,保护克莱尔的儿子,世界大爆炸,火灾大突发。等待末日的焦灼,观众因角色即将消失所感到的遗憾,形成了一场彻底的情感宣泄。当残酷无情的景象消散成纯粹的喜悦时,人们不禁惊叹不已。

Amy Taubin是《Film Comment》与《Sight & Sound》两杂志的特约编辑。

— 文/ Amy Taubin, 译/ 王丹华,校对 / 陈镜暄
[沙发:1楼] guest 2011-10-03 13:44:35
看过了,值得一看。
[板凳:2楼] guest 2011-11-04 11:10:27
《忧郁症》:偏执狂拯救世界?

作者:思郁



2011年5月,第六十四届戛纳电影节上,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因在他的新片《忧郁症》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一系列理解纳粹,同情希特勒的不当言论,被戛纳电影节管理委员会驱逐,视其为不被电影节欢迎的人,要求他立刻离开影展。发言人表示,拉斯·冯·提尔的电影《忧郁症》将继续保留在竞赛单元中,到哪如果该影片在颁奖典礼上荣获奖项,导演也不允许上台领奖。

颇为戏剧性的是,稍后,女主角克尔斯滕·邓斯特凭借在《忧郁症》中精彩表演,夺得了本届的戛纳影后。拉斯一直都戛纳的常客,他的电影也不止一次受到评委的青睐,迄今为止,他已经把三位女明星送上了戛纳影后的宝座,2000年他执导的《黑暗中的舞者》也荣获了金棕榈大奖。所以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导演也会遭此“厄运”。不过,回想一下历届电影节,拉斯的出格言论也是出了名的,在接受媒体的访谈中,他肆无忌惮地表达对时代的愤怒,比如他曾说“能活着我很开心。我觉得自己就像个从越南战场回来的人,你懂。我敢肯定过些时候我就会出现在某个广场上然后开始杀人”。

比如他曾炮制了一份电影宣言,也称电影的“十诫”,宣称他所有的电影都会遵循这些格言。这份宣言中提到必须用手提摄像机,必须实地取景拍摄,必须使用彩色,故事必须发生在现代环境中、不可以拍摄类型电影、导演的名字不许出现在片头和片尾等等。很多人都把“十诫”看作一个笑话,因为制作电影根本不必遵循任何规则,否则容易失去创作的自由。其实说起来,拉斯随后拍摄的电影中很多已经打破了这些戒条,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却能从这些格言中看出他的用心所在,那就是他想通过电影“十诫”提醒人们,应该着重关注电影本身,关注电影的故事和角色,而不是为好莱坞的技术主义所困。

在今年的影片《忧郁症》中,我们也能察觉出拉斯的良苦用心。他曾在接受采访中提到他拍摄这部影片缘由,他一度是一位忧郁症患者,他发现在忧郁症患者的世界里,正常人的世界是如此的不同。他甚至陷入了一种偏执,总觉得当世界末日来临时,曾经的忧郁症患者,这些病人要比那些表现正常的人表现出更大的直面恐惧的勇气,“忧郁症患者有种渴望灾难的欲求。而欢愉从灾难中衍生。我的一位治疗师曾对我说过,忧郁症患者通常在灾难面临时表现得十分理性,因为他们如此频繁地经历类似的处境以至习以为常了。”《忧郁症》正是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忧郁症》像他的很多影片一样,分为两个章节:第一章节中,克尔斯滕·邓斯特饰演的妹妹贾斯汀是一个意图借结婚来正常自己生活的女人。她竭尽全力在婚礼上扮演符合人们期待的自己——甜美幸福的新娘,却终究被情绪的洪流击垮,忽视父母的战争,未婚夫的失落,姐姐姐夫的希冀,自私地做自己。第二章节里,一颗名为忧郁星球的小行星对地球的接近,肉眼可见,且速度越来越快,对姐姐克莱尔的生活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巨大的恐惧导致她精神和行为都渐渐失常。面对死亡反倒是贾斯汀表现镇定,与她之前所表现出的坚定独立倒是相互应和。最终姐妹俩跟克莱尔的儿子三人坐在象征性的“保护棚”里迎接即将到来的世界末日。

这个故事中,略嫌怪异的部分是,在两个章节之前还有一个序曲部分。影片开始的前十分钟,你看到的那一幕幕或定格,或慢镜头的场景,像一幅幅画展现接下来发生的故事。但是这样的展现到底想表露出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总觉得有些神秘。另外一个怪异的部分发生在第一章节,贾斯汀在婚礼举行的过程中,与姐姐发生了冲突,愤怒的贾斯汀跑到姐姐的房间里,把姐姐原来陈列好的图书与画册变换了位置,打乱了秩序。我们大体能明白,这是贾斯汀报复姐姐,或者说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但是用一种极度个人化的风格陈述这种情绪还是让人觉得有些吃惊。

拉斯在接受媒体的访谈时谈到这个段落说:“她的姐姐克莱尔(Claire)喜欢陈列书籍,这是在许多中产阶级家庭中经常能看到。贾斯汀向克莱尔发怒,所以她用一些能释放情绪的富有激情的画替换了之前的抽象画。我在影片中用的都是个人非常喜欢的画作,比如画家勃鲁盖尔(Bruegel)的《雪中猎人》。”而画家勃鲁盖尔的话也曾出现在序幕中,“序幕向我们揭示即将发生的事件。所有贾斯汀等待发生的事情。这幅画就摆放在毁灭的正中央。我们看到一些灰烬掉落,画正在被烧毁”。

还有那个名为“忧郁星”的小行星。行星撞击地球的桥段很容易联想到科幻类型的电影,但是回想一下拉斯的电影“十诫”,不拍摄类型电影,必须实地取景等等要求似乎已经说明了,他不可能运用特效制作一颗巨大逼真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场面。所以,在影片中,那个忧郁星球越来越近,但是并不恐怖,《2012》中场景没有出现,那个星球反而十分忧郁和平静。但是这种平静激起的却是人们对世界末日的恐惧,克莱尔越发紧张的神经,焦虑的情绪,无法控制的焦躁已经说明了它的存在的影响。这种暗流涌动之下是人对未知之物的恐惧。

拉斯通过《忧郁症》试图向观众陈述一个另类、怪异、精神病人的世界。他似乎具有偏执狂一样的妄想,认为世界末日到来的那一刻,一定是正常的人疯狂,而忧郁症病人反而变得正常。他是想说明正常与疯狂只是人们世俗的偏见所致么?还是说,他想说明忧郁症患者其实只是正常人压抑内心的不可远离的一部分?

浪漫主义的幻想是这部电影的基调,唯美的画面是它静默无声的宣言,而忧郁的虚无主义使这部电影更具有了一种疯狂地摧毁一切的念头。拉斯的偏执和妄想拯救不了世界,却能用他的影像改变我们对忧郁症的部分偏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