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杰:扩招、成功学诱惑和蚁民化危机
发起人:爽歪歪  回复数:0   浏览数:2424   最后更新:2011/08/18 21:53:56 by 爽歪歪
[楼主] colin2010 2011-08-18 13:17:43
转自刘鼎博客

“一个(非)美术馆”

参与艺术家及团体:ChART Contemporary、家作坊、胡向前、刘鼎、在柏林的美国艺术博物馆、未知博物馆、韦尔费雷多•普列托、吴捷、张湘溪;策展人:蔡影茜

开幕:2011年9月11日 16:30 VIP预览;17:30 开幕及酒会

19:30-20:30开幕讲座 《艺术的破产》演讲者:瓦尔特·本雅明

20:30-21:30与在柏林的美国艺术博物馆的圆桌讨论

展期及时间:2011年9月11日-10月30日 10:00-18:00(免费开放)

闭幕:2011年10月30日 《向前美术馆》 胡向前 行为表演

人工导览服务时间:2011年9月17日-10月30日 逢周六日15:00-15:30

地址:广东时代美术馆 广州市白云大道黄边北路时代玫瑰园三期

“一个(非)美术馆” 的参照物不是遥远而抽象的艺术系统,而是周边的银行、店铺、餐厅和住宅楼。它听起来似乎跟机构批判有关,但这种“似曾相识”对于这个特定的美术馆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这是一个悬置的美术馆,任何关于这个美术馆的故事都可能是自我颠覆的:这甚至不是关于某个非美术馆,而是所有“不像美术馆的美术馆”或“不可能成为美术馆的美术馆”的行动声明。如果我们要以一种未知的心态去重新认识美术馆,形形色色的经验主义遭遇可能比任何一种理论阐释都重要。用一个展览和一系列活动去开展和呈现这些考察,并试图发现那些未能被定义的问题和接触点,正是探索一个(非)美术馆旅程的开始。

为了制造一系列的不期而遇,关于冒险的一切又再次被引入。一个美术馆,或非美术馆的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将以一个旅程的方式打开,然后交由观众探索。这些情景包括:一个完全非物质的、表演性的“向前美术馆”(胡向前);一个未知博物馆和它提出的问题:“当我们谈论艺术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一个从天而降的现代美术馆(在柏林的美国艺术博物馆)和一个若有所指的“我和美术馆”(刘鼎);最后,还有一个错位的,被“静音”的的士高舞厅(韦尔费雷多•普列托),它就像故事结尾的黑洞一样,吸入期待,却不释放答案。在展览的七周时间里,美术馆成为一个打开的“盒子”,几个开到校园中的艺术家讲座、一场由疑似过世的哲学家主持的演讲、一场关于电影中的美术馆的茶话会、一个制作小报的工作坊和一个在小区商铺中展出的非正式展览,都将陆续发生,并不断地向观众发出邀请。

相关活动:

- 艺术家讲座:2011年9月5-13日,由刘鼎、韦尔费雷多•普列托和未知博物馆举办的艺术家讲座将于广州地区的部分高校举行,时间地点待定

- 开放的工作室:展览期间每隔周周日

9月11日 打开盒子:共享的展览

9月25日 茶话会:电影中的美术馆

10月9日 家作坊:黄边日报

10月23日 ChART Contemporary:样板间
[沙发:1楼] guest 2011-08-18 16:30:27
顶一个
[板凳:2楼] 波人生 2011-08-24 10:38:43
期待 《艺术的破产》的讲座!时代美术馆搞的活动我都有参加 挺又意义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