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抽象主义大师约翰·霍伊兰德(John Hoyland) 辞世
发起人:阿特宝宝  回复数:0   浏览数:2766   最后更新:2011/08/08 17:47:52 by 阿特宝宝
[楼主] wenpeng 2011-08-08 17:47:51
出品人: 吴阔
创意监制:古湘
策展人:文鹏
当画面成为背景
——关于刘源 付佳烨的作品
“长沙时间”当代艺术年度展风风火火已过半载,其间展示过行为、影像、摄影和装置。在一个不经意的场地,我们去营造不同的艺术氛围,但不管条件如何,我们总是认真的面对每个作品,去建造我们自己的“墙面美术馆”。
这回给大家带来作品的是两位80后的女性艺术家,“女性艺术”一直是中国艺术圈一片独特的风景。独特之一是女性艺术家少之又少,独特之二是一个成功女性艺术家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男人,独特之三是她们主题无数次的巧合。我们这个试验场,刘源和付佳烨能否给大家带来别样风景。
刘源的作品《坚果》,画面用极少主义的语汇画了各种坚果,有核桃、杏仁、花生等,小且精致。最有意思的是她的装裱,她先用鱼线进行捆绑分割再装入相框,呈现的效果是碎玻璃装裱一般的画面,其实真没装玻璃。画出的坚果依然结实,柔弱的鱼线彰显暴力,这种矛盾的结合体是否言说一种反抗?
付佳烨的作品《bottle》、《双生》系列,本是一张张好好的版画,她确用两块有机玻璃夹着,在它们的背面和正面书写着自己的童年日记、对酒的又爱又恨、及时散句杂记,有些话恨得似给观者拍了一酒瓶。伴随她多年的酒文化啊她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她们的两组作品都不约而同呈现出一个点——画面变成了一个背景,画后的解构和修饰更为重要。这是对绘画语言的不满足,对架上艺术的再次实验,对画外音的又一次强化。
她们作为80后的女性艺术家没了早年“女性艺术”的拙劣,她们有很好的文化基础和艺术责任心,不再犬儒和能很好感知身边的一切,把社会诟病抛之脑后和应用好天赋女性的艺术潜能。
在谎言弥漫的今天,艺术家应保持一种清醒的认知,感觉真理、接近真理、表达真理,保持存疑的形态,尽力保护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被污染,万幸亦。


文鹏于0731艺术园
2011 8 6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