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轩用点画展迎接“达明安·赫斯特之年”
作者:Shane Ferro(陈颖编译) 来源:artspy艺术眼
近日,要求美国执行追续权这一富有争议的行为再次出现在了美国国会上,支持者们高调地主张国会应该跟随欧洲开始执行这项法规。追续权是一种艺术家及其继承人能够从其作品的二级市场销售成交额中获得一部分金额的权利。

参议员特德·肯尼迪(Ted Kennedy)曾带头提出追续权应属《视觉艺术家权利法》(Visual Artists Rights Act,简称VARA)的一部分,这在当时遭到了反对派的压制。据《艺术报》称,艺术家权利协会(Artists' Rights Society)及美国专利商标局(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前委员Bruce Lehman在近日又发起冲击,不过,他们目前正在游说的法案与之前反复申说的法案有了一个明显的区别:这次他们提出追续权只适用于艺术品拍卖,而不适用于画廊销售。
那么,追续权的执行对美国艺术市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先来看看欧洲。自2006年起,欧洲就开始对在世艺术家的作品实行追续权。2012年开始,英国与其它本来未执行追续权第二部分的欧洲国家将全面执行——即在转售死去不超过70年的艺术家的作品时需要征税。但在《艺术报》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艺术家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就指出在欧洲执行追续权目前看来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因为有很多国家没有执行这一法案,因此卖家们可以通过将艺术品运到其它地方进行销售来轻松地避开法律规定。艺术市场是没有国界的,因此这些法规只有全球各国(或是大部分国家)都开始执行才能起效。

Bruce Lehman
斯特拉称视觉艺术家享有的创造性权利远远落后于音乐、电影以及计算机编程领域里的创意专业人士。但这些法规的反对者却表示税收只对那些已经具有一定名声的艺术家有利,学术界里不乏这样一种观点:追续权伤害了那些其本来试图保护的艰苦奋斗的艺术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Victor Ginsburgh在1996年一篇名为《What Is Wrong With Droit de Suite: The Economic Arguments》的论文中就指出转售作品将纳税的可能性会使买家在初级市场上要价更低。由于名声较小的艺术家很难有大量作品被转售,所以他们基本上无法从二级市场上获得额外利益。斯特拉还表示拍卖行现在对委托人及买家的要价并没有怎么阻止买家,因此拍卖价的轻微上涨并不会对艺术市场造成伤害。当然,这个观点假设了买家与卖家不会调整自己的出价和要价以适应拍卖行的高额手续费。
欧洲用来反对追续权的最有力的论据在美国似乎并没有引起相同的共鸣。在欧洲——尤其是在英国,人们主要担心追续权会造成艺术市场的资金外流。伦敦征收而纽约不征收的税负会促使卖家去美国而不是英国进行交易。如果纽约将实行追续权,那么中国就成了唯一一个尚未实行追续权的艺术中心。但是将运输及保险的高昂费用与相对较少的税收相比,将艺术品运往香港或是北京进行交易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近日,要求美国执行追续权这一富有争议的行为再次出现在了美国国会上,支持者们高调地主张国会应该跟随欧洲开始执行这项法规。追续权是一种艺术家及其继承人能够从其作品的二级市场销售成交额中获得一部分金额的权利。

参议员特德·肯尼迪(Ted Kennedy)曾带头提出追续权应属《视觉艺术家权利法》(Visual Artists Rights Act,简称VARA)的一部分,这在当时遭到了反对派的压制。据《艺术报》称,艺术家权利协会(Artists' Rights Society)及美国专利商标局(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前委员Bruce Lehman在近日又发起冲击,不过,他们目前正在游说的法案与之前反复申说的法案有了一个明显的区别:这次他们提出追续权只适用于艺术品拍卖,而不适用于画廊销售。
那么,追续权的执行对美国艺术市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先来看看欧洲。自2006年起,欧洲就开始对在世艺术家的作品实行追续权。2012年开始,英国与其它本来未执行追续权第二部分的欧洲国家将全面执行——即在转售死去不超过70年的艺术家的作品时需要征税。但在《艺术报》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艺术家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就指出在欧洲执行追续权目前看来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因为有很多国家没有执行这一法案,因此卖家们可以通过将艺术品运到其它地方进行销售来轻松地避开法律规定。艺术市场是没有国界的,因此这些法规只有全球各国(或是大部分国家)都开始执行才能起效。

Bruce Lehman
斯特拉称视觉艺术家享有的创造性权利远远落后于音乐、电影以及计算机编程领域里的创意专业人士。但这些法规的反对者却表示税收只对那些已经具有一定名声的艺术家有利,学术界里不乏这样一种观点:追续权伤害了那些其本来试图保护的艰苦奋斗的艺术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Victor Ginsburgh在1996年一篇名为《What Is Wrong With Droit de Suite: The Economic Arguments》的论文中就指出转售作品将纳税的可能性会使买家在初级市场上要价更低。由于名声较小的艺术家很难有大量作品被转售,所以他们基本上无法从二级市场上获得额外利益。斯特拉还表示拍卖行现在对委托人及买家的要价并没有怎么阻止买家,因此拍卖价的轻微上涨并不会对艺术市场造成伤害。当然,这个观点假设了买家与卖家不会调整自己的出价和要价以适应拍卖行的高额手续费。
欧洲用来反对追续权的最有力的论据在美国似乎并没有引起相同的共鸣。在欧洲——尤其是在英国,人们主要担心追续权会造成艺术市场的资金外流。伦敦征收而纽约不征收的税负会促使卖家去美国而不是英国进行交易。如果纽约将实行追续权,那么中国就成了唯一一个尚未实行追续权的艺术中心。但是将运输及保险的高昂费用与相对较少的税收相比,将艺术品运往香港或是北京进行交易几乎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