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雪雁个展:《友情如织》---玛丽•戴丽耶Marie Terrieux
发起人:cucme  回复数:0   浏览数:1800   最后更新:2011/08/04 13:07:59 by cucme
[楼主] ok 2011-08-04 13:07:59
主办: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当代艺术推广专项基金
策展:概·中国网团队
学术主持:周爱民
学术委员会:杜大凯、王小箭、周爱民、付庸峰、盛葳、段君、夏彦国
展览时间:2011年8月13日~8月27日
开幕酒会:2011年8月13日 下午三点
展览地点:桥舍画廊
展览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七星中街f3库
联系电话:010——59789407

本次活动缘起为2010由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的“2010艺术家工作室开放日活动”,基于让大众走近艺术的目的,我们邀请了社会各界人士参观艺术家工作室。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批境遇不太理想但仍然坚持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一路走来,经历过85新潮、89现当代美术大展、圆明园艺术村落时期、东村艺术村落时期,一直到今天,各大艺术区的建立,艺术家从盲流到逐步取得社会的认可,源于艺术家群体源源不断的进取;源于艺术家个体在困顿局面下的坚守与执着。著名批评家、策展人王林在其策划的展览《底层人文——当代艺术的21个案例》中曾提到:展示底层的人文状态,它是艺术家观察、反省的结果,也是艺术家个体意识的表达。对具有问题意识的当代艺术家而言,底层状态并非只是客体化的值得关注对象,而是与自身生存相关的现实体验。同时,底层状态也并非仅仅只是关于底层的苦难记忆,而是底层人群原生与野地的真实存在。因此艺术创作对底层状态的呈现,不是居高临下的“人文关怀”,而是互相交织的人文状态。诚如王林所说,“谁在”并不是居高临下的“人文关怀”,也不是“狗尾续貂”似的“锦上添花”,我们所要展现的,一方面是反映艺术家个体的真实存在,通过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描述,来发出私人化的“呐喊”,吸引大众、媒体乃至藏家的目光由“功成名就者”转向“在ing者”;另一方面,通过 对“底层、草根艺术家群体”的境遇的展现,思考当代艺术圈分化严重的深层原因,加速、完善中国艺术基金会制度的进程,让更多的国内外艺术基金会、艺术机构逐步的关注。

目的:
本次活动的举办意在为青年艺术家搭建广阔的平台。注重作品的原创性、学术性、艺术性及当代性。优秀的作品都将落地展出并得到媒体的关注、宣传、推广的机会。希望能够为青年艺术家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

理念:
梦想,是坚信自己的信念,完成理想的欲望和永不放弃的坚持,是每个拥有她的人最伟大的财富。社会压力愈发沉重的今天,有多少年轻人还记得曾经轻狂年少时的梦想?有多少年轻人为了实现梦想苦苦承受社会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又有多少年轻人含泪放弃梦想,投入到为了活着而不得不的世俗尘埃中去?等等这些如今再普遍不过的社会现象激起无数有梦想的年轻人的愤恨,却又只能无奈的叹息。梦想,这个美好的词汇,这种纯粹的精神,是否就应该随着无情流逝的时间慢慢石沉大海,成为一生的遗憾?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的话,请让我们为你实现最初的梦想。我们在这,那么还有谁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