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录音]:如何玩弄银行卡短信骗子
发起人:15110  回复数:1   浏览数:2192   最后更新:2006/02/24 02:47:41 by
[楼主] 越南妹 2006-02-23 15:51:30
我试图做的是“记录”或“还原”某种直觉,而非象征或隐喻某个“主题”。我所感兴趣的是搔痒所引起的心理反应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混淆种族、性和文化上的差异,使人在某种意义上获得沟通和交流的可能性。我深信,人深深地在本质上存在着共性,这种共性来源于人的基本需求、知觉和反应。它是永恒的,艺术在今天之所以还能有所作为,正是由于这样的基础。

                                    ——张培力
[沙发:1楼] 张鼎他二大爷 2006-02-24 05:01:33
“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有精子的人。”

---------仰泳
[板凳:2楼] 越南妹 2006-02-23 17:05:53
我一直在做一个优秀的越南管理员
-----------------------------------------------------仰泳
[地板:3楼] art娜娜 2006-02-23 17:33:00
网民长期使用一种ID或马甲,有的人是为了一种logo,当作标志来做。有的时候可以说是混黑社会成功的一个捷径。但有些马甲个人的语言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通过5年、10年的积累形成的。比如像我,选择做管理员与我亲身经历有关。我小时候就当过数学科带表,小组长,劳动委员什么。现在IONLY网让我帮她管论坛,站在那儿泡论坛,一泡就是一小时,这对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孩子是特别深刻的印象。
我在218呆了七八年后来到黑社会,发现过去的东西完全寻找不到了,人的生活方式整个变了,找不到以前的生活痕迹了。有一次偶然在一个联结中看到黑社会,就对这个东西非常敏感,于是开始尝试天天用它。
我需要一个过程和状态,这个过程对我来说特别重要。混黑社会的过程能使我安静下来,使我思考很多问题。最后黑社会本身在我的生命中已不重要了。比如说现在,我也在黑社会,但黑社会的意义和我当初想的已完全脱离。

                    --------林天苗
[4楼] art娜娜 2006-02-23 17:40:20
我试图做的是“记录”或“还原”某种马甲造成的心理直觉,而非象征或隐喻某个“帖子”。我所感兴趣的是一个马甲所有可能引起的心理反应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是不言而喻的。马甲它混淆种族、性和文化上的差异,使人在某种意义上获得沟通和交流的可能性。我深信,马甲深深地在本质上存在着共性,这种共性来源于人的基本需求、知觉和反应。马甲是永恒的,马甲在今天之所以还能有所作为,正是由于这样的基础。

                        ——张培力
[5楼] art娜娜 2006-02-23 17:43:42
如果我们继续留在218,可以过典型的中产阶级生活。这时对你是一个真正的考验——你是不是真正想做马甲的人。218的状态是正常的,你有很多种选择,其他事情的吸引力非常大。你很容易通过谈学术就能在论坛里生活得很不错。80年代末,从中国美术院校毕业的人在218的就有五六百人,三分之一在国内是大学教师,有的人在国内的职位还很高。很多人都不穿马甲。我们觉得马甲对于我们的艺术创作更有利,所以最终回来了。
                    ------王功新
[6楼] guest 2006-02-24 01:50:12
[quote]下面是引用越南妹于2006-02-24 02:34发表的:
猛,有点当年策划人a马甲的味道[/quote]
吐,有点当年针炙奇术马甲的味道
[7楼] guest 2006-02-24 02:35:34
一个人不能无耻成这样。


                            ——CKG
[8楼] guest 2006-02-24 02:47:46
针炙奇术~~~~想起另一个人和他的口水~~~~~怕。哈哈哈
[9楼] guest 2006-02-24 02:53:44
那些下棋的高手们在每一步都想到了有几种下法,然后挑出了其中最有效,最有利于自己的一种。他们通常都要想到几十招以后---然后做出一个正确的反应。这个反应是否正确,高手一望即知,我们普通人,时间自然会展示结果给我们看,唯独不存在懂不懂的问题。我们的目的是让观众感动,是否感动,寸心尽知。不需要阐释。



------------------------球直接
[10楼] 越南妹 2006-02-23 18:34:23
猛,有点当年策划人a马甲的味道
[11楼] 常客 2006-02-23 18:38:25
我承认,前面滴全搞错了,越南妹.才是我真正想在后面搞滴.


                              金锋.
[12楼] 越南妹 2006-02-23 16:18:56
如果我们继续留在美国,可以过典型的中产阶级生活。这时对你是一个真正的考验——你是不是真正想做艺术的人。美国社会状态正常,你有很多种选择,其他事情的吸引力非常大。你很容易通过其他工作就能生活得很不错。80年代末,从中国美术院校毕业的人在纽约就有五六百人,三分之一在国内是大学教师,有的人在国内的职位还很高。很多人都不做艺术了。我们觉得回国对于我们的艺术创作更有利,所以最终回来了。
                                ------王功新
[13楼] 越南妹 2006-02-23 16:19:52
艺术家长期使用一种材料或形式,有的人是为了一种logo,当作标志来做。有的时候可以说是艺术家成功的一个捷径。但有些艺术家个人的语言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通过5年、10年的积累形成的。比如像我,选择棉线与我亲身经历有关。我小时候就是用这种白棉线缝被子、织毛衣、织手套。妈妈让我帮她缠棉线,站在那儿架着线,一站就是一小时,这对五六岁的孩子是特别深刻的印象。
我在美国呆了七八年后回国,发现过去的东西完全寻找不到了,人的生活方式整个变了,找不到以前的生活痕迹了。有一次偶然在一个工厂中看到这种棉线,就对这个东西非常敏感,于是开始尝试用它做作品。
我的作品需要一个过程和状态,这个过程对我来说特别重要。制作棉线的过程能使我安静下来,使我思考很多问题。最后棉线本身在我的作品中已不重要了。比如上海双年展,我用的也是线,但线的意义和我当初想的已完全脱离。


                                --------林天苗
[14楼] 越南妹 2006-02-23 16:36:51
“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有知识的人。”
                        杨勇
[15楼] 囗█囗█ 2006-02-23 16:42:16
[quote]下面是引用越南妹于2006-02-24 00:36发表的:
“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有知识的人。”
                        杨勇[/quote]


嘿嘿!
[16楼] art娜娜 2006-02-23 16:55:38
“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有越南的妹。”
                杨勇
[17楼] 小明的爸爸 2006-02-24 14:56:46
大家都来搞,搞,搞.
不要把家里的事都说出去啊!老抬婆矜持点好伐?!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