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比比” 陈维、胡向前、金闪三人展
发起人:宁静海  回复数:6   浏览数:2624   最后更新:2011/05/19 17:36:39 by guest
[楼主] 艺术眼artspy 2011-05-16 14:20:49
作者:Kyle Chayka (陈颖编译) 来源:artspy艺术眼



鲍厄里街景,隐约可以看到左边的新博物馆。

近日,由新博物馆主办的新城市概念艺术节(Festival of Ideas For the New City)如期开幕。作为此次艺术节的一部分,一项名为“ After Hours: Murals on the Bowery”的艺术项目昨日登陆鲍厄里街头。此项艺术项目与Art Production基金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玛丽·海尔曼(Mary Heilmann)、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及杰奎琳·汉弗莱斯(Jacqueline Humphries)等在内的艺术家参加了该项目,他们在这条充满历史风情的街头两旁的金属卷帘门上创作了数幅“壁画”。其中部分作品相当成功,而另一部分则由于材料处理困难或是执行过程草率的原因而显得不尽人意。



劳伦斯·韦尔(Lawrence Weiner)的作品可以说是此次艺术项目中最佳作品之一。深红色的字体在这条色彩灰暗的街道上十分醒目,文字内容也十分新鲜和明确。



杰奎琳·汉弗莱斯(Jacqueline Humphries)的“壁画”显然经过了精心地设计,让人为之一振的画面感即使是站在街道对面观看也具有相当大的可观赏性;而近距离观察则更会感受到它的力量。



英格丽·卡兰默(Ingrid Calame)为观众展示了一件十分抽象的作品,但看起来它的效果并不怎么样。这样的色彩在城市环境中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效果;太过平面的表现也使其缺乏动态感。



瑞奎·提拉瓦尼亚(Rikrit Tiravanija)告诉我们“停止工作,永远不要工作(STOP WORK NEVER WORK)”。事实上我们并不能马上就停止工作——如果我们在泰国拥有一间乡间别墅,那倒是有可能。



不得不说,我看不懂克里斯·多兰(Chris Dorland)的这件作品想表达什么意思,但是我很欣赏它与工业图示法在视觉上的联系。



亚当·麦克尤恩(Adam McEwen)的作品以文字为基础。它的内容与城市环境十分符合,整个色彩也表现出了一种直截了当的说服力,可以说是易理解的作品中的典范。



德博拉·卡斯(Deborah Kass)与Pulp, Ink工作室的作品就像是一个重磅炸弹一样,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与上一件作品相比,玛丽·海尔曼的画作则显得有些模糊了。尽管它的色彩比英格丽·卡兰默作品的色彩好很多,但是各个颜色之间的界限却显得混乱而模糊,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草率的舞台布景。



埃伦·加拉格尔(Ellen Gallagher)使用了她一贯的视觉元素:放大的卡通人物的眼睛和肥胖的身材。精细的线条从远处观看时并不容易区分出来,但近距离欣赏你会发现这也是一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



斯特林·鲁比(Sterling Ruby)的作品“DSM-IV-TR”代表了“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 Text Revision”,这是一本关于心理健康的权威著作。虽然它的指向已经十分清晰了,但是从作品中几乎找不到任何相关联的信息。



与其它成功的作品相似,加里·西蒙斯(Gary Simmons)也采用了语言来实现强烈的表现效果。这件作品虽然简单但却十分突出,这一部分是由于它不容忽视的色彩,一部分则是由于它所采用的字体。



左边是艾米·格兰纳特(Amy Granat)的作品,看起来很漂亮但没表现出太多的含义。它更像是一个企业形象广告,或是一间奢侈品商店的店面。



我认为理查德·普林斯的“Kool-Aid Man”是所有作品中的领头羊。



朱迪思·伯恩斯坦(Judith Bernstein)将金属卷帘门用作一种抗议的形式,模仿了有可能被这些壁画覆盖了的涂鸦作品。这件作品带有相当大的政治意味,在美学上也极富动感。



格伦·里根(Glenn Ligon)的作品是这个艺术项目中我最不喜欢的作品之一。



Elmgreen & Dragset的作品“Open 24 Hours”反映了它的城市环境,同时讽刺了此时这间商店的大门紧闭。



马修·布兰农(Matthew Brannon)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精美的字体与颇具日本风情的色彩的确很漂亮,但它缺少一些重要的东西。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