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画的写实
发起人:stringeconomy  回复数:0   浏览数:1876   最后更新:2011/04/24 14:13:29 by stringeconomy
[楼主] stringeconomy 2011-04-24 14:13:28
艺术的产生具有时代性。中国的书法,源自中国古代书写形式;绘画,是因为人类想记录下所看到的东西。当这些记录方式被新的方式所替代时,形式本身逐渐淡离现实生活。拿书法来说吧,且不说书法本身,现在就连书写都成了奢侈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文字通过打字出现。写,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必将成为历史。作为书法艺术,我们如何找到丰富的现实形式呢?难道只能从历史中寻求?从历史中找现代性是一个笑话,这样发展的结果,造成书法艺术成为一群书法爱好者自娱自乐的工具。

艺术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丰富的当下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形式。 没有丰富现实材料的支撑,艺术的生命力将不复存在。离大众现实生活越来越远,形式的丰富性、形象性会越来越弱。

那我们是不是说这些艺术不得不消亡呢?在艺术逐渐脱离现实的过程中,艺术家本身在自觉的做这样的一件事,即这些离形式越来越远的艺术,蜕变为符号。如果艺术想继续发展,保留抽象出的传统艺术符号形式,将现实生活中新的形式注入到其中。比如中国国画,传统的审美思想讲求空、透,与其说是思想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材料决定的。宣纸的透,墨能很好的在上面展现它的层次,行话说墨味、墨韵。而由西方传过来的绘画,讲求的是鲜亮,它是建立在材料的反光基础上的。材料越不透光,越能增强色彩光的反射。国画如果想借鉴西方画的审美思想,从材料上看是对立的。如果宣纸做厚,墨在纸上的渗透性会降低,墨的趣味要打折扣。因而国画想要表现西方式的审美,不仅是绘画的技术决定的,与材料本身有非常大关系。

关于材料,在这里,个人提出着两个方向:

1、材料的易保存性。宣纸作为国画载体之一,在保存时间方面比不上油画。真空覆膜的话,又失去了其易携带的特点。如果找到一种涂层材料在作品完成后上涂层,看能不能解决问题。
2、中国的墨是有特色的,稳定性好不说,特别是能展现层次,但彩墨似乎跟不上。现在某些打印机厂商的墨水声称可以保存300年不退色,能不能采用这类墨水。这类墨水非水性墨水,能防水,为有机溶剂型颜料墨,颗粒比较细。不知在宣纸上表现力怎么样,可借助墨水清洗剂调整。

从传统到当代性,这是个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材料、技术层面的,更多是哲学层面的。因为任何一个有抱负的艺术家都希望作品不朽,就不得不去思考人类的未来,关心未来的趋势,未来应然的样子。思考形而上学这类终极的问题,然后在作品中体现你的思想。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