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绘|Ineffable Painting
发起人:共同体空间  回复数:3   浏览数:2515   最后更新:2011/04/07 15:15:55 by guest
[楼主] 叮当猫 2011-04-02 11:50:26
真假莫辩的爆料~~

@阿特姐姐:重大消息:刚刚在苏富比香港尤伦斯夫妇专场看预展,转了又转没有看到张晓刚的那张三联画"生生息息之爱",有情报人问到林拍姐,才知道有个大陆买家直接出价一亿港币,尤氏夫妇遂同意并撤拍,但大陆买家是谁没有透露。
4月1日 16:20 来自新浪微博

重口味评论~~

@阿特姐姐:高瑀就是中国的小村上!中国的村上是黄钢,都在上海挂牌交易了,期待小村上的突破。 //@梵高的耳朵1982:高瑀都讲座了 //@阿特姐姐:还有更加产业化的风险,村上隆都来讲座了。 //@余德耀: 主义是理论,信仰是真理。
@祁志龙:去年,一对德国艺术家夫妇来我家小住,临别时给我扔了这么一句话:"我们德国人把艺术当宗教,你们中国人把艺术当产业。"什么意思? 原文转发(303)|原文评论(109)

@皮力:彭峰说:“我自己介入艺术只有一个目的,我要做出一种解释中国当代艺术的艺术理论。举个例子,比如说在文艺复兴时期我们需要瓦萨里,梵高从不会画画突然成了大师,要感谢理论家,因为他们的理论解释了艺术,使人们看到了艺术的好处在哪里。” 您能学学艺术史吗,看看梵高学过画没有。

@石青的文字小仓库:这样做道理道德上都正确,观众其实最需要安全感 //@汤艺: //@-_陈_杰_-:这个不单是中国吧。给我你的钱,给你一个多愁善感的机会。这个普遍都有效。
@长征计划_胡志明小道:对应,做作品为的是要形成一个视觉气场,一下子哗啦啦地打开了人的大脑,情感记忆啊,发酵啊,享受啊……对人对艺术的判断的教育中,这标准99%地成为了中国做当代艺术的人的判断标准。 这个的毒害强过“玩身份政治打中国牌”、“为消费逻辑而生产艺术作品”百倍,而且更直接,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

@未来的节日:lu :在印度,历史太多,只好贱卖,还不大有人要,所以就只好出口,从西方转 卖到中国,成为瑜伽和心灵美术,成为陈丹青们的内心和贾樟柯们的诗意,现在还是他们的口头禅,过些时候,就会被他们连接到多元生态伦理文化主义的插座上。

@鲍栋:“用动物脑袋取代火车头,是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文明的质疑和反思”——————求求你能不能说点新鲜的

@白盒子艺术馆:#脸谱·当代艺术百家像# 徐冰 Xu Bing“当代艺术处在一种自欺欺人的谎言中,所谓装置、现成品、观念艺术讲究尽可能取消视觉及审美成分。艺术家想摆脱装饰工匠的身份,冒充哲学家,处在两不是的窘境中。”——徐冰
[沙发:1楼] guest 2011-04-10 09:03:31
有普遍性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