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砍柴:无法一本正经的“二”眼观潮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1162   最后更新:2011/03/22 11:51:31 by clclcl
[楼主] clclcl 2011-03-22 11:51:31
原文作者: Gregory White (businessinsider.com)

叙利亚:总统专制受到威胁

政体:一党专政,总统Bashar al-Assad

结论:尽管叙利亚的经济势头比其它国家要好点,但是反对者仍然对政府非常不满,

现在已经威胁到了总统的政权。总统相信可以从伊得到必要的帮助以保证他的安全。

但是就目前的形势表明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巴林:沙特阿拉伯帮助镇压暴乱

政体:君主立宪制

结论:巴林的主要反对者已经被阿拉伯国家用暴力镇压。如果巴林的反对者仍然不能

得到美国和伊朗的特别照顾,那么他们的反抗将会失败。因为美国在巴林有一定的影

响力,伊朗跟什叶派也有一定的联系。

也门:政府粗暴镇压示威者

政体:君主立宪制;选举不完全自由

结论:也门反对者的行径已经被政府军粗暴地袭击。在上周五,在政府军的镇压中有

20人遇难。就在两天后,也门总统解散了政府。

也门的未来主要跟这个地区主要的力量沙特阿拉伯息息相关。如果阿拉伯国家仍然支

持政府军的粗暴行为,也门的反对者的血腥场面还会继续发生。

沙特阿拉伯:控制着海湾地区是关键



政体:君主专制

结论:沙特阿拉伯可以防止海湾地区成为下一个北非。政府的意愿是运用武力来压制

自己的国民,有证据表明他们正在对抗阿拉伯国家的其他成员。

对沙特来说,现在重在维持自己的统治同时平息本国的混乱。他们的主要对手是伊朗

。他们的领导人会采取任何手段去阻止伊朗影响少数的在海湾的什叶派人民。


伊朗:德黑兰会搬去巴林?

政体:伊斯兰教共和国

结论:伊朗已经开始处理来自中东的反对者,但是镇压的效果并不好。伊朗在2009年

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他们是用残暴的镇压手段来保障的。伊朗可以去干涉巴林,巴林

是一个什叶派人口大国。这样就可以更大地与阿拉伯对抗。

摩洛哥:改革已经开始



政体:君主立宪制

结论:摩洛哥为其政治改革而正在经历着反对运动,尽管国王已经明确表示会继续推

进改革。国家的不稳定还会经历段时间,不过反对者的目的不是推翻政府。

约旦:国王Abdullah努力平息危机



政体:君主立宪制;包含有限制的民主

结论:尽管约旦的领导层已经重新洗牌,但是政府仍然面临着反对者的示威。上周五

,成千上百的反对者继续示威。和摩洛哥一样,政府继续推进宪法的改革,反对者也

在努力减缓政府的改革步伐。

巴基斯坦:
国家的不稳定影响到了民主

政体:民主共和国


结论:巴基斯坦的经济危机严重,同时国家也并不稳定。他们刚刚经历了大洪水、还

在美国和塔利班中间徘徊。

越南:一次经济危机导致了反对越共党的权威



政体:资本主义专制

结论:在亚洲,如果经济继续减退,失业人数继续增加,越南将成为利比亚的继承者

。在经济没有时候,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委内瑞拉:查韦斯已经不受欢迎?

政体:专制共和国

结论:现在还没有办法确认查韦斯是否会因为经济问题而不受国民爱戴。这个国家没

有像埃及一样的残暴经历。总统的反美思想任何很受欢迎。

[沙发:1楼] guest 2011-03-22 12:18:34
中国
[板凳:2楼] guest 2011-03-22 15:17:19
中国中国
[地板:3楼] guest 2011-03-22 22:02:00
外媒:中国低工资高物价的惊人秘密竟是这样的 凤凰网




新西兰《先驱报》文章

原题:中国低工资高物价的惊人秘密

把中国的低工资和高物价结合在一起,把美国的高工资和低物价结合在一起,这就使中美两国实际收入之间的差距,远远高于货币收入之间的差距。在实际生活中,美国工人仍然能够独自一人养活一家四五口人,而中国的工人夫妻,两人一起没日没夜地干,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还时常需要爷爷奶奶来接济。

为什么中美两国工人货币工资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而中国工人供养家庭的能力在下降?甚至下降到了夫妻二人做工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的状况。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实呢,答案十分简单:中国财政。

首先,就美国低物价来说。中国财政补贴一是通过出口退税的方式按商品发放;二是通过亏损补贴的方式对企业发放。

其次,就中国高物价来说,则是中国实行高额税收和通货膨胀的结果。中国税收占消费品价格的比重竟然高达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中国老百姓每购买100元的商品中就包含有64元的税收,超过商品本身近1.8倍。如此高额税收加到商品价格里面,自然会造成物价高高在上。

此外,中国老百姓同时还要承担因出口商品造成的巨大通货膨胀的损失。

中国每出口1美元商品,国内就要按照汇率比大约1比7来增发7元人民币来平衡。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大约2.3万亿美元,国内由此增发的人民币超过16万亿元,相当于2008年3.4万亿市场货币流通量(M0)的近5倍。这些由出口结汇投放的巨额货币,全部以通货膨胀的方式转嫁到了老百姓头上,造成老百姓手中货币的大幅度贬值,物价自然会相应大幅度上涨。

在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荒谬现象:中国出口商品越多,赚取外汇越多,老百姓就越困难。

反观美国情况恰恰与中国相反,美国市场上的货币流向了中国,中国的商品流入了美国市场。由于市场上货币减少商品增加,必然导致物价下降,美国老百姓手里的钱便能购买更多商品。

再加上流向中国的美元又通过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回流到了美国财政部,美国财政部可以用中国的这些钱来增加公共品的供给,能够进一步起到降低物价的作用,提高美国老百姓货币的购买力。

如果是站在中美两国老百姓的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将更加清楚,中国老百姓生产的商品,被美国老百姓用美元买走了,美元被中国政府拿走了;美国老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国政府得到了美元,而中国老百姓得到的,就是手里现有货币的贬值。

结果就是,美国给中国印发美元纸币,中国给老百姓印发人民币纸币;美国用这些纸币为美国老百姓换来了所需要的各种商品,中国则相反,用这些纸币从中国老百姓手里换走了所生产的各种商品。

而形成这个财富魔方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货币增发和商品增加之间的分离:新增加的商品流向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新增发的货币却留在了中国市场上,不断稀释着老百姓手里货币的购买力。

这就是美国高工资低物价,而中国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


[5楼] guest 2011-03-30 12:01:02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