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A影像室放映通知 ——《呼吸》
来源:理论车间的博客
1-我想要学着德波尔的口气说,来自我的理论工作的信息,对于你,只是“关于世界正在倒塌的一种思想,关于那种就发生在我们眼皮子底下的这个世界的崩溃的消息”(Guy Debord & Gianfranco Sanguinetti,“论情景主义国际及其时代”)。我是老在宣布噩耗的巫师。我不大反对你,但你从我那儿离开时,绝对会比到来之前更难受。我的理论的目标本来就是颠覆,但这个世界现在自己就崩塌了,我的理论于是就成了报道。
2-我并不是吃艺术理论这碗饭的,但我在研究巴迪厄、朗西埃、阿甘本和齐泽克的激进政治理论,他们的艺术理论是我绕不过去的。艺术理论是我的研究工作的副产品,就像电厂会多出很多蒸汽,需要卖给各地的浴室,我就这样不得不携带着艺术理论地来到了艺术家们的面前。
3-阿甘本说,艺术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不肯作出果敢的决断,去真正承担新政治的责任,而因循于审美之地时的状态。我们不敢承担最后审判,所以就掉入没完没了的最后审美,只在那里忘情于审美,用艺术作幌子,来逃避了(《无内容的人》,65-67)。关于艺术的理论,所以一不小心就会成为美学。但它真的不应该成为美学。我的关于艺术理论的工作,我的关于艺术与政治的关系的讨论,重申得最多的,就是这一点:艺术其实是关于政治的,审美是你总会去审美的,用不着鼓励的。
4-从一开始,我就面对这样的声音:你这种理论谈论听上去不错,可是,在我们这个现实里有什么用?或者:你这只是理论,与我们的艺术创作有什么关系?你还未触动现实,自己在表达上先就矛盾着自己了,等等。一开始,我听到这样的话就很震动,觉得很有道理。但转眼发现,说这样的话的人自己,就是满嘴的理论的,而且他们的理论根本没有我搞得无利害、认真。实际上,我很快理解了个中缘故:原来,我的这样的街头理论摊位,是触及那些优雅的理论家了,我的理论卖得太便宜,他们要没市场了。如果我本来搞着的理论是无用的话,面对了他们这种理论嘴脸,我就欣慰地发现,它这下子真的要有用了:我可以用我的本来无用的理论,来对付被他们宣布不是理论的那种理论货色了。细看你就会发现,人人都是在搞着那种自己都还不知道是理论的理论,理论家就是敢公开说我自己搞着的理论只是理论的人。自己搞理论,再是错乱,也没关系,看见别人认真来搞理论,他们就说你这种理论在现实中,在中国根本没用(在霍米巴巴的上海演讲中,我们就见到了赵汀阳的这种嘴脸,他说霍米巴巴的理论在中国根本没用,他一个上午等于是白讲了,可怜的巴巴这下怎么说是好?说他自己的理论其实是很有用的?证明给你看?这种自己乱搞着理论,还说别人的理论没用的人的态度,代表了好大一批人对理论的自相矛盾的立场)。这种态度如果出自一个自学成才的工人,我就佩服,如果来自一个艺术家和哲学家,我就认为是虚伪甚至愚蠢。
所以说,为了对付这样的只许自己搞理论不让别人来搞的人的嘴脸,我们也应该像磨刀一样天天练着我们的理论,就为了在关键时刻对付这些不肯让别人搞理论,以便自己可以毫无节制地乱搞他们的错乱的理论的人。
实际上,我自己搞理论的最大动力,本来就不是为了教训不懂理论的人,而恰恰是为了让那些不认真读书和写作思考和行动的人的满嘴理论,我的理论铁沙掌,就是专门来劈这些人的。我搞理论就是为了逮住这些满嘴狗屁理论的,要用它让这些理论错乱坯最后吃鳖。
5-我的艺术理论工作对于艺术圈内的很多人,于是成了尴尬的障碍。不理我,他们觉得自己要吃亏,理了我,亮出他们自己的理论,又会露出后裆,被我的理论鲨鱼嘴撕烂。所以,这个理论成了对他们的严重的威胁。
我的艺术理论的头一批牺牲品,就是那些满嘴理论的艺术家们。他们平时在自己的艺术活动里就是理论先行的,甚至是用脑筋急转弯式的理论卡拉OK或香水式的理论喷雾,来包装他们的艺术工作的。遇到我这样的会扛麻袋的理论民工,他们这下子就要恼羞成怒了。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说我的理论没用,还是他们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偷偷理论着受用。看到这一情景,我感到很过瘾。我的理论本来没有的,这下就真的就有用得很给力了。
用很山寨的理论来包装和辩护自己的艺术创作,这在当代艺术圈里是第一个大恶习,破除它,应该是艺术理论工作的第一个重任。波里亚尔称这些伎俩是艺术的阴谋:编造自己很有用、很深刻、很“艺术”,装了只有圈内人才懂不让外面的人来审查的种种神话。我们应该道高一尺,用我们的艺术理论工作去刺破这些假神话。
我当然也认为,人人都可以来搞理论,理论面前人人平等的。我倒反而更以为,理论会使人易成为靶子,因为,理论通向严重自审的写作,做理论是在建一个与尽量多的人平等开放地交流的平台;理论使理论家自己更脆弱、更裸露、更易受到攻击。一个激进的理论立场会使我的处境更危险,而我的理论如果算得上是一种写作的话,应该主动追求这种危险,这是工作的要求(尼采讲过这个道理)。当我说有的艺术家有一种理论恶习,我当然是在说他们用一种很山寨的理论拼图将自己包裹起来,成了拒绝开放式讨论的借口,理论非但没有帮助他们,反而成了他们自己的俗套和陷阱。艺术家当然也应该去理论的。但理论工作是个集体工作,广泛的阅读和交流,深入的写作和探讨,才能养护好我们身上的理论水平。
理论恰恰是谁都好来做的;理论至少是艺术家、哲学教师和工人农民可以平等交流的一个平台。没有理论,交流就更难了。当我们宣布自己在做理论了,就是在宣布废除过去的那些等级和界限了。两个做理论的人一遭遇,不管他们之是艺术家是哲学教师还是民工,那就是上了拳击台了,裁判和观众来宣布他们的胜负。
6-我身上的不多的优点之一个是不大自恋。我的艺术理论几乎是免费派发的,共享或蓄意另加利用,随便,要我出运费送上门,也可以。我认为,理论工作也是艺术工作,在当代,它的使命是汇聚尽量多的身体,成为一个集体,理论、思想和艺术活动的目标,本来就是要在我们集体身上汇聚和循环出更大的思想力量,这往好里说,是要在我们诸众集体的身体中去创造那种垂直的历史。相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思想力量阿甘本认为是一种有所不做的克制力量,可以出手了,但最后留住,这使人更有力量。理论、艺术理论是为了使我们汇聚成更大的集体,为了使我们的集体身体更有力量。目标是同一个。艺术不是要单独去出风头的。有的艺术家不动认为自己是神秘大师。可以,什么时候我承认过你是我的艺术家了。在我们的集体的艺术或理论工作中,你最多只是正在成为艺术家。没有这一份谦虚,你敢称自己是艺术家?
我的不大自恋的另一个表现是,我并不以我自己有什么理论立场而自得,而对于我佩服的理论家们的长期临摹式的阅读,使我明白,光将他们已经说出的东西传达出来,就是一份很麻烦的工作了,比去兜售我自己的那点三脚猫水平,有意义多了。我对于这个时代的重要的艺术理论的转述,有朋友戏称是“张妈妈净菜社 ”:是半成品,你尽管拿回去自己随便烹制好了。我只做了的工作中段。我的工作是可以揩擦掉的。
7-小结:阿尔都塞说,哲学是理论工作中的阶级斗争。是因为总已经有太多的理论在了,所以,才需我们去搞理论,去消解那些大都对我们有害的理论。要我不要将理论搞得这么激进的艺术家,他们自己往往是在大搞理论,搞得都忘了艺术这一回事儿了。说“哲学是理论工作中的阶级斗争”,意思是,你明明是在玩弄一种理论而已,却偏偏要说自己有比理论更远大的某种哲学或艺术眼光,明明是在阶级斗争里,自己明明在大玩理论游戏,却来装清白和高妙,说自己很艺术很哲学。在学术圈、在艺术圈,理论也是我们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我们用理论去对付理论,并使我们的斗争更的成效。
8-一个小贴士:如何对付对方嘴里的理论?
根本地讲,理论只是一些关于之前的一些观察句的观察句,是对描述的描述。所以,当你发现对方嘴里的理论越来越复杂到他自己都要说不清时,你应该感到有戏了:观察它、描述它,也就是用你自己习惯的自然句就事论事地重述它。如果你这样重述之后自己身上反而感到更有力量,像在话剧排练中被伟大的导演点拔过一下之后一样了,那表示对方说的是有力的;如果发现对方的话在你的自然句式的重述里蔫了,那表示对方的理论是没劲的,对方只是一个人自己在那里弹棉花。
要小心对方的引用和自己的引用。基本的道理我们在平时的自然句式的表达里就说得清的、说得全的了,只是要引用各种有名的理论资源时,我们会乱才会了方寸,露出马脚。这时往往就是那些理论香水大师们走光和出丑的地方。你可能见多了满嘴“现象学”和“主体间性”的艺术家了,但不要被他们吓怕,他们是只将这些词语当香水来引用的。“理论家”是一个最冤大头的职业,是很少有人愿意投资十年以上的时间到其中的,因为理论不卖钱,也不能用理论出风头,读起来还很苦得要命,所以,对于绝大多数理论家,理论也只是用来吓唬人的,他们自己也是不肯真的去广泛地去读写的,下个决心他们会,但长期的艰苦劳动他们是绝不肯付出的,因为他们都是很聪明的知识分子,不肯吃这个亏的。他们也只是听说了理论而已。
都在将巴迪厄、朗西埃和阿甘本挂嘴上,你去查查有几个人是肯真的把他们啃一遍的?啃一遍够了吗?当然这些艺术家中的理论家总是忙着推荐别人读这些著作的。这是他们的软肋。他们用更多的理论来搪塞他们的理论读写的无力和缺失。必须盯住这一点,揭穿他们,使他们在我们讨论时去外地躲风头。
1-我想要学着德波尔的口气说,来自我的理论工作的信息,对于你,只是“关于世界正在倒塌的一种思想,关于那种就发生在我们眼皮子底下的这个世界的崩溃的消息”(Guy Debord & Gianfranco Sanguinetti,“论情景主义国际及其时代”)。我是老在宣布噩耗的巫师。我不大反对你,但你从我那儿离开时,绝对会比到来之前更难受。我的理论的目标本来就是颠覆,但这个世界现在自己就崩塌了,我的理论于是就成了报道。
2-我并不是吃艺术理论这碗饭的,但我在研究巴迪厄、朗西埃、阿甘本和齐泽克的激进政治理论,他们的艺术理论是我绕不过去的。艺术理论是我的研究工作的副产品,就像电厂会多出很多蒸汽,需要卖给各地的浴室,我就这样不得不携带着艺术理论地来到了艺术家们的面前。
3-阿甘本说,艺术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不肯作出果敢的决断,去真正承担新政治的责任,而因循于审美之地时的状态。我们不敢承担最后审判,所以就掉入没完没了的最后审美,只在那里忘情于审美,用艺术作幌子,来逃避了(《无内容的人》,65-67)。关于艺术的理论,所以一不小心就会成为美学。但它真的不应该成为美学。我的关于艺术理论的工作,我的关于艺术与政治的关系的讨论,重申得最多的,就是这一点:艺术其实是关于政治的,审美是你总会去审美的,用不着鼓励的。
4-从一开始,我就面对这样的声音:你这种理论谈论听上去不错,可是,在我们这个现实里有什么用?或者:你这只是理论,与我们的艺术创作有什么关系?你还未触动现实,自己在表达上先就矛盾着自己了,等等。一开始,我听到这样的话就很震动,觉得很有道理。但转眼发现,说这样的话的人自己,就是满嘴的理论的,而且他们的理论根本没有我搞得无利害、认真。实际上,我很快理解了个中缘故:原来,我的这样的街头理论摊位,是触及那些优雅的理论家了,我的理论卖得太便宜,他们要没市场了。如果我本来搞着的理论是无用的话,面对了他们这种理论嘴脸,我就欣慰地发现,它这下子真的要有用了:我可以用我的本来无用的理论,来对付被他们宣布不是理论的那种理论货色了。细看你就会发现,人人都是在搞着那种自己都还不知道是理论的理论,理论家就是敢公开说我自己搞着的理论只是理论的人。自己搞理论,再是错乱,也没关系,看见别人认真来搞理论,他们就说你这种理论在现实中,在中国根本没用(在霍米巴巴的上海演讲中,我们就见到了赵汀阳的这种嘴脸,他说霍米巴巴的理论在中国根本没用,他一个上午等于是白讲了,可怜的巴巴这下怎么说是好?说他自己的理论其实是很有用的?证明给你看?这种自己乱搞着理论,还说别人的理论没用的人的态度,代表了好大一批人对理论的自相矛盾的立场)。这种态度如果出自一个自学成才的工人,我就佩服,如果来自一个艺术家和哲学家,我就认为是虚伪甚至愚蠢。
所以说,为了对付这样的只许自己搞理论不让别人来搞的人的嘴脸,我们也应该像磨刀一样天天练着我们的理论,就为了在关键时刻对付这些不肯让别人搞理论,以便自己可以毫无节制地乱搞他们的错乱的理论的人。
实际上,我自己搞理论的最大动力,本来就不是为了教训不懂理论的人,而恰恰是为了让那些不认真读书和写作思考和行动的人的满嘴理论,我的理论铁沙掌,就是专门来劈这些人的。我搞理论就是为了逮住这些满嘴狗屁理论的,要用它让这些理论错乱坯最后吃鳖。
5-我的艺术理论工作对于艺术圈内的很多人,于是成了尴尬的障碍。不理我,他们觉得自己要吃亏,理了我,亮出他们自己的理论,又会露出后裆,被我的理论鲨鱼嘴撕烂。所以,这个理论成了对他们的严重的威胁。
我的艺术理论的头一批牺牲品,就是那些满嘴理论的艺术家们。他们平时在自己的艺术活动里就是理论先行的,甚至是用脑筋急转弯式的理论卡拉OK或香水式的理论喷雾,来包装他们的艺术工作的。遇到我这样的会扛麻袋的理论民工,他们这下子就要恼羞成怒了。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说我的理论没用,还是他们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偷偷理论着受用。看到这一情景,我感到很过瘾。我的理论本来没有的,这下就真的就有用得很给力了。
用很山寨的理论来包装和辩护自己的艺术创作,这在当代艺术圈里是第一个大恶习,破除它,应该是艺术理论工作的第一个重任。波里亚尔称这些伎俩是艺术的阴谋:编造自己很有用、很深刻、很“艺术”,装了只有圈内人才懂不让外面的人来审查的种种神话。我们应该道高一尺,用我们的艺术理论工作去刺破这些假神话。
我当然也认为,人人都可以来搞理论,理论面前人人平等的。我倒反而更以为,理论会使人易成为靶子,因为,理论通向严重自审的写作,做理论是在建一个与尽量多的人平等开放地交流的平台;理论使理论家自己更脆弱、更裸露、更易受到攻击。一个激进的理论立场会使我的处境更危险,而我的理论如果算得上是一种写作的话,应该主动追求这种危险,这是工作的要求(尼采讲过这个道理)。当我说有的艺术家有一种理论恶习,我当然是在说他们用一种很山寨的理论拼图将自己包裹起来,成了拒绝开放式讨论的借口,理论非但没有帮助他们,反而成了他们自己的俗套和陷阱。艺术家当然也应该去理论的。但理论工作是个集体工作,广泛的阅读和交流,深入的写作和探讨,才能养护好我们身上的理论水平。
理论恰恰是谁都好来做的;理论至少是艺术家、哲学教师和工人农民可以平等交流的一个平台。没有理论,交流就更难了。当我们宣布自己在做理论了,就是在宣布废除过去的那些等级和界限了。两个做理论的人一遭遇,不管他们之是艺术家是哲学教师还是民工,那就是上了拳击台了,裁判和观众来宣布他们的胜负。
6-我身上的不多的优点之一个是不大自恋。我的艺术理论几乎是免费派发的,共享或蓄意另加利用,随便,要我出运费送上门,也可以。我认为,理论工作也是艺术工作,在当代,它的使命是汇聚尽量多的身体,成为一个集体,理论、思想和艺术活动的目标,本来就是要在我们集体身上汇聚和循环出更大的思想力量,这往好里说,是要在我们诸众集体的身体中去创造那种垂直的历史。相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思想力量阿甘本认为是一种有所不做的克制力量,可以出手了,但最后留住,这使人更有力量。理论、艺术理论是为了使我们汇聚成更大的集体,为了使我们的集体身体更有力量。目标是同一个。艺术不是要单独去出风头的。有的艺术家不动认为自己是神秘大师。可以,什么时候我承认过你是我的艺术家了。在我们的集体的艺术或理论工作中,你最多只是正在成为艺术家。没有这一份谦虚,你敢称自己是艺术家?
我的不大自恋的另一个表现是,我并不以我自己有什么理论立场而自得,而对于我佩服的理论家们的长期临摹式的阅读,使我明白,光将他们已经说出的东西传达出来,就是一份很麻烦的工作了,比去兜售我自己的那点三脚猫水平,有意义多了。我对于这个时代的重要的艺术理论的转述,有朋友戏称是“张妈妈净菜社 ”:是半成品,你尽管拿回去自己随便烹制好了。我只做了的工作中段。我的工作是可以揩擦掉的。
7-小结:阿尔都塞说,哲学是理论工作中的阶级斗争。是因为总已经有太多的理论在了,所以,才需我们去搞理论,去消解那些大都对我们有害的理论。要我不要将理论搞得这么激进的艺术家,他们自己往往是在大搞理论,搞得都忘了艺术这一回事儿了。说“哲学是理论工作中的阶级斗争”,意思是,你明明是在玩弄一种理论而已,却偏偏要说自己有比理论更远大的某种哲学或艺术眼光,明明是在阶级斗争里,自己明明在大玩理论游戏,却来装清白和高妙,说自己很艺术很哲学。在学术圈、在艺术圈,理论也是我们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我们用理论去对付理论,并使我们的斗争更的成效。
8-一个小贴士:如何对付对方嘴里的理论?
根本地讲,理论只是一些关于之前的一些观察句的观察句,是对描述的描述。所以,当你发现对方嘴里的理论越来越复杂到他自己都要说不清时,你应该感到有戏了:观察它、描述它,也就是用你自己习惯的自然句就事论事地重述它。如果你这样重述之后自己身上反而感到更有力量,像在话剧排练中被伟大的导演点拔过一下之后一样了,那表示对方说的是有力的;如果发现对方的话在你的自然句式的重述里蔫了,那表示对方的理论是没劲的,对方只是一个人自己在那里弹棉花。
要小心对方的引用和自己的引用。基本的道理我们在平时的自然句式的表达里就说得清的、说得全的了,只是要引用各种有名的理论资源时,我们会乱才会了方寸,露出马脚。这时往往就是那些理论香水大师们走光和出丑的地方。你可能见多了满嘴“现象学”和“主体间性”的艺术家了,但不要被他们吓怕,他们是只将这些词语当香水来引用的。“理论家”是一个最冤大头的职业,是很少有人愿意投资十年以上的时间到其中的,因为理论不卖钱,也不能用理论出风头,读起来还很苦得要命,所以,对于绝大多数理论家,理论也只是用来吓唬人的,他们自己也是不肯真的去广泛地去读写的,下个决心他们会,但长期的艰苦劳动他们是绝不肯付出的,因为他们都是很聪明的知识分子,不肯吃这个亏的。他们也只是听说了理论而已。
都在将巴迪厄、朗西埃和阿甘本挂嘴上,你去查查有几个人是肯真的把他们啃一遍的?啃一遍够了吗?当然这些艺术家中的理论家总是忙着推荐别人读这些著作的。这是他们的软肋。他们用更多的理论来搪塞他们的理论读写的无力和缺失。必须盯住这一点,揭穿他们,使他们在我们讨论时去外地躲风头。
你懂法语吗?Rancière 的法语读音是朗西埃?
半瓶子,凑活看看了事。
我是真觉得您够自恋的。

金棕榈奖+金酸莓奖

如果说在读Agamben他们的书,我觉得不必要懂原文语言,但说到“研究”,如果真正认真研究,还是要懂原文以作文本批判的,就是说,要懂法语、Slovenian (虽然齐泽克多以英文写作)、意大利语。

用很山寨的理论来包装和辩护自己的艺术创作,这在当代艺术圈里是第一个大恶习,破除它,应该是艺术理论工作的第一个重任。波里亚尔称这些伎俩是艺术的阴谋:编造自己很有用、很深刻、很“艺术”,装了只有圈内人才懂不让外面的人来审查的种种神话。我们应该道高一尺,用我们的艺术理论工作去刺破这些假神话。
臭不可闻的8古闻


这自恋自摸的拾人牙慧者也好意思说自己是搞艺术理论?笑话,连边还没摸着呢
我为什么要做艺术
自己象
老陆说得好,值得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