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的语重心长,这对于政客自己也是多么没劲的事儿
发起人:理论车间  回复数:0   浏览数:1339   最后更新:2011/01/14 11:01:07 by 理论车间
[楼主] 理论车间 2011-01-14 11:01:07
转自 理论车间的博客

我们弄堂口的弹棉花其实还是挺有诗意的,无诗意的倒是像丹青大哥在整版的《南方周末》里弹棉花,写他在莫扎特和贝多芬墓前的感想,着实矫情得成了千古绝唱,弄得徐志摩的翡冷萃怀想,也要从胃里倒翻上来。好了,这下,你看,他自己也觉得没劲了。就算有五十个有丹青同志这样觉悟的艺术家在《南方周末》上给我们写文化和艺术,我们也是没救的。这道理,丹青同志这一下也明白了吧。

现在这文化或者说艺术生境,就是一个大泥潭了,是集中营里的梳妆室了,傻傻地想批判它,来个自我撇清,根本就做不到。必须跳前几步,将它扯到某个未来中,回头才有得好谈,有得好写。这个道理很简单,但会谋局布篇的读书人和艺术家,就是拎不清这一点。一切都还未算数,徐悲鸿和张大千,延安文艺还是新时期开放艺术,可能都只是一个多出来的逗号,就看你抱什么样的历史观。但小资产阶级艺术家是要死抱住他们的线性历史主义的:他们既在乎自己的名字要与徐悲鸿潘天寿们挨一起,但同时也想与安迪华霍尔和马尔维奇们劈腿,自恋而怀旧,怀旧而自恋,这才患得患失,呻吟个不停。

文学行动,或表现于个人情怀里的写作,实际上是一种当代世界历史之GPS定位。我写,就必须告诉你现在所处的经纬,而不应该唱着跳着半天,你自己都不知道身在何处,还自恋和怀旧地呻吟了个不行。艺术家的思想、行动和作品中必须有这种定位:在全球的颠乱中找到北,替我们找到半,帮我们找到北。艺术家在这方面做的事,是与哲学老师做的事儿无二致的。小资产阶级艺术家是走不出这种写作的。

而当代艺术不是做beaux arts,而是要去完成这种写作,在每一个作品里作出这种全球定位。这样的写作将我的哲学课堂里的无奈的叹息、你的工作室里的绝望的无助,乐清钱云会家的无言的愤怒和海地儿童拍下的日常生活情境拉到了一起,成为叠影,造成图像、话语、现实和梦境的捏合,摆到你面前。这是左拉、马奈、雨果、戈达尔、朗西埃们所共享的当代艺术,也是你我今天在说的、但还未真正作出的当代艺术!我们今天需要的当代艺术并无二样!必须将我们所处的现实的离散状态拖进一个新的更高的平等空间里。艺术家和哲学教师所要提供的,就是这样一个更新的平等空间,左拉和小说的马奈的画里,就有这样的空间。

这种艺术只有二百年的时间,而丹青同志的莫扎和贝多芬做的,只是beaux arts。丹青同志是连这样的当代艺术的边都还没摸着!他只为那种所谓的自治的自由艺术的美和深刻哀叹着。
[沙发:1楼] guest 2011-01-14 16:02:45
丹青这孩子废了 ··作者也别替他操心了 让他在中国油画院终老吧 给大妈阿姨画个肖像什么的 也挺好的·
[板凳:2楼] guest 2011-01-14 16:45:19
好好享受
[地板:3楼] guest 2011-01-14 17:05:14
1 装逼
[4楼] guest 2011-01-14 17:34:04
1楼装逼 什么这孩子......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