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只见得到欧洲社会科学方法论所指引的现实,这个我们见到的中国现实,是很“欧洲”的
发起人:理论车间  回复数:0   浏览数:1697   最后更新:2010/11/23 13:55:10 by 理论车间
[楼主] 叮当猫 2010-11-23 13:55:10
转自译言网

如果斯大林的俄国,用丘吉尔的话来解释,是“谜中的谜中的谜(a riddle wrapped in a mystery inside an enigma)”,朝鲜则是无懈可击的黑洞。政府的主要喉舌——朝鲜中央新闻机构坚守着不报道一切新闻的政策。诚然,游客可以在几天的时间内访问代表整个国家的首都平壤,并且与几个面带微笑但实质上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看护进行愉悦的交谈,可是他们将无法深入了解这个国家是如何运转的,并且他们也没有机会与任何一个可以被认作是普通人的朝鲜公民交流。正如去年英国驻朝鲜大使直言不讳地说道,“我们无法从政府那里得到任何一点的信息”,但平壤政府却没有从别人那里得不到的信息。

所以要得知朝鲜人对他们的政府和社会的看法,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与设法叛逃到韩国的人进行交流。洛杉矶时报记者芭芭拉·德米克(Barbara Demick)采访了大约100名叛逃者,但在这本可读性极强的书中她只锁定了六名朝鲜人,这些人均来自东北部城市清津,那里靠近边境,容易接触到外国人。她之所以选择清津,是因为这座城市比平壤更具备代表性,——尽管平壤生活平淡,供电长年累月短缺,但没人挨饿。从本书中,我们得到这样一种强烈的感受,一个为贫困和压迫所裹挟的国家,同样也充满了活力和生存的欲望。

《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我们羡慕的》是朝鲜孩子会唱的一首歌,直到现在,人们还这样认为,因为他们没有途径去了解其他国家的生活状况。但是90年代的饥荒夺去了超过50万人的生命,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怀疑和质问。“你的将军(半神化的金正日)把你们都变成了傻子,”Oak-hee因为跨境进入中国而入狱,后来被释放,出狱后的她如是对母亲说。


Oak-hee看过韩国的电视节目,明白朝鲜关于资本主义韩国剥削与贫困的指责都是谎言。现在,很多官员也开始不相信政府的宣传,一个监狱管事告诉那些因为逃到中国而被囚禁的妇女:“行了,你要是再去中国,下次不要被再逮到。”

但是尽管有这样的言论在里面,这本书并没有讨论朝鲜政权将会崩溃的问题,而在90年代,很多叛逃者和西方评论者就已经预言过了。

书中最心酸的一个故事,讲到一对年轻的恋人同样想到叛逃,却不敢与对方倾诉。Mi-ran几乎是来自朝鲜社会的最底层;而Jun-sang则来自一个相对有特权的家庭,他们在日本有亲戚。最终二人在韩国相遇,却结束了恋人关系。幸福的Mi-ran与一个韩国人结婚,但是她在朝鲜的姊妹或收押劳改所或离世,都不能令她释怀。在朝鲜就读顶级的平壤大学的Jun-sang,面临着没有定数的未来,心系他可能永远也无法见面的父母。

德米克说到叛逃者发现他们很难在韩国安顿下来,面临着多样的选择他们不知所措,“那些为自己的一生定下过计划的人最终可能会麻痹。”出人意料的也许还有,“很多人即便不是大部分人,想回朝鲜,”德米克表示,他们身后留下家人在朝鲜,内心愧疚难耐。

但是叛逃者,按照定义解释,并非典型的朝鲜人:他们比起普通人来对国家并不忠诚,资源较为充分且富有,所以这本书很难说定义了普通朝鲜人的日常生活。但是它所复述的故事感人肺腑,险象环生,这对了解真正的朝鲜生活,显然比观光客到拙劣的斯大林主题公园般的平壤游玩后收获的要多。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