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UCCA】图格拉和塔格拉既定游戏展览现场
段建宇个展:
村庄的诱惑
段建宇特邀黄河作空间创作:《献给百墓达》和《小睡》
开幕时间:2010年11月20日下午四点
展览时间:2010年11月20日—2010年12月20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草场地村红一号院A—3
当天晚上7点还有“观心亭(The Pavilion)”新空间的开幕:
(有巴士6点15分从草场地开往“观心亭)
在草场地这个店不大的两间小屋子里面,错落有致的挂着艺术家大大小小的绘画,有很正式的油画布上的,也有随性而来的纸片上的,在屋子的正中间是几何形的一个台子,上面散乱的散着一些画廊的书籍。地板不是是故意还是来不及修正,用木工板全部铺路一遍,看上很随意的展览,确实处处透露着那种精心的“廉价”与用心的随性。在里屋的地面还摆放着白色的瓷碗和小杯子,里面盛满了水。。
很难想象把艺术家的这些画挂在严肃的白净的“高级画廊”会是什么样的感觉。也许画面那种浪荡不经的“天露”会失去乡土带来的亲切和质朴,或许也不一定呢?这些随性的悬挂,考究的高低,的确很符合这样的质朴,和画面笔触上的那种松动。但是在这种随意背后透露出来的那丝刻意还是多少有些让人疑惑。
对于画面而言,这种带着泥吧香味的的乡土,在都市的折磨中观赏有一种向往的解脱,当然也是一种永远不可满足和实现的“愿望”。这种感觉很像在飞机头等舱上翻开随机的杂志看着热带雨林或者乡村养蜂人的田园生活那样舒适与惬意。段建宇这样的绘画在这个精致的时代显得特别惹人喜爱,图画上那放荡不羁的裸女与从满性情的笔触如同陶渊明与嵇康的合体,袒胸露乳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从风土的角度说,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也不存在所谓的中国生存方式,从红高粱的到白鹿原再到小二黑结婚再到边城……哪一个不是中国的生存方式呢?段的这种轻松挑起了人最本质上那种心悦。但这个人的前提是来自都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如果它只是作为一种现象而存那么就很容易在一种中产阶层的心灵鸡汤上徘徊。
[ 关于一个画家的肖像 ]
段建宇母亲过去在新华书店工作,她父亲是一个作家。他创作的短篇小说描绘了当地人的生活百态,因此几乎可以被称为乡土作家。他一直在深入的研究周围的环境和生活,并希望把它们纤毫
毕现的用文字表现出来。①
她的幽默总是那么一点冰冷,几分诙谐,但通常是静态的,就像最好的喜剧演员从不以夸张的肢体语言取胜一样。我不知道这是否和她的生活有关,她在大学上课,课后相夫教子,过着中国知识分子在传统意义上的宁静生活。②
她的笔触,她的色彩,都很奇怪地把我们引向一个说不清楚的,有点恼人的境地,她的画唤起我们意识中一个日常生活无法触及的边界,但又如此准确地唤起了我们在当代中国生
活的感觉。③
这种叙述的延展性与开放性使得段建宇的绘画几乎可以容纳一切资源……在这个意义,称她为画家只是因为我们的偏见,她其实是一个经常利用绘画来编故事的人。④
“生命是一堆不明确物质的混合”,段建宇的这句话,指出了她作品中的哲学本质,她有意识地回避了绘画的崇高性,而转向了对最日常主题的分析,研究最平庸的表达方式和风格。⑤
所有这些不同的意识形态填充着人们的头脑,影响他们的行为。对典型的中国心态段建宇充满兴趣,它总是充满着情绪和关系的卷入,而这正是在中国现实中的生存哲学。⑥
①选自莫妮卡•德玛黛,《如果她是一名作家》
②选自王梆,《毛边的生活,西瓜和作为风景的鸡》
③选自胡昉,《带着西瓜去旅行》
④选自鲍栋,《如何用绘画嘲笑绘画》
⑤选自Ruth Noack,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 2010 最佳艺术家奖获奖理由
⑥选自张巍,《给朋友的一封信》
--------------------------------------------------------------------------------
观心亭 The Pavilion
在“这个店”(2008年至今)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的讨论引发了“观心亭”这个新的空间在现实中的成形。
开幕时间:2010年11月20日 晚上7点
做饺子:植村绘美(Emi Uemura)
做声音:王凡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院苹果社区北区2号楼B座2503
电话:0086-01 58263440
传真:0086-01-58263140
电邮:beijing@vitamincreativespace.com
2010年11月21日
观心亭(The Pavilion)”将在11月21号下午1点开始到7点举办“系列讲座”,内容如下:
1,引子:植村绘美:日历餐厅
2,片岗真实(日本森美术馆策展主任):艺术装置中的自然观念
3,康赫(小说家,剧作家):戏剧空间中的身体和声音态度
4, Michael Eddy(艺术家):欢乐读者俱乐部
5,董冰峰(《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执行主编):什么是电影
6,徐坦(艺术家):关键性的失效——关键词项目的近况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院苹果社区北区2号楼B座2503
电话:0086-01 58263440
传真:0086-01-58263140
电邮:beijing@vitamincreativespace.com
网站:vitamincreativespace.blogbus.com
www.vitamincreativespace.com
[ 关于观心亭 ]
在“这个店”(2008年至今)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的讨论引发了“观心亭”这个新的空间在现实中的成形: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亭”是一种开放的结构,供人休憩、暂停,环顾周围的风景并走得更远。(H.F.)
如果说“这个店”应对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议题,那么,“观心亭”应对的更多是日常生活的意识,这种意识把握着日常生活流动的能量。对我而言,“观心亭”作为某种结构是很有意思的,同样有意思的是将它作为如何理解空间的隐喻,这更多的是关于如何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Z.W.)
观心亭不是通过预先设定的路径来引导观众,而是邀请观众在空间中形成不同的轨迹。我想很重要的是,观心亭在成为一个冥想的私密空间的同时,也构成某种建构与互动的平台。这是一个介于惬意的私密空间与公共舞台之间的空间。(L.T.)
观心亭也是某种精神避难所,就像你会去公园里的亭子避雨一样。(H.S.)
它也可以成为一个瞭望塔——这个隐喻和持续观察当代生活正在进行中的状态有关。(Z.W.)
观心亭对我而言总是呈现为一种模糊的空间。对于这个空间,没有真正意义上预设的功能或意涵,它本身也会成为风景的一部分,使公共区域与私人领域变得模糊。(H.C.)
去创造一个在强调情境和“突破情境”之间张力的空间,是具有挑战性的。(M.E.)
对我来说,观心亭与痛苦和快乐有关(H.H.)
我们可以将各种理解和期待投射到观心亭,因为它是某种隐喻性的透明的空间,它可能是空的,这意味着它将持续折射出我们是什么,我们想要看到什么,因为你必须通过他人折射出你自身,而观心亭本身,只能从那些不同个体的日常艺术实践中才能折射出来;同时,通过观心亭,你可以看得更远。这是一个在相互折射中找寻穴位的空间。(H.F)
如果一个空间的“空”是一种真的物理意义上的空,是有问题的。对我而言,有意思的是去思考什么样的内容可以让“空”的空间以空间的形式存在,但如果它仍然停留在物理空间的层面,这也是不够的。真正有意思的部分其实是那些使“空”的空间得以存在的视野、感知和能量。为了感受到这样的空间,我们需要某种日常实践的状态,也许这就是观心亭里的工作。这儿不只是呈现空间本身,它同时是一个关于日常实践的空间。(Z.W.)
“空”意味着你需要通过某种建构,找到一种得以瞥见这种“透明”的实践的方式,这其实是关于如何突破物质形态的束缚。(H.F.)
其中,持续的观察/解释是这种日常实践的一部分,包括那些在与观心亭这个名字发生关系之前大家曾经讨论过的东西。(H.S.)
当观心亭自身成为一种风景时,很重要的是当你置身其中将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Z.J.)
在这儿,人们相遇相聚,好像并不是为了刻意寻找什么。(H.H)
(H.C.= 贺聪, H.F.= 胡昉, H.H.=黄河, M.E.= Michael Eddy,H.S.= Honora
Shea, L.T.= Luisa Tresca, Z.J.= 张鋆, Z.W.=张巍)
如果说,艺术家的日常创作实践是通过物质形态的转化,保持其日常精神敏锐,以达到能量流动的根本之道的话,那么,如何建构一个日常空间能呈现这种能量的流动?
如何通过人为建构去达到“自然状态”?
在今天,艺术如何持续并达到对生命的“养护”?
在“观心亭”中,我们关注艺术家创作中“虚实转换”的发生,如果说,作品本身的物质形态是实,作品所携带的能量流动是虚,那么,“观心亭”所要促成的,正是一个虚实相映的流动性空间,在作品的非物质性空间得以被观众感受到的同时,空间也成为类似“亭子”的空间——一个透明的、打破内外界
限的空间。
作为人为建构的“自然状态”,“观心亭”的空间和其中的作品,将和大家交流艺术在今天维护和滋养
日常精神的可能性和实践的丰富性,重新追问艺术对生命的“养护”,而这将触及到艺术在今天全球政
治中的区域:日常政治的区域。
“观心亭”也许是一个有意识“空”的空间,去养护精神生活。
天才
这位艺术家画面背后透露出来的整体的信息告诉我们,有时候,一个艺术家如果关心的东西太单一,那么真的有走向小资的危险.
而且,展览方看上去为了配合艺术家的作品而做的布展视觉上的努力,完全就是在为艺术家减分,太过做作,信息传达太具体了,显得这个展览原本硕果仅存的抽象感完全被简陋,随意,发展等很常规,很的信息所淹没.
段小姐的画适合看完画展再去她工作室看单张绘画,会好很多.
---一个朋友善意的匿名
而且,展览方看上去为了配合艺术家的作品而做的布展视觉上的努力,完全就是在为艺术家减分,太过做作,信息传达太具体了,显得这个展览原本硕果仅存的抽象感完全被简陋,随意,发展等很常规,很的信息所淹没.
段小姐的画适合看完画展再去她工作室看单张绘画,会好很多.
---一个朋友善意的匿名
没以前画的好了
幼稚的黑板报墙报趣味
土比,土得掉牙
近一年想的东西比之前具体了,所以呈现方式也做了些调整,但呈现方式是否达到最合适我还在摸索。楼上的意见都会考虑。 .
现场讲座视频】
观心亭“系列讲座”:徐坦(艺术家):关键性的失效——关键词项目的近况
http://www.artspy.cn/html/video/0/609.shtml
观心亭“系列讲座”:董冰峰(《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执行主编):什么是电影
http://www.artspy.cn/html/video/0/608.shtml
观心亭“系列讲座”:Michael Eddy(艺术家):欢乐读者俱乐部
http://www.artspy.cn/html/video/0/607.shtml
观心亭“系列讲座”:徐坦(艺术家):关键性的失效——关键词项目的近况
http://www.artspy.cn/html/video/0/609.shtml
观心亭“系列讲座”:董冰峰(《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执行主编):什么是电影
http://www.artspy.cn/html/video/0/608.shtml
观心亭“系列讲座”:Michael Eddy(艺术家):欢乐读者俱乐部
http://www.artspy.cn/html/video/0/607.shtml
非常好!现在我只想说非常好!

中国最好的艺术家之一,中国最好的女艺术家

一直喜欢的一个中国少有的才气女艺术家
楼上表这样,太滑稽了。段

像诗歌般甘露般咀嚼生活
算是新艳俗,还是赵本山画派!操!
屎风绘画的鼻祖
haha,心灵鸡汤!!
画的真一般 比刘小东差远了
纸上画的明显比布上烂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