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纳画廊毛焰个展现场!!!!!!!!!!!!

科恩画廊像许多进驻上海的外国品牌一样,选择了一幢老房子作为地点。梧桐树、静谧的弄堂、嘎吱作响的木地板,构成了标准的“上海风情”。20号晚上开幕的是“Alex:Alexander McQueen及其他”展览,这是策展人许宇给6位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命题展,主题是对今年2月初自杀身亡的英国设计师Alexander McQueen的缅怀和致敬,也是科恩画廊开展“走廊计划”的第一个展览。按照许宇的说法,策划这个展览是因为“McQueen影响了很多90后的年轻人”。果然,现场就有一位女士表示一度想穿着自己购买的McQueen设计的衣服来看展览。
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幕的还有“郭鸿蔚、YUKO MURATA、KAREN SEAPKER:油画、水彩新作展”,两个展览唯一的共同点是都有郭鸿蔚。郭鸿蔚、YUKO MURATA、KAREN SEAPKER的作品被安置在进门之后的三个房间里。穿过这三个房间,一楼幽暗、窄短的走道以及楼梯下的小办公室里才是“Alex:Alexander McQueen及其他”展览。
走廊显然是被精心利用了,楼梯下的空间是程然的录像作品“佚名——模仿和想象曼雷《眼泪1930》”,程然邀请了杭州年轻的艺术家李明做模特,站在钱塘江边退潮后的岩石上,用非常缓慢的速度,逐渐张开双臂做出意欲飞翔的动作。程然说李明“平常的状态就挺颓废的”,所以觉得他很适合出演这段录像。当镜头推近,李明的脸部有几颗硕大晶莹的“水滴”,仿佛粘在了皮肤上。当年曼雷最著名的摄影作品正是“一个女郎和她的五颗眼泪”,为了突出泪珠,曼雷并没有真去拍摄泪珠,而是找来五粒晶莹欲滴的玻璃球,布好光拍摄下来,比真泪珠还要动人、漂亮,这成为曼•雷的创作特色。“我的作品并没有直接与Alexander McQueen有关,”程然说,“我所以选择了曼雷,是觉得他这个人跟Alexander McQueen有某种相似之处。”
程然作品的对面、走廊凹壁上是郭鸿蔚的“暗面-头骨#2”,一个黑白的骷髅头骨,而骷髅是Alexander McQueen设计中曾经反复出现的图式。郭鸿蔚的另一幅作品是水彩《阴影》,记录了现代中国历史上早逝的青年才俊,画廊的新闻稿里如此描绘:“他们的黑白肖像层层叠叠,欲言还休,又彼此默契。”
仇晓飞的《肖像#2》创作于Alexander McQueen自缢的消息传出之际,黑色为底的肖像上覆盖了一张半透明的薄纸,上写设计师的名字“Alexander McQueen”。另一件作品是水彩“无题”,画了一扇用双腿行走的窗户。
楼梯下的小办公室也被利用来陈列作品,梁远苇的四件小幅油画挂在壁炉上端的墙上,她说:“我用的颜色都来自于McQueen2010年春夏女装的用色”, 作品的标题采用了奥斯卡•王尔德的一句诗“我们都身陷世俗红尘,但是总有人仰望着星空。”
房间角落里,好多人都在猜测胡晓媛的作品究竟是什么材质做的,那是一个有着木纹理的灰白色立方体,实际上它是用纸浆做成,非常精细的用细笔把木片上的纹理忠实描绘上去。陈维的作品“夜空星星无数”,一个人体躺倒在碎玻璃上,面对窗外的星空,头部是一个巨大的disco球。
7点过后,大批人马杀到,不少是从香格纳的毛焰个展现场转战来此,握着饮料和红酒热切交谈,让这个展览显得“主题很沉重,气氛很热烈”。
人们涌进走廊

程然的录像作品





郭鸿蔚的作品


石青、金锋在逗陆蕾平的女儿

仇晓飞的作品

小办公室也是展厅

胡晓媛的作品

走廊里的观众


中为梁远苇

右为科恩画廊的许宇,也是展览策划人

艺术家程然

仇晓飞的作品

胡晓媛的作品


梁远苇的作品

仇晓飞的作品


观众

陈维的作品

郭鸿蔚的作品



梁远苇的作品

仇晓飞的作品


观众

陈维的作品

郭鸿蔚的作品


娱乐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