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主题:「社会媒体艺术现场 Social Media Art Live」大展
策划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艺术工作室
策划:姚大均,沈立功
展览时间:2010年11月15日——2010年11月22日
开幕酒会:2010年11月15日中午12时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四号楼四楼
咨询电话:18667135123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工作室 Open Media Lab 成立第一炮〜「社会媒体艺术现场 Social Media Art Live」大展11月15日开幕。国内 SOCIAL MEDIA ART 社交媒体艺术/微博艺术作品首次集体亮像。方向各不相同,有街头行为艺术、微博身份现场演出、后设微博装置、开心网用户集体创作等.



微语 作者:李舜 2010年11月
作品介绍:我将新浪微博上从2010年9月20日至2010年11月2日,其中每天的热门评论榜前10位的帖子(每条帖子评论量和转发量均在上万左右),
用线装古书的形式进行重新的排版装订,成书4卷,共3套。


11536与162 作者:李舜 2010年11月
作品介绍:11536与162。我将新浪微博上的两条不同的帖子的转发量体量化,将其放在展厅。
是对当下社会关注点与网民网络行为的研究与思考。



危言,一花一世界 作者:李舜 2010年10月
作品介绍:我将新浪微博上,上千张关于强拆、城管打人等所谓“不和谐”的帖子用不干胶热敏纸打印了出来,
将其全部贴在一盆茂盛的植物上,直至植物死去,并且每天拍一张照片,记录它每天凋零的状态。
不干胶热敏纸上的帖子也会在3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随热敏纸的特性而消失。


《为你保存遗言》 作者:杨扬 2010年10月
通过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校内网等网络社交媒体,向广大网络用户发问:“如果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你又什么想说的?”并将这些“遗言”保存,直至2012年12月22日。如果世界能够继续,则将遗言通过各种方式送还主人处。至此,作品只是一个前奏,收集仍旧继续。


作品名:9*9
作者:饶文平
创作时期:2010.11月
作品介绍:关注者,被关注者,偶然,必然,第一脚印
作品基于社交媒体中关注者和被关注者之间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创作的。两种不同的性别相同的头像,相同的身份和相同的背景在特定的时间内去关注某一部分对象,从而对社交媒体中的社交规律提出一种假设,在无数的网络社交对象中进行第N人称的“围棋”式关注与被关注。

作品:情绪连结
作者:张弘
作品说明:许多时候,微博是我们情绪宣泄的场所,而这些情绪影响着我们的世界。现在我定了一些规则把我和我的朋友每天每个时刻在微博上发布的情绪用架上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期间我拟定了一些不同的规则,这些规则叠加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我和我的朋友在一段时间内的情绪连结。

作品名称 文字的身体
作者 刘征长
创作时间 2010年10
作品的描述。一直认为文字的力量其实比我们看到视觉化的东西更有力量和真实。在微博上面让人们自觉
与不自觉的用12个字以内的文字在适当的图像位置描述自己的身体部位,最后形成这张图像。


作品标题:微 动画
作者:王若愚 毛腾
作品说明:社交网络的运作流程

作品名称:《社会酶体》
作者:社会酶体小组 (樊兵,杨扬,饶文平)
这是一件社交媒体艺术/微博艺术作品,我们是对网络身份、媒体互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展示。是通过对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社交媒体的架构、传播方式及受众面的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设,我们把网络身份(或者说网络生命形态)与当下现实世界进行尝试性的链接。通过在现实中的城市黏贴行为,促使网络生命与实现发生冲突和对接,并在这个过程中寻找一种可能,观察一种当下民众对于文化或者艺术创作行为的容忍度。
下面的一些我资料不全,还请见谅!

文字游戏 徐仁芳 2010年10月
(大概的意思是)将一些微博上的信息输入到作者编的程序里,可以自动生成一个故事.


微博名片 乔璐 2010年10月
在微博上为我关注的人制作代表他们身份的微博名片。名片制作的素材是各自的头像、背景图片和标签。
名片做好后,在我的微博上发出@(关注的人的昵称)和他的名片。他就会收到“@提到我的”的新信息,里面会有我发出的名片。如果他有兴趣,他可以收藏,可以作为他向其他人介绍自己的名片。他也可以转发自己的名片,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并关注他。对名片有兴趣的人快来关注我,也可以提出名片制作要求。


人与人的距离 作者:徐仁芳,乔璐,何韵艺
此作品的关注点在于相亲和社会媒体间的关系,一个如此真实而另一个是虚拟的,真实的“人”和虚拟的网络资料,但这些网络资料又或许能反映更真实的“人”。两者都在表达着人与人的距离,想在两大社会热点中寻找些冲突和联系,从而得到些有意思的东西.

句子接龙 作者:何韵艺
借助新浪微博这个平台,创造出长篇的小说。我会先在微博发出第一句,然后由其他的用户按前面的内容接下去,并标明自己写的是第几句。(比如:1.天黑了,我要赶紧回家。下一个可以接:2.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很奇怪的景象。3.我居然看到了UFO…..)用户也可以在感兴趣的地方接下去。这意味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版本。这些可能有完结也有可能是不能结束的。


follower 多媒体.现场表演,图示 作者:郑晶
在微博上新建一个帐号A,再创建30到40个左右的新帐号a1、a2、a3……所有的a帐号都有一个共同的follow对象就是A。在A的页面上可以看到众多a们发的,转的帖子,心情和若干a和A本人的评论。所有帐号都由一个人来管理,发布信息。A的所有关注的人即是那些和他身份相同的a们,而a们可以有其他的关注的人,他们扮演不同A不同身份的朋友。
以上的做法持续一段时间,并以此作为材料撰写若干篇新闻文章(发布在其他的网站或论坛上面)、心理分析文章(可能很不专业)、做一些社会调查表……但所有文章也好调查也好都是由创建微博帐号的那个人完成,包括文章的部分或者说是全部评论也由这个人以众多a的身份发布
以上由李舜整理并发布,如有不到,望见谅.
自己顶一个先!~



展览一周欢迎参观
顶起来!~

!~!~顶起来







可以的 !~!~





这哪是新媒体,全是艺术设计。

楼上能说下什么叫艺术设计吗!~

傻到无可求药
觉得想了解这个展览的话还是需要上网找找,很多作品都有网上互动,单看图片只是展示效果,而且觉得你可能没看作品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