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文献66期主题词
发起人:美术文献  回复数:0   浏览数:2367   最后更新:2010/10/11 15:35:26 by 美术文献
[楼主] EKProjects 2010-10-11 15:35:26
《线》: 美国非洲艺术家多媒体艺术展 在北京艺莱空间展出。展览展出拉肖恩•格里芬(Rashawn Griffin),惠特菲尔德•拉弗尔(Whitfield Lovell),圣戈•南古地(Senga Nengudi),史妮克•史密斯(Shinique Smith)以及赛亚•渥福克(Saya Woolfalk)等五位重要美籍非裔艺术家的作品。黑人艺术家的作品首次以群展形式展现给中国观众。展览的标题“线”来源于黑人文化中一句赞赏他人衣着品位的俗语:“nice threads”( 美好的线)。
参展的艺术家们将日常生活中的现成物,纺织品,纤维等材料通过纸上艺术,雕塑及录像装置等形式进行反传统的创作。 艺术手法各有千秋,却共同在探索物质和文化的交融。
展览日期:2010年 9月 18日至12月 18日
www.ekfineart.com

THREADS: Textiles and Fiber in the Works of African American Artists
Inaugural exhibition: September 18 – December 18, 2010
EK Projects is pleased to present five major black American artists: Rashawn Griffin,
Whitfield Lovell, Senga Nengudi, Shinique Smith and Saya Woolfalk. This exhibition is
the first group show in China dedicated to the work of black artists. The use of “Threads”
in the exhibit’s title reflects the longstanding use in the black community of the phrase
“nice threads” to convey appreciation of one’s choice of clothing.
The artworks involve ‘found objects’, textiles and fiber employed in unconventional ways
in a variety of media, including works on paper, sculpture and video installations. The
artists share an uncommon approach in blending materials and cultures.
www.ekfineart.com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Rashawn Griffin拉肖恩•格里芬 Grey Panel, 2008 Mixed Media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Shinique Smith史妮克•史密斯 Bale Variant No. 0019 (with flowers), 2010 Mixed Media (clothing, fabric, faux flowers, ribbon and wood)


展览现场


Whitfield Lovell 惠特菲尔德•拉弗尔Kin XXXIV (Deep Blue Sea), 2008Conte crayon on paper with attached fabric


展览现场


Saya Woolfalk 赛亚•渥福克No Place (pre)Constructed: Self (ancestor 1), 2005-2008 Fabric, foam, cotton and synthetic thread, beads


Saya Woolfalk 赛亚•渥福克No Place (pre)Constructed: Self (ancestor 2), 2005-2008 Fabric, foam, cotton and synthetic thread, beads


展览现场


Senga Nengudi 圣戈•南古地 RSVP Revelry, 6, 1977/1979 Nylon mesh and sand


Senga Nengudi 圣戈•南古地 RSVP Revelry, Eden, 1976/2004 Nylon mesh and sand


Senga Nengudi 圣戈•南古地RSVP Revelry, Swing, 1977/2004 Nylon mesh and sand


Whitfield Lovell 惠特菲尔德•拉弗尔 hand 1995 Oil stick and charcoal on paper


Saya Woolfalk 赛亚•渥福克Ethnography of No Place Collaboration with Rachel Lears, 2008 Mixed media video installation (30 minutes), edition of 10


Senga Nengudi圣戈•南古地Warp Trance, 2007Multi-channel audio/video installationMixed Media/Found objects


Senga Nengudi圣戈•南古地Warp Trance, 2007Multi-channel audio/video installationMixed Media/ Found objects

[沙发:1楼] guest 2010-10-13 16:09:10

[板凳:2楼] EKProjects 2010-10-14 21:52:54
线
美国非洲艺术家多媒体艺术展

textile
1: CLOTH 1a; especially a woven or knit cloth
2: a fiber, filament, or yarn used in making cloth

fabric
1 b: TEXTURE, QUALITY —used chiefly of textiles r
2 a: CLOTH 1a b: a material that resembles cloth

1thread
1 a: a filament, a group of filaments twisted together, or a filamentous length formed by spinning and twisting short textile fibers into a continuous strand b : a piece of thread
5 plural : CLOTHING
韦氏字典
(Merriam Webster Dictionary)

threads n. (1930s-1950s) one’s garments, especially a suit: expensive, good l-looking clothes.
美国黑人俚语词典
(Juba to Jive; A Dictionary of African-American Slang)

我记得小时候在美国的黑人社区,有个俗语被用来形容对一个人服饰的赞赏,尤其是对男士的服饰,这个俗语就叫“美好的线”。这个记忆促成了我对此次展览参展艺术家的选择:五位以纺织品材料为特色或作品对纺织品有所涉及的当代美国非洲艺术家。选择这一媒介以及这五位艺术家圣戈•南古地(Senga Nengudi),惠特菲尔德•拉弗尔(Whitfield Lovell),史妮克•史密斯(Shinique Smith),拉肖恩•格里芬(Rashawn Griffin)和赛亚•渥福克(Saya Woolfalk),既是有技术考量的,又是带有隐喻性的。

技术层面上说,这个选择暗指了这些艺术家在具体操作上的共通性——都是用测量、剪裁、撕扯、组合、拆卸、缝纫以及粘合来完成纺织品的转变。这同时使他们的作品带有“工艺”或者“手工技术”的含义,这一含义反过来又暗示了作品与制作和材料的联系。看上去这一切似乎与我们通常觉得“艺术”最看重的概念与观念背道而驰。而实际上,这些艺术家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技巧也可以归类于其他一些属于“艺术”范畴内的组合技巧,例如“拼贴画”和“集成艺术”。同时,也可以归类于被策展人瓦莱丽•卡赛尔(Valerie Cassel)定义为“表演”的“工艺”行为的新范畴内。

开篇的时候我引用了“纺织物”、“布料”以及“线”的字典定义。字典的定义使得这些通常用来指代布的词汇从描述层面转向了结构层面,和逻辑层面。此次展览的作品中,惠特菲尔德•拉弗尔(Whitfield Lovell)的作品应该说是最具描述性的。从他装置里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受到所谓本土图像的非洲裔美国人照片的启发,他试图探索那些可以引发记忆和纪念的关联元素。空洞的衣服暗示了着装者的肉体实质,添加的元素,例如蛇,提供了一种超自然的神秘气息,表示这与传统非洲裔美国人的信仰系统密切相关。其他还有一些图像,就像画面所呈现的一样,表达了随身携带于手掌中的含义。另外一幅肖像画,通过添加一条额外的布带,实现了一种反肉体性的主张。

如果说惠特菲尔德•拉弗尔(Whitfield Lovell)是立足于黑人文化精神的,那么赛亚•渥福克(Saya Woolfalk)的作品是基于她对于创造一个未来世界的兴趣。这个未来世界叫“无地点”,在那里讨论种族和性别都是无意义的。艺术家通过展览中的人体模特、绘画和录像展现了这个世界的特征。这些半植物半人的“无地点”居民是彩色的生物,他们伫立着作为雕塑,也成为渥福克用色彩和形状彰显多样性的行为表演中的道具。这些精心制作的人物表现了渥福克热衷于手工制作,享受用缝纫和拼贴制作这些人物以及用混合媒介创造他们生活环境的过程。当渥福克具体要参考日本动漫和非洲假面(反映了她日本/非洲裔美国人的遗传)进行创作时,她借鉴了非洲裔美国画家鲍伯•汤普森(Bob Thompson 1937-1966)的方法。汤普森运用诸如艺术家皮埃罗•德拉•弗朗西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乔瓦尼•贝里尼(Giovanni Bellini)和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的古典欧洲构图描绘了他自己的乌托邦世界。在汤普森的世界里充满了不分种族不分性别,黄色、蓝色、绿色、橙色和粉色的人物。

史妮克•史密斯(Shinique Smith)用杂乱无章的衣物、布条、带子、假花和木头捆绑成了自己的作品。在这样一件作品中,显然结构概念是不明显的。她把被丢弃的小东西改变成了似不可能呈现的形状。这一形状既可以立着就像一个柔软但不易弯曲的柱状物,也可以稳当地悬在天花板上。这无疑是达达艺术家库尔特•施威特(Kurt Schwitters)“梅尔茨”(merz)作品的一个极端版本。“梅尔茨”就是利用了废弃的纸张、门票和报纸等材料而创作出来的。正如评论家布莱克•高普尼克(Blake Gopnik)指出的一样,史密斯这个“捆扎”起来的作品“至少间接谴责了过度消费以及西方废弃物的全球贸易。” 如何将一名消费者手中废弃的东西转变其价值和功能变成另一种情况下“二手”而有用的东西,这应该是史密斯作品最令人信服的说明。另外,高普尼克还指出,“与其说具体消费和丢弃的东西是史密斯作品的主题,不如说是消费和丢弃本身才是主题——因为扔掉一件图派克(Tupac)的T恤和丢弃一张克鲁小丑(Motley Crue)的纪念碟没什么两样。”

同样的,拉肖恩•格里芬(Rashawn Griffin)也找到了一条探索当代服饰(通常指无处不在的牛仔裤)中结构元素的道路,将无用的口袋、扣眼和拉链当作典雅的抽象画中的元素拼贴到布面上。随意的裂缝和毛边成为他整体构图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这样的风格使得原本分散平淡的油画式构图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质感。这种后现代诙谐作者的姿态是有色种族艺术家常用的策略,既提供艺术世界一种有参考的方式进入他们的作品,又由于对实际材料的使用而使得内容更人性化,更有文化蕴含。

圣戈•南古地(Senga Nengudi)可谓是这种布料处理方法的开山鼻祖。早在20世纪70年代,她就投身于对逻辑性和隐喻性的探索。南古地使用普通的连裤袜、沙土及其他材料创作作品,公然藐视当时相当盛行的以极少主义雕塑为代表的工业审美。作家斯蒂芬妮•凯希(Stephanie Cash)形容她的作品可以作为人体的参考,“紧紧缠绕的错节的裤袜”中沙土制成了一些“悬挂的扁囊”,令人有一种“即兴而起的感觉……这些灵感应该得益于南古地之前学舞蹈的经历。” 让自我和性别遭遇物质和行为,这件作品可谓是后极少主义和女性主义的集大成之作。而三十年后,南古地和费城纺织品工作坊(Fabric Workshop)合作,观察了裤袜的制作过程并创作了Warp Trance的录像。影像中从宾州各工厂收集来的纺织梭子被不断投射到从天花板悬垂的提花机纹板上。此次展览中的这个装置做了适当调整,更便于激发出梭子工作时内在的韵律感,连编织布料时发出的噪音也变得富有节奏。

这件作品的一个重要文本在于从非洲到欧洲服饰的转变(无论衣着多朴素又或者是多精致)已经成为非裔美国人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的过渡标志。并且这种经验促使一个人在超意识中将穿着当成了同化的信号,以及在后奴隶时代成功的信号。这些考量充分展示了布料和成衣这个命题如何包容了历史、个人体验、自我形象和装饰等诸多话题,外加上对非裔美国文化中浓厚的缝纫手工传统的探讨。学者莫德•沃尔德曼(Maud Waldman)推断,布料是奴隶时代美国黑人从非洲过渡到美洲时,作为文化借鉴的重要媒介。 以同样的方式,这些艺术家将他们的作品从美国带到中国,希望能传达同样重要的文化价值。


洛厄里•斯托克斯•西姆斯(Lowery Stokes Sims)
策展人,艺术与设计博物馆,纽约,美国
2010年8月
[地板:3楼] guest 2010-10-15 22:30:51
组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