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
发起人:泥塑与人力升空  回复数:0   浏览数:1245   最后更新:2010/09/24 20:58:39 by 泥塑与人力升空
[楼主] 泥塑与人力升空 2010-09-24 20:58:39
会飞的心 Member/白鸽



帖子121 From河南省开封市 ?个人空间?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
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 13:55 只看该作者 工作原理



饮水鸟属于“热力发动机”类型。它是利用物理学中的蒸发凝结、力平衡等原理设计制成的一种装饰性摆件玩具。根据我查阅的大量资料和自己的理解,我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工作原理。看了以下的叙述,你并不需要具有物理学热力学方面的高深知识,就应该能够了解它基本的工作原理!

乍一看,饮水鸟的结构有点象温度计。不过,它和温度计不一样,因为温度计是靠液体自身的热胀冷缩工作,而饮水鸟是靠蒸气的压力来工作。

这只鸟的身体包括2个玻璃球和1支玻璃管,玻璃管将二个玻璃球互联起来,形成一个密闭的空心腔体。在玻璃管上的适当位置固定了转动轴,转动轴的支架被设计成鸟腿部的形状。



2只玻璃球中,一只较小的作为头部,另外一只在下面作为腹部。玻璃管的下端一直伸到了接近腹底的位置。在身体内部有少量的特别的液体,通常采用被溶解了鲜艳颜色的亚甲基氯化物——二氯甲烷(CH2CL2)或者液态乙醚(C2H5OC2H5)。这一类液体很容易蒸发,它们标准的沸点接近室温,也就是说它们在室温下就能够气化变成蒸气。



由于腹部有液体,使重心在转动轴以下,因此这只鸟最初是呈站立的姿态。

尾部粘上的一束羽毛纯粹是为了装饰用,它对于饮水鸟的工作基本上没有贡献。

还有一个不能不提到的物品是1杯水,没有它,饮水鸟是不会动作的!
头部(包括嘴部)通常被粘上一层红色毛毡,这种材料的吸水性很好。在第一次使用时,你要把饮水鸟的头部按在水杯里,让这只鸟头部的毛毡吸水被浸湿。当你放开手后,这只鸟摇摆起来。由于毛毡上水的蒸发,导致头变得比腹部温度稍低(即有一个“微温差”)。而鸟的摇摆的行动又协助了蒸发的加速(就象你沾水的手在空中挥舞感到更凉快一样),真是天作之合!



虽然头部和玻璃管的上部看起来好象是空的,但是它们里面实际上是充满了从二氯甲烷蒸发出来的蒸气。二氯甲烷或者乙醚是制作饮水鸟的绝好材料,因为它们都具有“低潜热”,很容易蒸发,不需要获取很多热量就能气化变成蒸气。



由于头部温度降低,一些蒸气冷凝,成为流动的小液滴(就象水蒸汽接触到冷的玻璃窗凝结成为小水滴流下来一样)。



蒸气凝结成为小液滴后,占用的空间减少,这使头部里面的压力比腹部稍低,头部和腹部之间的压力不平衡,导致了液体被吮进玻璃管上升进入头部。你也可以理解为腹部液体产生的蒸汽压力推动液体沿玻璃管上升进入头部(因为头部气压低于腹部),这更减少了头部蒸汽的数量,同时降低了腹部压力。这样更加进一步导致液体蒸发,造成更多蒸汽将更多的液体强制压入玻璃管上升进入头部。

随着液体沿玻璃管上升进入头部,它逐渐改变了这只饮水鸟的重心。使重心逐渐移动到转动轴以上,这导致它倾斜越来越多,直到它最终“头重脚轻”地低头“饮水”。这个动作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饮水”效果。但是,我认为这个动作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使饮水鸟巧妙地补充了头部毛毡所蒸发掉的水份。



当饮水鸟的身体差不多呈水平状态时,在腹部内的玻璃管的末端与液体脱离接触,2只玻璃球的空间连通,在腹部的液体之上的蒸气现在可以迅速地通过玻璃管进入到头部,使头部和腹部的气压相等,气压差消失。这时,以前移动到头部的液体汩汩地向下流回腹部。



由于头部的液体流回腹部,它迅速地移动了重心,使其回到转动轴以下比较低的腹部,因此这只鸟的头部离开玻璃杯,摇摆着恢复直立状态。然后,头部毛毡上的水份又蒸发,饮水鸟重复上述过程,不停循环,就如同一台“永动机”一样时刻不停地工作着。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