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和“专业”的距离这就够了吗?-胡志明小道
发起人:press  回复数:0   浏览数:2093   最后更新:2010/06/22 09:54:27 by press
[楼主] press 2010-06-22 09:54:27
胡志明小道路边社 采访

汪建伟说道:
我觉得对我来说,这次出现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遭遇”和“社会卷入”。“遭遇”在第一天就谈到,我们来到这里是要遭遇,打遭遇战,而不是发现,发现这个词与遭遇相比带有太多的主观性和预设。


后来几天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遇到不同种类型的机构和人群,是无法预设提前想到的,面对的也是极其复杂的现场状态,包括我们每个人自身都被深深地卷入。
[沙发:1楼] press 2010-06-22 10:00:37
“漩涡”——我们不知道我们跟什么卷在一起,完全意料之外的“卷入”
“社会卷入”这个概念,最初提出来讨论的时候是这样的:

陆兴华:作品像个风暴眼,你冲着作品去,但发现作者也被卷进去了。一个作品应该
是把整个社会都卷进去。

汪建伟:卷入本身不是一致的问题。批评家和策展人愿意用一个一致性的叙述对卷入
的后果进行描述。艺术家是不考虑这个后果的。如果所有文字都是围绕这个我们不考
虑的问题进行的话,就会变成隔岸观火。所以我想回溯到艺术家内部,但发现外部描
述都是一致的。
陈界仁的作品“卷入”的太干净,太卫生了,不脏(Dirty),为了让最后得出来的现场混乱,就做成血淋淋的。

陆兴华:卷入是作品引起的。怎样创造这个风暴眼?怎么样被卷入?半小时还出来,
就开始乱搞啦。

汪建伟:当代艺术在今天的普遍性:无法达成共识的普遍性。艺术家的内心和头脑如
果是达成共识的场域,但他制造的现场也是共识,那就是以神秘为借口的机会主义。
神秘是机会主义目前唯一的避难所。

徐震:如何继续保持无法共识?

高士明:陆老师的意思是,让本源在自己身上发生。停止问本源在哪里。

陆兴华:艺术家怎样才算原创?越接近本源,越原创。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假设
这个东西存在,我们认为我们在接近这个东西,所以带有一种权力感和优越感。但这
个东西是不存在的,所以相伴的权力和优越感都是有问题的。

汪建伟:现场的短兵相接就是一种卷入,而且是同时卷入。双方用各自有限的经验去
想象对方。这种经验是现成的,这就造成一个连续性错误。双方都在用各自过去正确
的时态(自我自话)。两套话语在现场,知识分子的话语和艺术家的话语。这次就是
要打破这种状态。
怀疑自己需不需要一个作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