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小道在路上汇总
发起人:oui  回复数:4   浏览数:2397   最后更新:2010/07/09 15:12:49 by guest
[楼主] oui 2010-06-18 11:32:17
朱其:新国家主义的美学焦虑
来源: 南都周刊 
 
  5月3日,曾担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烟火表演设计的蔡国强,在上海外滩美术馆
举行了《蔡国强:农民达.芬奇》展览。蔡国强表示,他希望能借此画展表达出普通民众的理想,
以及他们开拓未来的勇气。



  世博会开幕式焰火表演全球直播后的第二天是五一劳动节,我从杭州登上了一列从广州开往上海的普通列车,火车挤满了形容憔悴的下层打工者,他们大都是连夜赶去上海看世博会的。人太多,火车走道上也挤满了,我足足在列车上站了三个小时。中国的公共交通工具已经能看到明显的阶层分野,比如首都机场和首都火车站就像两个世界,在普通火车上几乎看不到美丽女孩,而飞机场比比皆是;普通火车的乘客几乎人人脸上都有一种底层的憔悴感和劳碌感,他们会为了购买五元钱的小商品或一个十元左右的盒饭思量再三。

  这些打工者不顾一切奔向世博,跟前一晚的天堂电子焰火直播画面有关。在电视上,飞机航拍的镜头就像一遍遍在“抚摸”上海的摩天大楼,而所有上海浦东的摩天楼群又笼罩在电子焰火的天堂般迷幻中,画面感觉比纽约还纽约,中国已经局部领先地实现了一个人类现代性的天堂样板。中国大城市摩天高楼的建造决定权大都掌握在各个城市领导人手中,我怀疑这一批领导人关于现代性城市的最初启蒙,是来自一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那个讲述开放初期中国投向现代性怀抱的通俗剧,其片头展现的就是飞机航拍纽约摩天楼群的“抚摸”美学镜头,这段镜头几乎跟这次世博会开幕直播的画面异曲同工,现在中国人可以亲自抚摸自己的现代性天堂了。

  在西方社会已经放弃摩天高楼美学和GDP神话之时,中国还在试图通过建造超级体量的“纪念碑”摩天大楼证明自己重新站在全球领先的位置。类似的事情奥运会前后也在当代艺术领域里非常滑稽地发生,比如为了证明中国当代艺术也可以制作史诗性的“巨作”,许多艺术家开始制造巨型展览、巨型装置、巨型绘画。这种作品和艺术活动最值得炫耀的,当然是资金投入已经逼近西方。但他们作品的艺术观念和语言形式还是在抄袭西方艺术,这就像中国各个领域的“加工业”一样,利用国外现成的观念和形式装入中国“材料”,使用中国廉价的工厂仓库和人工制作,再拿到国际上销售。

  前十年在西方走红的不少艺术家,像张洹等,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回国建立了庞大的工作室,他就像一个“包工头”或者接国际订单的艺术贸易商。国内的艺术家也在仿效,像北京草场地的一些艺术家,有一千多平方米的工作室,里面就像一个产品陈列室,用西方观念艺术生产的各类作品应有尽有,从绘画、雕塑、摄影、版画、行为艺术文献到Video艺术。一个西方成熟的收藏家一定不会买这个艺术家的作品,因为他完全把“先锋艺术”当做一种前卫产业来做了,但大批的中国内地及东南亚不懂艺术的收藏家还是会光顾。不过这种情况在金融危机后已经少很多了。

  在市场泡沫高潮的时候,很多前卫艺术家似乎都成为了前卫资本家,每个人都号称自己的个人展览要投资一百万,为赶上西方不惜“挥金如土”。在西方已受到嘲笑的前卫艺术家在中国却受到追捧,比如英国的达米恩.赫斯特,许多中国艺术家对他用钻石做成的标价一亿美元的“骷髅”很崇拜,有些中国艺术家声称要用古董直接做装置作品的材料,这样卖到一百万以上没有问题,因为光是古董材料就值这个价钱。

  金钱“膜拜”和虚无主义已经进入当代艺术领域,成功的前卫艺术家迅速商业化,但还在利用以前的光环在无知的暴发户和媒体记者前装腔作势,希望在光环散尽前尽量敛财并加入亿万富翁的行列。一些水平不高的二三流油画作品在拍卖行上被捧成“天价”明星,市场成功给了他们艺术自信的“幻觉”,他们声称要画五米高的巨作。除了18、19世纪,西方二十世纪的杰出画家都没有画过五米高的大画。现在很多中国油画家声称要画史诗性作品,以准备提供给未来的世界各大博物馆。这种无知和“野心”也表现在一些官方画家身上,比如“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很多所谓官方著名画家根本没有能力控制画面的巨大尺幅,都是把一些二米左右的画面构图水平放大成五米,结果历史画面显得极其空洞苍白,还不如“文革”宣传画虚妄真诚的“革命”气势。

  一场提前到来的为中国崛起而制作的空洞华丽的“鸿篇巨制”热已经开始,这场热潮从奥运会、世博会到当代艺术各种超级历史回顾展,从官方美协的“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到798艺术区各种“前卫”的巨型装置,甚至也波及了像徐冰、蔡国强这样的国际“前卫”艺术家。徐冰不仅从边缘走到了主流,他的作品也不再质疑中国传统文字,而为中国的涅崛起制作了一个“巨型装置”。蔡国强在过去十年一直致力于创作天堂焰火,世博会期间,他在洛克菲勒家族的外滩美术馆策划的《农民达.芬奇》展览,同样是一个“中国崛起”题材。

  徐冰、蔡国强的作品实际上都有解释的两面性,你可以解读为他们是在讴歌中国千年来的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崛起,也可以解释为对这场建立在血汗工厂、资源浪费和底层牺牲为代价的现代性崛起的讽刺,这样的作品可以在前卫和官方两面叫好,如果还包括事后的商业销售的话,就是三面叫好。事实上,过去十年很多中国所谓的前卫艺术家都试图在这样做。但不管有没有这样的动机,一旦加入对“崛起”象征的新形式的制作队伍,就必然被“崛起”这个空洞而虚妄的能指带上不归之路。

  首先,对于任何崛起的表达,无论是歌颂还是反讽,都要使用国家主义的象征形式,个人即使有一点态度也是微不足道,并且往往被这个象征能指遮蔽。其次,“崛起”的历史现实不管结果如何,都将是一场残酷的现代性过程,对于这种残酷,任何后现代化讽刺或者过于含蓄的批评,都将形同于无,并且实际上成为另一种“当代宣传艺术”。这种史诗性的空洞的“鸿篇巨制”,早在张艺谋等有关专制秦朝时代的“帝国电影”中就已萌芽,比如“千军万马”、“万箭齐发”、“尸横遍野”,不仅追求炫耀性的暴力场面和人海“集体操”景观,还炫耀着空洞的电子虚拟影像技术和资本耗损。

  为崛起而制作的空洞的“鸿篇巨制”,不是出于国家主义的崛起意识形态,就是出于一种机会主义的成功策略。西方学术界为参与分享中国崛起蛋糕的目的,也会为这种“巨无霸”美学叫好。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央视大楼等十大西方建筑师留在中国的巨无霸体量的异型设计,明显不是在按照前卫理念设计,而是在迎合中国政府和社会所需求的全球化、中国性及先进性意识形态的要求,比如削平一切中国符号,采用国际新前卫的抽象形式,以满足中国不再使用保守的符号,与国际前卫接轨并因此在建筑标识上全球化;但同时在建筑体量的尺度上,尽量回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和崛起的纪念碑美学上。

  众多的国际艺术家在中国的成功或者广受推崇,不是因为我们知道其艺术观念的真正内涵,而仅仅是听说这个人在国际重要艺术舞台的成功。蔡国强就是一例,中国的大多数人只在乎其不断出现在各种艺术和政治的权力平台及其媒体上,但从来就没有人搞得清楚他的艺术到底有没有意思,因为蔡国强满足了我们有关一个华人在西方获得巨大成功的想象,他近十年被中国媒体塑造为一个“崛起”符号。

  由于中国崛起是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它所指向和宣示的未来价值尚不明确,自五四运动以来的现代革命和道德文化的价值重估尚未真正完成,为崛起提前进行的象征制作就没有可以依赖的强大而深刻的艺术资源。因而,关于“崛起”的创作都是以一种规模和仪式的炫耀以及高科技和巨资的耗损作为价值支撑,并通过卫星电视系统,向全球展示对巨型空间、体量、资本、高科技及其权力能量的“挥霍性”影像,这种挥霍正在接近一个新的极限。

  这种“炫耀美学”哪怕在比较民间的当代艺术领域,也贯穿着与国家层面的巨型展示一样的国家主义意识,而看不到一丁点个人主义立场和先锋美学,相反,这种耗资巨大、空洞而巨型的艺术“景观”,与中国底层挣扎的“富士康”新产业工人、宋山木公司的年轻女性,以及通往世博列车上憔悴的底层民众,形成巨大反差。这种巨型展示、天堂电子焰火以及高科技和巨资损耗的全球消费主义,实际上构成一种自我反讽,即在这种巨无霸的炫耀美学背后,是一种有关崛起野心的不自信的身份焦虑,即他没有找到一种内心强大的精神支撑,但又迫切需要一个巨型架子,以使自己提前进入中心位置,但这个位置只有中心没有方向。
[沙发:1楼] guest 2010-06-18 15:17:16
坚决支持朱老师的观点,中国现在装逼的所谓艺术家他多了!
[板凳:2楼] guest 2010-06-18 23:51:56
中国现在装逼的所谓艺术家他多了!
[地板:3楼] guest 2010-06-19 00:46:15
朱其,思考的不错,顶
[4楼] guest 2010-06-19 08:33:45
说的大实话。(只可惜朱其在前几年说了太多的假话,导致现在说什么都被认为是假话了。)
[5楼] guest 2010-06-19 12:14:17
朱先生的声音很主流阿
[6楼] guest 2010-06-19 12:23:15
"新国家主义的美学"这个提法很好,应该在深入一些探讨
[7楼] guest 2010-06-19 21:50:29
欣赏朱漆美文! 真的欣赏!
[8楼] guest 2010-06-19 23:27:24
4楼你的话才是假话,朱其以前说的都是真话
[9楼] guest 2010-06-20 00:22:14
巨型展览,很搞笑的模式
[10楼] 全真人 2010-06-20 17:44:51
必须挺朱其!
[11楼] guest 2010-06-20 21:07:13
朱其这么多人喜欢你写的字,你丫要坚持下去
[12楼] guest 2010-06-20 22:13:41
新国家主义的美学也应该包括以国家名义推介的艺术家,比如参加威尼斯中国国家馆的那些艺术家
[13楼] guest 2010-06-21 15:26:05
总结了招安派的精神虚弱,挖到老根了
[14楼] guest 2010-06-21 22:04:18
ding
[15楼] guest 2010-06-21 22:04:25
丫朱漆字字写的如刀如针, 字字刺激神经!
赏读了!
[16楼] guest 2010-06-21 22:23:04
朱其的悲哀就是口里说的是一套,心里做的是另一套。
[17楼] guest 2010-06-21 23:49:52
俗话说文如其人,一个人文章写得这么好,是不可能作假的,楼上一看就是不读书的人
[18楼] guest 2010-06-21 23:51:19
楼上我读书的时候你毛还没长
[19楼] guest 2010-06-22 01:04:19
顶朱漆
[20楼] guest 2010-06-23 11:04:20
现在你的毛也掉光啦,哈哈
[21楼] guest 2010-06-23 15:53:58
18楼的身上估计全是白毛了
[22楼] guest 2010-06-23 17:39:41

世上有两种沽名钓誉者,一是用假话沽名钓誉,二是用真话沽名钓誉。
韩寒承认自己是说"真话"的既得利益者,朱其会这样承认吗?



[23楼] guest 2010-06-23 21:01:05

[quote]引用第5楼guest于2010-6-19 12:14:18发表的:
朱先生的声音很主流阿...[/quote]

他不仅代表主流正统派的立场,再努力一下还有可能成为旗手

[24楼] guest 2010-06-23 22:08:47

[quote]引用第22楼guest于2010-6-23 17:39:41发表的:

世上有两种沽名钓誉者,一是用假话沽名钓誉,二是用真话沽名钓誉。
韩寒承认自己是说"真话"的既得利益者,朱其会这样承认吗



...[/quote]









我只顶韩寒~ ! 坦诚幽默 ! 非主流!

[25楼] guest 2010-06-24 00:14:09
不知如何垮下来
[26楼] guest 2010-06-24 02:10:07

[quote]引用第22楼guest于2010-6-23 17:39:41发表的:

世上有两种沽名钓誉者,一是用假话沽名钓誉,二是用真话沽名钓誉。
韩寒承认自己是说"真话"的既得利益者,朱其会这样承认吗



...[/quote]

世界上有两种诽谤者,一种是直接说别人不好,一种故意将两个好人放在一起,但是指定一个人必是坏人,并肯定一个人已经是好人,另一个好人就必定是坏人了,22楼就使用了这种手法,嗬嗬,别以为旁人看不出来
[27楼] guest 2010-06-24 12:56:48
韩寒很主流了,怎么会是非主流?
[28楼] guest 2010-06-24 14:43:51
26楼聪明过头了
[29楼] guest 2010-06-24 14:45:41
26 楼是个狡猾的家伙
[30楼] guest 2010-06-24 14:51:00
对付诽谤者,就得有26楼这种有洞察力的人
[31楼] guest 2010-06-24 14:51:51

[quote]引用第27楼guest于2010-6-24 12:56:48发表的:
韩寒很主流了,怎么会是非主流?...[/quote]

是因为韩寒生活上追求时尚吗? 呵,主流与非主流原来是这么定出来的。

朱其这是第一次坐普通快车吧,以前出差都坐什么?

[32楼] guest 2010-06-24 15:00:41
楼上,你是想说朱其一直坐飞机吧,用以不善啊,你能先说一下坐普通快车和飞机的人,跟他的言论价值有什么不一样吗?不过看来你不是出于阴险就是出于傻,去金华都是坐火车的,不可能坐飞机的,所以肯定回上海是第二次坐火车,
[33楼] guest 2010-06-24 15:04:03

[quote]引用第32楼guest于2010-6-24 15:00:41发表的:
楼上,你是想说朱其一直坐飞机吧,用以不善啊,你能先说一下坐普通快车和飞机的人,跟他的言论价值有什么不一样吗?不过看来你不是出于阴险就是出于傻,去金华都是坐火车的,不可能坐飞机的,所以肯定回上海是第二次坐火车,...[/quote]

据说金华不久要建飞机场

[34楼] guest 2010-06-24 15:09:04
据说,楼上不久要去当五毛党党委书记
[35楼] guest 2010-06-24 15:16:46
朱很脆弱,就怕别人批评他,建议大家对朱其要多加爱护。
[36楼] guest 2010-06-24 15:20:57
“朱其这孩子,可爱死了”
[37楼] guest 2010-06-24 16:44:54

如果要给他们(艺术家)一些建议的话,我是觉得应该把自己重新变成一个反对派,反思个人身份的具体东西,个人文化创作和环境历史的张力,衍生出什么样的美学表达含义,以及任何具有文化意义的东西。一个有意思的艺术家会有办法在这种张力中产生出独创的表达,而不是表达某种社会的需要。

┄┄┄侯翰如
[38楼] guest 2010-06-24 17:27:58
跟帖比文章有看头
[39楼] guest 2010-06-24 17:34:37

[quote]引用第32楼guest于2010-6-24 15:00:41发表的:
楼上,你是想说朱其一直坐飞机吧,用以不善啊,你能先说一下坐普通快车和飞机的人,跟他的言论价值有什么不一样吗?不过看来你不是出于阴险就是出于傻,去金华都是坐火车的,不可能坐飞机的,所以肯定回上海是第二次坐火车,...[/quote]

朱其说了,价值观是写出来的,不是"坐"出来的。他坐什么吃什么住什么跟他的价值观没有关系。

[40楼] guest 2010-06-24 17:44:19
我们不得不承认朱其说了些实话,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用这些"实话"同时装扮了他自己。
[41楼] guest 2010-06-24 23:18:22
为什么朱其身后总是跟着一群苍蝇似的诽谤者,这说明他直指人心的文字力量,继续毫不客气的亮剑
[42楼] guest 2010-06-24 23:39:42
有苍蝇才热闹,比如40楼,已经语无伦次,自相矛盾
[43楼] guest 2010-06-25 00:18:57
朱只想批评别人,自己却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
[44楼] guest 2010-06-25 00:20:16
小心眼儿的人
[45楼] guest 2010-06-25 00:28:30
43、44楼说别人小心眼,自己却是小心眼儿了,看这几年,只有朱其高质量的批评,却很少看到高质量的反批评,像你等苍蝇似蚊叮声倒不少,
[46楼] guest 2010-06-25 10:45:24
韩寒就是玩小聪明
[47楼] guest 2010-06-25 23:13:14
韩寒怎么能朱其比
[48楼] guest 2010-06-26 17:35:40
henh
[49楼] guest 2010-06-26 23:33:43
当代艺术院=新国家主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