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子、任意门与时光机——方伟个人作品展
发起人:sail  回复数:0   浏览数:2464   最后更新:2010/04/30 10:19:08 by sail
[楼主] 香烟头 2010-04-30 10:19:08
南方都市报

日前,湖南省临湘市副市长姜宗福接受潇湘晨报采访,声称“官员和百姓之间缺乏信任度,官员公示财产反倒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一言既出,立遭四方网民围殴。不过,姜副市长虽然逻辑上有“倒果为因”的问题,倒也说了不少实话。



先说姜副市长的“倒果为因”。官员和百姓之间缺乏信任度,其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官员未公示财产,而不是官员公示财产激化官民之间的不信任,进而造成社会动荡。事实上,公示官员财产,可能造成的不是社会动荡,而是官场动荡。多年以来,官员就像被包裹严实的烈女,一旦扯开衣襟,露出耻处,其冲击可想而知。



但姜副市长也说了实话,“第一,我不愿意公示,因为官员也是公民,也有个人隐私”,“第二,即使公示,老百姓也不理解啊,你一个副市长怎么会只有这么多钱!”第一句话表明,长期放养在笼外而缺乏监督的官员,对进入笼中接受监督有相当的抵触情绪。在公职岗位,手握公权力,却大讲“我是个公民”,这很难不让人想起周星驰《喜剧之王》中的一句台词,“其实,我是一个演员”。第二句话则表明,官员公示财产,要么是无关痛痒的走过场,很难博得民众信任;要么即使是真正的廉洁官员公示其财产(虽然几率小如中3.6亿的彩票),也不能取信于民,以致陷入著名的“塔西陀陷阱”——当一个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和坏的政策同样得罪人民。



实话也好,逻辑混乱也好,姜副市长都必须面对一个政治现实,那就是在不久的将来,官员也许不得不报告收入。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必须报告本人婚姻变化及配偶和子女移居国(境)外、从业等事项,本人有关收入事项,本人及配偶和共同生活的子女房产、投资等事项。各级领导干部要如实报告有关事项,接受党组织监督。



这一会议决定,或可视作对此前民众要求公开官员财产的一个正面回应,让我们看到了中央对整肃吏治、响应民意的决心,当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然而,从官员向党组织报告其财产收入,转为官员向全社会公示其财产收入,毕竟尚有一段距离。党组织知道,不代表人民知道,官员的财产收入问题,仍属于“官员内部矛盾”,并未敞到户外,任阳光曝晒。如果第三方独立廉政机构始终未能建立,那么此种状况也就很难得到改变。



进言之,即使通过第三方独立廉政机构公示官员财产收入,也许还不够。因为官员的福利或“红利”问题,仍未纳入监管视野。众所周知,官员现在有很多消费无须自己买单,而是赤裸裸地进入政府财政预算的大熔炉,譬如签单权、福利住房、公费旅游、公费医疗等等。中国青年报2006年曾有震撼报道指,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了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的;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各级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开支约为500亿元。遗憾的是,此报道几成绝响,2010年的相关情况如何,普通百姓很难知晓。



如果不能厘清官员的红利问题,则公示官员财产收入的意义,要大打折扣。当然,在官员向社会公示其财产收入尚未变成事实之前,大谈官员红利问题,似乎是还没有登陆月球,就要散步火星,然而,如果仅仅惦记着登陆月球而无视火星散步,那么外太空对我们来说就未免太窄了一点。同样,如果只惦记着官员财产收入公示而不争取其红利公示,我们对官员的监督诉求,也就未免太怯懦了一点。



要之,官员公示其财产收入及红利,是大势所趋。我们已经看到曙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还能看到真正的烈阳。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