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构建
发起人:OTT  回复数:3   浏览数:2343   最后更新:2010/04/15 01:06:41 by guest
[楼主] 阿特泡泡 2010-04-09 16:36:01
没有未来 庄辉访谈

康学儒
 

康学儒:2000年之后,你作了一些装置作品,但整个看起来,每一件作品关注的重心都有所不同。在你这些年来的创作中,有没有一条连贯的线索?
庄辉:肯定有,但我从来不考虑这些。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学习和表达的东西很多,线索是一个很长久的问题,需要一个人靠一生去书写。

康学儒:在《茶山镇》这件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很悲惨,但为何身处的环境却有一种迷幻的美?
庄辉:当初看到这个事件我的心如锥刺般的疼痛,这个环境是我刹那间内心情景的再现。
康学儒:《筒子楼》和《带钢车间》从形式上来说,都是以空间作为主要的表达对象。在这种空间感中,你的诉求对象是什么?
庄辉:是时间和记忆的空间。《带钢车间》和《筒子楼》大约是在2002年同时开始创作的。我15岁时就进工厂做工,1996年我离开工厂到北京,在工厂最后的几年我一直在带钢车间工作。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筒子楼一直是我寄身的地方。这两件作品更像对亡者写下的悼言。

康学儒:三峡大坝作为中国一个跨世纪的巨大工程,很多艺术家对它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表达,而你选择了打孔这种形式,并且是从一开始的三角形的排孔,到后来的按距离打孔,再到后来的打一周孔,这种数量和形式上的变化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庄辉:我是依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变化而变化的。

康学儒:《玉门人家》应该是你在2009年最重要的作品,当初为什么会选择玉门这一地域来实施你的作品?
庄辉 :我先解释两点:一 这件作品的名称是《玉门》,《玉门人家》只是照相馆的名称。
二 这件作品是我和旦儿两个人合作的结果。我出生在距玉门这个油田城市以西70公里的玉门镇,儿时的记忆中这是一个充满着光荣和梦想的石油城。玉门市依矿而建,因油而兴,是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1938年,玉门油田因抗战所需而开发建设,1939年玉门老君庙第一口油井出油,中国从此甩掉了“无油国”的帽子。1939年至1949年,玉门油田累计生产原油52.4万吨,占同期全国石油总产量的90%以上,奠定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基础。经过60多年开采,玉门石油产量逐年下降,由最高年份1959年的140.62万吨降至1998年的38万吨。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步枯竭,油田企业进行了多次改组改制和经营结构、布局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对近半个世纪以来为服务石油企业而建立起来的地方行政系统、工商企业框架和社会服务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特别是1998年以来,地方政府围绕油田、服务油田而兴办的化工、轻工机械、石化下游开发等工业企业,糖酒、五金、饮服等配套的商贸服务企业绝大多数破产倒闭,原市属工商业体系全面崩溃。据统计,1996年全市有市属工业企业90家,经过1998年前后的破产重组,2000年仅有8户企业勉强维持经营。玉门市在石油产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城市人口达13万余人。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截止2007年有9万多人迁出老市区,留守人员除石油生产工人外,绝大部分是无力搬迁的老弱病残和下岗失业人员。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已达3.5万人,其中生活特困群众达1.4万人,城市低保人员6000余人。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不断听到关于玉门的各种坏消息,2006年夏天我和旦儿从嘉峪关转乘汽车来到玉门。当时恐慌和不安的情绪笼罩着整个城市,大部分的公共设施被废弃,居民楼也正在被整栋整栋的拆除。入夜行走在这座城市,我们像两个飘忽的游魂。
人类从燃烧木材到利用煤炭,再到今天石油能源的普及,这是一个文明进化的线索。消亡中的玉门带给我们的震惊和对文明的思考是触发我们想要介入这个空间的原因。

康学儒:你是如何看待玉门现状的?
庄辉:进化的欲望和国家资本主义速生的结果。玉门的问题绝不是一个个案,我们只要心存欲望玉门的悲剧就决不会停止。假如人抛弃了欲望的幻念,人类世界也就消失了,这是一个悖论。

康学儒:你如何看待你与玉门人的关系?
庄辉:是同类。

康学儒:当代艺术介入社会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什么你没有选择和其他艺术家一样的方式,去现场抓拍一些照片,然后在一个空间直接呈现这些照片,而是选择在当地开照相馆这样一种方式?
庄辉:艺术家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社会生物。但是艺术不是简单的对现实的反映或再现,它有自己的形式和语言,有自己的逻辑关系。长久以来中国的艺术家们受毛的文艺思想的毒害很重,很多人善于在现实中寻找题材,在集体主义的阴影下表达诉求,他们从根本上放弃了艺术家对于艺术本体的探索和权利。玉门的作品不是一个关于能源问题的题材性作品,我们寻找的是艺术家以个人身份介入公共空间的方式,尝试在这个充满矛盾和问题的空间来突破艺术创作的边界和现场,寻求艺术表达中一个新的可能。正如我以前做过的关于“合影”和“三峡”的作品,不同的空间会挑战我们寻找新的可能。
在这座城市我们聘请当地的工作人员,以他们的审美趣味和运作方式开一家名副其实的照相馆,营业一年,这是我们最后确定的方式。
玉门行将消失,我们仅仅记录了它最后的表情。

康学儒:你以何种心态来看待你作品中的那些平凡人物?他们是否只是你作品中的一个角色?
庄辉:他们来这里照相,并没有自己的舞台,所以也不可能成为角色。我们和他们都有着共通的命运,我们都没有自己表演的舞台,谁也不会成为真正的角色。

康学儒:你和这些拍照的当地人谈起过你的这种艺术行为吗?
庄辉:没有谈起过,照相馆是一个正常的营业场所。

康学儒:当你在以照相馆拍照这种形式来完成创作的过程中,是否发现了为本地所特有的某种生存意识、审美趣味,以及主导意识形态?
庄辉:在这里个人生存的本能早被国家的意识形态奴役了,他们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和能力。
关于审美,在大众的潮流中,我们没有选择美感的权利。因为审美的标准引领和控制了大众的趣味,它成为每个人自行改造和变更个人美感的机器。审美一旦成为标准,所有个体的美感特征就会消失。来照相馆拍照的人群只是上个世纪90年代审美标准蔓延到边远地区的影子,当初计划开设照相馆时保留这里的审美趣味和区域特征是为了更好的还原他们此时的状态。

康学儒:对于玉门这个城镇、以及这个地方的人来说,他们的未来在哪儿?
庄辉:没有未来。

康学儒:做完这件作品后,你认为谁该为我们的行为负责?谁给了人类权力?谁才是这个这个星球上最后的审判者?
庄辉:心魔引领着我们的行为,没有人会对人的行为负责,时间才是这个星球最后的审判者。

康学儒:你认为艺术家的作品与他的人格有没有关系?人格是不是评价艺术作品的一个维度?
庄辉:人格只是社会道德感中一个虚假的构件。

康学儒:最适合这个作品的展示空间,是不是美术馆?
庄辉:在那里展出都不重要。

康学儒:最适合这个作品的传播领域,是不是当代艺术界?
庄辉:或许是,或许不是。

康学儒:你如何看待当代艺术的功能?
庄辉:看不出有什么功能,它只表达了艺术家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康学儒:你如何看待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
庄辉:很多艺术作品看上去也像非艺术。

康学儒:你如何看待你的作品与一般的社会调查的区别?
庄辉:逻辑不同,进入的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

康学儒:你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在这三十年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这些作用重要吗?
庄辉:社会并没有进步,当代艺术也就谈不上起过什么作用了。

康学儒:你认为未来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方向是什么?你个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诉求和标准是什么?
庄辉:这种问题是一个错觉。艺术只有艺术家个人的艺术,没有国家这个概念的艺术。


2009.12.25

 


中国石油人的摇篮-老君庙油矿


三分之二的城市被夷为平地


现状1


现状2


现状3


曾经的辉煌和梦想1


曾经的辉煌和梦想2


看楼人的孩子


靠低保维持生活的人们


“玉门人家照相馆”开设在唯一一条不足百米的商业街上

[沙发:1楼] guest 2010-04-09 20:37:15
一个被忽略的好展
[板凳:2楼] guest 2010-04-09 20:53:49
庄辉还是很清醒的艺术家
[地板:3楼] guest 2010-04-09 20:54:08
说得比做得好
[4楼] guest 2010-04-09 21:06:57
你既说的不好,也做得很猥琐
[5楼] guest 2010-04-09 22:11:14
他给人的感觉就是要彻底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