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8 “我有一个梦想”南孝俊作品展
发起人:two万五  回复数:0   浏览数:1911   最后更新:2008/01/11 12:13:39 by
[楼主] 2w5 2008-01-11 12:13:39

[attachment=76737]

展览空间:墙美术馆
展览名称:“历史:记忆与再记忆”当代艺术展
展览开幕日期:2007-5-19
展览开始日期:2007-5-19
展览结束日期:2007-5-30
展览地址:北京东三环中路34号(cctv新址隔壁,原中央工艺美院内)
策划人:

艺术家:
陈鸿志、何大桥、沈娜、杨斌、叶恒贵、黄莺、张庆、刘耀先、马堡中、蔡锦、张方白、王劲松、岂梦光、梁长胜、张国龙、陈志光、邓箭今、苏新平、袁文彬、李晓伟、朱进、王明贤、叶永青、朝戈、李路明、李老十、袁晓舫、李耀邦、任戬、刘仁杰、陈曦、罗中立、姜国芳、姜国芳、申胜秋、歌隆、潘世勋、罗尔纯、黄志琼、赵箭飞、王维安、王毓安、李晓明、杨鸿英、杨克山、汪天介、赵一堂、彭彬、佚名、全国铁路系统职工

官方网站:[url]http://www.artron.net/ad/sjq/
备注:
相关链接:[url]http://exhibit.artron.net/zl.php?zlid=2879

展览前言:
《现代汉语词典》对历史一词的解释是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②过去的事实 ③过去事实的记载。由此解释我们不难推出艺术的历史,就是在艺术界过去发生过的事实,能够记载这些事实的除了文字,还有的就是艺术作品本身。艺术作品在艺术史中就犹如我们研究植物学中的活体标本,它在诉说着它的时代特点,作者那时的所思所想,是艺术史家研究的活体标本,也是收藏者的重要收藏目标。艺术品的收藏无非是对记录时代特性的艺术标本的收藏。它的收藏意义无非是给后世的学者提供一种阐释它文化意义的可能,这种阐释形成了我们文化史的一部分。

  由于时间的推移,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由于种种原因在湮灭、减少。找寻这样的作品难度也就自然加大。本次展览为了唤起人们的记忆,我们努力工作征集到一些登录于美术史研究及相关著录的作品,以飨藏家,也希望勾起欣赏者对作品所处历史时期的回忆,想起这些逝去但离我们不远的历史。今天发生的创作的艺术作品,也会形成明天我们对今天的记忆。我们本着学术的目的找寻了一些当下的当代艺术作品希望提供给藏家多一种收藏的选择。
                           

作品图片

[attachment=76738]

[attachment=76739]

[attachment=76740]

[attachment=76741]

[attachment=76742]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