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棒的艺术家都走了
Why the best British artists leave

火速撤离…克里斯.奥菲利离开伦敦迁往特立尼达岛。Photograph: Eamonn McCab
伦敦让艺术家们居住并工作得如此痛苦,它又怎么能号称是全球的艺术之都呢?
克里斯.奥菲利(Chris Ofili)在英国泰特美术馆的回顾展刚刚开幕,他是英国其中一位最棒的艺术家,也是其中一位为了躲避疯狂的艺术名流文化而居住在外国的艺术家——离开的名单中还包括了形象严肃的塔西塔.迪恩(Tacita Dean)以及斯蒂夫.麦克奎恩(Steve McQueen)。
所以,这就是个矛盾。不断地,媒体一直在告知我们伦敦是本世纪的曼哈顿或巴黎,而英国是全球的重要的艺术之都。然而,我相信在1960年代的曼哈顿你还是能够找到在工作和居住的艺术家——而如果毕加索飞回了巴塞罗那,那么毕加索美术馆就不会建在巴黎了。艺术之都在传统意义上就是艺术家兴盛的地方。但是哪一种艺术家在我们的即时名流品牌下真正的兴盛了呢?
作为一名艺评,你忘了名流的意思。是看着人们对一些在我看来非常普通的人卿卿我我地,就比如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我有时对他非常无礼,有时又赞美他,但,我个人在面对他时肯定不会两腿发软,他肯定不会是那种艺术家,这点我是不会搞错的。
名流在面对真正的名人时是那么地渺小。在我看,著名艺术家是那种在艺术史中拥有牢固地位的人,他们的天分是神秘的,个性是捉摸不定的。贾斯培尔.琼斯(Jasper Johns)是名人,佩里只是位名流。
名流是那种和我们一样的人——看看那些电视上的才艺表演——因为定义而限制了他们的天才。一位拥有民主魅力的名流,实际上肯定是有点二流的,有点太一般。这是相当矛盾的。你吸引了眼球但你没有足够的天资吓唬人。
英国名流艺术文化的真正代表,从逻辑上总结,就是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作品《第四根基柱》。这就是平庸的名流文化的纪念碑——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都是明星,看不到一丝创意。
怪不得真正的艺术家都跑了。
作者:乔纳森.琼斯 Jonathan Jones
翻译:嘿乐乐
来源:卫报 (2010年1月27日)

艺术家格雷森.佩里,以易装癖轰动全英,他的代表作多以虐童题材的手绘陶瓷花瓶为主。

“这就是平庸的名流文化的纪念碑”,乔纳森。《第四根基柱》葛姆雷于2009年制作的“活人雕塑”。

《第四根基柱》,葛姆雷在Trafalgar Square的项目,他邀请来自各地的人在基柱上表达自己。
Why the best British artists leave

火速撤离…克里斯.奥菲利离开伦敦迁往特立尼达岛。Photograph: Eamonn McCab
伦敦让艺术家们居住并工作得如此痛苦,它又怎么能号称是全球的艺术之都呢?
克里斯.奥菲利(Chris Ofili)在英国泰特美术馆的回顾展刚刚开幕,他是英国其中一位最棒的艺术家,也是其中一位为了躲避疯狂的艺术名流文化而居住在外国的艺术家——离开的名单中还包括了形象严肃的塔西塔.迪恩(Tacita Dean)以及斯蒂夫.麦克奎恩(Steve McQueen)。
所以,这就是个矛盾。不断地,媒体一直在告知我们伦敦是本世纪的曼哈顿或巴黎,而英国是全球的重要的艺术之都。然而,我相信在1960年代的曼哈顿你还是能够找到在工作和居住的艺术家——而如果毕加索飞回了巴塞罗那,那么毕加索美术馆就不会建在巴黎了。艺术之都在传统意义上就是艺术家兴盛的地方。但是哪一种艺术家在我们的即时名流品牌下真正的兴盛了呢?
作为一名艺评,你忘了名流的意思。是看着人们对一些在我看来非常普通的人卿卿我我地,就比如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我有时对他非常无礼,有时又赞美他,但,我个人在面对他时肯定不会两腿发软,他肯定不会是那种艺术家,这点我是不会搞错的。
名流在面对真正的名人时是那么地渺小。在我看,著名艺术家是那种在艺术史中拥有牢固地位的人,他们的天分是神秘的,个性是捉摸不定的。贾斯培尔.琼斯(Jasper Johns)是名人,佩里只是位名流。
名流是那种和我们一样的人——看看那些电视上的才艺表演——因为定义而限制了他们的天才。一位拥有民主魅力的名流,实际上肯定是有点二流的,有点太一般。这是相当矛盾的。你吸引了眼球但你没有足够的天资吓唬人。
英国名流艺术文化的真正代表,从逻辑上总结,就是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作品《第四根基柱》。这就是平庸的名流文化的纪念碑——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都是明星,看不到一丝创意。
怪不得真正的艺术家都跑了。
作者:乔纳森.琼斯 Jonathan Jones
翻译:嘿乐乐
来源:卫报 (2010年1月27日)

艺术家格雷森.佩里,以易装癖轰动全英,他的代表作多以虐童题材的手绘陶瓷花瓶为主。

“这就是平庸的名流文化的纪念碑”,乔纳森。《第四根基柱》葛姆雷于2009年制作的“活人雕塑”。

《第四根基柱》,葛姆雷在Trafalgar Square的项目,他邀请来自各地的人在基柱上表达自己。
卫报网友说:
davidabsalom
27 Jan 2010, 12:30PM
他们离开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我们拒绝每天拍他们的马屁把他们当成名流。
sUNEEL
27 Jan 2010, 12:33PM
乔纳森,你为什么老是那么说话?
“真正的艺术家”VS.假的。
即使真正的艺术家也是属于视觉文化的一部分。他们不是孤独天才,他们也是传统的,而且很再乎别人是怎么想的——他们都想要当代的认可,还有钱——对的,名流。
无论如何,有些艺术家一直都想要离开中心。那又为什么不呢?
如果作品没有观众和赏识,谁还会愿意继续创作呢?
petrifiedprozac
27 Jan 2010, 1:18PM
伦敦是天花乱坠的,而且生活方式也不是很有魅力,它有种精英的小圈子的倾向,这是致命的。我在德国渡过很多漫长的夏日,吃饭喝酒,聊艺术、文化、世界和其它话题,成功艺术家、电影演员和导演来来往往地,参与与否,都没太多人去关注,除非他们想要加入谈话。这里是更务实的,而且比伦敦民主,所以都比较有趣。我记得在伦敦的开幕,到处都是Janusczak(英国艺评,卫报的前任艺评)的声音,对每个人都发表意见。无法逃脱他的这种自负,他应该没有看自己在电视上的最后一次出现,我想他肯定没有改变。但他只是伦敦的问题的一个例证,一个隐喻。
Alarming
27 Jan 2010, 1:59PM
麦克奎恩不是因为老婆是荷兰人所以离开么?迪恩不是因为柏林的廉价房租以及地方对艺术家工作室的低价房租政策而离开的么?
我不在那儿住了,但是如果伦敦对艺术产业不感兴趣的话,那么曼彻斯顿的廉价将会是个很大的吸引力。
艺术家离开的理由是因为开幕上的某些白痴,这个想法相当奇特,乔纳森,我不肯定这个理论说得通。
他们意外地在昨晚播放了经典的《幸普森家族》,有关艺术的一集(非常巧合地,贾斯培尔,琼斯在那一集里是个小配角)。短短25分钟的描述比那些用了一辈子形容艺术世界的人更贴切。
Barkis
27 Jan 2010, 2:10PM
这篇文章并没有很好地说明为什么这些人走了。而且,又有谁在乎呢?是不是只有天才要走,还是任何人都可以?
zombus
28 Jan 2010, 12:07AM
我肯定全球化,无论其缺点,让艺术家们更方便地离开自己的国家到其它地方寻找更适宜的住所。
但是,格雷森.佩里...乔纳森的问题是,他是热爱他的艺术的!!发自内心地!!穿梭于画廊之间,他痴迷地把那些来自某个臀部的生肉片看得比生命还大。而,这非常迷人,是ok的。佩里的作品是严谨的。这是一个对立面。乔纳森不需要喜欢它,但他不应该看不起他。而关于佩里是位“名流”,这和他穿着异性服装以及他的第二自我有关,据我所知他不是为了受到关注而这样打扮得,他是一直都这样的。我自己觉得他是很好的艺术家。他作品中的“复古”倾向也不让我反感。
然而,我从来都不对贾斯培尔.琼斯有任何兴趣。有关绘画同时也可以是工具(国旗、靶子…)的概念,在我看来,是有限的白痴主题。
ConsiderinGaPlot
28 Jan 2010, 7:25AM
乔纳森,伦敦充满了“真正”的艺术家,但是你看不见,因为他们都不出名,所以对你来说是隐形的。你一直在谈的都是些能够进入大画廊或者能够买得很好的艺术家,你假设只有这些人,遗忘了千百万的“崭露头角”的艺术家,更不用说那些在工作室里被淹没的不被认识的了…
去Hackney 看看,或者看看那些表达着艺术的涂鸦。有一天,我经过一个巴士车站看见一个空白的广告灯箱,上面冒着荧光,有人写道:“我不喜欢丹佛雷文(Dan Flavin)”,相信这应该不是五金商的杰作吧…
andypmastermc
28 Jan 2010, 1:16PM
说真的,如果奥菲利、塔西塔.迪恩和斯蒂夫.麦克奎恩都选择离开伦敦的话,那么就算了吧。
想必这就是事物的方式。那些认为他们的存在证明了伦敦作为艺术之都的狗屁理论真的很无所谓。
上次我发现有几百位具有天赋并可敬的艺术家定居在伦敦的每个角落。他们呢?哦..是的,他们不住在伦敦,他们爱住哪儿住哪儿,而且他们的展览也不适合你在Le Trios Garçon的晚餐。
lazymindsdislike
28 Jan 2010, 1:33PM
据说奥菲利把自己称为“职业艺术家”。
这两个字就描述了所有问题!
现在,那些不在失去人性的涡轮资本主义中挣扎的人们/艺术家是对人性的真正威胁。
乔纳森.琼斯
28 Jan 2010, 6:07PM
实际上我刚刚在泰特现代享用了一顿丰富的午餐,我发现自己开始认为伦敦对目前喜好艺术的人来说是多么美好的城市。Bankside的画廊不仅塞满了观众,而且也塞满了出色的艺术。而且,是的,很多艺术都来自人行道和墙壁。
但有时候,数量似乎压倒了质量,拼命地想要成功。我认为阴沉的气氛能让伦敦出现更多,而不是更少的杰出艺术创作。而我目前的英雄艺术家是理查德.赖特,他接受了特纳奖后马上折回格拉斯哥。
顺便提一句,我并没有一直“看不上”格雷森.佩里。我喜欢他作品中的某些东西,还有,他当然是一位公众人士。我只是觉得好笑的是,他一直被当成电影明星般对待。
帖子编辑:嘿乐乐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davidabsalom
27 Jan 2010, 12:30PM
他们离开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我们拒绝每天拍他们的马屁把他们当成名流。
sUNEEL
27 Jan 2010, 12:33PM
乔纳森,你为什么老是那么说话?
“真正的艺术家”VS.假的。
即使真正的艺术家也是属于视觉文化的一部分。他们不是孤独天才,他们也是传统的,而且很再乎别人是怎么想的——他们都想要当代的认可,还有钱——对的,名流。
无论如何,有些艺术家一直都想要离开中心。那又为什么不呢?
如果作品没有观众和赏识,谁还会愿意继续创作呢?
petrifiedprozac
27 Jan 2010, 1:18PM
伦敦是天花乱坠的,而且生活方式也不是很有魅力,它有种精英的小圈子的倾向,这是致命的。我在德国渡过很多漫长的夏日,吃饭喝酒,聊艺术、文化、世界和其它话题,成功艺术家、电影演员和导演来来往往地,参与与否,都没太多人去关注,除非他们想要加入谈话。这里是更务实的,而且比伦敦民主,所以都比较有趣。我记得在伦敦的开幕,到处都是Janusczak(英国艺评,卫报的前任艺评)的声音,对每个人都发表意见。无法逃脱他的这种自负,他应该没有看自己在电视上的最后一次出现,我想他肯定没有改变。但他只是伦敦的问题的一个例证,一个隐喻。
Alarming
27 Jan 2010, 1:59PM
麦克奎恩不是因为老婆是荷兰人所以离开么?迪恩不是因为柏林的廉价房租以及地方对艺术家工作室的低价房租政策而离开的么?
我不在那儿住了,但是如果伦敦对艺术产业不感兴趣的话,那么曼彻斯顿的廉价将会是个很大的吸引力。
艺术家离开的理由是因为开幕上的某些白痴,这个想法相当奇特,乔纳森,我不肯定这个理论说得通。
他们意外地在昨晚播放了经典的《幸普森家族》,有关艺术的一集(非常巧合地,贾斯培尔,琼斯在那一集里是个小配角)。短短25分钟的描述比那些用了一辈子形容艺术世界的人更贴切。
Barkis
27 Jan 2010, 2:10PM
这篇文章并没有很好地说明为什么这些人走了。而且,又有谁在乎呢?是不是只有天才要走,还是任何人都可以?
zombus
28 Jan 2010, 12:07AM
我肯定全球化,无论其缺点,让艺术家们更方便地离开自己的国家到其它地方寻找更适宜的住所。
但是,格雷森.佩里...乔纳森的问题是,他是热爱他的艺术的!!发自内心地!!穿梭于画廊之间,他痴迷地把那些来自某个臀部的生肉片看得比生命还大。而,这非常迷人,是ok的。佩里的作品是严谨的。这是一个对立面。乔纳森不需要喜欢它,但他不应该看不起他。而关于佩里是位“名流”,这和他穿着异性服装以及他的第二自我有关,据我所知他不是为了受到关注而这样打扮得,他是一直都这样的。我自己觉得他是很好的艺术家。他作品中的“复古”倾向也不让我反感。
然而,我从来都不对贾斯培尔.琼斯有任何兴趣。有关绘画同时也可以是工具(国旗、靶子…)的概念,在我看来,是有限的白痴主题。
ConsiderinGaPlot
28 Jan 2010, 7:25AM
乔纳森,伦敦充满了“真正”的艺术家,但是你看不见,因为他们都不出名,所以对你来说是隐形的。你一直在谈的都是些能够进入大画廊或者能够买得很好的艺术家,你假设只有这些人,遗忘了千百万的“崭露头角”的艺术家,更不用说那些在工作室里被淹没的不被认识的了…
去Hackney 看看,或者看看那些表达着艺术的涂鸦。有一天,我经过一个巴士车站看见一个空白的广告灯箱,上面冒着荧光,有人写道:“我不喜欢丹佛雷文(Dan Flavin)”,相信这应该不是五金商的杰作吧…
andypmastermc
28 Jan 2010, 1:16PM
说真的,如果奥菲利、塔西塔.迪恩和斯蒂夫.麦克奎恩都选择离开伦敦的话,那么就算了吧。
想必这就是事物的方式。那些认为他们的存在证明了伦敦作为艺术之都的狗屁理论真的很无所谓。
上次我发现有几百位具有天赋并可敬的艺术家定居在伦敦的每个角落。他们呢?哦..是的,他们不住在伦敦,他们爱住哪儿住哪儿,而且他们的展览也不适合你在Le Trios Garçon的晚餐。
lazymindsdislike
28 Jan 2010, 1:33PM
据说奥菲利把自己称为“职业艺术家”。
这两个字就描述了所有问题!
现在,那些不在失去人性的涡轮资本主义中挣扎的人们/艺术家是对人性的真正威胁。
乔纳森.琼斯
28 Jan 2010, 6:07PM
实际上我刚刚在泰特现代享用了一顿丰富的午餐,我发现自己开始认为伦敦对目前喜好艺术的人来说是多么美好的城市。Bankside的画廊不仅塞满了观众,而且也塞满了出色的艺术。而且,是的,很多艺术都来自人行道和墙壁。
但有时候,数量似乎压倒了质量,拼命地想要成功。我认为阴沉的气氛能让伦敦出现更多,而不是更少的杰出艺术创作。而我目前的英雄艺术家是理查德.赖特,他接受了特纳奖后马上折回格拉斯哥。
顺便提一句,我并没有一直“看不上”格雷森.佩里。我喜欢他作品中的某些东西,还有,他当然是一位公众人士。我只是觉得好笑的是,他一直被当成电影明星般对待。
帖子编辑:嘿乐乐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