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中国正在成为互联网的孤岛

【人算不如天算】2010谁更中坚!
不要紧张先说个笑话:
有一条大蛇和一条小蛇,忽然一天小蛇慌慌张张的跑来对大蛇说:“大蛇,大蛇,你说我们有毒?”
大蛇漫不经心的问道:“怎么了?”
小蛇诚惶诚恐回答“我不小心咬到自己舌头了!”
下面即将进入正题:
不过在进入正题之前还是的先澄清一个概念,这个讨论不是在说谁是中坚,谁不是中坚。而是想讨论够不够中坚。中坚是个圈套,但是中坚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状态.所以在讨论的时候我们要尽量的避免掉进圈套而进入必要的状态。
为什么必要?因为中坚这种状态是具有可预测的,可相信的,着实可靠的一种未来可能性。不是新新人类带来的那种萌芽一般的希望和憧憬般的美好想象,而是一个即将到来的力量!所以讲中坚这个话题不是归纳总结,盖棺定论似的表彰大会,而是要拨开云雾批评自省后的未来展望。
有人说中坚长大了,要革命了!中坚还请出了自己的精神导师吴山专。不要慌,不要慌……这不是抢板凳游戏,你坐了就不能我坐。吴山专也不是精神导师,而是大家的发动机。找板凳找位置的人是想历史给他一张饭票,比如去moma镀镀金,到什么宫过过油等诸如此类的一些列养老行为。这些都不能算作中坚行为。中坚不是养老保险,中坚也不是老油条。对就是老油条!就像刚开始那条大蛇。漫不经心的那条大蛇。
中坚,中坚,中坚!中坚就是小蛇那种自我怀疑咬舌的行为!
当然所谓的中坚不光要有咬舌般的怀疑精神,还不能阳虚,更不能阴虚。所以中坚是不能靠色小药丸吃出来雄风的!
虽然我们要的中坚并不一定就是UcCA给我们的那个中坚,但是这个说法是它抛给我们的,要解开这个包袱还得先从那道旋转门钻进去,从头说起。当然这次预测很大程度要和前一次预测风骚的人选上有一定重合,但是不同之处在于:风骚是从外部映射内部去寻找与之可能的艺术家,而这一次是从艺术家内部开始向外面看艺术的可能。

储云&曹斐:
在专家预测和大仙推算里2010“储云星群“将继续燃烧并且将更加发光发亮,曹斐就更不用说了,一直就是被宠着的。在这个燃烧背后还将出现一团熊熊的烈焰吗?消费的力量如同黑洞一样吞噬着一切。好不容易酝酿起来的高潮在那一瞬间的抖震之后就逝去了,如何坚挺下去,当然“喜多芬柠檬酸盐”是起不了作用了,那接下来可能性在什么地方?从关系美学的发展视野去看,经过RirkritTiravanija,卡特兰再到圣地亚哥的对抗美学,之后再出现无身份和自主性的追求,“维他命“麾下的艺术家都是在这样一个清晰的脉络里找准了一个精准的位置,让自己显得多么有存在必要,从商业模式说这叫按需服务。虽然很对胃口,但却就是因为太对胃口而同样染上了关系美学这类日常性艺术形态不可避免的病毒,而且又因为执着于对症下药而使之失去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能不能坚挺?….看来还得先咬咬自己舌头,看看自己会是否毒发身亡?

孙原&彭禹
记得Rirkrit Tiravanija在UCCA讲座结束的时候一个外国老大爷提问时说的话:“你的作品我90年代在西方看见的,那时候就像东方吹来的一阵清风一样那么让人轻松,那么不像是一个作品,但是进入了21世纪来到了中国,为什么这次看上去那么像作品?” Rirkrit Tiravanija当时没有回答,而是腼腆的微笑了一下。二位伉俪能否帮Rirkrit Tiravanija回答一下?

郑国谷&何岸
阳江好青年郑国谷与通县好少年河岸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一种类型,虽然说按UcCA的中坚标准很难把这二人放一起,但是在这里并不妨碍吧2个人放在一起讨论。二位好青年一直都在自己的世界里营造着他的帝国世界。在这个帝国世界里时而留出一个豁口时而又紧紧密闭。两人的作品都有着个人独特的气质,也正是这样的气质成就了不同两个人。那么接下发展会这样?郑国的潇洒浪荡不羁终究还得回到规则中来,何仙姑爷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还的从仙界回到人间,一个面对的是对体制的矛盾调和,一个是对自身新思想的调适。水滴终极的回到大海,此时如何才能再找到自己?

杨福东&没顶(徐震)
早期的艺术创作到现在不是7个妹妹笑了,在UCCA的展厅里是8个GG MM笑了。当最后一个知识分子死亡以后,杨福用他特有的气质与情调勾引着很多粉丝,尤其是金发碧眼的国际友人。在这种标准化的东方幻想的感召下,更有不远万里来此默默无闻独自在研究杨福作品的铁杆粉丝,此等待遇非一般艺术家能享受。自竹林七贤之后,杨福在随后的几个作品中巩固着自己坚实的气质。在07,08的《雀村往东》《青,麒麟》时有过明显的突破性尝试,在最近的《离信之雾》这种尝试经验还是返回到了他最熟悉的地方,在这种反复的尝试中我们不只是感觉到了作为中坚的力量,更看到了敢于咬自己舌头的勇气。
把这2个人放一起其实并不是他们的相似性,他们之间唯一的相似性就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共在一家画廊里。所谓物极必反正适合这2人在一起的原因。自2009之后徐震已经“尿遁”消失,这根“如意金箍棒”现而今已经变成了没顶公司。这个金蝉脱壳带来的可能性已经让没顶忙的不可开交。从艺术家个人的角度说,这次解脱是对个人的解放,从对个人的可能性开发转变到对艺术本身的可能性开发。当一个艺术家不再仅仅专注如何创作一件杰作的时候还将做什么呢?是要静观其变呢?还是要赶紧下水以身试法?当然没顶同样要面对很多质疑,团体创作?画廊模式?和各种形式擦边的没顶,还需要在不断的出击中给大家一个更加清晰而明确的形象。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即便徐震藏起来,抛出一个没顶参与到这个名利场来角斗,但是他使用的计量其实还是他作为个人的时候使用的拳术,而这一点对于他建立公司化的初衷是相悖的。公司的特性没有展示出来,作为公司化运营的特别之处还未成让人体验到。所以怎么化解这个魔咒才是一个最致命的关键。环顾无人只好自己解决。只道:一场寂寞凭谁诉,只能呆到丛中笑。

刘韡
用两个字形容刘少爷那就是“我顶!”,这个“我”不是胡说八道的我这个我,而是他自己。在预测2010今后两年艺术可能性的时候说到过抽象型艺术的发展,在观念继续深化与形式抽象化的双重转变中,老的创作思路与方法将被彻底淘汰,刘少爷用“我顶”的气势把刘氏风格做的风声水起,当然在这种强烈的设计感背后隐藏的危险也是如同丝丝寒意般刺人心髓。如何在“我顶“的气势下避免“外强中干”的嫌疑.那就是下一个需要用牙啃掉的啤酒盖。

邱志杰
作为超级赛亚人的邱老师,不光会说,还能做。当然有不少观众认为他是做的没有说的好,也至于有人称之为话痨型艺术家,从总体艺术到艺术治疗,长江大桥为基点的扩散式发展,老邱在激动的寻找着自己最大可能性:从奖状到皮影,从墨汁到水牛,,从马远到铁轨,老邱一个一个的解决大家的质疑,缺钙补钙,缺啥补啥。从一定程度上讲,中坚类型的艺术家都在进行着这种类似项目化的艺术创作,从更大的结构里来讲述自己的想法。这个对老邱来是一个比较拿手的方式,但也是因为大家对这些结构里单个艺术品形式的质疑成了水桶最短的那块木板。在一个更完美的载体出现后,这一切也将不再是问题了。有诗云:四十年来寻剑客,几逢花发几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后感性之后
张慧,石青,王卫
从北影厂的联合现场再到站台的那次乱伦之后,加上市场的崛起以及内外各方面的条件的变化,后感性群体便开始各自创作之路。乌导因为业务繁忙更多时候成了周末娱乐的票友玩家。5、6年之后的今天,除上面已经成功转型两位后感性,剩下的张慧,石青、王卫三人之间如同随着岁月带来的相貌变化一样,越来越不一样了。用老汪的话说,张慧的画制造一种延时给人一种短缺。从装置和表演转回到绘画的张慧也许将从这个角度给绘画带来新的气象。剑厂的创建到随后的几次展览,马赛克瓷砖的拼绘出了另外一个王卫,并也安家落户到了北京的一个画廊。进入香阁纳以后的石青也在最近从纠结中盘旋进另外一层空间,虽然还在继续纠结但是浙江是另外一种状态了。至此后感性的“余孽”们基本上全部被收编了。面对收编后的发展这三人面对的困境难度其实并不比上面二位难多少。也正是种未被全部开发了解的状态给予大家一个希望的期待。花开二度几时来?

杨振中&阚萱
作为中坚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当上了爸爸妈妈。当时有人说ucca应该是九鼎之尊,而这尊说的便是奶爸老杨。其实UCCA是5个也好,8个也罢并不妨碍我们对中坚的理解。杨的作品从实实在在的生活里轻轻松松的出来又实实在在的回去,在这个看似平淡而巧妙的过程里捎带着幽默把生活和日常事物的本质暴露在这段体验之中。这种“我在生活”的状态也同时体现在阚萱的作品。从细微处入手把特殊的体验灌注进去,留下他们特殊的印记。当我们开始疲倦维他命风情的时候,我们却忘记了生活的别处,其实有着另外一支不一样的体验在我行我素的活着。由于个人差异很难说这样的气质具有风靡的趋势,但是这种真实的生活状态比起上述我们看似厌倦的机巧情趣来更有种让人贴心的自省。这种未被完全发掘的气质对疲软的现状是一种新的可能,从中坚本身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有待继续开发的补充,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坚之后的那一辈人来讲是个很好的启发。当然这些更年轻人的还在陶醉自己的生活,忘记了早已经存在的这条线。接下去的路看起来很迷茫,却又似乎又充满很强的希望。

王兴伟
在预测2010风骚之时就说到过王姐夫。从观念深化的角度上看,老王和吴山专是拴在一根绳子上的两个不同的蚂蚱。虽然个头不一样,但是都属蚂蚱一族。老王的幽默一直很吸引人,也正是老王的幽默一直让他很老王,这似乎又成了某种负担。有诗偈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结束:
从内心说我们激烈的渴求着中坚的坚挺,但是这种渴求又在一定层度上僵化成镣铐死死的铐住我们。我们追求的不是坚挺与否,而是求够不够坚挺。也就是为了尽量避免因为什么而什么什么之后落下心理阴影。如果说上一波人是垦荒,那么中坚这股力量将是带着中国当地艺术开始精耕细作的第一锄,这种精耕细作必然就将面临专业化,市场化,体制化的新挑战,一方面他们需要建立这样的制度但是同时又要打破这样的制度。在接下来的2010谁将成为坚挺的中坚?在这个不断需要标榜才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时代,此时的中国艺术恰恰是那个敢于最不想成为中坚的中坚将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
中坚之问题如鱼饮水,冷暖各自知。所以此等闲话全凭胡说八道为博大家一笑。搞首苏东坡的小诗结尾: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就这几个人翻来覆去地写,你们artbaba的写手们能不能有点创意?
不知道这种自摸式的写法还要继续到哪天。谢谢。
不知道这种自摸式的写法还要继续到哪天。谢谢。
就这么几个人,没完没了的抄,真丢人
是有点肉麻了....
不会吧,还有我哪。
可以自我推荐不?咱也想上位。。
为啥总轮不到!!!
为啥总轮不到!!!
这一代人中还有一些有希望在上一层楼的:宋冬、高世强、陈晓云、蒋志
还有我们,周小虎和张青
不能没有我,小波

还有我,岳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