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消费”的影响力
发起人:小脚丫丫  回复数:0   浏览数:2277   最后更新:2009/12/27 11:48:51 by 小脚丫丫
[楼主] taiguolao 2009-12-27 11:48:51

《当代艺术现状之猥琐-油画-120》
冬子开画展,意料之中的事。就像写文章的人早晚要出书,做音乐的人早晚要出专辑一样。这样的混蛋逻辑,实际上很适用。
身份不同的人写出的东西罗列在一起倒是比喝酒谈天来的更有意思。就像聚餐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参与做一道菜一样,倒不见得做的有多好,而是恰如其分的享受其表现。
我想我应该不会猜错,如果我不介绍下冬子,其他人的文章中也不会出现以下内容:冬子,西安美术学院05级油画系学生,迫于父母意愿,在2年后将退学计划为休学,在休学的这一年里,他用半年的时间 闷头创作,画了这些画,准备画展。
而在这期间总结为之过早,却大可自由评说。抛开作品,冬子的好处是有让人感到亲切的民间绘画方式,只是还没有可以令人尊敬的学院派绘画背景而已。这当然不是问题,只是有些外人太小气。
所有人眼中的冬子多少有点女性的阴柔之气,这样4副《自画像》中的3副流于唯美,又从矛盾出发,建立一种虚无,却让自身满足。另一种则是反映和关注当下的,也是作为一名艺术家最不可缺的,从黑煤窑到地震一路走去,并有继续走下去的趋势。而更有波谱意味的《当代艺术现状之猥琐》,也让岳敏君的大头终于贴在了舒勇的乳房上。也有更加调皮的《红墙》,一面红墙下的老鼠洞旁边,守着一只加菲猫,为什么是猫而不是老鼠呢?有猫才有意思。
冬子的有些作品是不能隔夜的,这和状态有关,也是认真严肃的态度体现,却因为没有打破状态的勇气,少了一些可能性。
用《在女人面前像和小女人,在男人面前像个大男人》这样的句子作为画展的名字,正是体现了冬子内心的一种分裂情绪,而在看过作品之后,又能感觉到冬子对分裂情绪的积极转化。和一些诗人、剧作家的情绪转化如出一辙。
画画的同时是可以动动嘴的,而我则喜欢在这时候和冬子聊天,是因为这个时候他最有激情,并陶醉其中,聊天都会变的有气场。但聊多了有怕扰乱到内心,我也是爱动嘴之人,不好控制自己,再加上冬子天生的好脾气,最后只得作罢。而写字就没有画画这么“悠闲”了,你见过一边写文章一边夸夸其谈的人吗?我没见过。
我确不是懂画之人,只凭经验和感觉去判断难免有误,也因此让文章流于随笔,而又在三八之余,又让随笔随意的没有道理起来。
权当饭桌上那一盘颜色鲜艳却调料不适的凉菜吧。
祝福的话就不说了,大家时间还长,细水长流吧。
[沙发:1楼] guest 2009-12-27 19:18:29
2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