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大卫•林奇巴黎版画个展
发起人:小母牛  回复数:14   浏览数:3584   最后更新:2010/04/26 00:00:00 by guest
[楼主] 阿提爸爸 2010-04-26 00:00:00


佩斯北京李松松个展
抽 象         

时间:2009年11月28日-2010年1月30日
地点:佩斯北京


在张晓刚的史记之后,佩斯再次推出了李松松的抽象。从前言透露的信息看,佩斯似乎在寻找一个中国之印。史记里面那种秋愁一样的感觉在抽象里面转化成以块块厚实的颜料堆积拼接成一张张熟悉而陌生的画面。带有典型60-70年代色彩倾向的画面再现一件件“大事件、小事件、有意义的事件和无意义的事件”。现在的绘画艺术家似乎都不满足一张白净四方的画布,开始堆积开始喜欢不规则,开始喜欢上铝板。

展览如同一个蛋糕房的奶油绘画一样处处都流露出甜腻而黏糍感觉。一块铝板(不锈钢?)上面涂抹过的颜料更像是奶油操作台上工作后留下的斑斑痕迹。拼接的画面内容被这种强烈的感觉色块分割和掩盖也许这就是抽象的来由。即便如此抽象,但我还是认出来那位正好周年祭的杨壮士和他那把钢刀。

随波逐流的浪迹在展厅,越往下看越有种恨不得伸出一根指头挖出一块放进嘴里的冲动。耳目口舌一起尝尝这中国特色的抽象味道!


---------------------------------------------------------------------

前言
冷林

中国当代艺术不仅仅表现在对整个世界当代艺术的积极参与上,而且还有一个
更重要的内容,就是对自身文化发展的不断反叛和认识。

中国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她的社会主义实践。这是一种根据理论的社会实践。“现实”成了其中被组织和调动的因素。“现实主义”是中国当代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当代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现实世界中,这种来自中国的“现实”颇具政治性,“现实”以事件和制造事件的意识形态冲动被组织和认识,而对事件的塑造和认识就是一次政治性的行为。这种政治性行为超越于事件的现实性本身,同时也以一种认识构筑了现实,并把现实组织了起来。

中国当代艺术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发展的。在一个实践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地方,“当代”本身便是对这一实践本身的反思。李松松的绘画就是这种反思结果的一部分。

李松松的绘画是对具体内容的触及,这些内容包含大事件、小事件、有意义的事件和无意义的事件,而所有这些内容都事先以一种视觉的方式存在并被触及。对于艺术家来说,这些内容是一种等待认识的视觉认识、等待认识的视觉意识形态。

艺术家把这些视觉内容分解成许多小的部分,然后在画布上单独复制各个不同
的部分。艺术家在画布上分解画面一方面是为一种认识制造着障碍,另外,通过一种跟事先的视觉认识相反的方式——非叙事化的色彩填空和涂抹——一步一步地完成“局部”,这些“局部”在创作过程中,是被作为一个一个的色彩项目完成的。
而对这些“局部”的处理,艺术家也在试图用不同的手法:在画布上,艺术家用厚
厚的颜料层的堆积和对堆积层的涂刷与划写来回避有方向感的塑造;在被分割的铝板表面上,艺术家通过铝板表面对颜料附着力的改变调换画法,改变涂抹的速度,试图对习惯制造出一种陌生感。而所有这些调整和改变意在有意识地塑造距离。艺术家意图制造这种“局部”的刻板,并试图在这种刻板中完成“局部”的无关联工作。最后再一次把这些无关联工作组合进最初在图像分解前的联系。这是一次破坏后的联系,也是一次障碍后的缝补。通过这么一次联系和缝补,视觉图像就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完整性和关于完成性、意识形态性和关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这种关系产生了对完整性和意识形态性的距离,而我们感受的这个距离就是抽象。她既是政治的,又是美学的。艺术家在制造这种抽象中获得自己的位置和角度,从而形成一种自觉。从李松松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现实主义艺术既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是个人的;而所谓的政治视觉形式也同样可以根植于个人的创作力中。

20世纪以来,艺术史在一种视觉逻辑里发展并影响着全世界。而在上个世纪90
年代,当视觉逻辑遇到多元文化的挑战时,整个艺术史和对艺术的认识就面临着一种重新的调整和改写。而当代中国艺术家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实践后,重新把一种社会政治实践的概念纳入到视觉领域中来,为整个视觉世界增添了新的内容。“当代”在中国不仅仅是一种时间上的概念,她更重要地显现为对此前的一切保持距离。李松松的绘画也正以它清晰的态度呈现着这一距离。






相关链接:

北京佩斯】张晓刚史记个展现场!!!
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27610&ForumID=8&Category=&lange=cn
[沙发:1楼] 阿提爸爸 2009-11-28 21:37:50














































[板凳:2楼] guest 2009-11-29 10:18:06
大手笔、大制作···
[地板:3楼] guest 2009-11-29 10:58:45

这种绘画摆明了就是献媚,怎么会是对自身文化发展的不断反叛和认识,冷林真敢胡说。。。
[4楼] guest 2009-11-29 11:01:45
为谁献媚?为你献媚吗?
[5楼] guest 2009-11-29 12:12:01
我就觉得冷林说的挺好的,文章也写得挺好。

松松的画也不错。

有一种独特的对当代社会和历史、文化的思考和表现。
[6楼] guest 2009-11-29 12:19:32

[quote]引用第6楼guest于2009-11-29 12:12:02发表的:
我就觉得冷林说的挺好的,文章也写得挺好。

松松的画也不错。

有一种独特的对当代社会和历史、文化的思考和表现。...[/quote]

如果从你的角度来看,这种画就该不如高氏兄弟和老金锋的那种更为独特的对当代社会和历史、文化的思考和表现
[7楼] guest 2009-11-29 12:37:14
不是所有艺术必须是批判的吧。不是所有批判艺术必须是那么具象的吧。有点想象力吧宋庄土鳖。
[8楼] guest 2009-11-29 12:59:41
冷林真敢胡说!!

这是一场商业秀!
[9楼] guest 2009-11-29 13:06:49
看了,很商业的展览.
[10楼] guest 2009-11-29 13:15:40

[quote]引用第8楼guest于2009-11-29 12:37:15发表的:
不是所有艺术必须是批判的吧。不是所有批判艺术必须是那么具象的吧。有点想象力吧宋庄土鳖。...[/quote]

不是所有艺术必须是商业的吧。不是所有商业艺术必须是抽象的吧。不是所有土鳖都是宋庄的吧。
[11楼] guest 2009-11-29 13:51:20
如此煞笔的画竟然也叫抽象??
[12楼] guest 2009-11-29 14:32:58
楼上的傻逼说说什么是抽象
[13楼] guest 2009-11-29 14:58:13
这些托啊~~~~~~~~~~
[14楼] guest 2009-11-30 03:07:44
松松的话还是满童真的。
冷林的前言么就太商业了吧!
拿了别人的钱哪有不吹的么、、、
佩斯就是牛
[15楼] sheepo 2009-12-01 21:54:29
第一眼看了就觉得喜欢,很可爱的,支持一下这个作者
[16楼] guest 2009-12-01 22:55:53
好看,像蛋糕,想吃,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感觉了
[17楼] guest 2009-12-02 08:52:04
这个几巴冷林,拿了佩斯的工资就得替人家胡说八道!哪跟哪啊?冷老师,您什么时候开始帮佩司把西方的三流“视觉”垃圾往中国卖?还等什么呢?你这个吃美术屎的财迷,是在瞎忽悠中国的土大款呢?还是在污蔑中国“视觉”艺术工业的智商?
[18楼] guest 2009-12-02 12:07:18
简单,但是出效果,是好作品
[19楼] guest 2009-12-02 16:34:18
18楼急了。。。
[20楼] guest 2009-12-02 17:27:26

从李松松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现实主义艺术既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是个人的;而所谓的政治视觉形式也同样可以根植于个人的创作力中。

冷林这话缺乏一个严肃的批评家的态度,公共的就是公共的,每个人都有权利霸为己有,就像松松画的杨佳,至少有三四个艺术家借题发挥过.如果一个艺术家不够自觉或不够独立,那么运用现实中的大事件、小事件、有意义的事件和无意义的事件进行图解就是最为便捷的途径了。
另外,真的看不出松松的画哪里抽象,就像我看色盲测试表一样,再具象不过了!也许在色盲眼里很“抽象”。权且理解成冷林说的是画后面的观念很“抽象”吧~
[21楼] guest 2009-12-02 18:00:46
秋愁!?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佩斯?!李松松?!秋愁?!哈哈哈哈!
[22楼] guest 2009-12-02 18:06:47
装饰绘画也可以是艺术
[23楼] guest 2009-12-02 18:08:19
装饰绘画也可以是艺术
[24楼] guest 2009-12-02 19:31:10
画面象奶油,多色象多色的奶油,可以取名奶油画派,也可以是奶油画派的深入
[25楼] guest 2009-12-02 19:56:44
装饰绘画也可以是艺术-----有道理啊
[26楼] guest 2009-12-02 21:56:40
你在德国的经历一点好的也没学到,只学会了在商业上怎么投机钻营,可悲
[27楼] guest 2009-12-03 01:13:12
冷林是一财迷没说错!
[28楼] guest 2009-12-04 09:55:43
很多人画厚,但看过之后,这里的细节是不同,李这里并不是一直往上放东西的,这个过程是个才情化的过程,是对绘画大传统的致意。是对宏观叙事的再铺捉。也是对中国绘画士人精神的诠释。
[29楼] guest 2009-12-04 13:27:41
成功艺术家的范儿吗?
[30楼] guest 2009-12-15 23:37:56

[quote]引用第3楼guest于2009-11-29 10:18:07发表的:
大手笔、大制作···...[/quote]

[31楼] guest 2011-02-19 14:09:41

[32楼] guest 2011-06-10 22:09:41
蛋糕厂赞助的
[33楼] guest 2011-06-11 16:48:14
中国的里希特变种都成大腕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