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艺术家是如何工作的
发起人:iberiart-work 回复数:18
浏览数:3222
最后更新:2009/12/22 13:51:37 by guest
欧洲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是很常见的起义形式,农民反抗地主和农奴制度,包括1358年法国的扎克雷起义,1381年英国农民起义,1524年-1526年德国农民战争和1573年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农民起义。
《水浒传》在中国大陆曾被归类为农民起义小说。
农民起义通常是指由农民阶层发动的武装反对统治阶级的运动.
历史上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是发生在统治阶层对农民阶层的横征暴敛时期,由于农民阶层得不到最底的生存保证而自发的武装起义运动.
在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宋江起义的导火线是宋朝廷为解决财政困难,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贫苦的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长期积压在胸中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他们在宋江等人的领导下,铤而走险,武装聚险,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到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这支农民队伍正式宣告起义。
史书记载,宋江起义军中有三十六个主要头领。他们是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张青、燕青、孙立、张顺、张横、呼延灼、李俊、花荣、秦明、李逵、雷横、戴宗、索超、杨志、杨雄、董平、解珍、解宝、朱仝、穆横(《水浒传》为穆弘)、石秀、徐宁、李英(《水浒传》中为李应)、花和尚(《水浒传》有姓名为鲁达、鲁智深)、武松。宋江起义军总人数由于史书无记载,无法统计,估计有近万人。《水浒传》写梁山好汉有一百零八将,那是小说家的虚构,作者施耐庵、罗贯中等人“欲成其书,以三十六为天罡,添地煞七十二人之名”,以使小说更添传奇色彩以迎合百姓喜好,琅琅上口,便于流传。但小说毕竟是小说,读者不可将它当成真实的历史。
中国的农民起义最后鲜有成功者,多数是被地主或官僚阶级摘了果实,李自成和洪秀全是两个特别的例子.但洪秀成以妖术取得局部胜利.李自成好歹结束了一个王朝,取得全局性胜利.但两人都没有治理天下的本事,农民起义一直在政治上是盲目的/没有远见的.中国古代历史少有靠农民起义而推动社会发展的情形,世界上也少有靠农民起义成功的例子,农民一直是中国社会的底层,从统计角度看,这个阶层缺少真正的领袖,因此,中国的发展应该以安抚农民为第一要务,而在城市化后,应该是"农民和城市下层平民",这个层面挑起的激烈行动,不会对历史进程产生实质的影响,反而会造成社会不必要的动荡.这是对农民起义从根本上进行否定.更进一步,社会的进步如果到了必须靠革命才得以推动的话,是社会成本相当大的非最优选择,也是最后不得以的选择,社会治理结构必须进行再造,不仅要避免群众革命性激烈行为,而且应使社会前进的力量通过正常的社会成本小的渠道释放出来.
目前的人民民主专政模式是否具备这样的疏导释放能力,是个很大的问题.改良还是更激烈的改革,需要衡量这种能力释放造成的影响,固然,过于缓慢的改良有可能引爆社会矛盾的炸弹,使改良未成身先死在路上;太激烈的改革也可能会使瞬间释放能量过大,而对社会稳定的基础结构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失,从而蹈入剧烈社会动荡路径而在相当一段长时间内不能达到均衡状态.
画不错
目前的人民民主专政模式是否具备这样的疏导释放能力,是个很大的问题.改良还是更激烈的改革,需要衡量这种能力释放造成的影响,固然,过于缓慢的改良有可能引爆社会矛盾的炸弹,使改良未成身先死在路上;太激烈的改革也可能会使瞬间释放能量过大,而对社会稳定的基础结构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失,从而蹈入剧烈社会动荡路径而在相当一段长时间内不能达到均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