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出租,无需装修,即可入住
“2009艺术长沙”
时间:2009年10月23日至2009年11月23日
展览地点:湖南省博物馆
开幕时间:2009年10月23日下午5:30
学术研讨会:2009年10月24日,湖南省博物馆会议厅
零九 艺术长沙
艺术之旅又将绚丽起航。继2007年9月举办过首届“艺术长沙”后,2009年10月23日,岳敏君、隋建国、曾浩、他们组合、杨福音五位在湖南省博物馆的艺术联展,将形成第二届“艺术长沙”的文化之旅。主办单位承袭上次艺术长沙的创新风范,在一架北京到长沙的满载着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评论家、收藏家的飞机上发布了这个消息。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岳敏君的代表性作品《傻笑》系列,让其笔下的“笑脸”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当代艺术的重要符号。作为“肤浅偶像的制作者”,岳敏君随着他的“笑脸”系列声誉日隆,但岳敏君却并没有因此而止步、而是在不断地尝试着新的艺术路径,创作出了诸如“场景”系列、“迷宫”系列等许多风格样式完全不同的作品。在本届“艺术长沙”上,岳敏君将展出的《场景》系列,共带来21件近四五年来的作品,可以代表他10年多来对艺术新的思考和表达。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兼雕塑系主任隋建国是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以“中山装”为代表的雕塑作品《衣钵》系列,让他名声远扬。从塑造实物到讨论物体的存现,从而建立情感表达的途径,隋建国为中国的雕塑实践开拓了一片新领域。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特意为“艺术长沙”所做的雕塑作品《长沙的沙》,是隋建国亲自在湘江边取沙后,带回北京所精心创作的作品。这座雕塑作品除了在本次“艺术长沙”上展出,也将永远地留在省会长沙。
被称为“画布上的玩家”的曾浩,1989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对人际关系“疏离”的描述,是曾浩作品的出发点,曾浩将人与物以平等的方式,散布在象征宇宙(或仅仅是人世)的画布上,造成一种强烈的“虚拟空间”的“真实”感。曾浩一方面坚持绘画的创作方式,一方面又拓展为雕塑、装置等立体空间艺术的领域。承载着以往的创作线索和脉络,此次曾浩的参展作品为一件大型装置,意在表现当代社会人与环境的彼此疏离,强调了文化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急迫与必要。
由青年艺术家赖盛和杨晓刚组成的“他们组合”,正式成立于2002年,至今已经七年。之所以叫“ 他们”,是为了抛弃虚假和泛滥的自我标榜的“自我和个性”,在一种“新集体主义”的合作之下去寻找“他们的个性”。“他们”不为各种各样的当代绘画所限,而是能巧妙利用、揉合和转换了已有的绘画观念和形式——既采纳蒙太奇式的立场,又采用超现实主义手法等等。“他们”的绘画把现实与超现实、真实与梦幻、平静与焦虑、秩序与混乱、对象与象征进行了富有哲理的并置,既表现了外部世界与个人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及其产生的某种苦涩、孤寂和距离之感,又戏谑和批判了隐藏于图像背后的现代人的欲望。
作为土生土长的湖南长沙人,客居广州16年的艺术家杨福音是一位充满中国趣味与活力的艺术家。杨福音艺术馆2006年创建在长沙烈士公圆年嘉湖畔。2008年5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福音》,是对其创作生涯的一个小结。杨福音也由此成为湖南继齐白石、黄永玉之后入选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的又一位杰出画家。美术界认为,杨福音在中国画上数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反线描画法,不但继承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同时开拓了中国绘画的新领域,对人物画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他的画纯粹简约,充满现代感。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让人过目难忘,诞生了一种新的中国画的美学风范。
在2009年“艺术长沙”上,这五位艺术家将展出绘画作品、雕塑、以及装置性作品100多件,这是既2007艺术长沙后,当代艺术又一次生动造访古城长沙,古老的长沙与以创新为灵魂的当代艺术的交流互动和融合,又将使这一次“文化之旅”,更加意义深远。
艺术长沙是一场集体手淫
我们先来看两篇各异的报道:
“堪称国内最奢华、成本最高的当代艺术展,上周在湖南博物馆亮相。由湖南收藏家谭国斌出资主办的“2009艺术长沙”艺术展,广邀200多位艺术家、收藏家、批评人和媒体记者从北京飞抵长沙,新闻发布会也特意安排在飞机上进行。“艺术长沙”活动包括开幕式和一场学术研讨会,据称整个活动耗资达600万元。原定于全天进行的研讨会,后缩减为半天时间。声势浩大的艺术活动,持续的时间没有超过30个小时。”(南方都市报2009年10月28日《最烧钱当代艺术展奢华亮相》)
“著名美术评论家易英、吕澎分别主持了研讨会。来自美术界、评论界和收藏界知名人士王鲁湘、孙振华、殷双喜、邹跃进、谭天、鲁虹、顾振清、张卫、雷铎、冀少峰、高岭等围绕“艺术长沙”活动的成功举办分别作了发言,大家对该活动主办方推出的京湘包机“艺术飞行”的创意给与了很高的评价,体现了专业高端、产业高端与湖南主流媒体互动的整合优势,并认为将当代艺术与传统中国画并置的展览格局是“艺术长沙”有别于其他当下艺术展览模式的又一次拓展。”(某艺术网媒《五项艺术展览呈现2009“艺术长沙”视觉盛宴》)
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暗含讽刺,而网上各大艺术媒体的报道,不是对主办方新闻通稿千篇一律的引用,就是夸大其词的吹捧,简直不忍卒读。
“2009艺术长沙”只不过是一个地方收藏家策划的五个艺术家的联展,其中一个还是从事传统书画的老年画家,展览作品结构极其糟糕,既无任何学术含量,也无任何双年展或博览会色彩(虽然它的名头动不动让我们联想到时下流行的“艺术北京”之类的)。但吊诡的是,在这个有钱的地方收藏家巨资炮制的盛大开幕式上,我们看到了众多油头粉面的明星艺术家,衣冠楚楚的收藏家,煞有介事的批评家,和苍蝇一样乱飞的艺术媒体。他们刚从北京空运到这个城市,从下榻的五星酒店坐了好几辆豪华大巴出来,成群结队,熙熙攘攘,气宇轩昂,装模装样,在湖南省博物馆前的空地上,和不懂艺术的地方文化官员、油腔滑调的湖南卫视主持混杂在一起,在这个秋意渐凉的午后以精英的姿态出演了一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文化秀。
“艺术长沙”这个徒具其名的“宏大”展览究竟做给谁看?它所组织的这个庞大阵容的明星艺术家、批评家、收藏家和艺术媒体队伍空降到长沙要干什么?
长沙只是一个当代艺术欠发达的二线城市,在城市文化形态上具有中国任何一个中部城市的特点,即上层文化意识形态非常守旧和死板,而底层市民文化强调“及时行乐”和“有了快感就要喊”。90年代以来长沙形成了以“洗脚”为特点的休闲文化和以“超女”而出名的选秀文化。长沙本土当代艺术进程缓慢,对城市文化结构几乎没有影响。对长沙市民社会进行文化更新和艺术教育虽显必要,但把一个声势浩大的明星艺术家、批评家、收藏家队伍空降到长沙,除了让长沙市民觉得开幕式人多之外,这种人为制造的文化泡沫和视觉奇观对于本土的当代艺术生态无半点好处,助长了艺术圈豪奢铺张的恶劣之风,暴露了一个城市文化的贫困与粗俗。
财大气粗的“艺术长沙”彰显了中国当代艺术圈急功近利、狼狈为奸、各界合谋的生态特征。收藏家的炫富只能露出当代艺术圈裤裆下的暴发户老底,批评家们的“研讨”只是合伙强奸学术的尊严,而所谓明星艺术家的出场只能让人呕吐——真把自己当大师。这种其乐融融、假大空的文化表演无异于集体自慰,只能是一种快感想象的自我满足和狗咬自己尾巴般的自娱自乐。
一切都像几年前南方周末所预言的那样:中国当代艺术正在玩死自己!
史上最烧钱当代艺术展在长沙奢华亮相
200余人空降长沙,入住五星级酒店,为每位参展艺术家出精美画册
耗资巨大的“艺术长沙”,在长沙遭遇看不懂的境遇
本报讯(记者 钟刚)堪称国内最奢华、成本最高的当代艺术展,上周在湖南博物馆亮相。由湖南收藏家谭国斌出资主办的“2009艺术长沙”艺术展,广邀200多位艺术家、收藏家、批评人和媒体记者从北京飞抵长沙,新闻发布会也特意安排在飞机上进行。“艺术长沙”活动包括开幕式和一场学术研讨会,据称整个活动耗资达600万元。原定于全天进行的研讨会,后因“嘉宾有其他的事情”,缩减为半天时间,在当天上午就仓促地结束。声势浩大的艺术活动,持续的时间没有超过30个小时。
飞机上开发布会只是噱头?
“艺术飞行”的包机在10月23日上午11点左右从北京开出,机上嘉宾堪称囊括了当代艺术界的大腕级人物,包括有当代艺术界四大天王之称的张晓刚、方力钧和岳敏君,范迪安、张晴、赵力、冷林、皮力、吕澎等重要艺术机构的负责人、批评家等也出席了这一活动,参加艺术飞行的人数近两百人。
在包机上的发布会,艺术家除了简单地介绍自己的作品,还品尝了湖南特产的黑茶,茶杯上印有艺术家的名字及其作品。一位工作人员称,在飞机上发布的信息和主办方先前提供的新闻稿相比,实际上并无太多新的内容。
200多位嘉宾,全部入住的是一家位于长沙市中心的五星级酒店,当天下午的开幕式,由湖南著名主持人汪涵、张丹丹担纲主持。晚宴也相当奢华,两辆中巴,八辆大巴,将宾客拉到据称是长沙最大宴会厅,由于人数太多,局面完全失控,超出原计划的三分之一。
今年的“艺术长沙”是继2007年创立后的第二届,主办方称,首届“艺术长沙”也许会被认为是艺术市场旺盛期的“一锤子买卖”,那么,这一届活动将是对这一说法的正面回应。活动出资人谭国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称,“外界一直讨论金融风暴对艺术市场的影响,我怎么一点都没有觉察到?”对于曾经包下火车、飞机后的“艺术长沙”,下届将使用什么交通工具的问题,谭国斌说,“这是一个秘密”。
研讨会“因嘉宾有事”,一天改半天
“艺术长沙”艺术展继续在湖南博物馆进行,展览以个展的形式进行呈现,共推出岳敏君、隋建国、曾浩、他们组合、杨福音五个(组)艺术家的个展。
除岳敏君展出的是临摹历史场景、剥离人物的旧作——《场景》系列,其他艺术家都展示的是新近创作,隋建国放大并复制了湘江的一粒沙,艺术家曾浩在湖南博物馆的展厅种下了一些树木,由青年艺术家赖盛和杨晓刚组成的“他们组合”,并不太为人所知,他们在这次展览中,展出的是一组充满着都市欲望的油画作品。
在四组当代艺术个展之外,国画家杨福音出现在当代艺术扎堆的展览中,也是颇令人意外,杨福音展出的是近两年创作的一大批新作。据悉,和以往一个展览出一本画册的方式不同,“艺术长沙”主办方为每一位参加艺术家单独出版了精美的画册,均为铜版纸印刷,耗资不菲。
不过,耗资巨大的“艺术长沙”,遭遇到“看不懂”的遭遇,长沙当地媒体的报道主题均围绕看不懂展开。在开幕次日,记者也在湖南博物馆的展厅注意到,相比楼下陈列有马王堆出土文物的展厅的拥挤情景,展示当代艺术的三楼展厅,显得极为冷清。
作为策划人的谭国斌称,将当代艺术带到长沙是他的期望,不过,对于选择艺术家的标准,他并未进行直接说明。作为展览的附属部分的研讨会环节,主题也定为“当代艺术如何能在长沙发生”,原定10月24日全天进行,后因故压缩在上午时间仓促进行。谭国斌对此解释说,“压缩时间的原因,是因为有些嘉宾有其他事情”。
时间:2009年10月23日至2009年11月23日
展览地点:湖南省博物馆
开幕时间:2009年10月23日下午5:30
学术研讨会:2009年10月24日,湖南省博物馆会议厅
零九 艺术长沙
艺术之旅又将绚丽起航。继2007年9月举办过首届“艺术长沙”后,2009年10月23日,岳敏君、隋建国、曾浩、他们组合、杨福音五位在湖南省博物馆的艺术联展,将形成第二届“艺术长沙”的文化之旅。主办单位承袭上次艺术长沙的创新风范,在一架北京到长沙的满载着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评论家、收藏家的飞机上发布了这个消息。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岳敏君的代表性作品《傻笑》系列,让其笔下的“笑脸”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当代艺术的重要符号。作为“肤浅偶像的制作者”,岳敏君随着他的“笑脸”系列声誉日隆,但岳敏君却并没有因此而止步、而是在不断地尝试着新的艺术路径,创作出了诸如“场景”系列、“迷宫”系列等许多风格样式完全不同的作品。在本届“艺术长沙”上,岳敏君将展出的《场景》系列,共带来21件近四五年来的作品,可以代表他10年多来对艺术新的思考和表达。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兼雕塑系主任隋建国是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以“中山装”为代表的雕塑作品《衣钵》系列,让他名声远扬。从塑造实物到讨论物体的存现,从而建立情感表达的途径,隋建国为中国的雕塑实践开拓了一片新领域。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特意为“艺术长沙”所做的雕塑作品《长沙的沙》,是隋建国亲自在湘江边取沙后,带回北京所精心创作的作品。这座雕塑作品除了在本次“艺术长沙”上展出,也将永远地留在省会长沙。
被称为“画布上的玩家”的曾浩,1989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对人际关系“疏离”的描述,是曾浩作品的出发点,曾浩将人与物以平等的方式,散布在象征宇宙(或仅仅是人世)的画布上,造成一种强烈的“虚拟空间”的“真实”感。曾浩一方面坚持绘画的创作方式,一方面又拓展为雕塑、装置等立体空间艺术的领域。承载着以往的创作线索和脉络,此次曾浩的参展作品为一件大型装置,意在表现当代社会人与环境的彼此疏离,强调了文化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急迫与必要。
由青年艺术家赖盛和杨晓刚组成的“他们组合”,正式成立于2002年,至今已经七年。之所以叫“ 他们”,是为了抛弃虚假和泛滥的自我标榜的“自我和个性”,在一种“新集体主义”的合作之下去寻找“他们的个性”。“他们”不为各种各样的当代绘画所限,而是能巧妙利用、揉合和转换了已有的绘画观念和形式——既采纳蒙太奇式的立场,又采用超现实主义手法等等。“他们”的绘画把现实与超现实、真实与梦幻、平静与焦虑、秩序与混乱、对象与象征进行了富有哲理的并置,既表现了外部世界与个人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及其产生的某种苦涩、孤寂和距离之感,又戏谑和批判了隐藏于图像背后的现代人的欲望。
作为土生土长的湖南长沙人,客居广州16年的艺术家杨福音是一位充满中国趣味与活力的艺术家。杨福音艺术馆2006年创建在长沙烈士公圆年嘉湖畔。2008年5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福音》,是对其创作生涯的一个小结。杨福音也由此成为湖南继齐白石、黄永玉之后入选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的又一位杰出画家。美术界认为,杨福音在中国画上数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反线描画法,不但继承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同时开拓了中国绘画的新领域,对人物画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他的画纯粹简约,充满现代感。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让人过目难忘,诞生了一种新的中国画的美学风范。
在2009年“艺术长沙”上,这五位艺术家将展出绘画作品、雕塑、以及装置性作品100多件,这是既2007艺术长沙后,当代艺术又一次生动造访古城长沙,古老的长沙与以创新为灵魂的当代艺术的交流互动和融合,又将使这一次“文化之旅”,更加意义深远。
艺术长沙是一场集体手淫
我们先来看两篇各异的报道:
“堪称国内最奢华、成本最高的当代艺术展,上周在湖南博物馆亮相。由湖南收藏家谭国斌出资主办的“2009艺术长沙”艺术展,广邀200多位艺术家、收藏家、批评人和媒体记者从北京飞抵长沙,新闻发布会也特意安排在飞机上进行。“艺术长沙”活动包括开幕式和一场学术研讨会,据称整个活动耗资达600万元。原定于全天进行的研讨会,后缩减为半天时间。声势浩大的艺术活动,持续的时间没有超过30个小时。”(南方都市报2009年10月28日《最烧钱当代艺术展奢华亮相》)
“著名美术评论家易英、吕澎分别主持了研讨会。来自美术界、评论界和收藏界知名人士王鲁湘、孙振华、殷双喜、邹跃进、谭天、鲁虹、顾振清、张卫、雷铎、冀少峰、高岭等围绕“艺术长沙”活动的成功举办分别作了发言,大家对该活动主办方推出的京湘包机“艺术飞行”的创意给与了很高的评价,体现了专业高端、产业高端与湖南主流媒体互动的整合优势,并认为将当代艺术与传统中国画并置的展览格局是“艺术长沙”有别于其他当下艺术展览模式的又一次拓展。”(某艺术网媒《五项艺术展览呈现2009“艺术长沙”视觉盛宴》)
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暗含讽刺,而网上各大艺术媒体的报道,不是对主办方新闻通稿千篇一律的引用,就是夸大其词的吹捧,简直不忍卒读。
“2009艺术长沙”只不过是一个地方收藏家策划的五个艺术家的联展,其中一个还是从事传统书画的老年画家,展览作品结构极其糟糕,既无任何学术含量,也无任何双年展或博览会色彩(虽然它的名头动不动让我们联想到时下流行的“艺术北京”之类的)。但吊诡的是,在这个有钱的地方收藏家巨资炮制的盛大开幕式上,我们看到了众多油头粉面的明星艺术家,衣冠楚楚的收藏家,煞有介事的批评家,和苍蝇一样乱飞的艺术媒体。他们刚从北京空运到这个城市,从下榻的五星酒店坐了好几辆豪华大巴出来,成群结队,熙熙攘攘,气宇轩昂,装模装样,在湖南省博物馆前的空地上,和不懂艺术的地方文化官员、油腔滑调的湖南卫视主持混杂在一起,在这个秋意渐凉的午后以精英的姿态出演了一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文化秀。
“艺术长沙”这个徒具其名的“宏大”展览究竟做给谁看?它所组织的这个庞大阵容的明星艺术家、批评家、收藏家和艺术媒体队伍空降到长沙要干什么?
长沙只是一个当代艺术欠发达的二线城市,在城市文化形态上具有中国任何一个中部城市的特点,即上层文化意识形态非常守旧和死板,而底层市民文化强调“及时行乐”和“有了快感就要喊”。90年代以来长沙形成了以“洗脚”为特点的休闲文化和以“超女”而出名的选秀文化。长沙本土当代艺术进程缓慢,对城市文化结构几乎没有影响。对长沙市民社会进行文化更新和艺术教育虽显必要,但把一个声势浩大的明星艺术家、批评家、收藏家队伍空降到长沙,除了让长沙市民觉得开幕式人多之外,这种人为制造的文化泡沫和视觉奇观对于本土的当代艺术生态无半点好处,助长了艺术圈豪奢铺张的恶劣之风,暴露了一个城市文化的贫困与粗俗。
财大气粗的“艺术长沙”彰显了中国当代艺术圈急功近利、狼狈为奸、各界合谋的生态特征。收藏家的炫富只能露出当代艺术圈裤裆下的暴发户老底,批评家们的“研讨”只是合伙强奸学术的尊严,而所谓明星艺术家的出场只能让人呕吐——真把自己当大师。这种其乐融融、假大空的文化表演无异于集体自慰,只能是一种快感想象的自我满足和狗咬自己尾巴般的自娱自乐。
一切都像几年前南方周末所预言的那样:中国当代艺术正在玩死自己!
史上最烧钱当代艺术展在长沙奢华亮相
200余人空降长沙,入住五星级酒店,为每位参展艺术家出精美画册
耗资巨大的“艺术长沙”,在长沙遭遇看不懂的境遇
本报讯(记者 钟刚)堪称国内最奢华、成本最高的当代艺术展,上周在湖南博物馆亮相。由湖南收藏家谭国斌出资主办的“2009艺术长沙”艺术展,广邀200多位艺术家、收藏家、批评人和媒体记者从北京飞抵长沙,新闻发布会也特意安排在飞机上进行。“艺术长沙”活动包括开幕式和一场学术研讨会,据称整个活动耗资达600万元。原定于全天进行的研讨会,后因“嘉宾有其他的事情”,缩减为半天时间,在当天上午就仓促地结束。声势浩大的艺术活动,持续的时间没有超过30个小时。
飞机上开发布会只是噱头?
“艺术飞行”的包机在10月23日上午11点左右从北京开出,机上嘉宾堪称囊括了当代艺术界的大腕级人物,包括有当代艺术界四大天王之称的张晓刚、方力钧和岳敏君,范迪安、张晴、赵力、冷林、皮力、吕澎等重要艺术机构的负责人、批评家等也出席了这一活动,参加艺术飞行的人数近两百人。
在包机上的发布会,艺术家除了简单地介绍自己的作品,还品尝了湖南特产的黑茶,茶杯上印有艺术家的名字及其作品。一位工作人员称,在飞机上发布的信息和主办方先前提供的新闻稿相比,实际上并无太多新的内容。
200多位嘉宾,全部入住的是一家位于长沙市中心的五星级酒店,当天下午的开幕式,由湖南著名主持人汪涵、张丹丹担纲主持。晚宴也相当奢华,两辆中巴,八辆大巴,将宾客拉到据称是长沙最大宴会厅,由于人数太多,局面完全失控,超出原计划的三分之一。
今年的“艺术长沙”是继2007年创立后的第二届,主办方称,首届“艺术长沙”也许会被认为是艺术市场旺盛期的“一锤子买卖”,那么,这一届活动将是对这一说法的正面回应。活动出资人谭国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称,“外界一直讨论金融风暴对艺术市场的影响,我怎么一点都没有觉察到?”对于曾经包下火车、飞机后的“艺术长沙”,下届将使用什么交通工具的问题,谭国斌说,“这是一个秘密”。
研讨会“因嘉宾有事”,一天改半天
“艺术长沙”艺术展继续在湖南博物馆进行,展览以个展的形式进行呈现,共推出岳敏君、隋建国、曾浩、他们组合、杨福音五个(组)艺术家的个展。
除岳敏君展出的是临摹历史场景、剥离人物的旧作——《场景》系列,其他艺术家都展示的是新近创作,隋建国放大并复制了湘江的一粒沙,艺术家曾浩在湖南博物馆的展厅种下了一些树木,由青年艺术家赖盛和杨晓刚组成的“他们组合”,并不太为人所知,他们在这次展览中,展出的是一组充满着都市欲望的油画作品。
在四组当代艺术个展之外,国画家杨福音出现在当代艺术扎堆的展览中,也是颇令人意外,杨福音展出的是近两年创作的一大批新作。据悉,和以往一个展览出一本画册的方式不同,“艺术长沙”主办方为每一位参加艺术家单独出版了精美的画册,均为铜版纸印刷,耗资不菲。
不过,耗资巨大的“艺术长沙”,遭遇到“看不懂”的遭遇,长沙当地媒体的报道主题均围绕看不懂展开。在开幕次日,记者也在湖南博物馆的展厅注意到,相比楼下陈列有马王堆出土文物的展厅的拥挤情景,展示当代艺术的三楼展厅,显得极为冷清。
作为策划人的谭国斌称,将当代艺术带到长沙是他的期望,不过,对于选择艺术家的标准,他并未进行直接说明。作为展览的附属部分的研讨会环节,主题也定为“当代艺术如何能在长沙发生”,原定10月24日全天进行,后因故压缩在上午时间仓促进行。谭国斌对此解释说,“压缩时间的原因,是因为有些嘉宾有其他事情”。
精神与神经
中国暴发户还是不少 这些艺术家更当代艺术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