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投标会上34个保证金信封装满冥币
发起人:居委会大妈  回复数:0   浏览数:2293   最后更新:2009/11/05 11:19:23 by 居委会大妈
[楼主] oui 2009-11-05 11:19:23
虫洞 王郁洋个展

展期: 2009年11月7日至12月13日
时间: 周二至周日 11:00 – 18:00
开幕: 2009年11月7日,下午4点
地址: Boers-Li画廊, 草场地甲8号

Boers-Li画廊荣幸地向您宣布,我们将于11月7日至12月13日,在画廊主展厅举办艺术家王郁洋的个展《虫洞》。本个展的展品将包括艺术家过去几年来最重要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探讨了人造现实、媒体、历史感知与身体认同之间的关系。

王郁洋1979年生于中国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现在工作生活于北京。对媒体的社会力量、当代社会所信奉的“图腾”式事件或物体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怀疑以及对这些怀疑的探讨成为王郁洋艺术实践中最为人瞩目的地方。近年来王郁洋参加了一系列国际性的年轻艺术家群展,而《虫洞》为王郁洋在北京进行的第二次个展。本次个展的展品将会包括艺术家近年来的重要作品《今夜我将为何物》、《尘归尘》、《人造月》、《再造登月》。这些作品的创作媒介涉及装置、摄影、影像;除此之外,王郁洋也会带来他的最新作品《电》和《纹饰》。

在 2007年的作品《再造登月》中,我们可以看到,王郁洋精心布置了戏剧似的场景,模仿了人类第一次登月的情景。同时装置中其他的元素都重现了那个时代媒体对于登月的反应。这件作品讨论了沉迷于媒体报道细节的、历史记忆中壮观的、富于戏剧性的元素,为当代艺术创造了一种具有模糊性质的第一感觉。这一主题同样出现在了王郁洋2008年的作品《今夜我将为何物》中。这件作品转化了来自亨利.米勒对应尼采的哲论: “今晚我愿意想一个人,一个孤独的人,一个没有姓名、没有祖国的人,一个我所尊敬的人,因为他和你绝无共同之处,这便是我自己。今晚我将考虑我是何物。” 王郁洋再造的月球表面上停着一架已毁的着陆舱、闪烁的冷光及一个宇航员——这个离家如此之远的人可能会因此而引发一种新的沉思。月亮的形象同样出现在《人造月》中,这是一个直径4米的球体,它由各种各样的灯泡组成的。这件作品同王郁洋另外两件关于月亮的作品有所区分。这件以诗意的纪念碑似的形式呈现于观众面前的作品,其强烈的视觉感,更能引起人们对于当今技术、环境角色的改变的关注。

本次展览还展出了王郁洋最新完成的两件作品《电》和《纹饰》。前者通过医学手段,将一次大脑活动转换成了一块电池中的电能,后者将两性的不同器官转换成了一个富有时尚设计感的符号。和以往的关注科技与经验的彼此改写的作品不同,这些作品在视觉上试图将身体认识与科技崇拜融合成当代社会“图腾”,而实际上营造的却是一种不真实的怀疑感。

一贯支持王郁洋创造的新媒体策展人李振华为本次展览贡献不少,也是他将展览命名为“虫洞”。在天体物理学中“虫洞”是连接宇宙区域的时空细管,它提供了时间旅行的可能性。而在本次展览中,它则提示着艺术家在母题和语言上一种灵活的状态。

如果您需要关于本次展览的更多信息,请联系我们:


Tel: +86-10-6432-2620

Email: info@boersligallery.com

Web: www.boersligallery.com
[沙发:1楼] guest 2009-11-05 14:52:31



尘归尘
作者:王郁洋




人造月
作者:王郁洋
作品材质:多种材料
[板凳:2楼] guest 2009-11-05 16:24:53
王总加油!
[地板:3楼] guest 2009-11-05 16:45:13
加油王总!
[4楼] guest 2009-11-07 11:01:40
整个展览呈现出一个最不确定的后艺术经济泡沫问题,从项目的确认到执行,充满了不确定,首先是时间上的变更,空间的变更,一直到经费的拖延和布展的滞后。我不知道这是画廊的问题,还是经济危机的普遍现象。但是作为这一对应关系中出现的这个展览,又可以说是一个最不正确的时间,最不正确的地点的最不正确的展览,展览总体展出了艺术家从2007年至今最重要的艺术线索和思考方式,但是很可惜《虫洞》并非这个展览现在的状态,虫洞本来是连接来自这一线索创作的标准的艺术范式,和另外的与这一范式相关的维度,在这个项目的操作中,这一维度不得不成为下一个王郁洋的项目,之后才能出这个关于虫洞的文本。关心王郁洋的朋友,请来看展览。但是请注意这只是整个项目的一半,而另外的一半因为经济/场所等等问题可能要明年的1月展出。


敬请原谅。

李振华
这个项目的讨论和规划来自我和王郁洋,但是应皮力要求,也是他画廊的惯例,他们的画廊是没有策划人的,所以我的身份还不确定。
[5楼] guest 2009-11-07 14:46:42
楼上的到底什么意思?
[6楼] guest 2009-11-07 15:25:41
没什么意思,遗憾了!本来可以做出很好的项目,最终因为如此不专业的运作,导致项目只能够呈现整体概念的50%.
[7楼] guest 2009-11-07 23:36:45

徐冰:当代艺术的问题很多,具体来说,中国艺术家缺少创造力,艺术家都觉得自己了不起,特别自以为是,他们在中国是一个很方便的群体,容易成功,容易被国际关注,而且很容易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真正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太少了,真正在艺术语汇上有所贡献和建树的人太少,都挤在市场、江湖和艺术系统本身,搞来搞去,形成了表面的繁荣。
[8楼] guest 2009-11-08 01:13:03
请问李振华,王在霹雳那做展览和你有什么关系?难道你和王是艺术家小组,结果他做个展没带上你?还是你认为王是你的艺术家?但是听说你好像是独立策展人而已,艺术家参加过你的展览就是一生一世属于你?
[9楼] guest 2009-11-08 01:57:47
在这个年代还有一心想搞学术的策展人不多了,支持振华!
[10楼] guest 2009-11-08 10:40:48
一贯支持王郁洋创造的新媒体策展人李振华为本次展览贡献不少,也是他将展览命名为“虫洞”。在天体物理学中“虫洞”是连接宇宙区域的时空细管,它提供了时间旅行的可能性。而在本次展览中,它则提示着艺术家在母题和语言上一种灵活的状态。
[11楼] guest 2009-11-08 10:56:24
我想王郁洋的出版物会给出很好的回答,为什么这个展览叫做虫洞,我感觉最不好的地方,不在于对权利和利益的争夺,而是对一种可能性的践踏。虫洞这个概念和王郁洋一贯的工作方式所能展开的可能,都在这样的模式中被暴力的对利益的抢夺所取代,我觉得很遗憾。我们很难避开那些对利益和名誉的追求,但是相比之下,每个人应该做的和界限更加重要。因为这显然破坏了一种良性的共生关系,当然任何事情都可有可无,我和王郁洋是好友,是王郁洋邀请我做这个项目的,其实和皮力没什么关系,也没有任何人属于任何人。

本来是要通过这个项目,让艺术家更加独立的方式得到彻底的释放,我所做的工作的阶段总结,艺术家应该由更好的机构和策展人支持,找到更大的平台,继续和持续发展。

感谢楼上的提醒,我是一个独立策展人,所以之后的项目自然说明问题。
www.bjartlab.com (有时间可以上来看看)

李振华

[12楼] guest 2009-11-08 11:13:53
算了,下回找人要找靠谱的
[13楼] guest 2009-11-08 15:50:13
王总,别理这些唧唧歪歪,看着都累。第一个个展是很好的开始。以后会更有经验。继续加油做东西。:)
[14楼] guest 2009-11-09 15:38:15

[strike]该楼言论已被屏蔽![/strike] [hide=100]哎,听说皮总还歉梁远苇的钱呢,都一年多了。。。怪叔叔皮老板哎 [/hide]
[15楼] guest 2009-11-09 17:14:14

[16楼] guest 2009-11-09 17:26:50
进来看了一下李回复这个贴子的时间,真是牛逼啊,在人家开幕之前先一棒子打下去,不管皮也好,王也好做到什么份上,都只及你李策展人的一般功力。牛逼!

[17楼] guest 2009-11-09 17:34:05
还是展览牛b,展览好就行贝。
[18楼] guest 2009-11-09 18:06:56

[quote]引用第16楼guest于2009-11-9 17:26:50发表的:
进来看了一下李回复这个贴子的时间,真是牛逼啊,在人家开幕之前先一棒子打下去,不管皮也好,王也好做到什么份上,都只及你李策展人的一般功力。牛逼!

...[/quote]

我看你的功力最深,挑拨离间有一套!
[19楼] guest 2009-11-09 18:26:40
[strike]该楼言论已被屏蔽![/strike] [hide=100]皮叔撑不下去了
[/hide]
[20楼] guest 2009-11-09 23:13:39


[strike]该楼言论已被屏蔽![/strike] [hide=100]每次都把皮力带出来骂,真无聊。 [/hide]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