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鸿:专业艺术网站历程的见证者
发起人:tellmewhy?  回复数:3   浏览数:1695   最后更新:2009/07/29 16:25:35 by guest
[楼主] tellmewhy? 2009-07-27 10:10:11
今日艺术网战略——今日艺术网总编王通伟访谈

2009年07月23日 17:07:25 作者:朱满泉 来源:《Art-概》

访谈时间:2009年6月17日
访谈地点:今日美术馆2号馆今日艺术网编辑部


王通伟(以下简称王):做艺术专业网站,最重要的是员工素质的要求非常高,需要跨学科的知识,我们网站的标准就是:科学、人文、实践、超越,前提是所做的内容是客观的,很少有网站的员工素质能达到我的这个要求。因为大多数人只接受过艺术教育,没有接受过其他教育,做传播的时候,我们需要把艺术通俗化。因为,很多人看不懂当代艺术,也回答不了当代艺术是什么。

朱满泉(以下简称朱):你的意思是艺术专业网站需要承担艺术推广、大众教育的功能?
王:是的,因为艺术专业网站是媒体,目前只有艺术圈里的人逛来逛去是没有价值的。艺术类媒体要承担的责任在于审美推广或更多关于艺术与大众关系的推广。

朱:那今日艺术网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王:我在2008年的时候,接手了今日艺术网。感谢张子康馆长的信任和我的同事们的帮助,使得我们网站的改版顺利进行。整个改版主要从三个方面:一是活动频道的改版,现在已经是信息量最大的艺术类网站;加上它方便、快捷的功能让用户很容易查询,基本满足了信息的查找要求;第二是新锐批评家的首论频道,为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平台,发表他们最新的学术观点,讨论的是学术的未来和艺术的未来,不迷恋当代艺术的既得利益;第三是艺术财商频道,以跨艺术、财经、法律、社会等学科为基础,做市场,一定要科学,不能瞎说,市场是客观的也无情的,目前还没有其他任何艺术类网站像我们这样客观谈论艺术市场的本质,

朱:你主张艺术与市场分开,不能混为一谈?
王:不是的,谈学术的时候要谈学术价值,谈市场的时候就谈市场的价值。市场有很多的因素构成,具体到当代艺术市场,这个市场是综合的,包含学术价值与市场价值以及全球的宏观经济等要素。

朱:你以前的专业背景是什么?
王:我的专业是跨学科的,学过艺术设计、新媒体、市场营销、金融、医学心理学。我之前从事今日美术馆战略研究,在清华大学主讲当代艺术投资与风险控制课程,此外我还做动漫游戏产业。对于当代艺术我们永远是个学生,因为全世界每天都有新观念新形式作品出现。

朱:你想在网站上实现什么样的价值?
王:让更多人了解艺术,感受艺术包含的爱。

朱:网站的建设中会遇到些什么问题?
王:首先是人才,跨学科的高等人才,这关系到是否能实现我们的价值理念。网站在我构架之后,需要跨学科的人才组合去实现,但目前离我设定的目标还很远。从我的框架上说,艺术传播是面向大众化的,也就是1.0版本,还要升级到2.0社区版本,3.0超级体验的互动版本 ,一个游戏与动漫结合的高版本艺术网站。现在我们只能说只是一个开始。

朱:今日艺术网是今日美术馆下属的一个机构,它是否属于非赢利性的网站?
王:今日艺术网要负责今日美术馆所有信息化的建设。任何网站都要有商业模式的,没有收入的网站是做不下去的,有收益了才能完成网站更长远的目标。我们网站比较特殊,我另外一个身份是中国动漫市场营销管理课程的创始人,一直以来我对商业的模式是很清晰的,对于网站的营销我有想法,不过我们现在只是做了一个网站的构架,还没做推广平台。

朱:你认为,员工需要什么样的素质?
王:员工的知识构架要完整,因为这是一个专业的人文学科工作,对艺术的学术和未来,经济发展里的一些属性有深刻的了解和判断力。首先,需要员工有跨学科的知识,就是要跨科学与人文,这个是最重要的。因为互联网本身就是属于科学,比如传播的技术与方法;艺术需要人文的观点,个人的价值取向、想象力和理解力等等。再一个,还要有实践精神,就是在实践过程中把我们的信息准确传达给用户。还需要超越精神与想象力,来阐述与传达作品信息的能力,包括文字稿的编辑能力,把复杂的问题通俗化。

朱:你怎么看待网站的资源问题?
王:我觉得时代永远不缺资源,就是缺创意的人才。

朱:传统网站的建设,很大一部分是靠资源的整合,你是怎么看待的?
王:做互联网人才是第一位,有人才就有整合的能力,整合了资源还要传达,有人才就行了。

朱:前面你谈的都是关于人才的理想模式,那你理想的网站模式是什么样的呢?
王:我构想的网站是以远程教育为核心的,有教育概念就有他的商业模式,所以我从来不担心网站没有商业模式的。艺术网站的传播,艺术家不是主体,艺术作品或艺术精神才是主体。另外还有电子商务模式、广告模式、社区化模式。往下我们会向着艺术教育方向走,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发展远程教育,将会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让更多的普通人感受及体验艺术之美。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