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时间:2009年6月13日高名潞“解读意派”展在北京798艺术区的水木当代艺术空间举办。这次展览以高倍放大的“意派”理论文本作为展览媒介,是高名潞先生对之前提出的“意派”理论的一次阐释和解读。
高名潞:解读意派
“意派”是我在2007年的时候提出来的。我提出这个概念的本意,是想用它替代抽象艺术这个西方概念。因为,要解读中国的当代艺术,特别是和传统非常相似的一些艺术类型,完全搬用西方概念是无法解释艺术家的意图、艺术创作的语境以及艺术作品的历史联系的。
“意派”是我本人的理论观念的合理延伸。不过,“意派”应该是一种自足的理论,我希望它既可以作为一种批评理论去阐释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另一方面也是对一种艺术美学的描述和概括。这种美学不专属于中国,它应该是国际的,事实上在东亚甚至西方都可以找到它的代表性艺术家和作品原型。当然,中国很多艺术家及其作品应当是“意派”的主要代表。
“意派”不是一个以具体媒介为实体的流派名称,它的理论含义应当涵盖各种艺术媒介,特别是视觉艺术,比如建筑、绘画、影像和装置等。它是一种视觉艺术美学。

展览现场

高名潞在展览现场

高名潞接受记者采访




高名潞解读意派(全文)中国“抽象”三十年
电子版全文
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25171&ForumID=8&Category=&lange=cn
电子版全文
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25171&ForumID=8&Category=&lan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