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面行动
发起人:布面行动  回复数:1   浏览数:2082   最后更新:2009/05/27 08:36:24 by 黑羊
[楼主] AAA524 2009-05-21 22:21:51


草台班新剧目《小社会》及2009“拉练”巡演计划
草台班新剧目《小社会》及2009“拉练”巡演计划
杭州站时间:5月31日 晚7点 地点:浙江图书馆




《小社会》简介

什么样的人生活在小社会里?什么是他们的喜和悲?谁来表演?草台班新戏《小社会》(第一卷)是通过成员们的细致社会观察,由各自创作的单人作品拼贴组成。这些经过认真提炼,来自不同阶层人们的身体、语言,以及灵活的结构,形成别开生面的表演方式和剧场形式。草台班希望在繁荣的主流舞台之外,能呈现那些被忽略的人──他们体态、话语、矛盾和期盼。而在这略带苦涩的市井众生像前,《小社会》更试着提供给人们新的观察视角和情感联系。
在新戏《小社会》中,来自不同职业的草台班成员的单人作品,是根据每场演出条件变化,机动组合而成,以取反映繁复流动的社会生活一角的意思。这些创作是参与者在“2008年个人创作社区表演计划”的经验基础上,结合草台班集体创作传统,以社会调查为内容素材,以求传表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小社会》的创作或该系列的开始,让草台班“逼问”式的戏剧方式和剧场公共性的探索,接受新的检验。
该剧将从六月初起,通过以名为“拉练”的2009年草台班巡演计划,前往国内广州、杭州、南京、武汉、济南和北京等多个城市,做为期四周的演出。

草台班集体创作,主创及演出:疯子、庾凯、侯晴晖、范昊如、王宇雁、吴梦、刘念、赖彦君和赵川等。
总策划及导演:赵川



草台班2009 “拉练”全国巡演计划

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急速变迁,和市场经济走向,把我门的文化推到一个新的临界点:商业文化蓬勃兴起的同时,如何让文艺创作仍保有鲜活的思考和探索锋芒?再者,海外文化在全球化的利益推动下大量涌入,我们如何在自己的土壤里,长出更为贴切的当代文化?“拉练”是关于走出去,在路途上接受锻炼和考验。草台班“拉练─2009全国巡演计划”是“2008单人创作社区演出”的延续。2009年新创作的《小社会》,保持了草台班一贯对当下议题的关注,并注重新的更为贴切表达形式的挖掘。该剧将于6月开始,在为期四周时间内,前往南京、济南、太原、北京等近十几处地方,于各种可能的场地进行演出和交流。通过本计划,草台班希望将自己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新剧场文化,带向不同地区和人群。同时,草台班也跨出刻板的剧场演剧模式,走向社会,获得交流和传播的机缘,并在不同环境中面对问题和挑战,激发思考和创作活力。

草台班
草台班是2005年初在上海发起的民间剧场团体,也是大陆目前日益引起关注的民间剧社,由作家、戏剧工作者赵川主持活动和创作。“草台班”原指农闲时在婚丧嫁娶或节庆庙会上助兴的业余班子,是同仁们对保持民间色彩,激励戏剧之外的普通人做非牟利平民戏剧,破除雇佣式剧场生产方式的自我鞭策。草台班成员每周聚会,通过戏剧方式锻炼自主能力,推进社会议题讨论,做表演工作坊、个人创作和集体创作,组织去社区等非剧场环境演出,并协助海外民间团体到上海演出。
目前草台班直接制作演出的剧场作品包括:《鲁迅二零零八》、《2008单人短剧》、《蹲》、《狂人故事,私元年升级版》、《狂人故事》、《38线游戏》及《台北38度线》等,已在中国大陆多个城市、台湾、香港地区和韩国、日本等进行了演出。
网站:www.grassstage.com 联系邮箱:grassstage@gmail.com







主创人员创作感言载录

侯晴晖
随着创作的深入,我不得不对他一次次偷偷加以短暂观察。我很快明白:我怎么也不会像他的,我也无意于把一个乞丐演出来。于是这作品的用意就脱开表现原型本身,而转为我对自己和乞丐关系的思考——这应该是我想表达的。……在第一次演出了《我和你》的第二天,我经过他身边时想:如果他看到我的演出,会怎样?忽然一种强烈的荒谬感漫过我的全身……

范昊如
“小社会”就真实的存在于我们身边,时时刻刻上演着许多有关于生存差距、情感危机和地位高低的故事。当我开始观察、思考这些自己身边的故事时,我发现自己离那种傻吃傻喝傻乐的状态越来越远了。通过自己来创作,我想想体会并分担我的伯伯这辈子生活中的感受。重现的某些片段展示了伯伯无助的一生。自己也看到了更多的被迫无助的麻木生活。

疯子
她很年轻,91年出生的湖南人。就如同她被她的老乡带出来一样,其他的女性也是这么走上了打工之路,慢慢就形成了村里的“打工特色”。是这一点让我想起了歌颂邓小平的《春天的故事》那首歌,和其中生机勃勃的旋律。最后的呈现其实我并不是演她,因为我不知道如何去演一个女性性工作者,因为这样的模仿是没有意义的。我所演的,是我对于她整个人的感受,这里面有道不明的诸多复杂的情绪和情感。

庾凯
很少穿皮鞋的我那天去了擦鞋摊,和擦鞋的女人聊了一会儿。我应着,努力回忆自己来来往往在这天桥上多少回,究竟注意过她几次。每双鞋子都有自己的表情。再想下去,那这些人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虽则他们如今是彼此陌生、彼此熟视无睹的。除了我们的疏忽之外,这似乎成为一个社会集体对他们生活的失焦。

王宇雁
最初由工作坊的一些即兴演出引起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想到从小生活的农村环境中,印象比较深是表姐卖彩票的地方和那些前来买彩票的人的一些表现,那些渴望赚大钱的人。最后在舞台上想表达的是人内心挣扎的一种发泄状态。其实在作品中,表现观察对象以及自己想法的同时,对台上自己的情绪也有一部分的宣泄。

吴梦
在观察“社会地位低下者”时,除了看到各种不同的苦难外,我眼前浮现总是一组群像。他们的生活并不一定富裕,却整天提着一股劲操劳着。他们印刻着年轮的脸上总是笑着,很多往事被深深的埋在心底。他们中的很多人有自己的信仰,也相信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可以带他走向另外的一种幸福生活的道路。我的妈妈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样的人,她就在我身边,离我很近。







主要成员简介
赵川
六十年代出生,作家,戏剧编导及活动策划人。近年致力推动民间戏剧,创立主持剧社草台班,激发非戏剧领域人士的剧场能量,做非谋利的平民戏剧。为多家海内外媒体撰写文化艺术评论,曾获包括台湾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澳洲艺术委员会创作基金等多项海外文学奖项。出版小說、隨筆等多种。并客座任课于纽约大学及中国美术学院等。参与编导的戏剧作品包括《鲁迅二零零八》、《蹲》、《狂人故事》系列、《38线游戏》系列等,在大陆、香港、台湾、韩国及日本等地参与戏剧节并公演。

侯晴晖
生于福州。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服装设计专业。曾从事服装设计及纺织品设计,举办过个人油画展,参加过摄影作品群展。曾参与创作演出《狂人故事》、《狂人故事,私元年升级版》、《蹲》、《鲁迅二零零八》、单人创作《燕行韩国》、《螳臂当车》、《我是一座山》、《我有一匹高头大马》等戏剧作品,已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等地演出。

庾凯
七十年代生人,居住地点逐年而变:上海—三门峡—北京—南京—上海。艺术史论摄影史论专业毕业后从事艺术设计类杂志编辑、美术馆策展人、自由策展人、艺术评论工作。受邀艺术杂志特约撰稿,发表多篇艺术评论,曾参加摄影群展。曾参与创作演出《狂人故事》、《狂人故事,之私元年升级版》、单人创作《文字的味道》等戏剧作品在上海、北京、杭州、香港、台北等地演出。

吴梦
自由撰稿、实验剧场演员,草台班初创成员。2002年起任台湾《典藏•今艺术》杂志上海地区特约撰述。为多家媒体撰写人物访谈、当代艺术报道以及评论。曾参与创作演出《38线游戏》、《台北三十八度线》、《狂人故事》、《狂人故事,之私元年升级版》、《鲁迅二零零八》等戏剧作品;单人创作《水上花》等在上海、杭州、北京、香港、广州、深圳,韩国首尔、光州等地演出。

刘念
1976年出生,重庆人,任职建筑设计项目经理,现在读工商管理硕士。参与校园剧社,演出过小品、电视剧等,并导演过小品等,草台班初创成员。创办已在华语戏剧界颇有影响的“当戏剧撞击流星…”博客。参与创作《38线游戏》,并在韩国和上海演出。担任草台班大量幕后工作。

疯子
八十年代生人,东华大学毕业,现在某艺术机构工作。大学时进入剧社开始戏剧创作,毕业后加入戏剧爱好者沙龙及戏剧之门参与戏剧推广活动。现与朋友一起建立戏剧博客“当戏剧撞击流星…”。曾参与作品《死无葬身之地》、《哗变》、《狂人故事》、《狂人故事之私元年升级版》,单人创作《饿》、《我的检讨》等在上海、北京、杭州、香港、台北、广州、深圳等地演出。

范昊如
八十年代出生,湖南人,装帧设计师。从小喜爱画画,就读湖南省师大艺术学院附中,后考入北京印刷学院设计学院多媒体专业,并在北京大学做旁听生。作品《欲壑》曾参与草台班单人创作演出,现飘于上海。

王宇雁
八十年代出生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小镇里,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如今在上海一家电脑公司做质量保证的工作。2008年参与草台班,《鲁迅二零零八》舞监助理。


[沙发:1楼] guest 2009-06-01 00:27:24
顶川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