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艺术与文化历史考题
发起人:眼镜兄  回复数:1   浏览数:2376   最后更新:2009/04/29 15:46:28 by 嘿爷爷
[楼主] 古娇娇 2009-04-29 13:08:23
http://www.douban.com/subject/discussion/1579177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81b250100cqg3.html

《南京南京》的作者是一帮没思想的艺术家
王基宇


今天和赵楠、大通姐、阿杰去看了《南京南京》。看的过程中时候很过瘾,听觉与视觉很到位,但片子结束后突然觉得很搓火;作为一个完整作品,陆川显然没有成熟的控制力,拳术里叫“劲力不整”,每个要害都是擦边而过,好几处可以整合的机会都显得极矫情。可能把这部电影转化为单独的图片作品就不同了,所以建议陆川像左小一样涉足当代艺术界,现在太子党的资本就要取代尤伦斯、佩斯等西方资本了,在全面洗牌的时候投一下机是很见效的。



不扯八卦了,其实片子散了,题材能量没释放出来,归根到底,是主创人员没有思想。



现列下造成片子失败的罪魁祸首们:



过分依赖视觉与听觉的审美效果,不停地拍写真,不停的拍,拍完就算,也没有让我们搞明白到底这些肖像有什么意义,好像来到了老陆家开的影楼一样。



每个镜头都想有所隐喻,但又没有贾樟柯拍“STILL LIFE(《三峡好人》的英文名,“静物”的意思)”的功力与结构要领。形式感够了,但没有一个可供这些镜头来解释的思想,带给人的只有压抑的情绪,虽然做到这点也很了不起,但我被压抑了数小时后居然发现是被白压抑了。



开头和结尾的钢琴曲虽然不很到位,但也不失分;日本鼓和能乐的使用倒是亮点,已经几乎是在探讨日本民族性格与战争的关系了,但还是在角川君的一声呐喊中错过了;中国原创的配乐只能用垃圾来形容,自以为用re fa so开头就可以煽情了,雅尼的《夜莺》是re fa so,《我的父亲母亲》也是re fa so,韩国的《飞天舞》也是re fa so,相信稍微有点听觉训练的人都会觉得很恶心,如此没有深度的电视剧级配乐突然插进顶级录音打造的临场感中,我能忍住看下去是我的坚强。张艺谋不懂音乐,可他会去找谭盾,找郭文景,可陆川没有这种意识,以为音乐只要够煽情就行了,音乐的思想性或许在导演的计划中并不存在。



每个人物都挖掘的不够,人物塑造流于形式,角川的队长一直就是当坏人呀当坏人,直到最后很囧的在水缸里洗澡,他的一个性格侧面都没给,你让我们怎么反思人性的邪恶?最简单的,你只要把小队长的暴行和日本军队的体制结合描述一下,问题不就自然浮出水面了么?唐先生的几场戏倒是还算精彩,只是最后枪毙的太突兀了,纯粹为了枪毙的形式感而去枪毙,丢掉了剧情的逻辑性而去成全了一组图片作品,得不偿失。



对战争的反思在《南京南京》里也极少用心经营,日本人杀俘虏的情节搞得太自然而然了,好像日本人就天生应该屠杀俘虏一样。“不留俘虏”和“杀死所有见到的中国人”的命令是日军高层明文下达的,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都应该知道;这种灭绝人性的事情导演却一点探讨的欲望都没有,反而去着重刻画中国军人的视死如归,终于在一声《色戒》里都喊过的“中国不能亡”里拙劣的让刘烨倒下了,或许尸体铺满河岸的“大片级”壮观景象才是导演最想呈现给观众的。陆川可能太想告诉世界,日本人在中国是多么凶残了,太想完成张纯如的遗志了,所以反而忘记他设立角川这个视点的出发点——替日本人清醒的看一看这场战争。



刻意模仿经典也是本片的拙劣之处,最后那一组山寨版伯格曼的镜头实在诡异的矫情,和影片前两个小时完全不搭调。还有姜老师一声“Shoot me”,然后角川就一个主视角慢镜头冲上去Shoot了她,这种默契的合作完全没有库布里克《全金属外壳》里越南女孩的“Shoot me”那么一击必杀。可以说陆川只是Shoot了高圆圆扮演的姜老师,而库布里克则shoot了所有观众。



角川的自杀和《梅兰芳》里日本兵的自杀一样,充满了导演的民族主义诡辩——我要复仇但中国的确没有实力,你日本人自己反省清楚然后自己自杀谢罪不就省了中国人的事了么,中国不就有台阶下了么?但我在史实中看到的自杀者只有日本在战败投降时大批自杀的日本军人,还有那位被右翼威胁而自杀的张纯如女士。



电影画面背景重复也是个问题,总是在废墟、教堂里、教堂外来回转,南京有雨花台、秦淮河、夫子庙那么多上下文,陆川不去用可能有其执行上的苦衷,但归根到底还是没有挖掘影片内涵的意识,这点谁都教不了的。



电影里三种文化的呈现也十分吊诡,日本舞与日本鼓表现了日本民族对充满仪式感的集权力量的信奉;教堂与姜老师送给角川的十字架表现了基督教的人道主义与人性的光辉;唐先生的小姨子教孩子们的中国戏曲是在表现什么民族性格我不清楚,我猜可能是这样一种逆来顺受——承担不幸,被凌辱,然后疯掉,最后被一枪打死。



像我们这种层次的90后是不会去讨论电影里裸女的问题的,也不会去讨论这部电影的中心思想是对是错,因为这部电影本来就没有思想,是乱拍的。你找范曾来写影片标题就算了,还非要老人家写两个感叹号给你,这还不够乱吗?



陆川与他的团队很有创意没错,但他们没有思想,没有用沉思面对这种人间惨剧和复杂局面的勇气。但其实这无所谓,因为这只是商业片,能让观众震撼就足够了,能让这么多人走进电影院就足够了,能让过亿的资金进入创意产业,养活更多的创意人才,这就足够了。所以必须承认陆川做得足够好了,尽管他很没有思想。



记得好像是陆川在拍摄电影前有一次去访问一个侵华日军老兵,陆川问他在屠杀施暴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老人想了很久说出两个字:快乐。



快乐。

[沙发:1楼] guest 2009-04-29 14:45:26
写的不错
[板凳:2楼] guest 2009-04-29 23:04:54
写得很好.都点到了陆导演的命穴,如果真是90后,那后日定有大成
[地板:3楼] guest 2009-04-30 00:25:35
“。。。现在太子党的资本就要取代尤伦斯、佩斯等西方资本了,在全面洗牌的时候投一下机是很见效的。 ”是什么意思?
[4楼] guest 2009-04-30 11:19:24
太子党难道不是在常青隔壁那家大空间吗?
[5楼] 一团瘴气 2009-04-30 16:06:57
吼吼 好啊 陆导的卖力拍摄 有没让你产生被强奸的感觉 哈
enenenenenenenenene
[6楼] guest 2009-04-30 22:12:38

[quote]引用第4楼guest于2009-4-30 11:19:25发表的:
太子党难道不是在常青隔壁那家大空间吗?...[/quote]


[7楼] guest 2009-04-30 23:40:37

[8楼] guest 2009-05-01 00:10:09
洋鬼子走了,土共的高衙内又来了
[9楼] guest 2009-05-01 00:27:02
<南京,南京>,揭示的历史"真相"是:日军屠杀在后,中国军队抵抗在先,偷袭式的巷战,造成了日军重大伤亡,干坏事的日军是巷战的幸存者;日军在南京集体屠杀的是战俘,没有老人妇女孩子;日军强奸的都是青年妇女,其中最主要的是妓女,奸淫的地点主要是在慰安所,安全区向日军提供女人,日军向安全区供水电,破城后日军除了玩球没有娱乐,日军在奸中国女人的同时,也在奸日本女人;日军没有滥杀儿童,相反对孩子友好,给糖吃,日军之所以把一个孩子扔出窗外,是他咬了日军的腿;日军严格处分良民与军人,凡良民都发良民证,但在发证过程中严格甄别出军人,良民是安全的,只有查出的军人才会受到严惩;日军允许妇女和孩子认家人,是中国人破坏了游戏规则,一个很漂亮的女人,以前没有受到性侵犯,是她冒领一个又一个中国军人,日军才要轮奸她,况且没有轮奸成,帮助她的还是日本人;日军给了拉贝秘书一家人活的机会,他之所以被处死了是因为他把生的机会给了别人;中国的孩子兵尽管参与偷袭过日军,活下来以后,最终还是日军送到城外放了他,他出城远离死亡后高兴地笑了,而送他的日军却自杀了,死在青草和鲜花丛中
[10楼] guest 2009-05-03 14:25:43

[quote]引用第9楼guest于2009-5-1 0:27:02发表的:
<南京,南京>,揭示的历史"真相"是:日军屠杀在后,中国军队抵抗在先,偷袭式的巷战,造成了日军重大伤亡,干坏事的日军是巷战的幸存者;日军在南京集体屠杀的是战俘,没有老人妇女孩子;日军强奸的都是青年妇女,其中最主要的是...[/quote]
hahaha!哈哈哈哈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