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空间】21层半——张慧个展
集训营——周啸虎个展
开幕时间:2009年4月25日 下午4点
展期:2009年4月25日 – 5月24日
地点:长征空间 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北京
电话: +86-10-5978 9768
传真: +86-10-5978 9764
电子邮件:press@longmarchspace.com
开放时间:11am-7pm(周一休息)

录像装置作品由八个频道组成,分别是《超越自我》《集体造梦》《财富讲坛》《分享泪水》《集体谋略》《绝对信任》《你不会死》《意乱情迷》,每个部分片长2-3分钟。录像内容全部来自安利Amway驻中国公司的员工培训科目。录像的表演者全部是来自杂技团的演员,他们处于颠倒的状态中进行表演,在后期录像编辑时,再把画面做颠倒处理,看上去仍是“正常”的培训活动。

更多信息,欢迎联系
宋轶
press@longmarchspace.com
http://www.longmarchspace.com

开幕时间:2009年4月25日 下午4点
展期:2009年4月25日 – 5月24日
地点:长征空间 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北京
电话: +86-10-5978 9768
传真: +86-10-5978 9764
电子邮件:press@longmarchspace.com
开放时间:11am-7pm(周一休息)

录像装置作品由八个频道组成,分别是《超越自我》《集体造梦》《财富讲坛》《分享泪水》《集体谋略》《绝对信任》《你不会死》《意乱情迷》,每个部分片长2-3分钟。录像内容全部来自安利Amway驻中国公司的员工培训科目。录像的表演者全部是来自杂技团的演员,他们处于颠倒的状态中进行表演,在后期录像编辑时,再把画面做颠倒处理,看上去仍是“正常”的培训活动。

更多信息,欢迎联系
宋轶
press@longmarchspace.com
http://www.longmarchspace.com

看起来挺好玩的
因为很多紊提,所以我们期待,中国能怎么样?可能会怎么样?一定会怎样
呵呵,看上去很好
我希望艺术家是真的,只希望是真的
我希望艺术家是真的,只希望是真的
[quote]引用第3楼guest于2009-4-22 4:13:59发表的:
呵呵,看上去很好
我希望艺术家是真的,只希望是真的...[/quote]
什么意思?
周小胡展的东西是在提示一种心理暗示的方法,这种方法和群众运动的起源及其至今的发展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这种行为本身还对应着许多类似的历史记忆,这种钩沉有它的意义
[quote]引用第4楼guest于2009-4-22 9:11:48发表的:
[quote]引用第3楼guest于2009-4-22 4:13:59发表的:
呵呵,看上去很好
我希望艺术家是真的,只希望是真的[/quote]
什么意思?
周小胡展的东西是在提示一种心理暗示的方法...[/quote]
把实现个人理想和当前社会主流的、极端狭隘的成功失败价值观挂在一起,和人们对长期国家教育下的集体/个人观的逆反,也就是极端崇拜个人否定集体的普遍意识下,不断地宣传、强化安利是给个人发挥的平台而不是它获得更大利益,这样的印象。其实是借用已有的社会宣传基础和洗脑基础在起作用,“金钱+威望”
心理暗示只是一种方法而已,至于它和历史的关系,这么说就太发嗲了。心理暗示的方法基本上几种,现身说法,通过很多技术上的处理使一个现场变成宗教氛围的狂欢,比如人数啊、整齐划一的形式啊、声音啊、刺激性的语言啊、臆造并承诺一个触手可及的成功方法等等,但前提条件是必须有一个人通过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使得这种狂欢被个人所引导,这种塑造偶像和个人崇拜的引导方法运用得最炉火纯青是纳粹的集会。对于美术形式和行为形式、现场氛围引导程序的设计到达了细致入微的地步。与此相比当代艺术若干年前对现场效果的过分追求既缺乏理论准备又缺乏实际经验。再说了,说到底那也是目的性极强的效果
安利里的分享的方法几年前在网络生活中就很火,动不动就提“分享”这个词
一对一的领导+导师的管理模式是对中国社会传统的作坊式 师徒/雇佣的合作关系的再利用
以上方法的使用都是依靠人本身的主动性和相互的心理暗示,所以几乎是零成本,易于推
广。弹性、开发难度最大的成本就是人的成本
这是关于精神与意识形态范畴上的非强制性的、灌输式的、自觉自愿接受的洗脑的相关问题。
常用的技俩有以下几种:引诱、颠覆、击碎、模仿、暗示、体罚。
一、“引诱”培训技巧是根据人们的贪婪的本质而设计的
“大家好,两年前我还你们一样,刚刚从农村走出来,身上只有不到100块钱。今天我在这座城市买了大房子,开着奥迪车,……只要肯干,相信你们一定会比我还要成功!”(掌声一片)
这是在传销和某些直销培训现场常见的情景。试想,当你一文不名时,当你自愧不如成功人物时,一个声音告诉你,你完全可以超越梦想,并且这个超越指日可待时,而且这个人就是你身边的的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甚至于不止一个,这样反复的向你宣讲与暗示,特别是在那种激情澎湃的培训环境中,一群异常亢奋的人,你的内心会作何反应?除了心跳加速、判断力下降以外,可能就没有别的了。
二、“颠覆”培训技巧是根据人们心灵的脆弱性而设计的
人们所坚信或者坚持的东西,一定是由原有的经验与知识体系所支撑的,当这些固有的东西被颠覆时,人们会动摇或者抛弃本来所坚信和坚持的东西。中国有句古话:眼见为实。而呈现一些不曾眼见的东西,就是一个洗脑的方法。
据称,日军在劝降某著名将领时,知道威逼和利诱都不会有用,就把此人带到日军的航母上看士兵的训练。当他看到日军在齐步走时没有听到长官的停止口令,就必须整齐划一地跳入大海时,他认为这是自己的部队做不到的,于是彻底失去了抵抗的信心。
安利设计出了一些颠覆了人们对创造财富的常规效率的判断的天方夜谭式的利益分配制度,在急功近利的普遍社会心态下,没有人追究其背后的骗局。即使一部分人有所顾虑,他们也会存有侥幸心理,或者做了“干一票就跑”的准备。
三、“击碎”培训技巧是根据人们的侥幸心理而采用的
传销培训中常用的一招就是击碎参加者的自尊心和面子,让参加彻底改变成一个唯利是图者。很多人们平时不敢、不愿、羞于做的事情,一旦做了,可能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有人会以“破罐子破摔”来自我解脱,有人则以为自己进入了境界。
四、“模仿”培训技巧是根据人们的从众心理设计的
人是环境的产物,包围在身边的事务,常常就是改变我们的力量。当大家都闯红灯时,不闯红灯就好像变得没有意义。来中国的老外,大多经历过这样的蜕变。有识之士都知道榜样、偶像的力量。就是我们去饭店吃饭,也是看哪家饭店人多。所以,饭店开张时一定有几桌客人是只干杯不吃菜的,他们就是“饭托儿”。传销授课时,也是动用了这种伎俩。
鼓掌时有“掌托儿”,喊号时有“嗓托儿”,这么热闹的气氛,营造了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原本准备参加传销或直销的群众,通常都是在其他领域竞争力较弱的人士,在这种归属感和安全感的烘托下,很快就在内心里找到了从众的借口。
五、“暗示”培训技巧是根据谎言重复一千次就成了真理设计的
老百姓说,假话说一千遍就是真理。这就是心理学里的催眠、心理暗示。不断的暗示,叠加起来的信号使得人们分不清它的来源,最后就以为是自己的心声。
这个技术在很多销售、审讯、治疗的场合都在应用,足够强烈的心理暗示就可能产生洗脑的效果。
“你要发财吗?”“我要发财。”“大声点!”“我要发财!!”
振臂高呼,这是集会中常见的情景。心理学的原理来源于生活的自然总结。动员大会也好,庆功大会也罢,群体的声音和个体的声音在不断地重复之下,形成了情绪,情绪带动动作,动作形成新的行为特征。这种新的行为被个体看到后,会产生心理暗示,“我接受了”、“我变了”。
所以,让犯了错误的孩子写保证书,这里面就有让他产生心理暗示的技术。
六、“体罚”培训技巧是根据人们对挫折的恐惧心理设计的
这里的体罚是个术语,和老师拿个板子打学生的手心是两回事。
很多秩序和传统往往是通过体罚建立的,而新旧秩序的交替也是通过体罚实现的。
有个著名的猴子试验,表明了传统的无厘头性。几个猴子被关在笼子里,角落里放上香蕉。猴子本能地拿香蕉的时候,就有开水从天花板上淋下来。时间久了,猴子知道了开水和香蕉的关系,就没有猴子去理睬香蕉了。撤走一个猴子,换上一个新猴子。新猴子看到香蕉就抓,没等抓到,就被其他猴子揍了一顿。直到新猴子再也不碰香蕉,它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到老猴子被新猴子逐一替换完毕,在笼子里就形成了不吃香蕉的传统。而且,没有猴子知道这个传统是什么来历。
被体罚得来的传统,在外人看来,就是被洗脑了。我们生活中很多似是而非的传统习惯,在西方人的科学视角下,就是被愚昧洗了脑。
传销、直销、保险行业的培训中,都有很多激励训练,抗挫折训练,即所谓“心智”。在最初的阶段,仅仅停留在不怕拒绝的训练上。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家开始认识到,仅仅进行性格磨练和改造还不够,必须还要加入销售技巧和服务技巧。随着高智商人员的进入,这些培训越来越变得向科学靠拢了,《话术手册》也开始出现了。
早期的话术手册还很露骨,语言艺术低劣。但是,学院仍然会体会到其威力,使用话术的人明显比不使用话术的人业绩要好。于是,对话术认可,逐步放大成对组织的认可,对业态的认可。当这套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后,它的实用性更强,说服力也更强。得到了效果的学员也自然更加坚定了对它的信念。
这是来自市场实战的体罚,还有来自群体秩序的体罚。
当群体基本认可了一个共同的理念时,反对者甚至是怀疑者都会被斥为叛徒,他们会遭到敌视和仇视。这种群众斗群众的方法,也是在不良培训中常用的体罚方式
常用的技俩有以下几种:引诱、颠覆、击碎、模仿、暗示、体罚。
一、“引诱”培训技巧是根据人们的贪婪的本质而设计的
“大家好,两年前我还你们一样,刚刚从农村走出来,身上只有不到100块钱。今天我在这座城市买了大房子,开着奥迪车,……只要肯干,相信你们一定会比我还要成功!”(掌声一片)
这是在传销和某些直销培训现场常见的情景。试想,当你一文不名时,当你自愧不如成功人物时,一个声音告诉你,你完全可以超越梦想,并且这个超越指日可待时,而且这个人就是你身边的的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甚至于不止一个,这样反复的向你宣讲与暗示,特别是在那种激情澎湃的培训环境中,一群异常亢奋的人,你的内心会作何反应?除了心跳加速、判断力下降以外,可能就没有别的了。
二、“颠覆”培训技巧是根据人们心灵的脆弱性而设计的
人们所坚信或者坚持的东西,一定是由原有的经验与知识体系所支撑的,当这些固有的东西被颠覆时,人们会动摇或者抛弃本来所坚信和坚持的东西。中国有句古话:眼见为实。而呈现一些不曾眼见的东西,就是一个洗脑的方法。
据称,日军在劝降某著名将领时,知道威逼和利诱都不会有用,就把此人带到日军的航母上看士兵的训练。当他看到日军在齐步走时没有听到长官的停止口令,就必须整齐划一地跳入大海时,他认为这是自己的部队做不到的,于是彻底失去了抵抗的信心。
安利设计出了一些颠覆了人们对创造财富的常规效率的判断的天方夜谭式的利益分配制度,在急功近利的普遍社会心态下,没有人追究其背后的骗局。即使一部分人有所顾虑,他们也会存有侥幸心理,或者做了“干一票就跑”的准备。
三、“击碎”培训技巧是根据人们的侥幸心理而采用的
传销培训中常用的一招就是击碎参加者的自尊心和面子,让参加彻底改变成一个唯利是图者。很多人们平时不敢、不愿、羞于做的事情,一旦做了,可能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有人会以“破罐子破摔”来自我解脱,有人则以为自己进入了境界。
四、“模仿”培训技巧是根据人们的从众心理设计的
人是环境的产物,包围在身边的事务,常常就是改变我们的力量。当大家都闯红灯时,不闯红灯就好像变得没有意义。来中国的老外,大多经历过这样的蜕变。有识之士都知道榜样、偶像的力量。就是我们去饭店吃饭,也是看哪家饭店人多。所以,饭店开张时一定有几桌客人是只干杯不吃菜的,他们就是“饭托儿”。传销授课时,也是动用了这种伎俩。
鼓掌时有“掌托儿”,喊号时有“嗓托儿”,这么热闹的气氛,营造了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原本准备参加传销或直销的群众,通常都是在其他领域竞争力较弱的人士,在这种归属感和安全感的烘托下,很快就在内心里找到了从众的借口。
五、“暗示”培训技巧是根据谎言重复一千次就成了真理设计的
老百姓说,假话说一千遍就是真理。这就是心理学里的催眠、心理暗示。不断的暗示,叠加起来的信号使得人们分不清它的来源,最后就以为是自己的心声。
这个技术在很多销售、审讯、治疗的场合都在应用,足够强烈的心理暗示就可能产生洗脑的效果。
“你要发财吗?”“我要发财。”“大声点!”“我要发财!!”
振臂高呼,这是集会中常见的情景。心理学的原理来源于生活的自然总结。动员大会也好,庆功大会也罢,群体的声音和个体的声音在不断地重复之下,形成了情绪,情绪带动动作,动作形成新的行为特征。这种新的行为被个体看到后,会产生心理暗示,“我接受了”、“我变了”。
所以,让犯了错误的孩子写保证书,这里面就有让他产生心理暗示的技术。
六、“体罚”培训技巧是根据人们对挫折的恐惧心理设计的
这里的体罚是个术语,和老师拿个板子打学生的手心是两回事。
很多秩序和传统往往是通过体罚建立的,而新旧秩序的交替也是通过体罚实现的。
有个著名的猴子试验,表明了传统的无厘头性。几个猴子被关在笼子里,角落里放上香蕉。猴子本能地拿香蕉的时候,就有开水从天花板上淋下来。时间久了,猴子知道了开水和香蕉的关系,就没有猴子去理睬香蕉了。撤走一个猴子,换上一个新猴子。新猴子看到香蕉就抓,没等抓到,就被其他猴子揍了一顿。直到新猴子再也不碰香蕉,它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到老猴子被新猴子逐一替换完毕,在笼子里就形成了不吃香蕉的传统。而且,没有猴子知道这个传统是什么来历。
被体罚得来的传统,在外人看来,就是被洗脑了。我们生活中很多似是而非的传统习惯,在西方人的科学视角下,就是被愚昧洗了脑。
传销、直销、保险行业的培训中,都有很多激励训练,抗挫折训练,即所谓“心智”。在最初的阶段,仅仅停留在不怕拒绝的训练上。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家开始认识到,仅仅进行性格磨练和改造还不够,必须还要加入销售技巧和服务技巧。随着高智商人员的进入,这些培训越来越变得向科学靠拢了,《话术手册》也开始出现了。
早期的话术手册还很露骨,语言艺术低劣。但是,学院仍然会体会到其威力,使用话术的人明显比不使用话术的人业绩要好。于是,对话术认可,逐步放大成对组织的认可,对业态的认可。当这套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后,它的实用性更强,说服力也更强。得到了效果的学员也自然更加坚定了对它的信念。
这是来自市场实战的体罚,还有来自群体秩序的体罚。
当群体基本认可了一个共同的理念时,反对者甚至是怀疑者都会被斥为叛徒,他们会遭到敌视和仇视。这种群众斗群众的方法,也是在不良培训中常用的体罚方式
ding
5楼,6楼的自我剖析很深刻啊,看来是心理受过传销刺激的那种人,否则写不出来
无聊!
[quote]引用第8楼guest于2009-4-22 14:11:07发表的:
5楼,6楼的自我剖析很深刻啊,看来是心理受过传销刺激的那种人,否则写不出来...[/quote]
6楼那是网上转载的,原作者好像是有过类似经历
集体迷狂是挺有意思的,老周的转化也太生硬了吧
多给些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