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领袖"北京国际文化艺术沙龙第二回展 公开征集作品
发起人:ok123  回复数:0   浏览数:2223   最后更新:2009/02/08 00:00:00 by ok123
[楼主] 小沈阳的爱 2009-02-08 00:00:00
中国艺术市场前景

与拉里·沃希(Larry Warsh)的问答



以长期和短期的角度来看,您觉得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购买契机在何处?



从短期角度来看,未来的12到18个月内将会有购买顶级艺术家绘画和摄影作品的
良好机会。我所谓的顶级艺术家,是指那些作品已在艺术史上获得肯定、在国际间进行展出、并广为西方和亚洲美术馆收藏的40几位左右艺术家。这些从1989年到
2000年代初期的第一代中国当代艺术家,由于其历史性作品的创作数量相对有限,他们的作品价值也将持续提升。此外,近来全球低迷的景气让一些作品行情,尤其和西方顶尖当代艺术家比较起来,变得更有吸引力,进一步提供了明智的购买契机。事实上,为了把握此次难得的历史良机,许多以中国当代艺术为重点的艺术基金目前都已相继成立,而许多美术馆也正积极地为其馆内收藏品进行收集。



中国当代摄影作品是一个不错的购买契机。和多年来一直是收藏家收集焦点的绘画比较起来,它仍是处于市场低估的状态。特别是在中国发展成为消费者社会和建立自身收藏家基础的种种趋势下,优质摄影作品将在市场上越为稀少。目前中国观众
有可支配收入的人数与日剧增,其中也将有一定的百分比成为艺术的提倡者和
收藏家。



当今中国的经济也许正趋减缓,但决非处于一个萧条时期。它将维持其全世界最
诱人投资目的地之一的地位,而艺术也将朝此方向与其平行共进。因此,可以预期
的是,中国当代艺术不但能够安然度过此次的经济风暴,它更将在暴雨过后成为
一个实力更强的玩家。



您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未来发展的主要威胁是什么?



质量。就像在西方,中国有成千上万从事各形各色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而其质量也大相其异、参差不齐。因此,如何选择经得起历史考验、并在艺术史认同、美术馆展出和策展性互动上具有可靠纪录的艺术家,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每一个国家,其顶尖艺术家的最佳杰作往往都是最昂贵和最受欢迎的。这种现象在中国也不例外。艺术家和艺术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层次,因此,如何辨别艺术史和艺术品买卖之间的不同,也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常识。此外,在过去几年中,
一些经济人以咄咄逼人的方式进行定价,造成艺术品价格戏剧性地暴涨。因此,市场价格的暴跌,尤其在作品质量荡然无存的情况下,几乎是无可避免的。



我认为人们对谁是重要的艺术家仍然缺乏教育。在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收藏家
团体以及当代艺术讲座和研习会的出现,这种现象正逐渐开始改变。虽然这种改变目前在程度上仍显不足,但它确实已经开始,中国现已有促进教育和收藏家基础
发展的各项活动。



您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只是一时流行的狂热吗? 如果不是的话,其原因又是
如何? 我们在西方可能看到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什么样的发展?




它不是一时流行的狂热,一点都不是。一些评论家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中国
当代艺术发展的速度和其对世界艺术界所产生的影响。然而就像其它在中国快速
成长的许多部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其实和中国总体的经济发展吻合一致。我们经常忘记中国重新开放资本主义是一生仅有一次的壮举,它以无与伦比的力量在
30年内将此国家从睡梦中唤醒。



除此之外,许多著名的西方策展人、学者、作者和收藏家,在中国当代艺术成为
市场佼佼者多年以前,便已开始学习、追崇、研究和购买中国当代艺术。



而一个我所观察到的不变趋势,便是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美术馆中的展出和收藏。
光在纽约,古根汉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和现代美术馆现都已收藏了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其它的美国和欧洲美术馆,目前也都纷纷跟进完成其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此外,从我个人经验来说,与我保持联系的艺术收藏家们都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趣丝毫未减,而我也感受到近来中国当代艺术的作品流通,已渐渐从市场投机客转移到新艺术收藏家的手上。



中国艺术作品目前也已在当代非中国市场的销售上超越了西方和欧洲的艺术作品。例如佳士得最近于2008年11月在纽约举行的拍卖会中,虽然其总体销售成绩不佳,但它却成功地拍卖出16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中的14件作品,而在这些成交作品中,
更有许多件拍出比它们欧洲对等作品更高的成交金额。它们在拍卖中除了拍卖会场竞标活动此起彼落之外,其它不在场和电话出价的人士也络绎不绝。



由于东方经济实力的日渐强大,艺术市场的力量是否将从西方的艺术模式转移到东方(亚洲)的艺术模式上? 而这对中国艺术市场又将有什么样的暗示?



中国文化已有5千年的历史,其民族自尊心根深蒂固。它不会、或至少不会广泛地去收集我们西方的英雄和标志。它一直以来,也将在未来持续下去,以自创的英雄和标志为荣,并以它们作为收集的重点。



在艺术上,虽然中国将采用许多西方的商业模式,但它也将演化生成出一种能与
美术馆、画廊和一般国际艺术市场共同合作的自创灵活手段。我们不应该将我们的方式视为唯一有效的方式。



西方经常低估中国的经济实力。它由于人口高达13亿,有着一群数量庞大的消费者。中国目前的中产阶级人数(仍在持续增长中)不但已与全美总人口数大致相当,
它的收藏家基础也几乎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他们花钱也许较为谨慎,但他们所拥有的财力却是无庸置疑的。

中国艺术市场在2009年中最重要的大事将会是什么?



中国政府目前已充分了解当代中国艺术的重要性,除了设置专款通过北京文化发展基金来促进巩固当代艺术领域之外,它也支持艺术作品在中国和海外美术馆的展出。这是一项重大的发展。



此外,我认为中国将在近期经历比最近还要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不但使得高质量
作品成为一座保护人民币的良好避难所,也使得持有此类资产的非中国收藏家能够因此从中受益。由于它在伦敦、纽约、巴黎、香港和中国等国际艺术市场上广为
接受,并且在西方和亚洲拍卖会场上表现杰出,高质量作品将能畅销全球各地,
通过各种首选货币进行成交。



随着通货膨胀的来临,我预测艺术投资和往常一样将会比非艺术投资的表现更加
优越。我并预期市场行情将在24到36个月内回到它之前的水平附近,除了一些作品的行情将更为高涨之外,伟大作品的行情也将回升地更为快速。



亚洲是世界的未来,这是西方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在中国和印度之间,亚洲将在全世界的见证下带领全球进入新的发展领域。中国艺术市场目前仍有尚未实现的
无穷潜力,而中国当代艺术也将在艺术市场上不畏风雨、屹立不摇。


张洹(1965年生)于2000完成的作品《家谱》。9张彩色照片系列中第2、5和6号。每张照片高152.4公分、宽101.6公分。来自拉里·沃希(Larry Warsh)的收藏品。


拉里·沃希(Larry Warsh) 是纽约市中一家通过机构融资与收购、策展企划、
出版物、以及教育性节目来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民营机构 AW Asia 创始人。

除了之前曾是美术馆杂志 (Museums Magazines)的创始人和出版人之外,他也是
一位活跃西方和中国当代艺术界25余年的收藏家。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