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马拉松店-艾未未"三鹿奶粉"网上拍卖
“2009中国当代艺术与媒体”论坛
时间:2009年1月12日星期一下午2点至6点
地点: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E06)
主办:《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 东方视觉
协办: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
邀请名单:
第一组:大众媒体单元(60分钟)
议题:分歧:当代艺术与大众生活的界限与融合
在中国,当代艺术和新型文化日益深入中国大众公共生活,不断改写历史,同时也在挑战传统观念和制造文化冲突;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媒体扮演何种角色或定位?
是文化消费?还是意义的生产?
会议主持:董冰峰(《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执行主编)
发言人:
1.舒可文 著名艺术批评家,现为《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2.杨瑞春 资深媒体人,《南方周末》编委
3.姜 珺 设计师与评论家,现为《城市中国》执行主编
提问和自由讨论
第二组:艺术媒体单元(100分钟)
议题:平台?或是框架?
传统的纸本媒体与新进的网络媒体,在建构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分析和展示的同时,
无论是秉持各自的文化立场或是遵照市场规则,
是作为平台呈现客观观点?或是强调独立立场中的框架?
会议主持:唐莉(东方视觉网站首页主编)
发言人:
1.《艺术地图》主编 朱其
2.《艺术出口》主编 盛葳
3.《东方艺术•大家》执行主编 王静
4.《Artforum》特约编辑 田霏宇(Philip Tinari)
5.《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执行主编 董冰峰
6.《东方视觉》总裁 何彬
提问和自由讨论
第三组: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单元 (60分钟)
议题:策展、现场研究和存档(历史)
当代文化艺术系统中的展览策展人、专案研究员或致力于文化交流活动的组织者,
通过研究、规划项目,和完成纸本、视觉和流媒体等的综合表述和辑录;
其中呈现出不同的工作方式的特点,
和面对当代文化生产环境中可供对照或形成的有效型态是?
会议主持:左靖(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发言人:
1.郭晓彦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首席策展人
2.史 建 著名建筑评论家,策展人,一石文化策划总监
3.崔 峤 歌德学院(中国)文化部主任
4.鲍 栋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展览部主任
5.刘礼宾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美术史博士,策展人
6.滕宇宁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编务总监
7.蔡 萌 2009年广州摄影双年展策展人,广东美术馆摄影项目总监
提问和自由讨论
论坛发言嘉宾晚宴
时间:2009年1月12日星期一晚6点至8点
地点: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咖啡馆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E06)
联系信息
《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社
联系人:全学方 小姐
办公电话:010-59789033 移动电话:13693213277 E-mail:berry_ff@126.com
东方视觉
联系人:陆长安 先生
办公电话:010-64344603 移动电话:13811785887 E-mail:ca@ionly.com.cn
《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简介
《艺术与投资》创刊于2006年1月,是国内专业高端艺术类月刊。杂志以专业、冷静的态度关注国内和国际的艺术市场动态,理性梳理、分析艺术财经,以独到的嗅觉和眼光推介真正具有市场价值的艺术门类和艺术作品,并兼顾与艺术投资紧密相关的鉴赏门道,是艺术投资理财公正有素的观察者和导航员。
2007年1月开始,杂志在原有“艺术”、“投资”、“鉴赏”的格局上再辟一册以原创和学术为重心的《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着力于当代艺术的学术性、实验性、跨界性,在中国当代艺术杂志中有着独特的思考和艺术倾向,为一切与当代艺术创作相关的思考、讨论、试验、实践提供开放性平台,是当代艺术媒体中真正独立的思考人和先行者。
《当代艺术与投资》是一本学术性杂志,它关注的是当代艺术领域中最核心的部分——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本身。
我们所理解的艺术创作包括了艺术家的创作,策划人的创作,批评家的创作,艺术机构的创造性工作和艺术行业其他角色中具有开拓性视野的实践者,当然还有视觉艺术以外其他艺术领域的创作。这种宽泛的理解也定位了我们杂志的一个态度和基调,即对一切与创作有关的实践、试验、思考和讨论敞开大门,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而面对这些实践和创作的时候,我们有责任从一个研究者和思考者的身份出发,而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介绍和描写之上。
2009年1月开始,《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全面改版。将杂志原有的定位“中国当代艺术”扩展至“华人当代艺术”;我们陆续特邀到台湾、香港和澳门,及海外重点城市的特约记者,以及加强和上述地区的重要美术馆和艺术机构,策划人、评论家和艺术家的沟通、交流和经验互动,以大华人圈的范畴内紧密聚焦艺术市场和当代艺术创作及展示现场,进行分析、研究和有立场呈现的系列工作。
其次,《当代艺术与投资》经过两年对中国当代艺术课题的研究和梳理工作后,正式形成“纸本美术馆”的核心理念。《当代艺术与投资》从2009年1月开始,每期邀请一位重要的华人艺术家和策展人一起工作,探讨和研究的结果会在杂志中形成一个全新的“纸本展览”专题,呈现杂志在结构定位和态度立场上的“立体工作”。
东方视觉简介
创建于2003年的东方视觉网www.ionly.com.cn作为中国最好的艺术行业网站正与中国的艺术家和艺术机构一起冲向全球艺术领域。在过去的五年中通过网站平台有效的对业内资源进行整合,目前已经积累了10000个艺术展览资料,500万张作品和现场图片,500名艺术家资料,3200个视频,92万条拍卖数据,日点击量达到300万。东方视觉已经成为了国内艺术从业人员和艺术市场投资者的重要新闻发布浏览平台和信息查询工具,同时也是国外了解中国以及亚洲当代艺术信息的重要渠道。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沿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和中国的艺术家、美术馆、画廊、拍卖行一起快速加入全球艺术市场的运行机制,并期得获取中国在全球艺术市场中应得的艺术地位和市场份额。
东方视觉拥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品牌项目,包括一个非营利性的艺术计划“展览史”,当代艺术最为活跃的社区“嘿!社会”,年度艺术权利人物排行榜“五四榜”、高端艺术报纸《嘿板报》。
我们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办公室并各有侧重的组建了运营团队,在艺术资讯、市场、评论方面具有独到的价值评判体系。
时间:2009年1月12日星期一下午2点至6点
地点: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E06)
主办:《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 东方视觉
协办: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
邀请名单:
第一组:大众媒体单元(60分钟)
议题:分歧:当代艺术与大众生活的界限与融合
在中国,当代艺术和新型文化日益深入中国大众公共生活,不断改写历史,同时也在挑战传统观念和制造文化冲突;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媒体扮演何种角色或定位?
是文化消费?还是意义的生产?
会议主持:董冰峰(《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执行主编)
发言人:
1.舒可文 著名艺术批评家,现为《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2.杨瑞春 资深媒体人,《南方周末》编委
3.姜 珺 设计师与评论家,现为《城市中国》执行主编
提问和自由讨论
第二组:艺术媒体单元(100分钟)
议题:平台?或是框架?
传统的纸本媒体与新进的网络媒体,在建构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分析和展示的同时,
无论是秉持各自的文化立场或是遵照市场规则,
是作为平台呈现客观观点?或是强调独立立场中的框架?
会议主持:唐莉(东方视觉网站首页主编)
发言人:
1.《艺术地图》主编 朱其
2.《艺术出口》主编 盛葳
3.《东方艺术•大家》执行主编 王静
4.《Artforum》特约编辑 田霏宇(Philip Tinari)
5.《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执行主编 董冰峰
6.《东方视觉》总裁 何彬
提问和自由讨论
第三组: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单元 (60分钟)
议题:策展、现场研究和存档(历史)
当代文化艺术系统中的展览策展人、专案研究员或致力于文化交流活动的组织者,
通过研究、规划项目,和完成纸本、视觉和流媒体等的综合表述和辑录;
其中呈现出不同的工作方式的特点,
和面对当代文化生产环境中可供对照或形成的有效型态是?
会议主持:左靖(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发言人:
1.郭晓彦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首席策展人
2.史 建 著名建筑评论家,策展人,一石文化策划总监
3.崔 峤 歌德学院(中国)文化部主任
4.鲍 栋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展览部主任
5.刘礼宾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美术史博士,策展人
6.滕宇宁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编务总监
7.蔡 萌 2009年广州摄影双年展策展人,广东美术馆摄影项目总监
提问和自由讨论
论坛发言嘉宾晚宴
时间:2009年1月12日星期一晚6点至8点
地点: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咖啡馆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E06)
联系信息
《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社
联系人:全学方 小姐
办公电话:010-59789033 移动电话:13693213277 E-mail:berry_ff@126.com
东方视觉
联系人:陆长安 先生
办公电话:010-64344603 移动电话:13811785887 E-mail:ca@ionly.com.cn
《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简介
《艺术与投资》创刊于2006年1月,是国内专业高端艺术类月刊。杂志以专业、冷静的态度关注国内和国际的艺术市场动态,理性梳理、分析艺术财经,以独到的嗅觉和眼光推介真正具有市场价值的艺术门类和艺术作品,并兼顾与艺术投资紧密相关的鉴赏门道,是艺术投资理财公正有素的观察者和导航员。
2007年1月开始,杂志在原有“艺术”、“投资”、“鉴赏”的格局上再辟一册以原创和学术为重心的《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着力于当代艺术的学术性、实验性、跨界性,在中国当代艺术杂志中有着独特的思考和艺术倾向,为一切与当代艺术创作相关的思考、讨论、试验、实践提供开放性平台,是当代艺术媒体中真正独立的思考人和先行者。
《当代艺术与投资》是一本学术性杂志,它关注的是当代艺术领域中最核心的部分——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本身。
我们所理解的艺术创作包括了艺术家的创作,策划人的创作,批评家的创作,艺术机构的创造性工作和艺术行业其他角色中具有开拓性视野的实践者,当然还有视觉艺术以外其他艺术领域的创作。这种宽泛的理解也定位了我们杂志的一个态度和基调,即对一切与创作有关的实践、试验、思考和讨论敞开大门,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而面对这些实践和创作的时候,我们有责任从一个研究者和思考者的身份出发,而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介绍和描写之上。
2009年1月开始,《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全面改版。将杂志原有的定位“中国当代艺术”扩展至“华人当代艺术”;我们陆续特邀到台湾、香港和澳门,及海外重点城市的特约记者,以及加强和上述地区的重要美术馆和艺术机构,策划人、评论家和艺术家的沟通、交流和经验互动,以大华人圈的范畴内紧密聚焦艺术市场和当代艺术创作及展示现场,进行分析、研究和有立场呈现的系列工作。
其次,《当代艺术与投资》经过两年对中国当代艺术课题的研究和梳理工作后,正式形成“纸本美术馆”的核心理念。《当代艺术与投资》从2009年1月开始,每期邀请一位重要的华人艺术家和策展人一起工作,探讨和研究的结果会在杂志中形成一个全新的“纸本展览”专题,呈现杂志在结构定位和态度立场上的“立体工作”。
东方视觉简介
创建于2003年的东方视觉网www.ionly.com.cn作为中国最好的艺术行业网站正与中国的艺术家和艺术机构一起冲向全球艺术领域。在过去的五年中通过网站平台有效的对业内资源进行整合,目前已经积累了10000个艺术展览资料,500万张作品和现场图片,500名艺术家资料,3200个视频,92万条拍卖数据,日点击量达到300万。东方视觉已经成为了国内艺术从业人员和艺术市场投资者的重要新闻发布浏览平台和信息查询工具,同时也是国外了解中国以及亚洲当代艺术信息的重要渠道。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沿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和中国的艺术家、美术馆、画廊、拍卖行一起快速加入全球艺术市场的运行机制,并期得获取中国在全球艺术市场中应得的艺术地位和市场份额。
东方视觉拥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品牌项目,包括一个非营利性的艺术计划“展览史”,当代艺术最为活跃的社区“嘿!社会”,年度艺术权利人物排行榜“五四榜”、高端艺术报纸《嘿板报》。
我们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办公室并各有侧重的组建了运营团队,在艺术资讯、市场、评论方面具有独到的价值评判体系。

可以自由参加吗? 想去听听
我问过了,欢迎大家来旁听!


补充一下:
媒体、艺术家、艺术学生、艺术爱好者等各界群众都可以来了解一下
哦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