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奇和赵峥嵘的相遇:软现实主义绘画的可能性(1)
断舌——后极权社会中的当代艺术文本
文: 付晓东
发起了“丝绒革命”的前捷克总统哈维尔曾经说:“生活,其本质是朝向多元化,多样化,独立自制和自我组织,向着它自身的自由实现运动。而后集权制度则要求一致,标准化和纪律。在它们之间是一个断裂的深渊。”当代中国,同样进入一种消费主义统治的盛行,“革命的总发条已经松了”的后极权时期。任何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人都会不得不面对来自于体制的各个方面的碰撞与摩擦,这些矛盾在方式和程度上各有不同,每个人化解矛盾也各有方法,比如在某些公开场合违心的说话,参加毫无意义的会议和仪式,不加判断的随大流,不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更低调的隐藏自己等等。这些都表明了自由的人性与坚固的体制之间的貌合神离,充满了不可化约的矛盾和冲突。在貌似铁板一块的体制之内,实则充满缝隙,内部孳生的是那些善于利用体制,或者以体制为名义赤裸裸的为自身利益服务的人。他们附着于体制之上,将自身异化为巨大体制机械的润滑剂,用虚伪和谎言作为驱动力,形式上与体制的利益方向保持一致,四处进行碾压和扩张。他们往往在体制的荫蔽下如鱼得水,所有不服从指挥的行为,都成为了对制度的大逆不道。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种逾越也就成了对制度的主动性否定。制度的伸缩性和弹性在权利的操控下,可以随时随地的向任何意图的方向上倾斜或失衡,缩紧或放松。权利成为唯一实在的尺度,“权利的中心既是真理的中心”,而正义、尊严、信仰、创造等精神纬度上的价值都成了不可被言说的多余物。这种体制化的关系无处不在,它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社团和个人的冲突中,有可能是形成管制关系的学校与教师,文化审查与作者,警察与违规者,政府与上访者,也有可能是以现实利益衔接的画廊与艺术家,机构与雇员,物业与租户等等。经济利益,行政权利和话语权利更加紧密的混合在一起,不断的有人热衷于扮演权利环节中的角色,异化自己也异化周围的环境,现在这样的非人性和无个性的整体的局面,正是不断的有人参与其中并使之加固深化的结果。
“断舌”是一种秦代的主要肉刑,《汉书•刑法志》中记载,“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尸、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其舌,故谓之具五刑”。在古代的掌权者不但剥夺平时说话的权利,还要剥夺一个人临死前诅咒辱骂,语言攻击和大声呼吁的权利。鲁迅说:“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和异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毒,也都身受过,每一考查,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断舌”在这里作为一种压抑的隐喻,一种后集权社会中思想言论不能充分表达的知识分子处境的隐喻。除了针对学术自由的政治干预,还有更大的来自资本的诱惑和压力,知识分子越来越屈从于市场和民众的期待,维持整体的谎言系统,将自己隐藏在仪式化的匿名面具之后,进入权利体系,成为技术官僚或媒体文化生产的奴隶。商业化的逻辑已经入侵到文化产品生产和传播的所有阶段之中,在面对金钱,重商主义和商业帝国的遮蔽时,知识分子消极的不作为,认为世界不值得这样严肃的对待,拒绝参与世界,认为政治不真实而放弃政治,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成为自我解脱的合理性说辞。顺从的知识分子把现有秩序转化为一种不拒绝的理解,不认同的接受,不反抗的清醒,厌倦,逃避,价值观私人化成为普遍现象。犬儒主义是政治希望的灭绝和参与热情的衰竭,更现实和更投机的选择也导致文化价值感的大规模的退却。
“断舌”是后极权社会下个人经验的隐喻,是艺术家拒绝说谎话而进入真实生活的表达。同时,也是艺术家面对创作,割除以往习惯性的经验,进行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探索的可能性的存在。正如同黄永砯所说“断舌”又是“对语言文字系统的不信任和破坏”,切断旧有的体系,成为新的表达方式和言说系统的起点。
文: 付晓东
发起了“丝绒革命”的前捷克总统哈维尔曾经说:“生活,其本质是朝向多元化,多样化,独立自制和自我组织,向着它自身的自由实现运动。而后集权制度则要求一致,标准化和纪律。在它们之间是一个断裂的深渊。”当代中国,同样进入一种消费主义统治的盛行,“革命的总发条已经松了”的后极权时期。任何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人都会不得不面对来自于体制的各个方面的碰撞与摩擦,这些矛盾在方式和程度上各有不同,每个人化解矛盾也各有方法,比如在某些公开场合违心的说话,参加毫无意义的会议和仪式,不加判断的随大流,不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更低调的隐藏自己等等。这些都表明了自由的人性与坚固的体制之间的貌合神离,充满了不可化约的矛盾和冲突。在貌似铁板一块的体制之内,实则充满缝隙,内部孳生的是那些善于利用体制,或者以体制为名义赤裸裸的为自身利益服务的人。他们附着于体制之上,将自身异化为巨大体制机械的润滑剂,用虚伪和谎言作为驱动力,形式上与体制的利益方向保持一致,四处进行碾压和扩张。他们往往在体制的荫蔽下如鱼得水,所有不服从指挥的行为,都成为了对制度的大逆不道。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种逾越也就成了对制度的主动性否定。制度的伸缩性和弹性在权利的操控下,可以随时随地的向任何意图的方向上倾斜或失衡,缩紧或放松。权利成为唯一实在的尺度,“权利的中心既是真理的中心”,而正义、尊严、信仰、创造等精神纬度上的价值都成了不可被言说的多余物。这种体制化的关系无处不在,它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社团和个人的冲突中,有可能是形成管制关系的学校与教师,文化审查与作者,警察与违规者,政府与上访者,也有可能是以现实利益衔接的画廊与艺术家,机构与雇员,物业与租户等等。经济利益,行政权利和话语权利更加紧密的混合在一起,不断的有人热衷于扮演权利环节中的角色,异化自己也异化周围的环境,现在这样的非人性和无个性的整体的局面,正是不断的有人参与其中并使之加固深化的结果。
“断舌”是一种秦代的主要肉刑,《汉书•刑法志》中记载,“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尸、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其舌,故谓之具五刑”。在古代的掌权者不但剥夺平时说话的权利,还要剥夺一个人临死前诅咒辱骂,语言攻击和大声呼吁的权利。鲁迅说:“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和异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毒,也都身受过,每一考查,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断舌”在这里作为一种压抑的隐喻,一种后集权社会中思想言论不能充分表达的知识分子处境的隐喻。除了针对学术自由的政治干预,还有更大的来自资本的诱惑和压力,知识分子越来越屈从于市场和民众的期待,维持整体的谎言系统,将自己隐藏在仪式化的匿名面具之后,进入权利体系,成为技术官僚或媒体文化生产的奴隶。商业化的逻辑已经入侵到文化产品生产和传播的所有阶段之中,在面对金钱,重商主义和商业帝国的遮蔽时,知识分子消极的不作为,认为世界不值得这样严肃的对待,拒绝参与世界,认为政治不真实而放弃政治,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成为自我解脱的合理性说辞。顺从的知识分子把现有秩序转化为一种不拒绝的理解,不认同的接受,不反抗的清醒,厌倦,逃避,价值观私人化成为普遍现象。犬儒主义是政治希望的灭绝和参与热情的衰竭,更现实和更投机的选择也导致文化价值感的大规模的退却。
“断舌”是后极权社会下个人经验的隐喻,是艺术家拒绝说谎话而进入真实生活的表达。同时,也是艺术家面对创作,割除以往习惯性的经验,进行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探索的可能性的存在。正如同黄永砯所说“断舌”又是“对语言文字系统的不信任和破坏”,切断旧有的体系,成为新的表达方式和言说系统的起点。
贼有文化
同意楼上的,楼下的你认为呢
副小东的文字越来越锋利了...好女孩
唉! 实在不知所云, 说了这一大堆有的没的东西之后, 不知文章所论说的"断舌"与目前正在梯空间展出的那些作品有多少内在的逻辑上和言说上的联系? 举出秦代的刑法来做一番考据似乎并没有那个必要, 有点为了凑字数之嫌? 当下的策展文章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八股文章, 大致是这样的一种模式: 起篇引用西方哲人或是思想家的一两句话, 以为壮行色; 中篇叙述一通在后现代,后极权,后人文,后资本,后艺术,后...时代的种种弊端和流俗, 语焉不详,立场模糊; 最后再三言两语,偶尔触及一下展览的作品, 匆匆结束, 似乎并不愿意在具体的策划概念和作品分析上着很多墨水, 只是着眼于一种宏大的而又是空洞的说辞, 这大概是中国后文革时期留下来的一种通病, 经过了长期的潜伏,扩散,繁殖与变异后,成为了一种强大的基因, 嵌入到了中国所有人(包括知识分子)的思维系统之中, 结果就是我们今日的艺术批评写作大多言辞泛泛, 还停留在空洞的宏大叙事,以及玩弄修辞术的风格阶段(尽管表面上人人都显示出要抛弃宏大叙事的风格的荼毒, 然而谈何容易?)上, 这样一来绝大多数的文章如同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好像也不可惜! 呵呵)
我本人对付晓东女士并无恶意, 对她的文字表达功力也很欣赏, 说实话, 中国当代艺术评论界的所谓大家里有她这样的写作水平的倒也并不多见, 其实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并非哪一家的问题, 只是有感于现在流行的艺术评论八股风的蔓延, 不由得借这个事情说上两句, 请作者多多包涵! 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我本人对付晓东女士并无恶意, 对她的文字表达功力也很欣赏, 说实话, 中国当代艺术评论界的所谓大家里有她这样的写作水平的倒也并不多见, 其实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并非哪一家的问题, 只是有感于现在流行的艺术评论八股风的蔓延, 不由得借这个事情说上两句, 请作者多多包涵! 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楼上说得很中肯就不知道付女士能否听得进去啊!
晓东的努力是人所共知的,相信在不断的展览积累和梳理下,会对当下艺术界大有裨益
乡愁。。如果爱。。断舌。。就这样死去。
楼上的,您说话可真缺德.
缺德带冒烟的 ,生孩子没P眼儿
没有图啊
图啊图






















顶贺岁展
拼凑的展览,小付不要为做而作,布展太业余。人少一半会好些,像赵赵,琴噶,邵亦怒,周铁还,里大方,王宁的,还有冰墙的,一串录像的,白衣落的,吴俊永,凑数的,等有必要展吗
楼上的不装逼能死不?
[quote]引用第16楼guest于2008-12-8 0:04:29发表的:
拼凑的展览,小付不要为做而作,布展太业余。人少一半会好些,像赵赵,琴噶,邵亦怒,周铁还,里大方,王宁的,还有冰墙的,一串录像的,白衣落的,吴俊永,凑数的,等有必要展吗...[/quote]
不懂装懂
掐架铁
小东,有关哈维尔的观点(不是观念)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存在很多盲点。比如,中国当代社会已远非当年捷克的社会状况,在我们这里情况要复杂得多,因为这里面包含历史延续和gd几十年来单一虚假目的和自私到极点的道德标准,已经渗入人民群众的骨髓里,成为行动自觉。
相比较其他表述方式,视觉艺术对于这样的选题有点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我要问,你的选题是否超出了你的工作范围。严总说,百无一用是艺术。
相比较其他表述方式,视觉艺术对于这样的选题有点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我要问,你的选题是否超出了你的工作范围。严总说,百无一用是艺术。
说的好!付小东啊!你要好好想想东东,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大家盼!
[quote]引用第17楼guest于2008-12-8 1:06:23发表的:
楼上的不装逼能死不?...[/quote]
你的逼是给别人的
我是咚粉!!
咚妈咪,他们说你老是拼凑展览,你是不是对概念的提出特别有兴趣啊?难道真的是用作品来重释概念吗???这是不是有点老啊
咚妈咪,咚粉团还是一如既往的热爱你!!!

咚妈咪,他们说你老是拼凑展览,你是不是对概念的提出特别有兴趣啊?难道真的是用作品来重释概念吗???这是不是有点老啊
咚妈咪,咚粉团还是一如既往的热爱你!!!


纠正一下,是用各种各样的作品来重释概念、衍生概念,使概念发生歧变。————付晓东
[quote]引用第16楼guest于2008-12-8 0:04:29发表的:
拼凑的展览,小付不要为做而作,布展太业余。人少一半会好些,像赵赵,琴噶,邵亦怒,周铁还,里大方,王宁的,还有冰墙的,一串录像的,白衣落的,吴俊永,凑数的,等有必要展吗...[/quote]
同意
[quote]引用第22楼guest于2008-12-8 22:30:39发表的:
[quote]引用第17楼guest于2008-12-8 1:06:23发表的:
楼上的不装逼能死不?...[/quote]
你的逼是给别人的...[/quote]
看来的确能,问题很严重
如果一个展览能在圈子内部获得问题的全面解决,那么策展人还能做点什么呢?艺术家的思考如果说是经常会更多的从媒介出发,从创作角度出发,从艺术自身的问题作为起点出发的话,直接面对创作问题的话,策展人的起点经常来自于社会、理论、文本问题的思考。
在某种角度上来讲,好的展览能使艺术作品的外延扩大化了,即使这并不一定是艺术家的初衷。艺术史之所以在21世纪越来越重要,恰恰是因为图象阅读的经验的深化,已经从艺术自身的内部通道延伸为符号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的范畴里来,除了艺术语言一条可以解读的角度,扩展为史料价值,文献价值和社会分析的例证价值,是图象理论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所至。相当多的艺术家的创作也早就已经利用了这种进入各个范畴里的图象刺激的可能性来强化或者误导思考,与其他领域的话语范围互相调情。
艺术有用和无用,在于思想的触动,再无用的作品如果能使我们进入一个核心概念或问题的思考,起到一个思想实验的作用的话,那么它的无用性我们也就无须介意了。
在某种角度上来讲,好的展览能使艺术作品的外延扩大化了,即使这并不一定是艺术家的初衷。艺术史之所以在21世纪越来越重要,恰恰是因为图象阅读的经验的深化,已经从艺术自身的内部通道延伸为符号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的范畴里来,除了艺术语言一条可以解读的角度,扩展为史料价值,文献价值和社会分析的例证价值,是图象理论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所至。相当多的艺术家的创作也早就已经利用了这种进入各个范畴里的图象刺激的可能性来强化或者误导思考,与其他领域的话语范围互相调情。
艺术有用和无用,在于思想的触动,再无用的作品如果能使我们进入一个核心概念或问题的思考,起到一个思想实验的作用的话,那么它的无用性我们也就无须介意了。


启智小于养心,
[quote]引用第24楼guest于2008-12-8 22:52:22发表的:
纠正一下,是用各种各样的作品来重释概念、衍生概念,使概念发生歧变。————付晓东...[/quote]
重释概念、衍生概念,使概念发生歧变,
讲的通俗些,小东啊,概念有意思吗,死心眼的不是艺术
24楼的是假的吧......

作品如何衍生主题?还是不相干
[quote]引用第16楼guest于2008-12-8 0:04:29发表的:
拼凑的展览,小付不要为做而作,布展太业余。人少一半会好些,像赵赵,琴噶,邵亦怒,周铁还,里大方,王宁的,还有冰墙的,一串录像的,白衣落的,吴俊永,凑数的,等有必要展吗...[/quote]
说得好!说得好呀!没有徐震在一切展览都没有光芒!观念艺术只有徐震可以代表,是中国观念艺术的祖师爷!


[quote]引用第18楼guest于2008-12-8 1:57:38发表的:
[quote]引用第16楼guest于2008-12-8 0:04:29发表的:
拼凑的展览,小付不要为做而作,布展太业余。人少一半会好些,像赵赵,琴噶,邵亦怒,周铁还,里大方,王宁的,还有冰墙的,一串录像的,白衣落的,吴俊永,凑数的,等有必要展吗...[/quote]
不懂装懂...[/quote]
你妈逼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