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设计——Armando Andrade(Peru) 秘鲁
发起人:xiawei  回复数:2   浏览数:2904   最后更新:2006/08/14 05:59:14 by xiawei
[楼主] 音乐青年 2006-08-14 05:57:16
激情燃烧的岁月:四川美术学院历代音乐人纪录。

转至:
http://zk1027.spaces.live.com/?_c11_blogpart_blogpart=blogview&_c=blogpart&partqs=amonth%3d4%26ayear%3d2006
 
  98年以前的四川美术学院是狂热的。在那个年代里面,美术学院的生活是狂热而激情的,我有幸在那个时候接触到了美术学院的生活。
对那时的美术学院的记忆是:很老的教学楼,没有现在新修的食堂和宿舍,艺术狂热份子聚集,学校门口大量的小贩和副食店,全黄桷坪(除银行)通用的美术学院饭票和一群真正的音乐极端爱好者。
记忆里面是的美术学院大道是充满强烈的、发白的阳光的,我在阳光中漫步。
第一代乐队:
有一个叫吴波的人开始了美术学院的音乐史。那是在很久以前,是美术学院的学生为了看一次德国乐队的演出而在黄桷坪马路上集体横卧的时代,是美术学院的学生为了反对美术学院的教学而满街贴大字报的时代,虽然这个时代和文革无关。
据说,吴波是带着自己的油画和重庆当时最优秀的“断层”乐队登上演出的舞台的。他的油画叫《我走着走着就消失了》。巨幅的油画上贴满了树叶,画的正前方放着一双拖鞋……一些都是那么的有趣。
“断层”乐队的成员均不是美术学院的学生。但是他们当时有着为数众多的歌迷和支持者。“断层”乐队是吴波的好朋友,也许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他们带来了美术学院原创音乐的第一个音符。
之后,众多的美术学院音乐爱好者替代“断层”成为吴波的新一代簇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熟悉的名字:陈强、邱炯炯、黄奎、李燕军等等……他们现在有些是签约画廊的职业画家,有些是中国新一代的自由艺术家,有些是美术学院新一批乐队的中坚力量。
随着时间的流逝,众多的乐队浮出水面又沉入水底……解散、各奔东西。
吴波在西昌一所学校任职老师,你能在课间的时候看见他,在走廊上玩起他的贝司。
在给少数民族的一只组合制作了一张专辑之后,在和他两次偶然会面之后,我再也没有听说过这位美术学院音乐传奇人物的消息。
第二代乐队
之后美术学院迎来了新的乐队。有意思的是:他们仿佛就是当时美国摇滚的缩影。
一只叫“水上烟雾”的乐队,象大洋彼岸的“枪炮与玫瑰”,在旋律金属上展现着自己的魅力。他们由两位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的学生和两个火车司机组成。他们分别是:主唱/胡楠,贝司/毛介军,吉他/李洋和鼓/杨洋。
和“水上烟雾”比起来,另一只乐队“病房”就显得更加愤世嫉俗,他们象“涅磐”乐队一样肆无忌惮。乐队的成员有两位是美术学院附中的学生,还有刚刚进入美术学院的我。他们分别是:主唱兼吉他/熊柏灵,贝司兼吉他/谭翔和鼓/李果。
两支乐队在1998年10月5日的“中秋节美术学院弹唱晚会”上初次亮相,这里要感谢毛介军在当时为美术学院的乐队争取到的那么多的演出机会。
至今我还能回忆起当时“病房”的一切:
熊柏灵、谭翔带着附中的好友在杨家坪卖唱和我的初次见面……乐队集体感染腮腺炎……“唐人街”酒吧的那场疯狂而纯洁的演出……在卖唱的时候认识的黄桷坪的老乐队成员……接受杂志媒体的采访……操“水上烟雾”的演出现场……
两支乐队的末期,美术学院油画系的王念东、国画系的吴恒以及其他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一支新的乐队。随着“病房”的解散,我和陈强加入了这支只有几个月时间的乐队。
随后就是一片混乱,没有固定的乐队,沉浮不定的乐手……余昌和乐队、张引和她的“造神运动”乐队、““毛皮套子”乐队、“人偶乐队”……
让我们记住第二代音乐人的名字:
毛介军、胡楠、熊柏灵、谭翔、张引、余昌、王念东、吴恒……
第三代乐队
先是接近半年多的青黄不接的日子,之后的美术学院,迎来了当时盛传的重庆最好的吉他手李燕军的到来。他带来了一个沉默的吉他手罗乐,找到了陈强做他的贝司手和我做他的鼓手。陈强由于决心从事绘画而谢绝了加入乐队的邀请,而由谭翔接替了他的位置。于是,“直线”乐队于2000年10月1日成立。
在整整一年、每周5-6天、每天4-6小时不间歇的苦苦排练之后,“直线”乐队开始四处演出、录音。之间谭翔由于厌倦了“直线”的死亡金属风格而退出,叶广加入。
2001年初,“直线”的同名小样《BEELINE》发行,单曲《站出来》入选中国成都小酒馆4周年纪念唱片和《极端音乐》有声杂志第4辑。2001年中,“直线”与德国“病态”唱片公司签约,制作《Join us》,收录到中国第一张极端金属合辑《众神的复活》当中,唱片在中国、以德国为主的欧洲以及澳洲发行。
2002年4月份,“直线”在美术学院“阳光假期”酒吧连续两天的演出和乐队第二次赴成都“小酒馆”的演出后解散。
这个时期,美术学院的新生代黑暗金属乐队“黄乌忍”组建成立。
这是我能记住的青黄不接的时期和“直线”时期的音乐人的名字:
张晨、何韬、耿云、曾凯、吴双、徐元凯、张庆坦、李燕军、罗乐、叶广……
第四代乐队
“直线”的解散和“黄乌忍”的成立预示着美术学院第四代乐队的出现。之后大量的乐队证明着四川美术学院地底的躁动:
从“黄乌忍”到“LAB”,到“咀嚼”、“广寒宫”、“暗黑”………………
也许每一个高潮的后面都是休眠……之后又是高潮。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