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爸爸图书馆建设中………
……点击书名阅读或下载……
排序根据更新时间由新到旧>>>
《荷马史诗》 作者:(古希腊)荷马
(09.12.25上传)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其内容丰富多彩,堪称人类童年社会的“百科全书”。《伊利亚特》是一部描写古代战争的巨大著,叙述的是古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一场战争,歌颂了与异族战斗的英雄。《奥德赛》叙述的是希腊英雄俄底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历经十年重返家园的故事。
[hr]
《自由与权力》 作者:(英)阿克顿
(09.12.25上传)
阿克顿希望既把宗教价值注人世俗生活,又把世俗价值注人宗教生活,以此实现这种调和或超越,这就是他的思想之精髓,也是其终极的悖论。他给政治带来了先知的道德热忱,给宗教带来了自由主义政治家的人道关怀;他给这两者同时带来一个真理:权力,不管它是宗教还是世俗的,都是一种堕落的、无耻的和腐败的力量。
[hr]
《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作者:[法] 罗兰·巴特
(09.12.17上传)
这是一部无法用传统体裁定性的奇书。作者在此尝试了一种高度神经质的“发散性”行文,糅思辨与直接演示为一体。这是一种“散点透视”的“零度写作”。恍如一万花筒:作者撷取出恋爱体验的五彩碎片,在他哲人思辨的反光镜折射下结构出扑朔迷离的排列组合。作者以对应的文体形式揭示了恋人絮语只不过是诸般感受,几段思绪,剪不断,理还乱。相形之下,以往的关于爱情、恋语的条分缕析、洋洋洒洒的“发思”八股显得迂腐、浅陋……而这正是解构主义要证实的。
[hr]
《杜尚访谈录》 作者:[法] 皮埃尔·卡巴纳
(09.12.17上传)
这本书是法国艺术评论家卡巴纳在1966年对杜尚惟一一次访谈的归总。杜尚一生除了写过一本棋书外从未著书立说,但在这本书中,他在卡巴纳提问的循循善诱下愉快地讲述着围绕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言谈如偈语般简洁而充满智慧。杜尚从未想以自己对艺术观念的撼动来竖立自身在艺术史上的显要地位,而恰恰是他的举重若轻成就了他人生的精彩与宽阔。他呈现给我们的是人之为人的自由之可贵,生命的质感在字里行间闪光。
[hr]
《树上的男爵》 作者:卡尔维诺
(09.12.16上传)
卡爾維諾羅曼史小說最佳代表作之一。故事背景以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期,義大利半島地中海沿岸的熱內亞共和國的翁勃薩地區。大意敘述一個父親為過氣的男爵,母親為曾經身經百戰的女將軍家中,十二歲的長子柯西謨,因為不願食用蝸牛大餐,與父母發生嚴重衝突,於是在積了一肚子對家庭(或社會?或世界?)的怨恨之後,終於爆發出來,他爬到樹上,並誓言永遠不再重返地面。他不僅窮盡心力探索,統治樹上王國的一切,並且在樹上受教育、讀書、狩獵、救火、與海盜作戰,甚至談戀愛、寫作、俯看人類世界、觀察時代巨輪的轉變;直到終老之際,都沒有再回到人群之中。
[hr]
《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作者:[英]格雷
(09.12.16上传)
在《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中,约翰•格雷完成了对自由主义两张面孔的素描。这两张面孔无关乎大陆自由主义和英伦自由主义的两分法,无关乎比赛亚•伯林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两分法。这两张面孔为自由主义提供了新的谱系坐标,这一从标的设定提高了对自由主义传统的认识,加大了对自由主义的一面——也是主导的一面——批判的力度;同时对自由主义的另一面——相对边缘的一面,但却能够使面临困境的自由主义获得新生的一面——进行了挖掘。
[hr]
《废都》 作者:贾平凹
(09.8.10上传)
相比于1993年,我们的社会认知、道德评判和价值取向已经有着天壤之别。与现在流行的“下半身作品”相比,《废都》里那些叫人浮想联翩的□□性描写又算得上什么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废都》再版应该拜时代进步所赐。一本书偷偷摸摸在民间流传了16年终于重见天日,这应是《废都》之幸,也是贾平凹之幸。
[hr]
《包法利夫人》 作者:福楼拜(法)
(09.7.15上传)
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 因为不满足平庸的生活而逐渐堕落的过程。主人公爱玛为了追求浪漫和优雅的生活而自甘堕落与人通奸,最终因为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而身败名裂,服毒自杀。这里写的是一个无论在生活里还是在文学作品中都很常见的桃色事件,但是作者的笔触感知到的是旁人尚未涉及的敏感区域。爱玛的死不仅仅是她自身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作者用很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情感堕落的过程,作者很努力地找寻着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
[hr]
《傲慢与偏见》
(09.6.10上传)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hr]
《安娜·卡列尼娜》
(09.6.10上传)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1877年,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爆炸”,它的各个章节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跷足”注视,及无休无止的“议论、推崇、非难和争吵,仿佛事情关涉到每个人最切身的问题”。
[hr]
《射雕英雄传》
(09.5.6上传)
《射雕英雄传》又名《大漠英雄传》,是“射雕三部曲”之一,下接《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是金庸中期武侠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品,也是金庸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品,它的发表确立了金庸“武林至尊”的地位。这部小说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在人物创造与情节安排上,它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味传奇,将人物作为情节附庸的模式,坚持以创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坚持人物统帅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发展需要及其内在可能性、必然性来设置情节,从而使这部说达到了事虽奇人却真的妙境。本书最初连载于1957~1959年的《香港商报》。《射雕英雄传》现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
[hr]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09.4.15上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共产主义国家最著名的“革命小说”之一。苏联作家法捷耶夫曾高度评价这部作品:“整个苏联文学中暂时还没有如此纯洁感人,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形象”,肖洛霍夫说它是“生活的教科书”。但在一些西方学者眼中它只是“斯大林的宣传机构炮制的神话”,马克·斯洛宁说它“文笔平淡,结构松散”,列·费·叶尔绍夫说它“简洁明快,几乎只用动词”。
[hr]
《罪与罚》
(09.3.26上传)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罪与罚》是他的一部卓越的社会哲理小说,它的发表 标志着他艺术风格的成熟。小说成功地反映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俄国生活的各个方面,探讨了贫穷与犯罪等社会哲理问题,但小说也暴露了作者世界观的全部矛盾。小说于1866年一发表,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使作者获得世界声誉。
[hr]
《二十四史》
(09.3.24上传)
1.史记(汉· 司马迁) 2. 汉书( 汉· 班固 ) 3. 后汉书(南朝宋· 范晔 ) 4.三国志(晋·陈寿) 5. 晋书(唐·房玄龄等) 6. 宋书 (南朝梁·沈约 ) 7.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8. 梁 书(唐·姚思廉) 9. 陈书(唐·姚思廉) 10. 魏书(北齐·魏收) 11. 北齐书(唐·李百药) 12.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13 . 隋书(唐·魏征等) 14 . 南史(唐·李延寿) 15 . 北史(唐·李延寿) 16.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17.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18.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19.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20 . 宋史(元·脱脱等) 21. 辽史(元·脱脱等) 22. 金史(元·脱脱等) 23. 元史(明·宋濂等) 24. 明史(清·张廷玉等)
[hr]
《资治通鉴》作者:【北宋】司马光
(09.3.23上传)
1966年资治通鉴》General Mirror for the Aid of Government-我国最大一部管理学典籍。《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开始,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它是中国最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梦的解析》作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09.3.24上传)
本书最初发表于1900年,被誉为精神分析第一名著。它通过对梦境的科学探索和解释,找破了几千年来人类对梦的无知、迷信和秘感,同时揭示了左右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潜意识。除本书外,弗洛伊德还著有,《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少女杜拉的故事》、《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学引论》。
[hr]
[hr]
《遇罗克遗作与回忆》作者:遇罗克
(09.3.9上传)
1966年7月至9月,正当“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对联风行之际,25岁的北京徒工遇罗克,为了向社会公开其独立思考和向血统论发起挑战,伏案写下了著名的《出身论》等文章。30年岁月并没有封尘遇罗克思想的光华。
该书收集了现存遇罗克大部分遗作,重读其论著,仍能深切地感受到在温和的言词后对平等的竭诚追求。
遇罗克之所以能够“举世皆浊我独清”,与他被剥夺上大学机会,但仍在社会大学学习,并研读大量哲学、历史书籍有关。本书的回忆文章,再现了遇罗克在疯狂的年代中的觉醒之路、抗争之路。
[hr]
《艺术哲学》作者:(法)H·丹纳 (Hippolyte Taine)
傅雷译 (09.3.9上传)
受达尔文进化论和孔德实证主义的影响,丹纳在《艺术哲学》中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和古希腊的雕塑为例,以艺术发展史实为依据,强调了种族、环境、时代等三个因素对精神文化的制约作用,并认为在三个因素中,种族是“内部动力”,环境是“ 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动力”。
我们从丹纳的三元素说可以看到民族特性对艺术家和作家的人生态度、理想、性格、情感等方面的持久性的影响,也可以看到环境、社会意识、时代精神对文化艺术发展的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丹纳在《艺术哲学》中,从三元素理论出发,详细论证了他的看法。
[hr]
《疯癫与文明》 作者:(法)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刘北成,杨远婴译 (09.2.4上传)
这部著作是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 它把“自然”的一个片断交还给历史,改造了疯癫,即把我们当作医学现象的东西变成了一种文明现象。……实际上,福柯从未界定疯癫;疯癫并不是认识对象,其历史需要重新揭示;可以说,它不过是这种认识本身;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福柯从未把疯癫当作一种功能现实,在他看来,它纯粹是理性与非理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 疯癫不是一种自然对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癫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癫的历史。
[hr]
《规训与惩罚》 作者:(法)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刘北成/杨远婴译
《规训与惩罚》是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1926—1984)的代表作之一,于1975年问世。福柯称这部著作为“我的第一部著作”,这可以从“成熟之作”和“领衔之作”这双重意义来理解,但由此也可以看出福柯本人对这部著作的重视。
本书分“酪刑”、“惩罚”、“规训”、“监狱”四部分,旨在论述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现行的科学—法律综合体的系谱。
09年2月4日更新
[hr]
《第二十二条军规》作者:[美] 约瑟夫·海勒
“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发疯,那就说明你没疯”。源出美国作家约瑟夫·赫勒﹙Joseph Heller﹚根据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创作的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这部小说太有影响了,以至于在当代美语中,Catch-22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单词,使用频率极高,用来形容任何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或条件所造成的无法摆脱的困境、难以逾越的障碍,表示人们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或者是一件事陷入了死循环,或者跌进逻辑陷阱,等等。根据小说改编,由迈克"尼科尔斯导演、派拉蒙公司摄制的同名影片也于1970年上映。
[hr]
《中国农民调查》作者:陈桂棣 春桃
这是一部透视中国农民问题的不可多得的警世之作。作者历时三载,跑遍安徽乡村,深入调查,对几件曾惊动中央的重大涉农事件作了详实的叙述。从书中可以看出,在有些地方出现的弄虚作假,已严重到了何等地步。本书也使我们对中央深入农村改革的政策和决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hr]
《博尔赫斯文集》作者: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对拉丁美洲文学有深刻的影响。六十年代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出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高潮。主要就是这种影响造成的。 博尔赫斯的小说创造了一种新的流派。这种流派,评论家或称为“极端主义”,或称为“宇宙主义”,或称为“卡夫卡式的幻想主义”。不管叫什么名称,概括起来,它有四大特点,即:题材的幻想性,主题的哲理性,手法的荒诞性,语言的反复性。
[hr]
《达利自传》 译者: 欧阳英 作者: 达利
达利 (Dali,Salvador),西班牙画,作品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20年代末期,受弗洛伊德有关潜意识意象著作的影响,并与巴黎超现实主义者交往,使其画风日臻成熟。这些美术家和作家努力证明人的潜在意识超乎理智之上,是“更为重大的现实”。为从潜意识中产生意象,达里开始用一种自称为“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方法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境界。《欲望在顺应》(1929)是其成熟的作品。自此10年之内,作了很多画,如《魔怪的发明》(1937,芝加哥美术学院藏)等。1941年转向古典派,汲取拉斐尔作品的特色,追求结构平衡和明朗宁静。1950~l970年所作很多作品都涉及宗教题材,著名的有《圣徒钩翰殉难》(1951,格拉斯哥博物馆与画廊藏)和《最后的晚餐》(1955,华盛顿特区国家画廊藏)。并仍继续探累性爱的主题,如《年轻处女被她自己的贞洁所鸡奸》〔1951)。另外,还绘有追忆童年的许多作品,如《捕金枪鱼》(1966)等。
[hr]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作者:(捷)米兰・昆德拉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是,它绝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我们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比如,灵与肉,它带领着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意蕴深远,读它,你能领悟到智慧的力量,但又绝不枯燥。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极其聪明地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本文限于篇幅,将只涉及其中的两性关系。
[hr]
《生活在别处》作者:(捷)米兰・昆德拉
本书作者是一位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曾写过长篇小说《玩笑》、《告别圆舞曲》,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慢》等,还有随笔集《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原作以法文写成。
��那是恶劣诗歌的年代!不完全!如今的小说家写到那个年代,总是带着一种享乐主义的盲目性,他们写的这些书注定是要失败的。但是抒情诗人,尽管他们对社个时代也有一种盲目的激情在里面,却留下了美丽的诗篇。因为我们曾经说过,在诗歌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所有的判断都会成为真理,只要它能让后人以为社的确是经历过的感情。诗人总是如此疯狂地热衷于他们所经历的感情,以至于脑子都冒烟,呈现出一片彩虹的灿烂景象,监牢之上的奇妙的彩虹……
[hr]
《北回归线》 作者: (美)米勒 译者: 袁洪庚
《北回归线》是亨利·米勒的代表作。书中以回忆录的形式追忆了作者同几位作家、艺术家朋友在巴黎度过的—段时光,旨在通过诸如工作、交谈、宴饮、嫖妓等超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夸张、变形的生活细节的描写揭示人性,抨击虚伪的西方基督教文明,撕去它罩在文明社会中人类性关系上的伪装,探究青年人如何在特定环境中将自己造就成广义的艺术家这一传统的西方文学主题。本书出版后吸引了众多读者,成为畅销全球、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同时也深刻影响了第二次世界人战后的欧美文坛。
[hr]
《十日谈》 作者:薄伽丘
134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大批大批的尸体运到城外。从3月到7月,病死的人达10万以上,昔日美丽繁华的佛罗伦萨城,变得坟场遍地,尸骨满野,惨不忍睹。这件事给当时意大利一位伟大作家薄伽丘以深刻影响。为了记下人类这场灾难,他以这场瘟疫为背景,写下了一部当时意大利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当时,《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和但丁的《神曲》齐名的文学作品,也被称为《神曲》的姊妹篇。
[hr]
《天人五衰》 作者:三岛由纪夫 译者: 林少华
古希腊人曾经这样赞美过:12岁的男孩惹人喜爱;但是他长到13岁就变得更美了;14岁时少年的爱之花更加芬芳馥郁;15岁更增添不少魅力;16岁则是尽善尽美的年纪。现在,17岁的阿念就象一朵湿糜之花,盛开在本多的臂弯之下。这鲜活的肉体,却勾起本多截然不同的联想,他想起了在公园里遇到的老青年。原来男色爱好者的地狱和女人......
[hr]
《丰饶之海》 作者:三岛由纪夫
此一壮观的四部曲是三岛反小说、对抗近代小说各种前提的一项重大的尝试与挑战﹐不过一九八八年德语版出版后﹐在欧洲对于此一作品的评价非常多样﹐基本上都肯定三岛对此一大部头作品所投注的野心、认真以及在文学结构上的技巧﹐但是也有评论家认为这不过是三岛以欧洲作家为指标等等﹐但是在最近﹐从法国开始﹐连德国等欧洲国家在内已经不在仅从三岛的政治立场来看三岛﹐而是从文学层面来了解三岛﹐或试图去解释「作为政治人」的三岛的浪漫与挑拨性﹐因此对于「丰饶之海」便会特别强调作品文字的「诗意的表现」以及描写自然之美等。
[hr]
《金阁寺》 作者:三岛由纪夫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战后文学的大师之一,在日本文坛拥有高度声誉。诸多作品中,以1956年出版的《金阁寺》最为人所熟知,这是部充满悲剧性幻灭美学的作品,奥野健男曾在当时赞赏该作:“这是三岛文学的最高水平,三岛美学的集大成,本年度文坛的最大丰收。”除了日本国内,三岛的作品在西方世界也有崇高的评价,甚至有人誉称他为“日本的海明威”,曾三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也是著作被翻译成英文等外国语版最多的当代作家。但是,他在1970年时极端激进的政治目的自杀谏世事件,却使他在身后获得褒贬不一的个人评价。
[hr]
《词与物》 作者:[法]米歇尔·福柯
到80年代为止,《词与物》仅在法国就印刷了逾10万册。对这本书的评价也同样戏剧,评论意见几乎截然二分,不是大加称颂,就是愤然声讨,两造的领军人物也个个了得:被誉为“知识分子良心”的大哲学家萨特声称这本书“要建构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即资产阶级所能修筑的抵御马克思主义的最后一道堤坝”,法国共产党的机关杂志也连续发表批驳文章;不过更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天主教派的知识分子们同似乎该不共戴天的共产党人们站到了同一条战线里:虽然进攻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在反对这一点上,两派倒是心有期期。但福柯这一方的阵容也毫不逊色:冈奎莱姆拍案而起,他于1967年发表长文痛斥“萨特一伙”对《词与物》的指责,并指出争论的焦点其实并不在于意识形态,而在于福柯所开创的是一条崭新的思想系谱之路,这恰恰又是固守“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的萨特等所不愿意看到并乐意加以铲除的。
[hr]
《20世纪最后的浪漫─北京自由艺术家生活实录》 作者:汪继芳
历史推进到20世纪90年代,在最初的几年,在中国的北京,终于崛起一批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他们是最先为传媒所关注的圆明园画家、摇滚乐歌手以及从事实验戏剧、地下电影、现代舞的自由人。他们丢掉了政府分配给的公职,丧失了生活和创作所需的经济保障,其中许多人甚至脱离了严格的户籍管制,成为"盲流"。但是他们创作出大量前卫性艺术作品,受到全世界同行的热切关注;他们极端艰难的生活状况,成为各类传媒的热门话题。
[hr]
《细雪》 作者:[日]谷崎润一郎
《细雪》是一部描述日本中产阶级青年男女之间爱情故事的风俗小说。 小说采用以情为主、情与景、情与事交融的写实主义手法,成功塑造了以雪子为首的众多人物形象。作者善于选择和安排情节,真实生动地表现了这些人的思想感情和独特命运。人物对话采用大阪方言,别具特色。河畔捕萤以及洪水泛滥等情节的刻画精彩动人,仿佛将一幅栩栩如生的生活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美的享受。小说对京阪一带的风土人情、重大社会事件也作了真实细致的描写。
[hr]
《失乐园》 作者:【英】约翰·弥尔顿原著 韩昱译
本诗是无韵的英语英雄史诗诗体,描述了撒旦和他所率领的天使军落入地狱之中的情景。
[hr]
《赤裸的午餐》 作者:[美]巴勒斯
这部作品的素材取自作者13年吸毒期间的札记。作者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用世界上“最肮脏、 最污秽、最令人作呕的语言,表现了人在吸毒后所产生的幻觉”。《赤裸的午餐》一出版,即遭查禁,法官判定这部作品是“淫秽的、下流的、不道德的……是诲淫的、赤裸裸的色情作品”,是“一个患精神 病作者的胡说八道”。
[hr]
《上校无人来信》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小说集
[hr]
《川端康成传》 作者:叶渭渠
本书以抒情优美的文字展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先生的一生,既介绍了他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同时又分析了他的创作特色与艺术成就。文中插图有许多是从未在国内发表过的,极具收藏价值。
[hr]
《胡安·鲁尔福全集》 作者:[墨西哥]胡安.鲁尔福
据委内瑞拉阿亚古乔图书出版社1977年版、墨西哥时代出版社1980年版译出:国家“八五”重点图书:书名原文:Obras completas:收胡安·鲁尔福《我们分到了土地》、《教母坡》、《那个人》、《清晨》等短篇小说17篇及其它作品3篇。
[hr]
《结构主义》 作者:[瑞士]皮亚杰 / 倪连生,王琳 译
《结构主义》这样一本比较难懂的书竟再版七版,可见这本书的影响之大。皮亚杰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但他远不止是一个心理学家,他还是一位兼通数学、逻辑、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科学史和哲学的大学问家。他在1918年(当时他22岁)研究软体动物得自然科学博士之后,转而研究心理学成为大家,1949年又革新逻辑学,1950年发表《发生科学认识论导论》三卷。1968年发表本书——《结构主义》,这是他的“发生认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hr]
《纯粹理性批判》 作者:[德]康德著 蓝公武译
《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篇幅巨大艰深难懂而又具创造性的哲学名著。所谓“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而所谓“批判”,则是指对这种纯粹思辨的理性进行一种考察,以便弄清楚人类知识的来源、范围与界限,这样才可以既避免独断论,又避免怀疑论,从而为建立一个科学的形而上学奠定基础。书中围绕着“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通过对先天直观形式和先验知性范畴的考察,说明了数学和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将知性范畴运用于理性推论必然导致的二律背反,由此确立了现象与本体的二元论,以物自体的不可知为信仰留下了地盘。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西方哲学史上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它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被称作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
[hr]
《百年孤独》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经历了十八年的创作过程。他的作品往往带着动乱历史的烙印,大他不拘于单纯的反映社会,而是想反映生存于这种底层的人们的精神面貌。所以作品中不仅有一种神秘的神话的气氛,而且突出了孤独、忧伤、被遗弃的色彩。
[hr]
《灵山》(插图版) 作者:高行健
<灵山>是高行健创作的史诗性的长篇小说,结构奇特,充满痛苦的、迷雾般的隐喻与象征,诸如鱼叉、钥匙、石老爷、蟾蜍、青蛙等等,仿佛一张罗网、一眼陷阱、一洼泥潭,灵山既隐没其中,又漂浮在外,而灵山本身则象征着生命本真与超越的永恒企盼与追求.
[hr]
《性史》 作者:米歇尔·福柯/译:张延琛等
一部划时代的思想名著,却以《性史》这样充满诱惑的书名风行于世。当读者们满怀期待地踏人这个思想的迷宫中时,不是失望地半途而归,就是在终于读完最后一行后,发现其中既没有他们通常所理解的“性”,也没有他们熟悉的“史”。不过,他们却得到了一种全新的东西,这东西令他们心中原有的“真理”大厦轰然坍塌,它让人有如醍醐灌顶,又让人觉得不知所措。……
[hr]
《悲剧的诞生》 作者:尼采/译:周国平
每个人都熟悉尼采这个名字,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天才,一个智者,尽管他的书文字也许生涩,但他的智慧却充盈了字里行间,这个自称为天才的人却以疯狂而结束,留下的是一本本闪光的著作——《悲剧的诞生》!尼采要求人们用艺术的方式看待世界和人生,而不是仅以科学的方式看待它们人生态度是第一位的,科学无法解决人生态度问题,无法摆脱痛苦。唯有将世界和恩胜看成一种审美现象,才能真正解决人生态度问题。才能勇于面对现实,面对人生。人首先是一个艺术家,然后才是一个科学家,人类永远不会放弃艺术 ,就好像人类放弃了宗教,但是并没有放弃因为宗教情感而获得的崇高和升华的境界。
[hr]
《美学》 作者:黑格尔/译:朱光潜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划时代的作用,成为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在黑格尔看来,自然显现理念不充分、不完善,不是真正的美。只有艺术美,才是心灵的产物,才能“把每一个形象的看得见的外表上的每一点都化成眼睛或灵魂的住所,使它把心灵显现出来”。只有艺术美才是真正的美。美学研究的“范围就是艺术”,美学这门科学的正当名称即是“艺术哲学”,更确切一点,是“美的艺术的哲学”。
[hr]
《西方现代艺术史.绘画·雕塑·建筑》 作者: [美]H·H·阿纳森 原著,邹德侬,巴竹师 等翻译
本书主要讲的是二十世纪,从早期到1940年,现代主义先驱们的作品、创作态度得到了全面的检验。在讨论他们的作品时,首先研究的是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的确切检验问题,在这当中,空间、色彩、线条和表面的整体组织都要研讨。肖像画法,它的意义和对待主题的态度,在现代艺术的许多流派中,诸如在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popart)中的含意,都加以适当地注意。同时也要认识到,一件艺术作品,或一座建筑,不可能存在于真空里,它是整体环境的产物。这种环境,是一种社会的和文化的体系,与文学、音乐和其它艺术并肩而在,并涉及到一个时期的哲学和科学。除了对现代艺术和建筑进行广泛而有分析地观察之外,这本书还可以当成一部词典,这里面容纳了许多翔实的材料,特别是后面一部分,自1950年以来的艺术,那就是当词典编排的。
[hr]
《古代汉语》 作者:王力
1987年,该书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到2006年,已重印40多次,印数接近190万部。王力先生的不少著作,都具有开拓创新、填补空白的意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与成熟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若论其惠及人数之众,知名度之高,发行量之大,影响之广,则莫过于他所主编的《古代汉语》。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从事语言与文学研究的学者,大都从中受益。
[hr]
《我们这1000年》 作者:李银河、何光沪、刘军宁、朱学勤等
16个(或组)关键词语。这些词语代表着在我们的这1000年中,对人类生活影响至深且巨的十多种事物。我们用这些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事物,来支撑我们的"千年回望"。16位专家泼墨铺陈,做成一席思想盛宴,献给我们的读者。
[hr]
《推背图》 作者:李淳风、袁天罡(疑)/评批:金圣叹
推背图因为它预言的准确,使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心惊,一直被列为禁书,直到今日它似乎依然没能逃脱禁书的黑名单。我们只有在港台的一些网站得以一览它的玄妙。而今天我们从网上看到的推背图,是清乾隆年间的举人金圣叹评批的版本,原本现仍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与我们看到的没有出入。
[hr]
《我的哲学的发展》 作者:伯特兰·罗素[英] 温锡增 译
罗素的著述所涉及到的学科是那么多,大概现存的人没有一个能通晓所有这些学科,写一篇象样的评论--当然,罗素自己也不在此例。
[hr]
《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
禅宗有个故事说:"俱胝和尚,凡有诘问,惟举一指。后有童子,因外人问:'和尚说何法要?'童子亦竖起一指。胝闻,遂以刃断其指,童子号哭而去。胝复召子,童子回首,胝却竖其指,童子忽然领悟。"(《曹山语录》)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它暗示这样的真理:在使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家或学哲学的学生必须通过正的方法;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他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
[hr]
《思想自由史》作者:/英J.B.J.B.伯里
人类思想的历史,是由蒙昧走向文明、由压制走向自由的历史。其间纵然多有黑暗时期出现,企图以思想权威的专制精神取代思想自由,而思想自由的光芒势必冲溃黑暗,建立理性与自由的王国。 本书追溯了自由思想从古代希腊到二十世纪初期的发展历程,作者J.B.伯里为英国研究古代世界文明与思想发展的重要学者。
[hr]
《艺术与视知觉:视觉艺术心理学》作者:(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滕守尧,朱疆源译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艺术著作,看起来,艺术似乎正面临着被大肆泛滥的空头理论扼杀的危险,近年来,真正堪称为艺术的作品已不多见了。它们似乎在大量书籍、文章、学术演讲、报告会、发言和指导等——这一切都是想要帮助我们弄清楚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创造了什么作品,他为什么或为了谁才创造了这些作品等等——组成的洪流中淹没了。在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具被大批急于求成的外科医生和外行的化验员们合力解剖开的小小的尸体。由于这批人总是喜欢用思考和推理的方式去谈论艺术,就不可避免地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艺术是一种使人无法捉摸的东西。这本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就是对视觉的效能进行系统地分析,以便指导人们的视觉,并使它的机能得到恢复。
[hr]
《物种起源》 作者:达尔文[英]
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标志着19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巨著!
[hr]
反党反社会的,色情的暴力的不带玩的啊!

[quote]引用第3楼于2008-9-3 0:50:18发表的:
我这里有很多电子书,可以上传吗?...[/quote]
好啊好啊,你先在大仓库里面发出来,然后我帮你把标题和作者连接在这个帖子里面,人多力量大!

建议放一些现代艺术史的书...[/quote]
任务名称: 西方现代艺术史.绘画·雕塑·建筑.pdf
已选大小: 158.59MB
特征值: E9839B6800F9C9828ADFB42895D7DB28
本次上传: 0B [0B/s]
累计上传:
位置: D:\art-ba-ba\电子书\
引用页:
任务创建时间: 2008-9-3 0:06:00
任务完成时间: 未知
下载用时: 01:19:01
平均速度: 9.23KB/s
这是阿纳森的那本,比较大下载中(速度慢)……

[quote]引用第9楼于2008-9-3 15:48:10发表的:
求《古代汉语》-----王力 主编...[/quote]
已经搞到,稍后上传!
[quote]引用第9楼于2008-9-3 15:48:10发表的:
求《古代汉语》-----王力 主编...[/quote]
已经搞定!请查收!
[quote]引用第13楼于2008-9-4 0:49:39发表的:
求勾---关于藏书和读书的书的书目
目录学
『目录学』仓石武四郎著 1973,1979·东京
『中国目录学』清水茂著 1991·东京
『古典目录学浅说』来新夏著 1981·北京
『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著 1938,1981·台北
...[/quote]
寻觅中请稍后…… ……
[quote]引用第19楼于2008-9-6 2:00:00发表的:
有没有艺术家传记阿??...[/quote]
没有问题,图书馆慢慢会扩充的!
[quote]引用第16楼于2008-9-5 11:53:44发表的:
http://foucaultzqgodel.spaces.live.com/default.aspx
这是卓青自杀前完成的《大预言术》的纲要,具体的预言楼主能找到么?...[/quote]
现在为止看来还是http://foucaultzqgodel.spaces.live.com/default.aspx里面的内容是最多最全的,里面除了纲要还有内容的!只是作者自杀前并未做很多整理所以阅读起来会费劲一些!将来如能找到整理好的版本再上传!

刚从卓越订了几本书,现在要试试这里的能量。
我想点
《美的找寻:国外美学散记》作者:汝信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295 页码
·出版日:2008年
·ISBN:7802115493/9787802115491
·条码:9787802115491
有类似的美学随笔也好,都想看呢。
另外,有没有外文书提供?
《西方文论关键词》
作者: 赵一凡
ISBN: 9787560053288
页数: 925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定价: 85.0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6-01-01
《Broken Screen》
作者: Doug Aitken
副标题: Expanding The Image, Breaking The Narrative
ISBN: 9781933045269
页数: 202
定价: USD 40.00
出版社: D.A.P./Distributed Art Publishers, Inc.
装帧: Turtleback
出版年: 2005-11-15
《我将是你的镜子》
译者: 任云莛
作者: (美)肯尼思·戈德史密斯
副标题: 安迪·沃霍尔访谈精选(1962——1987)
ISBN: 9787108026538
页数: 463
定价: 46.0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7-7
《Air Guitar》
作者: Dave Hickey
ISBN: 9780963726452
页数: 208
定价: 220.0
出版社: Art Issues Press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0001-1-1
《Essays on the Blurring of Art and Life》
作者: Allan Kaprow / Jeff Kelley
ISBN: 9780520240797
页数: 370
定价: $24.95
出版社: Univ of California Pr
装帧: Pap
《侯翰如:站在中间地带》
作者: Hou / Hanru
ISBN: 9789628638826
页数: 281
定价: 385.0
出版社: Timezone 8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0001-1-1
[quote]引用第23楼HEIE于2008-9-7 10:36:23发表的:
强烈喜欢!!!想必这贴是我在artbaba发现的最好的贴了。

刚从卓越订了几本书,现在要试试这里的能量。
我想点
《美的找寻:国外美学散记》作者:汝信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295 页码
·出版日:2008年
·ISBN:7802115493/97878021154...[/quote]
这本书太新了,网上海没有电子版本的,需要再等等!!
[quote]引用第24楼放黑枪于2008-9-7 10:46:25发表的:
帮我找找以下几本吧:
《西方文论关键词》
作者: 赵一凡
ISBN: 9787560053288
页数: 925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定价: 85.0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6-01-01
《Broken Screen》
作者: Doug Aitken
副标题: Expanding The Image, Breaking Th...[/quote]
我来找找看!
最好是英文版、中文版都有
谢谢管理员
!!!!!!!!!!!!!!!!!!!!!!!!!
谢谢!!
分辨率比较高的图片,
发在这里更实惠的。
译者: 唐月梅
作者: [日本]三岛由纪夫
ISBN: 9787805678610
页数: 264
定价: 9.00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1999年2月
有吗

《腹地》
译者: 贝金
作者: (巴西)库尼亚
副标题: 卡奴杜斯战役
统一书号: 10019-1377
页数: 597
定价: 1.85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1959年10月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4486028
[quote]引用第40楼fateel于2008-10-21 0:33:44发表的:
不用了,找到了,顺便共享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4486028...[/quote]
已经添加到图书馆书目里面了,万分感谢!!!
[quote]引用第35楼guest于2008-10-12 21:23:35发表的:
金阁寺/潮骚
译者: 唐月梅
作者: [日本]三岛由纪夫
ISBN: 9787805678610
页数: 264
定价: 9.00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1999年2月
有吗

网友velvetgolden 为你找到你的金阁寺了,已经添加到目录!




我想要奥维德的变形记 麻烦帮忙找找~~谢谢





树上的子爵,
弗兰德公路,
旁观他人之痛苦,
谢谢···

楼上网友要求偶找的书找到一部分,即将上传!

求《视觉文化导论》《视觉美学史》

不要标题党啊!老大!

